卓方興
【摘 要】近年來新課改的推進,使語文學科的受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小學語文教育也不例外。眾所周知,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歷來被師生重視,而小學是學生接觸作文的起點,所以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十分重要。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部分占比很大,在語文考試中,作文部分也占很大一部分分值,所以可以不夸張地說,只要作文打好基礎,那么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不會差。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要性;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0-0154-02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既要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近年來,我國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寫作能力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小學寫作教學的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小學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寫作教學,學生的語文水平,如生字量、讀寫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文積累水平等,都會在寫作中體現(xiàn)[1]。寫作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以后的學習中,這些能力都十分重要。
(二)鍛煉學生的閱讀和總結能力
寫作與閱讀是相互聯(lián)系的,寫作是反向閱讀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方面的能力,那就會涉及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總結的能力。教師可以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是剛接觸寫作,能否打好寫作基礎,關乎學生未來的學習。
(三)鞏固課內知識
語文學科的學習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課內基礎知識和寫作知識。學生學習語文都是先學課內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文字積累后,才開始學習寫作,在寫作中應用以往學過的知識。所以,寫作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內學過的知識,加深學生對課內知識的印象。教師通常會在講完一單元的課文后,再進行作文教學,這是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時能用到本單元的知識,在鍛煉寫作能力的同時,回顧本單元的知識。
(四)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
眾所周知,書面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在學習和工作中經(jīng)常會用到書面表達,而且和口頭表達相比,書面表達的意思更準確和流暢。生活中有些人演講時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但撰寫文字稿時卻漏洞百出,甚至出現(xiàn)很明顯的錯誤,這就是書面表達能力較弱造成的。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擁有較強的書面表達能力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小學寫作教學路徑
(一)增加閱讀量,激發(fā)寫作興趣
只有了解別人的優(yōu)質文章是怎么寫的,才能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閱讀兒童名著或者兒童小說啟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產生這樣的想法:這個故事寫得真好,這個作者好厲害,我也想寫出這樣的故事。一旦學生產生這樣的想法,加上對故事和作者的喜愛,就容易產生強烈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兒童讀物,如《哈利·波特》《淘氣包馬小跳》《怪物大師》等故事性較強的書。學生閱讀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了解每本書的作者及寫作特點,引導學生樹立寫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2]。
(二)關注生活點滴,積累寫作素材
一些學生總覺得寫作素材不夠多,沒有合適的例子,一直反復地用一些陳舊的人物素材,甚至在多篇文章中重復使用一個人物事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對于眾所周知的素材,也可以變換使用方式。如第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引用司馬遷這個歷史人物的故事,可能會得到讀者欣賞;第二個學生也用司馬遷的故事,但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有新立意;第三位學生還用司馬遷的故事,雖然沒有新立意,但是語言比較優(yōu)美,讀者可能仍會覺得還不錯。所以教師要注意將寫作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雖然應用的歷史人物素材一樣,但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一樣,引用時找到特別的新立意,提取生活素材,應用到文章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文章的吸引力。
(三)設置課后任務,鍛煉寫作能力
一些教師為學生講解完寫作要點后,通常只為學生設置一篇作文作為課后任務,這樣的練習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而言還遠遠不夠,教師要適當增加學生的寫作量。小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對作文的理解程度還不夠,僅僅依靠理論知識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也達不到鍛煉寫作技巧的目的。所以,教師講解完寫作技巧后,需適當?shù)亟o學生設置課后寫作任務??梢圆辉O置通篇的作文,但每天讓學生寫一篇一百多字或是兩百字的小文章,作為學生的日常寫作訓練。在小長假或者是寒暑假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字數(shù)稍多的寫作任務,讓學生練習寫作技巧,鞏固寫作水平。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日記,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3]。
(四)多次檢查文章,糾正文章錯誤
小學生剛接觸寫作,文章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這些錯誤往往是他們自己察覺不到的。對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寫作技巧時,需要注意糾正這些錯誤,并明確告訴學生,要認真審題,寫過的文章一定要多讀幾遍,糾正文章中存在的錯誤。學生接觸寫作的時間不長,也沒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他們只有通過多讀幾遍,仔細揣摩,才能找出文章中存在的錯誤。所以教師應注意在日常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糾錯的能力,教會學生熟練使用修正符號,記住增添號、刪除號等常用的修正符號,并在寫作過程中正確使用。
(五)增加結尾評語,鼓勵學生寫作
小學生往往內心比較脆弱,尤其是他們接觸寫作不久,生硬的評語可能會打消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對此,教師可在評語結尾處添加一兩句鼓勵的話語,這樣學生就會對寫作產生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教師可在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的文章結尾處寫上:雖然出現(xiàn)了一點小錯誤,但總體來說進步很大,再接再厲!或者部分學生的素材積累量很大,文章思路也很清晰,但是字寫得不太好,教師可在評語中加上:文章思路很好,素材運用得也很好,但是字跡拖了后腿呀,下次努力把字寫得好看些,看好你!運用諸如此類的評語,不僅可以鼓勵學生,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而且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上的評語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六)合理命題,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
教師在給學生設置命題作文前,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東西可以寫,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文練習才是有效的,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同時,在作文主題的選擇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可采用半命題作文,這樣既可以體現(xiàn)命題作文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經(jīng)歷過或是熟悉的主題寫作。如教師采用題目“我終于××××了”,這樣的作文題目能讓學生在主題選擇上自由很多,可給出“我終于不再膽小了”“我終于學會做飯了”等題目。內容也比較廣泛,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來寫。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是學生真情實感的反映,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可利用增加學生閱讀量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只有擁有足夠的素材,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同時,教師既要為學生設置一些課后任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要督促學生在寫完后檢查文章,糾正錯誤。
【參考文獻】
[1]肖佟.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教學新路徑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小學,2020(1).
[2]馮道祥.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路徑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9(14).
[3]鄒長瓊.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路徑[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