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麗
統(tǒng)編本教材在部分精讀課文后面編排了“資料袋”,提供了與課文學習內容相關的補充資料,雖然“資料袋”的數(shù)量不多,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成為教材中的一個學習資源。那么如何利用“資料袋”,挖掘出這一資源的內在價值呢?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
“資料袋”的內容,很多都可以用來創(chuàng)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真有趣”的積極心態(tài)快速走進課文。
《大青樹下的小學》(三年級上冊)后的“資料袋”出示了關于少數(shù)民族的四幅圖片。教師可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西南邊疆地區(qū)有許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從圖片上人物的服飾和活動中,你能辨認出這是哪一個民族嗎?”很多學生都能結合自己預先搜集到的有關資料積極辨認,并互相介紹這些民族的獨特之處。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假如有不同民族的學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不愿意去參觀一下?這和只有漢族學生的學習場景肯定不同,學生們都感到非常好奇,馬上就產生了學習熱情,迫切地想要前往一探究竟。可見“資料袋”中的圖片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為隨后進行的理解文本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拓展教材,加深學習印象
有些“資料袋”拓展介紹與課文相類似的內容,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放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使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為深刻。
《爬山虎的腳》(四年級上冊)主要寫了爬山虎的生長過程。作者之所以能把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介紹得這么清楚,就是因為他進行了“連續(xù)細致的觀察”。怎樣進行連續(xù)觀察呢?課后的“資料袋”向學生列舉了記錄觀察的兩種形式——圖文結合和做表格。課堂上可引導學生采用對比的方法找出兩份觀察記錄的異同點來讀懂“資料袋”。相同點是兩份記錄的時間跨度都比較長,可以看出記錄者對觀察對象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連續(xù)觀察。要是發(fā)現(xiàn)了觀察對象在顏色和形狀等方面有所變化,就用簡短的語言及時記錄下來。不同點是圖文結合的形式比較形象直觀地反映出觀察對象的變化,做表格的形式則對觀察的幾個方面分別進行橫向的分類和縱向的比較,讓事物的變化過程一目了然。課堂上結合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挑選其中的一種記錄方法為作者寫一份觀察記錄,寫清楚觀察的時間、地點以及爬山虎逐漸變化的方面。再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在課外自主選擇一個觀察的事物學寫觀察記錄,真實地呈現(xiàn)事物變化的過程,這樣就為后面的單元習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課后拓展,持續(xù)學習進程
有些“資料袋”還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素材,借助“資料袋”中的內容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持續(xù)閱讀,及時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蜜蜂》(三年級下冊)講述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做了一項實驗。課文采用第一人稱來寫,非常真實。法布爾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寫的文章為什么會如此吸引人呢?他有什么突出的成就?課后的“資料袋”就為學生解惑釋疑,介紹了其有關內容。教師先用多媒體出示“資料袋”的第二部分內容,讓學生讀一讀,引導學生思考從法布爾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精神,與課文中法布爾的科學、嚴謹、求實的工作態(tài)度相契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特點。再讓學生細讀“資料袋”的第一部分內容,了解法布爾的成就與所著的作品,教師還可拿出《昆蟲記》這本書,給學生讀一讀書目和書中的一個場景,激發(fā)學生想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課后“資料袋”的設置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熱情,成為他們持續(xù)學習的鏈接點。
作為語文教師,就要仔細研究“資料袋”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靈活使用,讓它們發(fā)揮更多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躍龍橋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