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明
三月三,蛇出鉆,地米菜,掛門閂。
地米菜,蒸蒸菜,好吃婆娘拿碗來。
你一碗,我一碗,搶破罐子都不管。
翻過40歲門檻的人,都不會忘記這首關于“吃”的童謠。
在粗茶淡飯的日子里,蒸菜是農(nóng)家孩子果腹的佳肴。每年三四月間,正是地米菜、灰灰菜、薺菜長勢旺盛的時節(jié)。母親一大早起來,在腰間系一個粗布花包,然后踩碎露珠,去田間地頭采集野菜。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我和母親一同去挖野菜。頑皮的妹妹嚷嚷著也要去。我嚇唬她:“三月三,蛇出鉆。咬了腿怎么辦?”還做出蛇咬腿的動作。妹妹一甩羊角小辮,固執(zhí)地說:“我不怕。到了田里,你背我!”“我背著你,怎么幫媽挖野菜呀?你個‘好吃婆娘,還等著吃蒸菜??!”我刮刮她的小鼻子,虎著臉說。“好了好了,別打嘴仗了!芳芳,待會兒你給哥哥提籃子!”母親趕緊打圓場,隨即彎腰在田埂上忙活起來。我和妹妹趕緊散開,學著母親的樣子挖起野菜……回到家里,母親氣也不喘一下,忙著揀擇,浸泡,再洗得水靈靈的,似乎把全家黯淡的日子也洗鮮亮了。然后母親便在煙熏火燎中開始蒸蒸菜。等到玉米糊糊煮熟,她便把洗凈的野菜一小把一小把地放進去,再生火蒸起來……不一會兒,廚房里就溢出陣陣香氣。母親再撒上鹽花,放進豬油。吃蒸菜時,妹妹只盛了小半碗,鍋就“底朝天”了,她便沖著弟弟爭吵。弟弟也是得理不饒人,撇撇嘴說:“‘好吃婆娘經(jīng)常搶大碗,今天搶輸了,活該!”“別吵了,別吵了?!蹦赣H把妹妹喚到跟前,從自己碗里勻出一些給她,慈祥地笑著說,“下次蒸蒸菜,媽蒸一大鍋,讓你們吃個痛快!”說著,背過身去,揩了揩眼角的淚。
因為童年吃蒸菜,我牢牢記住了“地米菜,蒸蒸菜,好吃婆娘拿碗來”的童謠。
童謠在幼兒的學步中蹣跚有趣。你聽:“鐮刀彎,彎鐮刀,鐮刀割掉絆根草。/來來來,來來來,保管娃娃不跌倒。/今也割,明也割,割得娃娃飛飛跑?!币粋€大人扶著孩子,防止孩子跌倒;另一個蹲在小孩前面,念著童謠,做出手握鐮刀割草的動作,引領孩子小鴨似的往前挪步。
童謠在秋日的游戲中活潑靈動。你聽:“提燈籠,掌燈籠,聘姑娘,扛箱籠,噗!”孩子們一面唱,一面采下蒲公英,用嘴一吹,吹去上面的茸毛,吹出一把小傘,讓它悠悠地飄向空中。
聲聲童謠,蘸著濃濃的鄉(xiāng)野氣息,伴隨我們走出童年,走出鄉(xiāng)村,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時下,那一聲聲裹挾著家鄉(xiāng)炊煙的童謠早已漸行漸遠。“80后”“90后”的孩子們,耳機里聽的是流行歌曲,手里擺弄的是電腦鼠標,也再不可能體會我們小時候吃地米菜、割絆根草、吹蒲公英的童年了……
歲月如風,卻永遠卷不走我們心中的童謠。因為,它們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肉,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