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啟動會暨國家級培訓在北京召開。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會議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中央電化教育館黨委副書記李萍、副館長楊非出席了此次會議。啟動會由李萍主持。
啟動會上,呂玉剛對“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的意義和目標進行了介紹。他強調,本次工作對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落實“雙減”任務、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緊密融合有著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活動,激發(fā)教師教學熱情,匯聚優(yōu)質教育資源,服務學生和教師,促進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在操作層面,他進一步提出了“四個結合”的要求:一是教師的總結凝練與學習借鑒相結合,二是堅持分散遴選與系統(tǒng)集成相結合,三是堅持統(tǒng)一標準與嚴格評審相結合,四是堅持國家精品與地方優(yōu)質相結合。最后,他指出,在遴選工作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組織領導、質量保障、服務支撐、激勵機制和有效應用五個方面的強化,切實提升精品課的使用效益,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培訓會上,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從工作流程與平臺支持兩方面對“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進行了具體介紹,重點講解了精品課的內容與要求、工作組織實施流程與進度安排,并詳細說明了平臺的傳課步驟、審核管理及支持服務情況。
北京市電化教育館原館長、特級教師潘克明解讀了2021年部級精品課評價指標。他按照評價指標的四個一級指標,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資源和技術規(guī)范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呼吁各位教師認真學習、參考《基礎教育精品課操作指南》,將“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電化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馬小強從課前錄制準備、課程錄制細節(jié)等方面,對“基礎教育精品課”制作注意事項做了經驗分享。馬小強分享了以往錄制過程中的經驗,對錄制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并對著裝準備、PPT準備、聲音采集、視頻剪輯、格式要求等細節(jié)提出建議,幫助教師更高效地制作高質量精品課。
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高級教師田園分享了制作微課的寶貴經驗。他以“生命的詩意”為例,生動講解了如何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基于標準進行教學設計,并建議教師用好工具,將線上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習效果,期望與各位一線教師一同努力,展現教師風采,提高學生能力。
教育部相關工作負責同志,北京市教育行政、電教、教研部門和各區(qū)縣代表共61人在線下主會場參會。會議進行了網上同步直播,除北京外的部分省分管廳長,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行政、電教、教研部門負責同志等共16.6萬余人次在線觀看。
(中央電化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