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梅 朱燕
新學期開學時,幼兒都喜歡和自己的好朋友比一比身高,互相抱一抱比一下體重等,由此判斷自己又長高、長大了多少。這種比較方法較為便捷,但結(jié)果不夠準確。雖然幼兒都有過使用身高儀、體重秤、軟尺等工具測量、記錄身體發(fā)育情況的經(jīng)歷,但實際上他們只是被測量者,對于這些測量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得并不多。因此,我設計了科學活動“使用測量工具比一比”,通過實物操作與練習幫助幼兒初步熟悉各種測量工具并進行測量、記錄活動,感知不同測量工具的各種用途。借助晨間活動“體溫測量與記錄”、區(qū)域游戲“比比誰最重”、戶外游戲“有多少人比我重”等活動讓幼兒充分參與其中,初步學會比較、區(qū)分物體的差異,學習測量的多種方法。
活動目標
1.能認識常見的幾種測量工具,初步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根據(jù)測量目標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并有序測量。
3.體會到測量工具帶給人們生活的便利。
活動準備
作品《體檢啦,量一量》PPT,額溫槍、體重秤、電子秤、卷尺、軟尺等測量工具。
活動過程
一、作品欣賞,萌發(fā)使用工具測量的興趣
教師播放作品《體檢啦,量一量》PPT,引導幼兒關注測量體溫、身高、體重等時使用的工具。
師:你們看,畫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體檢時會用到哪些工具?這些測量工具有什么作用呢?
【說明】通過欣賞作品和提問,幼兒能回憶起關于體檢的相關經(jīng)驗,重點思考測量工具的實際價值,認識到相較于自然測量法,使用工具測量更加科學、精準。
二、認識不同用途的測量工具,了解基本的使用方法
1.教師出示額溫槍、體重秤、電子秤、卷尺、軟尺等多種測量工具,讓幼兒識認并了解這些工具的實際用途。
師:誰來說一說,這些工具分別可以用來測量什么?
2.邀請幼兒親自試用以上測量工具,學習測量方法并嘗試記錄測量結(jié)果。
師:我們來分別了解一下如何使用這些測量工具。
【說明】教師在介紹這些測量工具前提供機會讓幼兒先近距離觀察并體驗一番,有助于他們理解教師的講解內(nèi)容,避免因過于關注測量工具而忽略了使用方法和結(jié)果記錄的學習。
三、動手操作,體驗使用工具測量的過程和意義
1.幼兒選擇測量對象和測量工具,自主測量。
師:想一想,你們打算測量哪些東西,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什么。
【說明】教師在幼兒一開始選擇意向的測量對象時不做過多干預,讓他們在自主測量多種不同物體(至少三種)的過程中親身體會、理解、思考不同測量工具的用途和使用價值。
2.師幼共同確定一個測量任務和測量工具,合作測量。
師:有很多小朋友對自己的腰圍很感興趣,接下來我們就來測一測,看看究竟誰的腰圍最大。
師:有小朋友說測自己的腰圍時不容易讀數(shù),我們可以和好朋友兩兩合作,相互測量對方的腰圍,然后比一比誰的腰圍大。
【說明】集體測量任務和測量工具的選擇除了關注班級幼兒的興趣和意愿之外,還要考慮使用測量工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腰圍大小很難通過目測、直接比較等方式快速得出,腰圍不像桌椅一般筆直,因此帶有刻度的卷尺無疑更加合適。這些都是幼兒在測量時需要思考和篩選的。另外,在測量開始前先布置好任務,如:找出全班誰的腰圍最大,有助于幼兒確立測量目標,提高測量效率。
四、交流評價,分享各自的測量心得和體會
師:說一說,你在使用測量工具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么解決的。
師:你們覺得測量工具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說明】使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實地測量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踐操作后適當回顧與總結(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延伸
晨間活動:體溫測量與記錄
材料:額溫槍、記錄表。
玩法:早晨入園時邀請幼兒兩人一組依次為后面到園的幼兒測量體溫,一個負責測量,一個負責記錄,最終統(tǒng)計全班的體溫情況,請幼兒找出體溫最高和體溫最低的同伴。
【說明】組織幼兒提前學習使用額溫槍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測量時額溫槍應指向額頭正中并保持垂直,避免衣物或毛發(fā)遮擋,距離額頭3~5cm。若幼兒額頭有汗,測量前應先將汗液擦干,減少測量誤差。
區(qū)域活動:比比誰最重
材料:天平,一個蘋果,兩只香蕉,一串葡萄等(用于比較的材料可由幼兒自主選擇)。
玩法:將若干個用于比較輕重的物品兩兩分成一組,先讓幼兒猜測哪個輕哪個重,再用天平驗證;將每一次測量結(jié)果更重的物品放在同一個籃子中,后續(xù)再進行多輪比較,最后決出所有物品中最重的那件。
戶外活動:有多少人比我重
材料:蹺蹺板、結(jié)果記錄紙。
玩法:挑選一名幼兒坐在蹺蹺板的一端固定不動,其他幼兒輪流坐到蹺蹺板的另一端,觀察并記錄蹺蹺板的蹺起情況,最后邀請2~3名幼兒統(tǒng)計全班幼兒有多少人比該幼兒重,有多少人比該幼兒輕。
【說明】在固定一側(cè)不動的幼兒與比他個高但偏瘦的幼兒玩蹺蹺板之前,可先引導其他幼兒猜測結(jié)果再組織游戲,幫助幼兒通過實驗直觀理解身高和體重并不完全相關,即個子高的不一定比個子矮的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