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琴
【摘 ? 要】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其建設要從地域文化和學校原有資源出發(fā),凸顯校本特色。以HT中心小學《印象湖塘》校本課程為例,課程的實施應注重課內外整合,聯(lián)結學生的真實生活;推進項目化學習方式,促進課程跨學科融合。課程評價須指向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以文化式浸潤,激發(fā)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由此發(fā)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校本課程;地域文化;家國情懷
校本課程,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當?shù)鼗驅W校的特色資源,以學校為主,進行開發(fā)、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是國家課程的有益補充。校本課程是將學校文化內化于課程學習,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課程化表達。但是,校本課程如何真正植根于地域文化,卻是當前教育中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地域文化的鄉(xiāng)土血脈應該是它的生命特征。每個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從宏觀的視野看,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由各個地域文化元素組合而成的。而地域文化的開發(fā),不僅不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相背離,而且可以成就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但如果不注重地域優(yōu)秀文化的開發(fā),往往就容易導致校本課程的同質化和概念化。
HT中心小學地處鑒湖之畔,是古越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唐詩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拔ㄓ虚T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李白、杜甫等詩人都曾在此流連,南宋詩人陸游更是居留于此,留下千古詩篇?!凹橙¢T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獨特的地域文化,為校本課程的建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于此,學校開發(fā)了富有鄉(xiāng)土特色的校本課程“印象湖塘——古越文化體驗與實踐”(以下簡稱“印象湖塘”)。
“印象湖塘”課程的實施主要以四到六年級的學生為對象,以家鄉(xiāng)山水文化場景為依托,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本課程以走一走湖塘村落,游一游名勝古跡,查一查名人軼事,品一品湖塘風物,背一背詩歌散文,訪一訪湖塘老街,畫一畫鑒湖風景,寫一寫家鄉(xiāng)故事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歷史遺跡、村落故事,收集家鄉(xiāng)的名人逸事、詩詞散文,討論探究家鄉(xiāng)的習俗風物、歷史變化,集中展示家鄉(xiāng)的山水文化、風物人情。由此,課程的實施與學習真正根植于家鄉(xiāng)的地域文化,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家園故土的文化自信,對家鄉(xiāng)、祖國的熱愛之情。
“印象湖塘”的實施路徑是引領學生進行項目化、綜合性和文化性體驗學習。體驗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考察、調查、體驗、反思為主要方式的學習。體驗學習應該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學習方式,只有當學習者進行了親身體驗,學習才會真正有效地發(fā)生?!坝∠蠛痢毙1菊n程的實施正是為了讓學生沉浸在家鄉(xiāng)的人文山水實景中,從而展開充分體驗。實踐證明,體驗愈深刻,愈真實,愈能引發(fā)學習者產生真實的情感且生成真正的意義。這也正是這個校本課程的最大特色,它真正實現(xiàn)了在實施路徑和學生學習方式上的根本性變革。
一、課內外整合,聯(lián)結兒童生活
“印象湖塘”是一門體現(xiàn)了“三結合”的實踐活動課程,即把鄉(xiāng)土文化資源與學生的童年生活相結合,把鄉(xiāng)土文化知識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把課內知識學習與課外參觀走訪、調查研究相結合,形成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學習時空。每項課程內容的具體實施都可分為課內和課外兩個維度。課內層面主要以信息收集、方案制訂、交流討論、展示評價等形式為主;課外層面主要以調查訪問、參觀考察、實踐體驗等形式為主,兩者相輔相成,穿插進行。
《桂花香飄云天外》是“印象湖塘”這一課程中最受學生喜歡的內容。湖塘多桂花樹,其中,嶺下村有千年桂花林——大香林,南宋詩人陸游就曾到此一游。湖塘人自古就有種桂花樹的習俗,西路村幾乎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會種桂花樹。學校三龍亭有成片的桂花樹,稱得上是校園秋日的一道勝景?;谪S富的地域資源和校本資源,課程組教師帶領學生開展了以下課內外整合的課程學習活動。
1.課外資料收集,課內交流分享。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桂花的詩詞散文、湖塘人種桂花樹的歷史典故、桂花的品種習性、大香林的景點介紹等,然后在課堂中交流分享。學生感受了琦君筆下《桂花雨》的細膩文筆,欣賞了文人墨客吟詠桂花的清麗詞句,交流了湖塘人種桂花樹的歷史和習俗,了解了桂花不同的品種及特點。
2.課外實地參觀,課內交流感受。在前期資料的學習分享后,教師帶領學生來到學校三龍亭旁的桂花林。此時正值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學生在桂花林中分辨金桂、銀桂和丹桂,誦讀散文《桂花雨》。一陣風吹來,桂樹灑下點點醉金,學生由衷贊嘆: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遙遠的詩詞與眼前的桂花融為一體。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假日游覽家門口的風景區(qū)大香林,并拍攝照片一張,用學過的知識為其取名。課中學生交流照片名,有的拍了桂花飄落的姿態(tài),取名“桂花雨”,有的定格滿地落英,取名“暗香”,有的取意于訪問古寺前的桂花,取名“山寺尋桂”。
3.課內質疑討論,課外調查采訪。有了實地感受,學生對家鄉(xiāng)桂花有了豐富的體驗,但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對桂花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湖塘人為什么有種桂花樹的習俗?西路村為什么家家戶戶種桂花樹?古代詩人為什么這么喜歡寫與桂花相關的詩?桂花有哪些特殊的功用?課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收集資料、采訪家長、走訪村民。
4.課內小組探究,課外合作展示。有了課外的調查走訪和資料查找,學生對家鄉(xiāng)桂花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入。于是教師以“桂花的前世今生”為主題,讓學生分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有的小組講述魁本公用壓枝法繁殖桂花,在改善家庭生活的同時也造福了一方鄉(xiāng)民。有的小組查找了我國古代神話著作《山海經》中有關桂花的記載,介紹桂花早在遠古時期就被賦予了“仙氣”。有的小組交流關于桂花的成語,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都含有美好吉祥的寓意。最后,教師邀請家長與學生一起釀桂花蜜、做桂花糕,體驗舌尖上的桂花味。
校本課程中《桂花香飄云天外》一課的學習聯(lián)結了課堂內外,聯(lián)結了學生生活。就像學生在課程收獲中所寫的:
這段時間,我們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桂花之旅”。在桂花樹下讀《桂花雨》,搖桂花、聞桂香、釀桂花蜜、做桂花糕、誦桂花詩、寫桂花的說明文、游大香林、拍以桂花為主題的照片……每個活動都非常有趣,既有課堂里的學習交流,又有課堂外的調查訪問。我想我會永遠珍藏這段難忘的學習之旅。
——生A
這次學習,讓我對桂花這種普通的植物有了全新認識。《山海經》中就提到了它:“招搖之山……多桂,多金玉。”桂花自古就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怪不得家鄉(xiāng)的人們這么喜歡種桂花呢!尤其是當我看到大香林照壁上陸游《詠西路桂花》的詩句,更是為湖塘自古是桂花之鄉(xiāng)而感到自豪! ——生B
校本課程相較于基礎課程,更具開放性和生活性。只有讓課程學習與學生的生命、生活相關聯(lián),知識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恢復其鮮活的狀態(tài),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印象湖塘”校本課程的實施就是把學生帶出課堂,走向生活——漫步西跨湖橋頭,遠眺鑒湖風光,品賞唐詩之路散落的詩篇,步行官塘,走訪七尺廟,尋找“金龜換酒”的風雅典故,感念“鑒湖之父”馬臻的豐功偉績……通過對“十里湖塘”的沉浸式體驗學習,學生生發(fā)出對家鄉(xiāng)山水的探索興趣和熱愛之情。
二、項目化研學,促進學科整合
“印象湖塘”校本課程是一門多學科融合的跨界課程。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開展項目化、主題式的研究性學習?!搬劦媒B酒萬里香”這一內容就是一次基于學科跨界的項目化研學。
湖塘因地處鑒湖腹地,自古便是紹興黃酒的主要產地之一?!笆锖痢痹缒瓯闶蔷品涣至?,無村不釀酒,無人不知酒。每年立冬后,連空氣中都飄著黃酒香。酒鄉(xiāng)的孩子,對酒當然不陌生,父親、爺爺每日的晚酌定少不了八仙桌上的那碗黃酒。但此時的酒在學生心中還只是物象的、實用的東西,校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黃酒的文化注視和精神打量。于是課程組教師帶領學生開啟了一次跨學科的項目化研學——“鑒水酒香”。這一項目從湖塘“黃酒小鎮(zhèn)”會稽山、塔牌酒廠等地域資源出發(fā),由教師帶領學生走進酒廠,深入實踐,開展參觀考察、訪問探究等活動。在語、數(shù)、音、美等學科融合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帶領學生變革學習方式,提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最終培養(yǎng)其對家鄉(xiāng)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確定研學主題前,課程組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布置行前主題研學單(如表1),讓學生圍繞“紹興黃酒”開展頭腦風暴,梳理自己對黃酒的疑惑,并且通過查找資料、采訪長輩等方式先對黃酒進行初步的了解,再帶著問題和收獲開啟研學之旅。
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整合,并據此設計項目化研學的驅動性任務,以問題驅動學生分組合作,自主研學。起初,學生對黃酒的疑問基本集中在黃酒釀造工藝上,于是教師設計了“釀酒工藝知多少”的主題研學單(如表2),引導學生圍繞“小小檢驗員”“火眼金睛”“拉米蒸飯”和“小小釀造師”四個任務來探究黃酒的原料挑選和釀造過程。
在組織學生開展研學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課堂不是單一的某個學科可以承載的,而是需要多位學科教師進行跨界組合。于是,隨著項目化研學的深入,校本課程實現(xiàn)了跨學科融合,學生的學習也逐漸走向深入。
校本課程相較于基礎課程,更具融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課程的實施往往會由學習項目的主題式研究來整體推進。因此,教師要有挑戰(zhàn)傳統(tǒng)學習模式的勇氣和能力,有打破學科本位、開展合作探究的意識與信心,從學科內的局部整合到學科跨界的項目學習,再到“全課程”的統(tǒng)整融合,不斷推進。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綜合運用能力。
三、文化式浸潤,培植家國情懷
好的課程,應該由知識本位的課程走向文化本位的課程。因為知識是短暫的,能力是持久的,唯有文化才是永恒的。學習必須通過一定的文化過程,這個文化過程就是學習應當作用于學生的人格發(fā)展、生命滋潤和精神世界的構建?!坝∠蠛痢笔且婚T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課程,是以激發(fā)鄉(xiāng)土情懷、傳承優(yōu)秀鄉(xiāng)土文化為主要目標的課程。湖塘的山川勝景、人文古跡、歷史遺留和先賢精神等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就地取材的方便性特點,都豐富了“印象湖塘”校本課程實施的路徑、資源和方式。以“鑒畔橋鄉(xiāng)”校本課程為例,教師帶領學生走一走“西跨湖橋”,閱讀有關“西跨湖橋”的資料,讓學生走近家鄉(xiāng)橋文化;用一座座家鄉(xiāng)的古石橋,為學生講述一個個家鄉(xiāng)的老故事,讓家國情懷成為學生心目中真實可感的溫暖字眼。
為有效實施“鑒畔橋鄉(xiāng)”校本課程,學校開辟“德興樓”一樓的橋文化博物館作為校本課程實施基地。館中陳列了11座紹興古橋模型,每座古橋就是一個橋文化的學習項目。每班學生圍繞不同的古橋分工合作,對橋的結構、審美、歷史、文化等方面進行自主探究。如有的學生通過網絡尋找古橋的專業(yè)知識;有的學生實地參觀,數(shù)一數(shù)臺階,量一量每一級臺階的高度、寬度;有的學生走訪村民,聽一聽傳說;有的學生通過畫一畫、攝一攝、剪一剪等方式制作模型橋,展示校本課程的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學生撰寫導游詞,再以小導游的身份講解古橋知識。
在橋陳列館,小導游生C在日記中寫道:
我有幸成為學校太平橋館的小導游,這一干,就干到了畢業(yè)。有一年春游,我們實地游覽了運河旁的太平橋??吹骄傻慕Y構、精美的橋飾,我情不自禁地向同學們介紹起來。是啊,太平橋凝聚了多少家鄉(xiāng)人的智慧啊!聽到我如數(shù)家珍的講解,連導游阿姨都向我豎起大拇指。
就像生C一樣,因為有了學校的古橋陳列館,每位畢業(yè)生都會受到古橋文化的熏陶,他們向每一批學弟學妹講解,向來校參觀的老師、領導講解。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家園故土的文化自信。學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這片土地富有情感,但這種情感往往是不自知的。如何喚醒他們對家鄉(xiāng)、對生長于斯的風土人情的那份熱愛?開展校本課程是最有效的方法。陪伴他們上學的古石橋,父親的那只老酒碗,爺爺夜歸的搖櫓聲,奶奶釀的桂花蜜……學生的視覺、聽覺、味覺隨著校本課程的學習復蘇了,與其說學生在學習,不如說他們在回味童年的過程中豐盈生命。
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中國》中寫道,只有依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扎根。其實,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何嘗不是如此?只有根植于鄉(xiāng)土的拓展課程,只有根植于家鄉(xiāng)山水和風土人情的校本課程,才會像植物一般,扎根在每個學生的心里,融于每個學生的骨血和記憶。只有生了根的課程才能越過漫長的歲月長河,始終溫暖學生的生命。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