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種解釋大學核心競爭力來源的新架構:大學文化性格

2021-12-07 03:31孟方圓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2期
關鍵詞:性格理念大學

孟方圓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間的競爭愈演愈烈,部分高校為爭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而選擇“短、平、快”的方法。例如,為滿足雙一流評估考核指標,有的高校違背大學自身發(fā)展邏輯或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增設或撤銷學科專業(yè)。這雖然能夠使大學在短期內有望達到雙一流建設指標,但從長遠發(fā)展看,“出售”缺乏文化個性特色的教育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中難以獲得持續(xù)且長久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1]可見,大學文化特色對提升其核心競爭能力至關重要?;诖耍髮W若要能夠在“雙一流”角逐中取勝,就必須找準自身的文化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和專業(yè)特長,根據地域文化特色和區(qū)域優(yōu)勢,努力打造屬于自身的品牌文化。

自核心競爭力理論引入高等教育以來,關于大學核心競爭力的研究主要概括為資源觀、能力觀、整合觀。持有資源觀的學者認為大學核心競爭力來源于資源;持有能力觀的學者認為大學通過資源的協調、利用和創(chuàng)新形成競爭能力,持有整合觀的學者認為大學核心競爭力在于整合協調各種要素的能力,包括物質資源要素、制度要素、學科要素等。以上研究者們通常關注大學核心競爭力的來源、獲取及其載體,但卻缺少對核心競爭力的本質特性,即對個性特征的解釋。“核心競爭力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功能屬性,核心競爭力是大學個性化的必然產物。”[2]換句話說,大學競爭的根本并不在于資源或能力本身,而在于大學獨特的文化品味,即大學的一種文化性格。

一、大學文化性格的理論基礎

性格或人格是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一,精神分析學派強調社會環(huán)境對個人心理和行為的重要影響。代表人物卡倫·霍妮(Horney K)認為,人格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不是本能驅動,而是人在充滿敵對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尋求安全的需要,個體行為僅僅是對引起恐懼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3];艾瑞克·弗洛姆(Fromm E)認為,“人格是個體在后天生活中受社會條件影響而形成的相當穩(wěn)定的行為模式,社會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是影響人格的重要因素”[4]92-98。其二,文化與人格學派強調文化因素與個人因素(或由個人產生的心理事件)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著眼于理解一個社會系統中文化傳統的傳遞、延續(xù)和發(fā)展對個人心理過程和狀況的影響[5]。其三,認知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喬治·凱利(Kelly G)認為,人格就是信息構建的系統,是個體有意識地對客觀事物進行認知評價后所構建的價值觀念和信息加工方式[4]253-260?;谝陨侠碚摽芍?,影響人格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社會挑戰(zhàn)、文化環(huán)境以及個體的認知選擇。大學的性格也是如此。埃里克·阿什比(Ashby E)從生物學角度論述了大學的生命特性,認為大學是一種有著鮮活生命力的命運共同體,所以大學本身有著獨特的性格?;诖髮W的文化功能與特性,本文把大學的性格理解為大學的文化性格。所謂大學文化性格,是在社會挑戰(zhàn)、文化環(huán)境以及自身認知選擇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與他者相區(qū)別的文化個性或文化品性。

二、大學文化性格的影響因素

1.社會挑戰(zhàn)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在應對挑戰(zhàn)的過程中人們創(chuàng)造了文化,實現了人格的完善與發(fā)展,挑戰(zhàn)與人的應戰(zhàn)對于文化性格的形成缺一不可[6]。社會挑戰(zhàn)是文化情景中人格發(fā)展的刺激性條件,面對社會挑戰(zhàn)時人們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應戰(zhàn)方式是造成文化人格差異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人類具有何種應戰(zhàn)方式就會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進而造就不同的文化品格。

同樣,生存于社會系統中的大學組織在應對多樣化、復雜化的社會挑戰(zhàn)過程中實現了大學人格的內在發(fā)展。大學組織通過不斷完善內部組織機構、壯大人員設備、更新大學理念、優(yōu)化校園文化環(huán)境,克服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各種挑戰(zhàn)。即,在大學與外在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其文化性格得到發(fā)展與完善、裂變與更新。比如,1806年,德國在耶拿戰(zhàn)役中失敗,威廉三世提出通過學術上的振興和繁榮來洗刷國恥,隨后在施萊爾馬赫、費希特和洪堡等愛國知識分子的理想構建下成立了柏林大學??梢?,柏林大學在成立之初就被賦予了國家性格與民族性格。與之相類似的還有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西南聯合大學,殘酷的戰(zhàn)爭和艱苦的環(huán)境造就了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品格。雖然社會挑戰(zhàn)并不是大學文化性格形成的直接因素和必然條件,其形成受客觀與主觀、偶然與必然、歷史與現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大學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各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積淀而成的固定文化模式,體現著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質和精神。在文化傳統的作用和影響下,大學組織形成了具有本國文化特質的性格特征??死恕た茽枺↘err C)曾講:“任何地方的大學,都無法超過英國盡量為本科生考慮、德國為研究生和研究人員考慮、美國盡可能為公眾考慮的目標?!保?]這句話說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學所具有的獨特個性。英國文化傳統是建立在資產階級基礎上的貴族文化,注重文化知識涵養(yǎng)、談吐舉止優(yōu)雅以及道德責任意識的貴族精神成為英國傳統文化的典型特征。所以,精英教育、紳士教育以及自由教育理念和關注個體內在素質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方式就成為了英國大學的突出性格。與英國不同,德國在古典文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精神文明,在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以理性批判和自主探究為內核的哲學精神,衍生出德國的哲學文化傳統,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德國大學學術自由、教師治校的獨特風格。而以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文化傳統為基礎的美國大學則強調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廣泛性和大眾化。正是由于英國古老的紳士教育傳統、德國的哲學傳統以及美國注重實用主義的文化傳統,才造就了各國大學個性鮮明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

3.文化沖突

文化是多樣的、復雜的,其中包含著文化的差異與沖突。面對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沖突,經過個體的文化選擇和價值抉擇,先前的價值體系、內在心理得以重新建構,人格系統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對于大學組織而言也是如此,通過文化沖突的解決,大學的組織人格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調整、修正、完善和發(fā)展。

文化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的同時必然引起人格的轉變。文化沖突往往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文化矛盾得以解決,某一文化或與其他文化實現相互融合發(fā)展,或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或背向發(fā)展;另一種是矛盾激化,加劇文化間的對立與沖突。據此,文化沖突下大學性格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討論。一是文化沖突會使大學人格得到正向積極的發(fā)展。14世紀以后,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理性主義在教育領域確立,中世紀確立的神學至上的學說日益遭到懷疑和挑戰(zhàn),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間的沖突達到頂峰。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中世紀大學維持著創(chuàng)造知識信仰的宗教傳統,另一方面進行世俗化改革,它游離于宗教與世俗權力之間并試圖達到二元張力的平衡與和諧。到了中世紀后期,世俗與神學的對立矛盾到得以消解。中世紀大學在神學與世俗角色沖突的對抗與解決中形成了自治與自由的性格[8]。再如大學在學科文化沖突下開始出現學科融合的趨向,出現交叉學科,進而形成新的學科文化性格。二是文化沖突會使大學性格向負面消極發(fā)展。隨著市場經濟文化的介入,大學文化與市場經濟文化間的沖突逐漸開始顯現。培養(yǎng)人才方面,大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實際應用和技術型人才;發(fā)展科學方面,對科研成果實施獎勵機制,強調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服務社會方面,越來越多的大學參與到企業(yè)和公司的經營、技術研發(fā)等方面。大學的文化性格由相對單純的學術性向多重的社會性轉變??梢姡还芪幕瘺_突解決與否,大學文化性格的分裂與重構是必然結果。

4.大學人的文化性格

大學人主要指包括教師、學生以及行政管理者在內的個體或群體[9],他們是大學應對社會挑戰(zhàn)、繼承文化傳統、解決文化沖突的實踐主體,是生成大學文化性格的重要作用因素。大學人共同的心理傾向、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大學的文化個性心理品質。

從大學文化性格形成的內在生成邏輯看,它是實踐基礎上的大學人集體無意識的結果。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品質的教師群體、學生群體或管理者集體會自發(fā)聚集,產生帶有某種趨向性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特質和行為模式。所以,大學文化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長期生活在大學文化環(huán)境中的大學人所具有的文化性格的共同集合,它是大學人文化性格的共性彰顯。以大學校長為例,大學校長的領導風格、教師的教學科研以及學生的學習實踐都或多或少地刻有本大學文化傳統的烙印,其身上體現出的人文特征具有可歸屬性。校長竺可楨身體力行的為人之道以及求真求實的精神品格直接推動了浙江大學“求是”品格的形成;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精神品格與校長張伯苓公私分明、愛國愛群、大公無私的品質不無關系。同時,大學人生活于大學文化之中,大學獨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塑造著大學人。大學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濃厚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博大的人文精神等,最終會內化為大學人的先進思想、堅毅性格和高尚精神。馮友蘭先生曾講:“一個真正的大學都有它自己的特點、特性。由于一個大學所特有的特征,由那個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在他的臉上就印上了一個商標、一個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那個學校的畢業(yè)生?!保?0]

三、大學文化性格的表現形式

文化性格是文化影響下經過長期社會實踐后的“內化”和“外顯”。“內化”主要體現為個體身上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及心理傾向,如言語表達、形象氣質、為人處世、審美情趣等,它以人的肉體為載體;文化性格的“外顯”包括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一般抽象物以及文化實踐的產物,如理論、制度、文字、文化產品、藝術作品、服裝、飲食、建筑等。可見,文化性格不僅是屬人的,也是屬物的,但都離不開其文化屬性。依據文化研究者對于文化結構層次的劃分,相應地,大學的文化性格可以從物質文化性格、制度文化性格和精神文化性格三方面加以探討。潘懋元也認為大學的文化性格主要有物質、制度和理念三種表現形式。他指出:“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具有全面性和基礎性,文化是大學一切活動基礎并作用于大學的物質、制度和理念的各個方面,表現出大學文化的個性?!保?1]

1.大學物質文化性格

石中英在《教育學的文化性格》中運用人格隱喻的手法,提出“教育學的文化性格”概念,用以說明教育學并不是“價值中立”“文化無涉”的,而是“價值關聯”“文化涉入”的,即教育學是“一個富有意義、追求價值的過程,是一個研究主體內心世界整個參與的過程,一個具有時代性、個性和民族性的過程”[12]。

大學物質同樣是“價值相關”“文化涉入”的,具有文化性格。大學物質是最容易被感知的外部存在,學校的標志性建筑雕塑、風景名勝,如哈佛的雕像、北大的紅樓、教會大學的哥特式建筑等無不透露著大學的風格及品味。一方面,意識形態(tài)注入的過程也就是“價值關聯”和“文化涉入”的過程。大學創(chuàng)辦者或建筑師在開始創(chuàng)建時就將對于理想大學的設計構想和精神向往等注入物質形態(tài)中,并盡可能地通過外在符號的形式反映出來。另外,建筑符號背后隱喻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校園建筑、石碑雕像等作為視覺和空間文化符號的一種,能夠折射出社會客觀存在狀況及歷史發(fā)展趨勢[13]。如教會大學獨特的哥特式建筑風格不僅顯示出創(chuàng)建者的品位和審美,更重要的是通過建筑符號傳遞宗教的價值信仰等。

另一方面,人們通過對大學物質文化的重新解讀和重構實現了“價值的再關聯”和“文化的再涉入”。解讀者基于自身已有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生活經歷重新解讀大學物質所涵蓋的文化信息,既是在新歷史背景下對于已形成物質形態(tài)的解讀,重構記載著大學的歷史發(fā)展歷程,也是對大學原有物質文化的進一步豐富與整合[14]。換句話說,前人借助物質形式向后人傳達對大學的某種價值觀念、理念精神以及責任使命,后人通過感知和體悟了解其中蘊含的價值意蘊和文化內涵,包括大學建校以來的發(fā)展歷程,甚至包括大學領導者的價值信仰等??傊藗兺ㄟ^不斷地對物質進行解讀和重構,實現了大學的歷史傳統與現實行動的再溝通和再交流。所以,大學物質并不是“價值無關”和“文化無涉”的,它是“主體參與”和“文化涉入”的載體,它體現著自身的文化性格,并向外部世界傳達大學的精神信仰、學術信念、文化品味以及辦學特色等。

2.大學的制度文化性格

大學制度并不是與文化無關的,而是受到文化的潛在制約和影響。大學制度深深刻有文化的烙印,具有文化的個性特征。大學制度的文化性格在相關研究中得到證實。高桂娟在《現代大學制度演進的文化邏輯》中提出:“既然文化影響制約著現代大學制度演進的全過程,那么現代大學制度必定深深地印刻著文化變遷的痕跡,體現著特定時代文化的內容與精神;既然現代大學制度之演進存在著不同的路徑選擇,表現出不同的演進方式,那么,在大學制度架構的背后實際上隱含著文化的選擇與價值判斷。大學制度的意義恰恰在于它在日積月累之中,積累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保?5]別敦榮在《現代大學制度原理與實踐》中指出:“從美、英、法、德等國現代大學制度模式看,沒有兩種完全相同的國家模式,盡管從不同國家現代大學制度變革可以看到某些移植或借鑒的情況,但不同國家的現代大學制度都表現出鮮明的國家特色。美國現代大學制度發(fā)展經歷了一個由移植、借鑒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就使它從歷史和形式都具有多樣性,在某些方面像英國,在一些方面像德國,但更多的是像自己,是在美國社會文化土壤上培育起來的具有鮮明美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國家的大學文化傳統塑造了現代大學制度的底色?!保?6]

綜上所述,大學制度與文化相伴而生,它總是受到文化的潛在影響并帶有文化的烙印,因此大學制度具有鮮明的文化個性特征。另外,由于文化傳統或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大學,又體現出與其自身大學制度相符的特有文化風格和文化特色。

3.大學精神文化性格

大學理念或大學精神均指大學價值觀層面的內容,盡管兩者在概念上有著嚴格意義上的區(qū)別,但本文旨在說明大學價值觀層面所具有的文化個性,所以在此暫且將大學理念等同于大學精神。對于大學理念,有學者曾將其劃分為一般性的大學理念和特殊意義上的大學理念兩種類型。特殊意義上的大學理念是由于文化背景、社會定位以及辦學主體的教育價值觀的不同而形成的建立在一般性理念基礎上的具體理念,如某國大學的理念、某大學理念和某人的大學理念,它代表著大學理念的個性[17]。借鑒該思路,就特殊意義上的大學理念而言,其文化性格可以分為某國、某地域、某類型以及某人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

首先,某國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作為觀念體系的大學理念,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保?8]“大學的理念,就是它的國家、它的社會、它的民族文化精神最集中的表達。”[19]換句話說,大學總是與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聯系在一起。之所以有英國的大學、德國的大學、美國的大學、中國的大學的區(qū)分,歸根結底是由大學的民族和國家屬性決定的。任何國家的大學都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沃土而茁壯成長起來,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無不反映在大學理念之中。大學理念具有民族文化性格,正如中國大學的止于至善理念之于儒家文化,英國大學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理念之于紳士文化,德國大學的教學自由、學術研究理念之于哲學文化,美國大學的社會服務、講求實用的理念之于實用主義文化。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特色不僅受到國家文化傳統的制約,而且還受到所屬區(qū)域(或地域)文化的潛在影響。

其次,某地域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yǎng)一方大學。區(qū)域文化是影響大學理念最為直接的地緣文化因素。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中,大學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精神風貌必然會受到其熏陶和感染,會形成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觀念、科學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的理念。也就是說,處于同一地域文化圈內的大學,其理念具有相類似的文化品格,大學理念中的區(qū)域文化特色由此得以彰顯。

再次,某類型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即使大學處于同一國家或同一區(qū)域內,但是由于辦學定位和辦學方向不同,大學也會形成風格迥異的理念或風格。在1952年,我國模仿蘇聯大學模式進行了大規(guī)模地院系調整,將絕大多數綜合性院校拆分為大量特色明顯的單科性院校,如理工、財經、農業(yè)、海洋、礦業(yè)、藝術、體育等不同類型的院校。它們在一般性大學理念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學科文化特征,彰顯了大學的知識文化符號和行業(yè)特色。這就是某類型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

最后,某人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某人的大學理念是指個體對大學是什么、辦什么樣的大學和大學應該是什么、應該怎么辦等基本命題的理想追求和理性認識。需要說明的是,“某人”并不是指普通人,而指對大學辦學有直接和決定性影響的辦學者。因此,某人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是指融入了辦學者個性認知和文化品味的大學性格。如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學理念,他所執(zhí)導下的北京大學也就成為彼時沉寂、陳腐的大學環(huán)境中一股清新、自由的風景,并對影響深遠。

所以,大學理念的文化性格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宏觀意義上,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差異化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造就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特征的大學理念。二是狹義上,在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由于學校類型、辦學者的理念各不相同,大學理念之間的文化性格也體現出明顯的差異。

四、基于文化性格觀的大學核心競爭力

文化性格作為大學的一種無形資產,與物質資源等有形資產相比具有更加持續(xù)穩(wěn)定的競爭力,它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來源。首先,心理學研究表明,性格制約著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良好的性格具有促進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并補償某方面弱點的功能。具有認真、勤勞、堅毅、執(zhí)著、果敢等性格的人比粗心、懶惰、怯懦的人在工作崗位中更受青睞,也更容易取得成功。這些屬于積極人格的特質,它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個體的內在潛能。大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著“性格決定命運”的內在選擇定律。大學積極的文化性格不僅可以為大學帶來直接的競爭優(yōu)勢,還可以通過作用于大學物質、大學制度以及大學精神等以提升大學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增加競爭的資本。

其次,大學文化性格是經過長久歷史積淀形成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文化個性、歷史積淀性、相對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其特性凸顯了大學的競爭優(yōu)勢。大學文化性格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持續(xù)和穩(wěn)定的競爭優(yōu)勢,不會輕易消失。當前大學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大學文化個性的競爭。另外,大學文化性格具有一定的時間價值或時間附加值。時間價值是經濟學領域的概念,認為貨幣或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價值增值。對于大學而言,一方面,大學文化性格難以在短期內被競爭對手模仿借鑒,它必須經過大學歷史文化的積淀才能形成;另一方面由大學的文化性格優(yōu)勢形成的專業(yè)特色、濃厚文化氛圍、優(yōu)良校風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累積效應,為大學帶來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生源、資金支持、杰出人才等。

最后,大學的文化性格作為帶有某種偏好的組織性格系統,它影響著大學競爭策略的抉擇。在同一競爭場域中,并非所有的大學組織都會采取一致的競爭手段。雖然有市場競爭,雖然有功利性的目標與行為,但是它們往往會基于歷史經驗或出于選擇偏好而采取適合自身的博弈與競爭策略,從而形成錯位發(fā)展、特色發(fā)展的大學定位。

猜你喜歡
性格理念大學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環(huán)保節(jié)能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留白”是個大學問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貓的性格爪知道
《大學》
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融入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性格描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