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營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高低,是學生素質(zhì)水平和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反映。葉圣陶先生曾說:“聽是用耳朵讀,說是用嘴巴寫,讀是用眼睛聽,寫是用筆頭說?!?/p>
朗讀是讓學生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lǐng)會情感、品味意境、發(fā)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精心設(shè)計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要結(jié)合文章文本特點,選擇合適的朗讀方式。比如,可以出聲讀或默讀,精讀或略讀,速讀或跳讀,齊讀或自由朗讀、配樂讀或教師范讀等等。如《驛路梨花》一文約2000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略讀課文,粗知文章的大意。有時也需要多種朗讀方式相結(jié)合,如詩歌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則可以采取自由朗讀、齊讀、配樂讀、教師范讀等多種方式,在朗讀中體味文本,把握中心,獲得感悟。
其次,要明確朗讀的要求,有目的地讀,而不是毫無方向地讀。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讀出氣勢來”“讀得大聲一點”或“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這樣的朗讀要求“大而空”,學生不知道要讀出什么樣的感情和氣勢,不知道為什么要大聲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抓住朗讀的“角度”。如《紫藤蘿瀑布》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宗璞遇到的是一樹生機勃勃的藤蘿,“不由得”“從未見過”看得出作者的驚喜和贊嘆,這里要求學生以贊嘆的語調(diào)進行朗讀;“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宗璞看到的是一樹生動活潑的藤蘿,“忍俊不禁”“笑容”看得出作者內(nèi)心的欣喜,這里要求學生以喜愛的語調(diào)進行朗讀;“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這美麗的花緩解了宗璞心中的悲痛,讓她對生命有了美的感悟,這里要求學生以感嘆的語調(diào)進行朗讀。又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薄拔摇币辉~多次重復使用,且用在句首,這里有一股豪邁的氣勢,有一種自豪的意味,有一份英雄的情懷,要求學生重讀“我”,以自豪而豪邁的語調(diào)朗讀句子。
脫離朗讀的語文教學是沒有生命的,而脫離朗讀指導的語文教學是沒有靈魂的。因為,朗讀教學一定是重文本的,也一定是重生本的。朱熹曾言: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有力,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復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這樣,我們才能深刻領(lǐng)會文本的意義、氣韻、節(jié)奏,產(chǎn)生一種“立體學習”的感覺。由此可見,成功的朗讀教學一定是層次非常細膩,過程非常生動,形式非?;顫姷?。而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教學,需要我們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