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摘要】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主要管理者,完善學生的個人品質,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教授為人處世的道理,都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班主任通過對學生開展勵志教育,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獲得良性發(fā)展,有助于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為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人格品質奠定基礎。故此,本文將圍繞小學班主任對學生勵志教育的實施途徑展開分析,以期為小學班主任提供勵志教育的新方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勵志教育;開展路徑
如今,小學生因生活在物質比較充裕的環(huán)境中,且深受家長的疼愛,一些學生抗壓能力比較弱,每當遇到困難時,很多同學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找人解決,而當犯錯時的第一反應卻是推脫責任。一些學生缺少擔當精神,自理能力、生存能力等很多方面讓家長與教師感到擔憂。為此,小學班主任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應注重勵志教育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完善意志品德,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一、改變教育理念,注重勵志教育理論學習
小學班主任不但要做好教育教學的工作,也要注重課堂教學之外的工作,如班級衛(wèi)生、班級紀律等,管理好學生的學習,積極和學生家長互動,這也使班主任成為和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教師,班主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了促進勵志教育的開展,展現(xiàn)勵志教育的導向作用,小學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把學科教育和勵志教育擺在首位,注重開展勵志教育,通過觀看勵志教育講座,與其他班主任互動交流,改變自身的勵志教育理念,積極學習先進的勵志教育理論,為開展勵志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歷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勵志教育和班級管理相互融合,在班級干部選拔方面,把學生思想品德素養(yǎng)納入選拔指標之中,在保障選拔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的基礎上,向學生講解班級干部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觀念,且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知道品質的重要性,以提高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向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方向發(fā)展。
二、展開勵志活動,豐富教育內容
當前,小學生往往依賴于權威觀點、權威看法。小學班主任在勵志教育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學習勵志名人。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勵志名人故事,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名人的精神與品質,糾正自身存在的錯誤觀點,強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小學班主任在勵志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課下時間,收集學生們可以讀懂的勵志類詩歌,打印出來,發(fā)放給班級學生,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背誦這些勵志詩歌,并隨機抽查學生的背誦情況,以便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解決學習難點。另外,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提高勵志教育效果,小學班主任需要確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理念的統(tǒng)一性,和學生家長積極交流互動,向家長說明勵志教育的必要性,從而獲得學生家長的配合。
三、樹立班級勵志人物,展現(xiàn)榜樣力量
勵志名人的故事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些距離,需要小學班主任不斷引導,才能使勵志教育根植于學生心底。為此,小學班主任在勵志教育開展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在班級中挑選勵志典型人物,引導學生向典型人物學習,展現(xiàn)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勵志教育,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深入了解學生、觀察學生,從學生當中選取對班級做過貢獻、家庭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依然努力學習的優(yōu)秀學生代表,讓他們成為班級中的勵志典型人物,為學生講解勵志典型人物的事跡,發(fā)揮榜樣的力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yōu)良的個人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為了提高勵志教育的整體效果,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更新固有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途徑,學習先進的勵志教育理論觀點,把握好勵志教育的大方向,并在班級內組織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勵志教學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促進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玉強.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學生的勵志教育[J].科技資訊,2020,603(30):155-157.
[2]蔣建霞.簡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實施途徑[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9,005(007):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