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映紅 韓瀟
《小馬過河》講述了小馬被小河擋住去路時,小動物們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建議,小馬不知如何是好,最終在媽媽的鼓勵下,通過親身體驗成功過河的故事。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就像小馬一樣,散布在各個角落,教師總能發(fā)現“小馬”們通過猜想、嘗試、驗證與分享獲得認識事物的經驗。。
戶外混齡游戲時間,孩子們來到小水渠邊,對于怎么過水渠他們產生了分歧。大班孩子說:“小河很淺,輕輕一跨就能過河啦!”說著便做出了示范??墒切“嗪⒆訁s說:“我上次就掉進小河里啦,還把鞋子踩濕了,跨不過去的。”中班孩子聽到后猶豫了:“我能像大班哥哥姐姐那樣一跨就過去嗎?”孩子們的討論像極了故事《小馬過河》中的橋段,是否能過河呢?有的孩子膽子大,學著哥哥姐姐那樣順利跨過了小水渠,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敢嘗試,為了幫助他們,大家各抒己見。子涵說:“造個橋就能過河了?!宾┱f:“也可以造個船劃過去。”李洋說:“這個小水渠很淺不能造船。”最后大家口頭表決,要在水渠上造一座小橋。
從發(fā)現問題到產生興趣,一方面需要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敏銳地捕捉幼兒興趣中的價值,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大中小班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通過思維的碰撞及語言的溝通闡述了不同的見解,并在溝通的過程中達成共識——造橋。
說干就干,孩子們決定到木工園里定制一座木橋。木工園的“師傅”卻說:“要知道橋的樣式和尺寸我們才能制作。”雖然生活中見過橋,但對于造橋孩子們還很陌生,他們通過討論、查閱電腦資料了解橋的種類,還來到幼兒園周邊實地考察橋的構造,知道了橋由橋面、橋墩、橋洞組成?;氐接變簣@后,孩子們再次觀察小水渠,發(fā)現小水渠比較窄,經過大家商討后,決定在水渠上搭建一座平橋。
定制的木橋到底應該多長多寬呢?孩子們找來了尺子、繩子等游戲材料,并嘗試測量小水渠的寬度。尺子不夠長怎么辦?憑著生活經驗,有的孩子說用繩子一拉就知道寬度了,還有孩子提議,我們可以先用繩子量,再用水彩筆測量繩子的長度。結果孩子們發(fā)現小水渠的寬度是13支水彩筆的長度,他們將測量尺寸記錄下來,裝進信封里,還請交通園的小小郵遞員將信送到了木工園。
一周過去了,孩子們收到了木工園寄來的小橋設計圖,開心極了,他們開心地為小橋取名,最終經過大家的討論與選舉一致決定叫——快樂大橋。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活動,調查是一種資料收集與分析活動,它們都是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是幼兒獲取科學知識的途徑。幼兒從一時興起的造橋念頭,再經過測量、設計、選擇以及起名的過程,對橋有了初步認知,其探究意識也越來越強,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找到答案。教師用開放性的提問,如“怎么測量”“我們一般會用什么測量”等來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知識經驗解答問題,進而提出假設,再嘗試驗證自己的假設,從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很快孩子們發(fā)現了新問題,一座橋滿足不了這么多孩子從上面走。于是大家沿著小水渠走了一遍,邊走邊看,選定了兩個放置橋的位置,并在地面做了記號。對于位置的選擇他們也有思考:游戲材料庫在對面,過河不方便,所以要在這里造橋。于是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再次給木工園的“師傅”寄信,定制兩座橋。
橋很快寄到了,可新問題也隨之出現,定制的橋一座太長,占了周圍的路,另一座橋則短了。怎么會這樣呢?子涵說:“這里的寬度和我們之前量的地方的寬度不一樣。”童婳說:“寬度不一樣就要做不一樣的橋,就像媽媽給我和妹妹買褲子一樣,我比較高就要買長一點的褲子,妹妹矮就要買短一點的褲子?!?p>
通過這次的失敗,孩子們知道了要根據確定地點的實際情況來定制不同長度的橋。于是,孩子們重新測量水渠的寬度,并告訴木工園的“師傅”如何修改橋。
在探究活動過程中,不時出現問題,而面對問題,孩子們總會利用園內各種資源進行一系列猜想,并積極尋找材料,進行驗證。教師欣喜地發(fā)現,幼兒會聯系生活實際,基于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實現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
修改橋的這段時間,孩子們怎么過河呢?他們在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尋找可以過河的材料,有的找來了輪胎,說用輪胎搭在上面就能過去啦;有的找來了啤酒筐,說反扣在小水渠上就像橋一樣;有的約上同伴扛來了長木板,說搭一座獨木橋來試試……到處是忙碌的小身影。
1.輪胎橋。幾個男孩將輪胎滾進了小水渠,直接在上面走起來,但是輪胎缺乏穩(wěn)定性,身材壯實的天澤剛站上去就差點將輪胎踩翻了,跟在后面的孩子覺得不太安全,于是繼續(xù)在操場上尋找其他材料。童婳找了幾個半圓形的輪胎,說:“半圓形輪胎底部是平的,可以架在河上當橋。”說著,她將半圓形輪胎兩個并排豎立在水渠中,孩子們小心翼翼地踩著輪胎走到了對岸。
2.塑料筐橋。有了搭輪胎橋的成功經驗,孩子們嘗試著將底部平穩(wěn)的啤酒筐倒扣進小水渠來造橋,可啤酒箱底部比較滑,小水渠的底部都是鵝卵石,這樣放容易滑動。經過多次調整擺放的位置,他們終于找到了能放穩(wěn)啤酒筐的地方,塑料筐橋也順利竣工。
兩次的造橋經歷,讓孩子們知道了要尋找底部平坦的工具,并將材料擺放在水渠里比較平坦的地方,在過河的時候,人要保持身體平衡,不推不擠不著急。
3.各式各樣的橋。在尋找材料的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用來造橋,如建構園的長木板、花草園的梯子,就連草地上的大石頭都可以用來造橋。孩子們還給園長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在小水渠里增加幾塊扁平的大石頭,方便大家從上面走過。
猜想是幼兒進行探究活動的一種方法,也是幼兒進行嘗試的動力。幼兒有了猜想,才會有探索的渴望,才能主動去實踐和觀察,從而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探究活動中,幼兒的猜想各不相同,教師應從幼兒的視角進行思考,盡可能讓幼兒主動探究、大膽實踐、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表達歸納、深化體驗。
有幾個孩子找來了大小不一的樹樁放進小水渠里,這時候他們發(fā)現木樁有的浮在水面,有的則沉了下去。教師提問:為什么木樁會出現沉浮現象?通過多次觀察與比較,孩子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同材質與特質的樹樁有的能沉底,有的卻會浮在水面上,要找高出水面、且較重的木樁放進水渠,人才能平穩(wěn)安全地從上面走過。于是,他們借助自然材料測量水深。子涵想將樹枝插進水中測量,可是站在岸邊的她夠不到水渠的中間,在雯雯的建議下,幾個孩子穿著雨靴走進了水渠。子涵卷起袖子將手插進水渠,然后比畫著大聲地告訴同伴:“水有這么深,能到我手臂中間?!标栮栒f:“你看水到我雨鞋的這里,水就有這么深?!彼麄冞呎f邊在水渠中走著、觀察著,不一會兒劉哲發(fā)現水的深度不一樣,他找到了小水渠中水最深的地方,在雨靴上做好了標記,興奮地告訴同伴:只要找到比這個再高的木樁就可以造橋了。在孩子們的探究和嘗試中,木樁橋也造出來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由于幼兒的個體差異,他們發(fā)現事物的特征是各不相同的,教師應圍繞實踐活動的目標,通過提問等方式對幼兒的發(fā)現進行支持、協助、補充,從而使活動能夠繼續(xù)開展,讓幼兒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經驗。
源于幼兒偶發(fā)事件的探究活動,需要教師獨到的教育智慧,立足于幼兒的興趣與需要,留給幼兒充分的思考、商討、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其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和思考。支持幼兒運用園內自然資源,通過積極參與和主動體驗,大膽提出問題、猜測答案,并鼓勵幼兒用適宜的方法驗證自己的認知,生成新的經驗,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