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玥,蘭長駿,廖 萱
先天性白內障(congenital cataract)是兒童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出現晶狀體混濁,發(fā)病率為0.6/10000 至6/10000[1],8%~25%的先天性白內障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具有顯著的臨床異質性和基因異質性[2];因為分子機制的復雜性,所以編碼晶狀體蛋白的基因突變可能導致不同的表型,根據形態(tài)學可分為核型、片層型、皮質型、極型、壁型、脈狀、珊瑚狀等多種亞型[3]。先天性白內障可孤立發(fā)生,或伴發(fā)其他眼部綜合征和發(fā)育缺陷,或表現為多系統(tǒng)遺傳性綜合征。遺傳性先天性白內障大多數為單基因突變[1],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性染色體連鎖遺傳三種遺傳方式。其中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最常見的形式,并且具有高度的外顯率。迄今為止,遺傳性先天性白內障突變篩查已鑒定出近200個基因位點和100多個致病基因[4]。
晶狀體的發(fā)育依賴于基因與其產物在時間和空間上結合的協(xié)調作用。由于遺傳物質突變導致晶狀體蛋白結構功能異常,使晶狀體透明度改變,即導致白內障的發(fā)生。大量研究證實,與先天性白內障相關的致病基因包括α、β、γ晶狀體蛋白基因、膜蛋白基因、調節(jié)眼球發(fā)育的基因、細胞骨架蛋白基因等,其中,約一半的突變發(fā)生在晶狀體蛋白基因中[5]。晶狀體蛋白作為晶狀體特有的蛋白質之一,占晶狀體水溶性蛋白的比例高達90%,其特殊的空間排列順序對于維持晶狀體的透明性至關重要。晶狀體蛋白基因的突變可能影響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溶解性和寡聚性,干擾晶狀體的有序排列,導致晶狀體混濁?,F就先天性白內障相關的晶狀體蛋白編碼基因的突變綜述如下。
晶狀體蛋白主要功能是作為晶狀體纖維細胞的結構蛋白,通過亞基間的相互作用使其形成十分持久穩(wěn)固的結構。由于其在晶狀體內具有均勻濃度梯度,而使晶狀體具有透明和折光的特性,因此晶狀體蛋白的穩(wěn)定性和緊密有序性對于晶狀體透明度至關重要。晶狀體蛋白存在于人的整個生存期中,雖在不同情況下表現的蛋白質組不同,但在合成后極少更新,幾乎伴隨終身。隨年齡增長晶狀體蛋白合成及降解必需的細胞器逐漸減少,其過程也受到環(huán)境因素,如吸煙、紫外線照射、抗氧化食物攝取量少、某些藥物等的影響。晶狀體蛋白可分為α家族和βγ家族,α、β、γ三種晶狀體蛋白在晶狀體發(fā)育過程中的分布是不均衡和分階段的[6]。
α-晶狀體蛋白屬于小分子熱休克蛋白家族成員,具有分子伴侶活性,在體外可識別及結合非折疊蛋白成分,在體內可以捕捉有凝集傾向的蛋白,使其保持再次折疊的構象,從而抑制蛋白凝集。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α-晶狀體蛋白均可以阻止細胞凋亡。在體外,α-晶狀體蛋白還可以通過磷酸化發(fā)揮自身激酶的作用,保護多種酶免受失活。α-晶狀體蛋白與一定數量β-晶狀體蛋白、γ-晶狀體蛋白結合,可以阻止光凝損傷和熱損傷,并能夠通過干擾和調節(jié)細胞骨架影響細胞結構。
β-晶狀體和γ-晶狀體同屬于βγ-晶狀體家族,結構具有很高相似性,可以折疊成兩個相似的結構域。每個結構域由兩個稱為Greek的關鍵基序組成,是蛋白質中最穩(wěn)定的結構,具有潛在的Ca2+結合特性[7]。β-晶狀體蛋白可形成不同尺寸的聚集體,能夠自結合形成二聚體或與其他β-晶狀體形成異二聚體。
γ-晶狀體蛋白作為晶狀體蛋白家族中最小和最簡單的成員,也是壽命最長的蛋白質之一。過去曾被廣泛研究的βS-晶狀體蛋白,鑒于與其他γ-晶狀體蛋白更具相似性,現在被重新歸類到γS-晶狀體蛋白。γS-晶狀體蛋白是后天合成的,在晶狀體的發(fā)育過程中它們的相對比例隨著α和β-晶狀體蛋白的增加而降低[8]。γS-晶狀體蛋白的基因突變與先天性白內障和發(fā)育性白內障均有關。γ-晶狀體蛋白不僅是晶狀體的結構蛋白,還參與晶狀體細胞的發(fā)育、分化及維持透明度。
2.1α-晶狀體蛋白的基因突變α-晶狀體蛋白是由αA與αB亞基組成的四聚體,在四聚體中αA和αB亞基的比例為3∶1,分別由21q22.3染色體上的CRYAA和11q22.3染色體上的CRYAB編碼。αA主要在晶狀體中表達,在其他組織中以很低的水平存在;但αB卻存在于許多組織類型中,比如心肌,CRYAB突變引起的白內障往往伴發(fā)肌原纖維肌病和心肌病[9];并且αA在晶狀體發(fā)育過程中持續(xù)表達,而αB是應力誘導的。αA和αB都存在于晶狀體上皮細胞中,在分化的纖維細胞中的水平顯著升高。
迄今為止,CRYAA中的25個突變和CRYAB中的18個突變被發(fā)現與先天性白內障相關[10]。既往研究中相繼報道了CRYAA基因突變時其編碼蛋白分子伴侶樣活性下降,而分子伴侶的功能即阻止其他晶狀體蛋白的聚集,以保持晶狀體的長期透明。一部分觀點認為分子伴侶功能的喪失可能并不足以引起白內障,而突變蛋白本身的高度寡聚體化才是病因,而另一部分則認為即使分子伴侶功能正常,也不能阻止突變蛋白的聚集。α-晶狀體蛋白含有一個保守的結構域,兩側由疏水的NH2端結構域或親水的非結構化COOH端結構域組成。蛋白質結構分析表明,αA-晶狀體蛋白的R116C(精氨酸→半胱氨酸)、R116H(精氨酸→組氨酸)、G98R(甘氨酸→精氨酸),以及αB-晶狀體蛋白上的R120G(精氨酸→甘氨酸)、D109H(天冬氨酸→組氨酸)、D140N(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突變都發(fā)生在α-晶狀體蛋白結構域的弓環(huán)和發(fā)夾環(huán)上,導致β折疊和二聚體畸形,從而影響蛋白質結構和功能[11]。此外,CRYAAp.R116H(精氨酸→組氨酸)和CRYABp.R120G(精氨酸→甘氨酸)突變蛋白在熱環(huán)境中不太穩(wěn)定,容易聚集。Vanita等[12]報道了CRYAA的p.R49C(精氨酸→半胱氨酸)突變,其位點位于α-晶狀體蛋白結構域以外;CRYAA上的無義突變W9X,終止密碼子的過早形成導致了編碼蛋白的異常。最近,Liu等[13]報道了CRYAA基因的c.34C>T雜合子變異,變異導致密碼子12(p.R12)的胱氨酸取代高度保守的精氨酸,突變的CRYAA蛋白的二級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局部疏水性增加。
目前已知CRYAB的突變與孤立性后極白內障、心肌病或肌原纖維肌病等非綜合征臨床表型有關。其中,外顯子1上所報道的均為錯義突變,并與孤立性白內障相關,外顯子2上暫無已報道的突變,而外顯子3上的突變可能表現為上述任何表型。Ghahramani等[14]發(fā)現αB-晶狀體蛋白的P20R(脯氨酸→精氨酸)和A171T(丙氨酸→蘇氨酸)突變會引起晶狀體蛋白結構和功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A171T突變蛋白顯示了明顯的三級結構改變,P20R表現出明顯的二級結構改變,兩者均有淀粉樣纖維形成增強的趨勢。αB-晶狀體蛋白的P20R和A171T突變蛋白相比,具有較弱的伴侶樣活性和增加的寡聚體大小及分布。此外,在一些研究中,A171T突變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性質保持相對不變。此外,表達A171T突變蛋白的細胞相比與正常細胞更容易凋亡,這一現象可能與白內障的發(fā)病有關。既往報道較多的缺失突變?yōu)镃RYAB編碼區(qū)外顯子3上的一個缺失突變450deAl,該突變造成了150個密碼子的移碼突變,產生異常蛋白。這些突變的致病性還需通過動物實驗模型和更大的樣本量來驗證。
2.2β-晶狀體蛋白的基因突變β-晶狀體蛋白由7個亞基組成,分為酸性蛋白與堿性蛋白。其中酸性蛋白包括βA1/A3、βA2、βA4,堿性蛋白包括βB1、βB2、βB3,分別由CRYBA1、CRYBA2、CRYBA4、CRYBB1、CRYBB2和CRYBB3基因編碼。實際上,βA1和βA3是由相同的基因編碼,但轉錄本不同。β-晶狀體蛋白只存在于晶狀體纖維細胞中,不存在于晶狀體上皮中。
β-晶狀體蛋白家族中最常見的突變有CRYBA3/A1基因剪接位點突變c.2151G>A和CRYBB2基因的無義突變p.Q155X,前者影響mRNA的剪接過程,導致Greek關鍵基序的缺失,而后者與基因轉化和拷貝數變異有關。被報道的β-晶狀體蛋白錯義突變還有定位于22號染色體上的CRYBB2外顯子6上W151C(色氨酸→半胱氨酸)突變[15]、q11.2-q12.1上CRYBBl外顯子6上的X253R雜合子突變[16]和G220X突變,以及CRYBB3外顯子6上G165R(甘氨酸→精氨酸)突變,其中G220X突變可能與粉塵狀白內障相關。而CRYBB2基因中發(fā)現的第一個突變C475T起初被認為與藍白色環(huán)形晶狀體混濁相關,但同樣的突變相繼被發(fā)現在盤狀白內障家系和縫狀白內障家系中,目前認為其啟動子區(qū)的變化引起CRYBB2在晶狀體或其他晶狀體基因中作為周圍修飾劑的表達異常,從而導致表型的多樣性。
Li等[17]報道CRYBA4的突變G64W(甘氨酸→色氨酸),并發(fā)現該突變會導致蛋白質的錯誤折疊,進而降低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且使CRYBA4與CRYBB1的相互作用受阻,進一步破壞了CRYBA4蛋白質的穩(wěn)定性。Chen等[18]在對2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的先天性核性白內障家系的研究中發(fā)現了CRYBB1(c.347T>C)和CRYBB2(c.355G>A)突變,這兩種突變在以前的報道中尚未發(fā)現。Jin等[19]在先天性白內障伴有小眼球癥家系發(fā)現了一個CRYBB1新的錯義突變p.S93R(絲氨酸→精氨酸),該突變所在家系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目前仍不能排除S93的翻譯后修飾(例如磷酸化)為βγ-晶狀體正常結構完整所必需。位于CRYBAl/A3外顯子4上3個堿基缺失形成的G91del突變,被報道可能與先天性板層白內障相關。β-晶狀體中的大多數錯義突變可能通過破壞Greek關鍵基序,降低蛋白質的溶解度,改變動態(tài)寡聚平衡,增加蛋白水解的易感性或改變蛋白質-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而誘發(fā)先天性白內障[20]。
2.3γ-晶狀體蛋白的基因突變γ-晶狀體蛋白由人晶狀體中的γA、γB、γC、γD、γE、γF和γS組成。在小鼠中,γA到γF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γS基因位于16號染色體。在人類,γ-晶狀體蛋白基因也是一個簇,γA~F呈串聯(lián)重復基因簇排列,序列相似性百分比高。不同的是,人類CRYGE和CRYGF是假基因,只有CRYGC和CRYGD具有很高的活性,CRYGA和CRYGB的存在水平很低[21]。引起先天性白內障的基因突變主要見于CRYGC、CRYGD和CYRGS基因,前兩者變異主要導致核型白內障和珊瑚狀表型白內障[22]。到目前為止,已經報道了大約25個CRYGC突變、25個CRYGD突變和8個CYRGS突變[23-24]。
CRYGC基因突變p.G129C(甘氨酸→半胱氨酸)促進易聚集中間體的積累,并能形成細胞毒性淀粉樣聚集體[25]。CRYGC基因中的5堿基插入引起的白內障(C.119_123dup,C238ins GCGGC,p.C42Afs*63),該突變導致了晶狀體微結構的混亂。CRYGD的突變p.R14C(精氨酸→半胱氨酸),p.R36S(精氨酸→絲氨酸)和p.R58H(精氨酸→組氨酸)沒有改變蛋白質的折疊,而是改變了晶狀體蛋白的表面性質[26],例如突變體R58H表面疏水性的變化導致單個的突變體聚合成不溶性聚集體,進而表現為針狀白內障。CRYGD的突變p.L45P,p.R140X,p.W156X和CRYGC的突變p.W157X都影響了Greek關鍵基序,使蛋白質溶解度降低,提高了晶狀體成核速率[27]。
與白內障相關的其他γ-晶狀體蛋白突變,其表面疏水性隨溶解度的降低而增加[28],導致晶狀體蛋白在近似生理的溫和條件下的自聚集,以及對化學和熱變性的敏感性增加。Bari等[5]的構象分析揭示了p.G57W(甘氨酸→色氨酸)突變降低了γS-晶狀體蛋白的熱穩(wěn)定性。Ji等[29]報道中指出p.W43R(色氨酸→精氨酸)突變降低了γD-晶狀體蛋白的穩(wěn)定性,增加了其對紫外線照射的敏感性。CRYGD上的c.124G>A [p.V42M(纈氨酸→甲硫氨酸)]突變導致了先天性核性白內障,這種突變被證明是扭曲了分子的緊密堆積,打開了蛋白質的三級結構,將通常埋藏在蛋白質內部中的疏水殘基暴露于表面。另有研究表明,一些對蛋白質結構和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的突變可能會增加γ晶狀體對氧化應激的反應[30],并認為這種敏感性的變化可能是白內障發(fā)生的重要觸發(fā)因素之一??偟膩碚f,突變體比野生型γ-晶狀體蛋白更容易沉淀和產生散射光。
總之,隨著近年來測序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進步,先天性白內障的遺傳特征和結構變異逐漸被揭示。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突變基因的定位,也為致病機制的揭示提供了一定的實驗基礎。但是表觀遺傳學研究也提示,僅從DNA序列上尋找疾病病因是片面的,DNA甲基化、基因組印記、RNA編輯等更復雜的機制也可引起細胞表型或基因表達的變化。隨著未來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先天性白內障的發(fā)病機制將得到更好的了解和詮釋,以期為更有效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