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銘發(fā),李引剛,李彥民
(1.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咸陽 712046;2.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咸陽 712000)
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一種會引起肢體以及四肢關節(jié)變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中國發(fā)病率約為0.42%[2],其發(fā)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間患病率之比約為1.2~1.4∶1。然而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病機制不明,目前推測其發(fā)病機制是受抗原所驅動的“激發(fā)-連鎖”反應[3]。治療上主要以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慢性作用抗風濕藥等[4],雖然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治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不良反應也不可小覷。非甾體抗炎藥不良反應主要以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胃潰瘍、胃出血等為主[5];生物制劑不良反應主要以機會感染、結核、腫瘤、神經系統(tǒng)病變?yōu)橹鱗6];糖皮質激素主要以機會性感染、骨質疏松、代謝性疾病和血管粥樣硬化為主,并且這些不良反應與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時間成正比[7]。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的不斷發(fā)展,中醫(yī)藥在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療效明顯,毒副作用較低,得到廣大一線臨床醫(yī)生的認可。李彥民教授從事中醫(yī)骨傷工作30 余年,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發(fā)現(xiàn),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臨床最為多見,且吳閔等[8]關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醫(yī)證型研究結論與李教授觀點不謀而合。因此以伏邪理論論治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對RA 的病因病機認識、治療均有指導意義。
伏邪又稱“伏氣”,根據(jù)《中醫(yī)大辭典》解釋:“伏氣,即藏伏于體內而不立即發(fā)病的病邪?!盵9]主要由于先天不足或正氣不足,不足以驅邪外出,導致邪氣留戀于體內,伺機而作。伏邪理論最早見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提出伏寒化溫理論。而明確提出“伏氣為病”的是張仲景在《傷寒論·平脈法》所云:“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盵10]此后,伏氣致病未得到更多的發(fā)展,直至明清時期,溫病學派的出現(xiàn),王肯堂拓展了伏邪學說,提出伏暑病名[11]。同時,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也記載了大量的伏氣溫病醫(yī)案。近代以來,吳雄志教授提出以溫、補、托、清4 種方法治療伏邪溫病[12],療效得到臨床醫(yī)生認可。
六淫邪氣均可潛伏于機體,但最常見的是溫熱邪氣和寒邪。其發(fā)作有以下特點:第一,感而不發(fā)和反復發(fā)作。感而不發(fā)是指六淫邪氣侵入人體,潛伏一段時間之后才發(fā)作;反復發(fā)作是指邪氣侵入人體,疾病由發(fā)作到緩解、潛伏到發(fā)作的過程。第二,邪氣的外發(fā)可分為內、外兩個因素,所謂“內”即指體內正氣情況,《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金匱真言論》載:“夫精者,身之本也?!薄岸徊鼐罕夭??!庇纱丝梢?,體內正氣不足,
邪氣潛伏,伺機而動,正氣不足與精氣虧虛是邪氣潛伏的重要因素[13]。而“外”指外部因素,何廉臣《重訂廣溫熱論》言:“病之作,往往因新感而發(fā),所謂新邪引動伏邪也。”由此可知,伏邪易受外界新感邪氣而發(fā)作[14]。第三,伏氣化火,柳寶詒《溫熱逢源》云:“冬時伏邪,郁伏至春夏,陽氣內動,化熱外達,此伏氣所發(fā)之溫病也?!蓖瑫r,吳雄志[12]認為,伏氣之病處于發(fā)作時期,邪氣轉出少陽,從火論治,認為火即為西醫(yī)所說炎癥。
3.1 溫其里臟 李彥民教授根據(jù)《黃帝內經》“冬傷于寒,春必溫病”論述,認為伏邪治療首先應該溫其里,其一,患者平素陽虛,依據(jù)同氣相求之理[15],最易感受寒邪之氣。由于機體正氣不足以驅邪外出,導致邪伏于內,故應溫其里臟,以驅邪外出。其二,邪伏于里,最易耗費陽氣,難以抗邪于外,故應溫補其陽。黃元御《長沙藥解》云:“附子暖水燥土,瀉水除寒,走中宮而溫脾,入下焦而暖腎,補垂絕之火種,續(xù)將斷之陽根?!眲⒔ɡ诘萚16]相關研究表示,制附子具有抑制炎性細胞因子、減緩類風濕關節(jié)炎免疫介導反應的作用,故李教授善用附子溫其陽、祛其寒。
3.2 補其虛臟 李教授認為,邪氣入內,正邪相爭,會導致邪氣伏于少陰,久病必及腎之精氣?!饵S帝內經》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骨骼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腎精的滋潤和營養(yǎng),腎之精氣充足則骨骼強壯有力。有研究顯示,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當中,骨質疏松發(fā)病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報道熟地黃、仙靈脾、牛膝等中藥具有抗骨質疏松作用[17]。李中梓《雷公炮制藥性解》云:“熟地,活血氣,封填骨髓,滋腎水,補益真陰?!薄队耖彼幗狻费裕骸吧<纳ㄟ_經絡,驅逐濕痹,治腰痛背強,筋萎骨弱……”李教授善用熟地黃封精填髓,桑寄生強筋壯骨,祛除風濕。
3.3 托邪外出 根據(jù)伏邪感而不發(fā)或者伏邪潛伏遷延不愈的特點,此時應用托邪之法,托邪外出達表?!饵S帝內經》記載:“凡十一臟皆取決于膽也?!比~天士《本草經解》云:“黃芪氣微溫,稟天春升少陽之氣……氣味俱升,陽也。”據(jù)此李教授認為黃芪能夠升發(fā)少陽之氣,調節(jié)臟腑氣血,鼓邪外出。但黃芪之性微溫,用于補氣助陽,易于助火,故每次應用黃芪托邪外出,必加知母一味,佐知母以制黃芪之溫熱,緩附子之燥烈,使整方藥性平和,能夠久服無弊,且知母入腎經,能滋腎中之陰,補腎中不足,此即為《本草經集解》所言:“補不足者,苦寒補寒水之不足也。益氣者,苦寒益五臟之氣也。”沈自強[18]研究表明,黃芪對免疫功能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更好地解釋了黃芪扶正祛邪的作用。機體免疫活化之后,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癥狀明顯加重,知母可以明顯抑制肥大細胞顆粒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的合成釋放,抑制免疫活化介導的炎癥反應[19]。因此,李彥民教授通過黃芪與知母配伍,一方面促進免疫活化,另一方面抑制免疫活化引起的炎癥反應,使機體免疫逐漸有序恢復。
3.4 清外發(fā)之熱 基于本病伏于少陰,發(fā)于少陽之理論[20],李彥民教授在使用溫、補、托之后,正邪劇烈相爭,病邪從少陽而出,依據(jù)《黃帝內經》標本中氣法“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伏邪轉出少陽之后,應清少陽之熱。黃元御《長沙藥解》言:“黃芩,味苦,氣寒,入足少陽膽經……清相火而斷下利……”故黃芩最善清少陽之火。祝雙來等[21]研究顯示,黃芩中黃酮類化合物可通過調節(jié)免疫發(fā)揮抗炎作用。因此,李彥民教授將中醫(yī)經典理論與現(xiàn)代研究相結合,首選黃芩清外發(fā)之熱。
基于以上經驗,李教授自擬經驗方桂芍知母治尪湯,組成:黃芪30 g,制附子(先煎)12 g,白芍30 g,熟地黃30 g,防風15 g,黃芩15 g,知母15 g,桑寄生30 g。以制附子溫陽散寒,熟地黃、桑寄生補腎、填精、祛風濕,黃芪托邪外出,知母制約黃芪之溫、制附子之烈,并能滋補腎中之陰,防風祛風除濕,且可防止滋補礙胃,黃芩清轉出之熱邪,白芍以平肝,防止正邪相爭太過,少陽相火妄動傷肝,且白芍中所含芍藥苷亦是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之良藥[22]。如上肢腫脹疼痛可加姜黃、桂枝,四肢僵硬明顯可加僵蠶,濕重加薏苡仁,下肢疼痛加牛膝,游走性疼痛可加大防風劑量,關節(jié)疼痛難忍可加全蝎、蜈蚣等蟲類藥。
患者女性,2018 年5 月14 日因“雙手指間關節(jié)疼痛5 年余”就診。5 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雙手拇指指間關節(jié)僵硬并伴有腫脹疼痛,未重視。后逐漸出現(xiàn)雙腕、雙膝、右踝關節(jié)間斷疼痛,可自行緩解,并伴雙下肢及顏面水腫,仍未重視。2018 年2 月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雙手指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腫痛,不能握拳,伴雙下肢水腫,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多處關節(jié)疼痛,呈游走性,夜間尤甚,活動后減輕,于當?shù)蒯t(yī)院查類風濕因子:119.5 U/L。2018 年于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一科住院治療,查抗環(huán)瓜氨酸肽抗體(CCP)3 200 AU/mL,后轉入腎病二科,完善相關檢查后確診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住院期間注射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抗體融合蛋白治療,后因家庭經濟狀況停用,遂前來門診尋求中醫(yī)治療,刻下癥見:雙手指間關節(jié)呈游走性疼痛并伴腫脹,不能握拳,多處關節(jié)有壓痛,膝關節(jié)疼痛。雙下肢未見水腫。身倦、乏力,食納可,睡眠可,小便可,大便干,每日1 行,舌淡苔白,脈沉弱。月經周期40~45 d,自訴有子宮肌瘤病史。西醫(yī)診斷: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醫(yī)診斷:尪痹(寒濕阻絡,肝腎不足型)。中醫(yī)治則:溫陽補虛,清熱解毒。處方以桂芍知母治尪湯加減治療,處方如下:制附子(先煎)12 g,桑寄生30 g,熟地黃30 g,知母15 g,黃芩30 g,黃芪30 g,忍冬藤30 g,僵蠶15 g,全蝎10 g,蜈蚣2 條,薏苡仁30 g,桂枝15 g,姜黃15 g。上方5 劑,水煎服,每日1 劑,早晚分服。
2 診:患者自訴癥狀減輕,握拳較前有力,疼痛較前減輕,腫脹消失,自覺服藥后納呆,余癥同前。于上方去僵蠶,加防風30 g,陳皮30 g。上方5 劑,水煎服,每日1 劑,早晚分服。
3 診:患者自訴晨起仍有晨僵,但稍微活動后緩解,雙手疼痛較前明顯緩解,可以端碗、掃地,食欲較2 診稍有改善,余癥同前。于上方加焦山楂15 g。上方5 劑,水煎服,每日1 劑,早晚分服。
4 診:患者自訴雙手疼痛腫脹改善明顯,但膝關節(jié)疼痛癥狀仍在,食欲較前好轉。由于患者前來不便,要求調整藥方制成粉劑。調整處方如下:烏梢蛇30 g,全蝎15 g,黃芪30 g,黃芩15 g,姜黃30 g,防風15 g,獨活15 g,桑寄生30 g,白芍30 g,制附子12 g,知母15 g,蜈蚣5 條,太子參15 g,陳皮30 g,雞血藤30 g。共一料,囑患者打細粉,每次10 g,用黃酒沖服,每日2 次。一料用完之后,患者電話隨訪自訴癥狀明顯緩解,近20 d 來沒有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疼痛,無乏力困倦感覺,服藥期間未服用其他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藥物,并且近兩個月來月經規(guī)律,30 d來潮1 次。囑患者堅持服藥,并且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及類風濕3 項等相關檢查。于2019 年8 月回訪,患者自訴服藥期間無明顯不適感,未服用任何西藥,檢查兩次,肝腎功能正常,除類岡濕因子未降至正常,血沉由14 mm/h 降至1 mm/h。患者對治療效果感到非常滿意,再次囑患者定期復查,如有不適隨時來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