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明
(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北京 100081)
2020年是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藝術學理論成為一級學科的第10年。近年來,學者們對藝術學理論學科定位和性質各抒己見。雖然2020年這一爭論仍然沒有結束,但是一個共識已經(jīng)基本形成,即藝術學理論應該在學科自覺的基礎上,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納多元的研究方法與視角。[1]2020年的海外藝術理論研究成果為國內(nèi)的藝術學理論研究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和參照。本年度的海外藝術理論學者們在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史、藝術教育及藝術參與等方面都廣泛涉獵。隨著中國文化的不斷傳播,西方學者們在中國藝術的歷史與現(xiàn)實,精英與民間等層面也論述頗豐,下文僅就作者視野范圍內(nèi)的2020年出版學術著作進行概覽。掛一漏萬之處,懇請專家和讀者指正。
在藝術理論與批評方面,海外學者基于美學視角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理論闡釋。美國學者以斯拉·阿金·基萬克(Esra Akin Kivanc)的《穆薩納/伊斯蘭書法中的鏡面書寫:歷史、理論與美學(Muthanna / Mirror Writing in Islamic Calligraphy: History, Theory, and Aesthe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一書探討了伊斯蘭“穆薩納(muthana)”(1)穆薩納,也被稱為鏡像書寫,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伊斯蘭書法風格,由原文和鏡像對稱地放置在水平或垂直軸上組成。藝術與猶太教和基督教中類似寫作形式的關系,并強調在特定的伊斯蘭語境中,對稱的鏡面書寫作品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并轉化為更復雜的視覺形式,具有豐富內(nèi)蘊。作者通過審視藝術家、觀眾和藝術作品的視角,解讀穆薩納藝術中主客體之間的隱性關系,闡述伊斯蘭書法外在形式與內(nèi)在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尼日利亞劇作家、批評家沃爾·索因卡(Wole Soyinka)的《超越美學:非洲藝術傳統(tǒng)中的使用、濫用與失調(Beyond Aesthetics: Use, Abuse, and Dissonance in African Art Traditions)》(Yale University Press出版),以論文集的形式探討非洲藝術創(chuàng)作、收藏和展覽中的身份、傳統(tǒng)和原創(chuàng)性等理論問題。索因卡認為,相較于殖民主義及宗教對非洲藝術的壓制,收藏成為重塑非洲藝術傳統(tǒng)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主張非洲藝術家、電影制片人、收藏家和策展人共同參與當?shù)孛缹W和文化史的建構。英國學者肯·懷爾德(Ken Wilder)的《觀看:情境藝術與接受美學(Beholding: Situated Art and the Aesthetics of Reception)》(Bloomsbury Visual Arts出版)聚焦藝術作品和觀眾在空間上的相遇。作者認為,藝術品構成了一種相遇,借由一個旁觀者的出現(xiàn)而完成。該書建立了跨歷史的概念,通過對藝術作品及其空間背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現(xiàn)象學的觀看理論。此外,也有學者從其他角度探討藝術理論。美國學者菲利普·F·帕爾梅多(Philip F. Palmedo)多年來從事物理學與藝術史研究,其專著《深厚的親緣關系:藝術與科學(Deep Affinities: Art and Science)》(Abbeville Press出版)揭示了藝術和科學如何共同植根于人類共同的本能——審美。該書通過展示人類歷史上的藝術作品與科學進步,闡釋藝術與科學對對稱、平衡和節(jié)奏的欣賞,對自然形式的簡化和抽象,以及象征性表現(xiàn)的驅動力。作者穿梭于藝術與科學的世界之間,并展現(xiàn)其兩者的一體性,令人重新認識了藝術家與科學家共同的審美本能。
除了對藝術、美學與科學的理論探討,更多海外藝術批評關注于當下社會現(xiàn)實。例如英國學者阿拉娜·杰利內(nèi)克(Alana Jelinek)在《在紀律與困境之間:當代藝術的價值(Between Discipline and a Hard Place: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Art)》(Bloomsbury Academic出版)中,從一個實踐藝術家的角度出發(fā),指出博物館里的一些物品并非先天被稱為“藝術”,因為它們的藝術性不能脫離藝術家對藝術的定義進行監(jiān)管。作者并不是以此將藝術家確立為一種精英職業(yè),而是為了賦予其更大的社會包容度和教育的平等。目前在丹麥從事機器視覺與當代藝術研究的學者莉拉·李·莫里森(Lila Lee-Morrison)的《自動面部識別的肖像:關于看臉的機械方式(Portraits of Automated Facial Recognition: On Machinic Ways of Seeing the Face)》(Transcript Verlag出版),追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與圖像視覺融合的歷史,并論述面部識別技術與當代藝術的互動,提出我們必須深入探討面部識別技術中的視覺政治,因為這項技術正在重新定義當代世界看與被看的意義。英國學者達倫·紐伯里(Darren Newbury)、瑞士學者洛倫娜·里佐(Lorena Rizzo)和荷蘭學者凱莉·托馬斯(Kylie Thomas)合編《非洲婦女與攝影:創(chuàng)作實踐與女性主義挑戰(zhàn)(Women and Photography in Africa: Creative Practices and Feminist Challenges)》(Routledge出版)一書,通過案例研究探索了非洲大陸獨特、復雜的性別與攝影之間的關系,并關注當代女權主義和后殖民主義與媒介接觸后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和巨大潛力。該研究提出了有關種族,性別和攝影史的關鍵問題,對性別化知識生產(chǎn)的政治權力,種族化和性別化身份的生產(chǎn)以及替代性和次替代性的主體性進行了批判性反思,為研究視覺藝術史和非洲歷史的學者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的女性主義路徑。
對于全球藝術史的探討也是本年度海外藝術理論研究的重點。美國學者安·阿爾布里頓(Ann Albritton)和格溫·法雷利(Gwen Farrelly)主編的《全球背景下的藝術史:方法、主題和方法(Art History in a Global Context: Methods, Themes, and Approaches)》(Wiley-Blackwell出版)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探討了與全球化相關的主題如何構成當今藝術的創(chuàng)作、流通、接受和研究;接著,闡釋策展人、學者、藝術家和評論家如何通過藝術作品、作品、展覽、雙年展、大型會議和全球網(wǎng)絡的形成來挑戰(zhàn)歐洲中心的經(jīng)典;最后,幫助讀者通過探索全球背景下的藝術史,超越當下時代的目光所限,理解早期藝術家之間跨界交流的意義、條件和影響,真正理解全球藝術史和西方之外的藝術經(jīng)典。西班牙學者諾埃米·德哈羅·加西亞(Noemi de Haro García)、帕特里夏·馬亞約(Patricia Mayayo)和杰西·卡里略(Jesús Carrillo)合編的《1945年后在歐洲創(chuàng)造藝術史(Making Art History in Europe After 1945)》(Routledge出版),從批判的、去中心化的角度分析了1945年至今歐洲國家權力與藝術史的交融。作者強調邊緣的觀念,關注歐洲周邊地區(qū)及在二戰(zhàn)后實施的與藝術有關的跨國文化政治倡議。該研究將人們的眼光由歷史上的學科霸權中心轉向歐洲的南部和東部邊緣,展開從葡萄牙到愛沙尼亞再到希臘之間的藝術史對話。西班牙學者杰西·彼得·洛倫特(Jesús Pedro Lorente)的《偉大的藝術批評家:從啟蒙到后現(xiàn)代(Great Critics of Art: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Postmodernity)》(Mimesis International出版)敏銳地指出,在目前的藝術研究中,藝術批評如火如荼,而關于藝術評論家的批評卻很少。作者在專著中追隨著著名意大利藝術評論家廖內(nèi)洛·文杜里的腳步,對啟蒙運動到世紀之交的偉大的藝術評論家們進行重新評價,講述這一永遠面臨危機的特殊職業(yè)的歷史,對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產(chǎn)生巨大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們表示敬意。英國學者倫勃朗·杜伊特(Rembrandt Duits)主編的《窮人的藝術:1300-1600年歐洲下層階級的審美物質文化(The Art of the Poor: The Aesthetic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Lower Classes in Europe 1300-1600)》(Bloomsbury Academic出版)一書匯集了16篇來自歐洲藝術史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博物館館長的文章。該書指出,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通常被寫成一個精英的故事:銀行家、貴族、國王、紅衣主教和教皇的藝術興趣和使命。近幾十年來,人們試圖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改寫這個故事,但焦點似乎仍停留在社會上層。該研究探討了藝術在歐洲社會下層的作用,并探討了這如何影響人們對中世紀和早期現(xiàn)代社會的理解,拓展了藝術史、社會史、城市考古學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領域。
在藝術教育方面,本年度海外出版的著作有英國學者馬丁·邁隆(Martin Myrone)的《創(chuàng)造現(xiàn)代藝術家:浪漫英國的文化、階級和藝術教育機會(Making the Modern Artist: Culture, Class and Art-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Romantic Britain)》(Paul Mellon Centre出版)一書,本書基于1769年至1830年間對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近1800名學生進行的傳記調查,揭示了有關家庭出身、個人關系網(wǎng)、機會和社會流動模式的隱藏故事,探索藝術家形象的歷史成因。美國學者奧斯卡·巴斯克斯(Oscar Vázquez)主編的《拉丁美洲的藝術學院和學校(Academies and Schools of Art in Latin America)》(Routledge出版),匯集了關于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南美洲,墨西哥和加勒比地區(qū)主要藝術學院和國家藝術學校的重要研究文獻,涉及基礎性文件、法規(guī)、研討會和行會的影響、贊助人的重要性、視覺教育學中種族和民族的論述,以及追隨歐洲模式與探索當?shù)靥厣珜W校之間的張力,加深了人們對19世紀拉丁美洲國家的藝術機構、藝術實踐和文化政治的理解。英國學者西爾維·雅各比(Silvie Jacobi)的《藝術學校和場所:新興藝術家和藝術場景的地理學(Art Schools and Place: Geographies of Emerging Artists and Art Scenes)》(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出版)認為,藝術教育對藝術家的場所感和空間關系有一定的影響。探索藝術家選擇的地點和原因是民族志描述藝術場景的第一步。該研究認為,進入和通過藝術學校是一個藝術家重要的學習環(huán)境。藝術家不僅學會通過空間和關系實踐與地方接觸,而且在全球化的藝術世界中獲得流動性和跨國流動感。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家庭結構和性別身份都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藝術和育兒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交叉點。美國學者芭芭拉·庫蒂斯(Barbara Kutis)的《當代藝術中的藝術家父母:性別、身份與家庭生活(Artist-Parents in Contemporary Art: Gender, Identity, and Domesticity)》(Routledge出版),回溯了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男女兩性藝術家參與子女養(yǎng)育及家庭生活的歷史,指出當代藝術家對藝術與養(yǎng)育子女同時聯(lián)系的倡導反映了一種新身份的自覺自我塑造,可以稱之為“藝術家父母”。
本年度關于藝術參與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不僅包括藝術家和觀眾的參與,還涉及普通居民和被監(jiān)禁者,體現(xiàn)了海外藝術參與研究的多元視角。例如芬蘭學者凱佳·凱塔沃里(Kaija Kaitavuori)的《當代藝術的參與者:藝術與社會關系(The Participator in Contemporary Art: Art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Bloomsbury Visual Arts出版)認為,進入21世紀,觀眾已成為當代藝術本身的一部分。該書通過區(qū)分不同參與形式的具體特征,提高了讀者對參與式藝術的理解。加拿大學者加布里埃爾·萊文(Gabriel Levine)的《叛逆時期的藝術與傳統(tǒng)(Art and Tradition in a Time of Uprisings )》(The MIT Press出版)指出,在一個變革的激情時代,顛覆藝術傳統(tǒng)也同時將影響藝術家、社會活動家、音樂家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美國學者妮可·弗利特伍德(Nicole R. Fleetwood)的《標記時間:大規(guī)模監(jiān)禁時代的藝術(Marking Time: Art in the Age of Mass Incarcera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被評為“紐約時報年度最佳藝術書籍”。美國目前有200多萬人被監(jiān)禁,與家庭和社區(qū)隔離。然而該書展示了被監(jiān)禁者如何將普通物品變成精致的藝術品。盡管在物資貧乏的惡劣條件下,他們依然想方設法抵制監(jiān)獄的殘暴和墮落,堅持人性。日本學者齋藤優(yōu)里子(Yuriko Saito)的《熟悉的美學(Aesthetics of the Familiar)》(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致力于探索人們?nèi)粘I顚徝谰S度的本質和意義。作者指出日常生活美學對公民和消費者在環(huán)境和道德領域的實踐具有廣泛影響,并呼吁藝術家和學者有責任培養(yǎng)大眾的審美素養(yǎng)并警惕審美操縱。歸根結底,日常美學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指導人類整體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改善所有居民的生活。
從以上內(nèi)容不難看出,學科交叉和多元視野成為海外藝術理論研究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而本年度海外學界對中國藝術的觀照也呈現(xiàn)出多維特質:在歷時層面上歷史與現(xiàn)實并重,在共時層面上精英與大眾兼顧。例如對于中國美術,美國學者凱瑟琳·伯內(nèi)特(Katharine P. Burnett)的《塑造中國美術史:龐元濟及其畫集(Shaping Chinese Art History: Pang Yuanji and His Painting Collection)》(Cambria Press出版)關注藝術史中的關鍵人物,首次聚焦著名收藏家龐元濟的生平活動,將他的藝術收藏實踐置于收藏家、商人、慈善家和社會變革者等相關身份中,闡釋其作為一個具有民族主義情懷的現(xiàn)代主義者在那個時代和藝術史中的影響。而美國學者約翰·克雷斯皮(John A. Crespi)的《漫畫現(xiàn)代性:中國文化與繪畫轉向(Manhua Modernity: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ictorial Tur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將目光投向大眾喜愛的漫畫雜志,指出漫畫作為現(xiàn)代城市體驗的重要媒介,在戰(zhàn)時從市場消費主義轉變?yōu)榭箲?zhàn)動員主義,政治宣傳功能不斷加強,這種藝術形式成為中國政治文化轉型的生動反映。
在傳統(tǒng)手工藝方面,中國瓷器藝術一直受到海外研究者的關注。青花瓷被看作是全球的終極商品,因為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包括非洲海岸在內(nèi)的印度洋、美洲和歐洲,消費者都渴望中國瓷器。英國學者安妮·格瑞森(Anne Gerritsen)的《青花之城:中國瓷器與早期現(xiàn)代世界(The City of Blue and White: Chinese Porcelain and the Early Modern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是一部跨學科專著。作者對景德鎮(zhèn)11世紀至18世紀制瓷的自然生態(tài)和人文生態(tài)進行全面記述,并提出通過景德鎮(zhèn)瓷器的生產(chǎn)和消費,中國參與了早期現(xiàn)代世界。美國學者雷切爾·西爾伯斯坦(Rachel Silberstein)的《時尚世紀:晚清紡織藝術與商業(yè)(A Fashionable Century: Textile Arti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出版)指出,19世紀中國的服裝和配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婦女參與紡織手工藝品的商業(yè)化和城市流行文化的繁榮。該書以女性工作和時尚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被中國傳統(tǒng)服裝史所忽視的極具視覺吸引力的服裝和配飾,考察了這些產(chǎn)品在闡明性別和身份問題方面的潛力。作者利用大量圖片和文本資源,挑戰(zhàn)了中國缺乏時尚的刻板印象。這些素材大部分是通過博物館和收藏被傳承下來。它們表現(xiàn)了中國女性作為一個活躍的群體,從未離開清代時尚的消費、參與和生產(chǎn)。
在現(xiàn)當代藝術方面,中國的當代藝術與海外華人社區(qū)也受到學者關注。例如美國學者瑪麗·比特納·懷斯曼(Mary Bittner Wiseman)的《中國新藝術中的宏大唯物主義(A Grand Materialism in the New Art from China)》(Lexington Books出版)用一種宏大的物質主義表現(xiàn)了中國藝術家作品中的物質問題。作者從歷史、文化、政治和哲學角度對中國當代藝術進行剖析,展示藝術家如何通過非語言的物質、手勢、質感、觸覺、本能或者直覺等,完成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美國學者金·卡瓦爾·法爾塞特(Kim Khavar Fahlstedt)的《舊金山華人社區(qū)的電影院(Cinema in San Francisco’s Chinese Neighborhood)》(Rutgers University Press出版)以舊金山唐人街電影為研究對象,指出移民觀眾在美國電影作為公共娛樂的擴散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滲透了整個電影體驗。唐人街電影的歷史敘述為被邊緣化的華裔提供了體驗和參與當?shù)噩F(xiàn)代性的空間,也培養(yǎng)了一種強大的東方美學。
綜上所述,2020年海外藝術理論研究為中國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的學術參照具有特殊意義。特別是在新文科背景下,探索門類藝術的異通性成為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熱點,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無疑應該關注海外藝術理論豐富的理論工具和研究方法,進而構建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展示藝術魅力,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