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劉富康
說到彩鉆,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黃鉆、藍鉆、綠鉆、粉鉆,其實還有兩種不常被人們提起的彩鉆,就是白鉆和黑鉆。
刻面白鉆尺寸一般較小(很多都小于2ct),并且很少見。而黑鉆可以有較大尺寸,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黑鉆,如重312.24ct的“Mogul-cut Spirit of de Grisogono”、重115.34ct的“Gruosi diamond”、重88ct的“Korloff Noir”、重67.50ct的“Black Orlov”。
彩色鉆石中的白鉆呈現(xiàn)“乳白色”的外觀,一般用“朦朧(hazy)”“乳白色(milky)”或者“云霧感(cloudy)”來形容,其致色成因是納米級包裹體或者結(jié)構(gòu)缺陷,凈度一般為I級。
在無色鉆石系列中有一種“奶鉆”也具有乳白色外觀,如何區(qū)分白鉆和奶鉆呢?研究表明,與氫相關(guān)的缺陷可能是鉆石具有乳白色外觀的原因。白鉆中氫和氮的含量都很高,而奶鉆中氫和氮的含量都低于白鉆。
黑鉆的致色成因主要有三個:
(1)深色包裹體致色。這些包裹體可能是晶體包裹體,例如石墨或其它礦物;還可能是納米級云狀物,有些已經(jīng)被鑒定為石墨。
(2)在表面或者沿裂縫的高度輻射。
(3)極少數(shù)情況下是由于結(jié)構(gòu)缺陷致色。
大多數(shù)彩白鉆為IaB型,在長波紫外光下常呈中等—強的藍色熒光,部分呈現(xiàn)弱的黃色熒光,少數(shù)無熒光。很多由于納米級內(nèi)含物致色的黑鉆呈現(xiàn)弱的黃色熒光或者無熒光;很多由晶體包裹體致色的黑鉆(例如石墨)無熒光;但無論觀察到什么顏色的熒光,強度都很弱。
有一點需要注意,由于白鉆和黑鉆的透明度較低,所以很難給它們分級。其它顏色的鉆石都是透明的,分級人員可以通過臺面看到亭部,并觀察鉆石的對稱性,但是對于不透明的鉆石卻很難做到。提交給GIA的大多數(shù)白鉆和幾乎所有的黑鉆都會有CDIOR報告(Diamond Identification and Origin report),這個報告可以證明鉆石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是否經(jīng)過優(yōu)化處理等。但是很少具有CDG報告(Colored Diamond Grading report),即彩色鉆石分級報告。
大多數(shù)彩色鉆石的致色成因是原子級別的缺陷,而白鉆和黑鉆的致色成因主要為納米級到微米級的晶體包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