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紅
(安陽市殷都區(qū)水冶鎮(zhèn)濱江社區(qū),河南 安陽 455000)
甘薯又名紅薯、白薯、紅苕,屬旋花科甘薯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適合旱地種植的高效穩(wěn)產(chǎn)作物,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等特點。春甘薯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技術(shù)能夠起到增溫、保墑、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節(jié)水節(jié)肥的作用,并能有效克服早春低溫、干旱、土傳病害、線蟲病難防治等不利影響,較傳統(tǒng)無保護露地栽培可增產(chǎn)30%~50%,還可以按照消費者要求種植出條形、順直的商品薯[1]?,F(xiàn)將豫北地區(qū)春甘薯覆膜滴灌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總結(jié)如下。
根據(jù)目標市場需要,選擇適宜的優(yōu)良甘薯品種:以烤薯和鮮薯早上市銷售為目的,可選擇深受市場歡迎的煙薯25、普薯32(又稱西瓜紅)、紫薯等;以加工“粉皮、粉絲、粉條”三粉為主要目的時,可選擇栽培高淀粉品種,如商薯19等。
甘薯是一種塊根作物,要盡量選擇土壤耕層深厚、疏松的生茬地,以沙壤土最好。冬季深耕35 cm左右,及時耙耱1~2遍,不僅能達到上虛下實、保墑提溫的效果,而且能減少越冬害蟲、雜草基數(shù)。到翌年3月底至4月初,結(jié)合整地,每667 m2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2 500~3 000 kg(腐熟的羊糞最好)、尿素15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25 kg或草木灰50~100 kg,然后按照一定規(guī)格精細做壟。壟面整成“凹”字形(“凹”字形有利于自然降雨補墑,也利于幼苗在膜下多長幾天),壟距65~70 cm,壟高25~30 cm。
除草劑一定要在栽苗、覆膜前進行,以防薯苗受到藥害。每667 m2按乙草胺100 g兌水100 kg的比例配制藥液,也可每667 m2用拉索250 g或除草醚500 g兌水70 kg進行壟面噴霧。對于行間雜草,可等甘薯苗成活后,再用滅殺性除草劑百草枯除去,注意在噴頭上帶個防護罩,一定不要噴在薯苗上。
適時早栽是甘薯增產(chǎn)的關(guān)鍵。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甘薯生長期越長,則結(jié)薯越多、產(chǎn)量越高、品質(zhì)越好,上市越早價格就會越高。春季覆膜甘薯一般比露地早栽10 d左右。當膜內(nèi)5~10 cm地溫穩(wěn)定在16℃時開始栽秧,不宜盲目趕早,一般年份以在4月上中旬栽植為宜。
移栽前,在壟中央用小型開溝器開一道深10 cm的小溝,先順小溝澆水??蛇x用50%多菌靈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用生根粉和30%辛硫磷微膠囊劑按1∶4的比例加水配好藥液,然后加入細干土制成稀泥漿。移栽時,先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然后將健壯甘薯苗的基部6~10 cm完全浸入稀泥漿中,使藥液充分附著在薯苗表面。這樣既能提高薯苗的成活率,又可以防治病害、蟲害。最后,每隔30 cm栽插一棵,按照一插、二躺、三抬頭、多埋少露(2葉1心)、深插保苗、淺埋結(jié)薯的原則栽苗。待中午膜下溫度接近40℃時要及時開口降溫,先用刀片將膜橫向劃2 cm小孔通氣,以防燒苗,下午再引苗出膜,并將膜口用土封嚴[2]。
春薯一般栽植后3~5 d發(fā)根,10 d左右緩苗。因此,栽插后5~7 d要及時檢查田間秧苗成活情況。對因干旱、病蟲害或栽插不當?shù)仍蛟斐傻乃烂纭⑷泵?,應及時進行補栽,對補栽的薯苗要實行重點管理。栽后干旱時要輕澆緩苗水,澆水時要及時查看澆水深度,一般澆10 cm深,澆透根就行。
甘薯栽插后12~15 d開始形成塊根,40~60 d能看到塊根雛形。這一時期土壤濕度以保持田間持水量70%為宜,持水量低于60%時需灌水,以利于甘薯莖葉生長和塊根早期膨大。
在栽插后60~100 d,甘薯的結(jié)薯數(shù)量基本穩(wěn)定,莖葉生長達到高峰,甘薯質(zhì)量的30%~50%在這個時期形成。為防止甘薯莖葉徒長、促進薯塊膨大,可采用人工提蔓和化控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控上促下。人工提蔓時,應將甘薯莖蔓輕輕提起,扯斷蔓上的不定根,然后放回原處,注意提蔓但不翻蔓。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防止莖葉徒長,而且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
栽后100 d左右的這段時期,甘薯增重量一般占薯塊質(zhì)量的40%~50%,最高可達70%。此期干旱時,應及時灌水,每次澆十幾厘米深的水,使水再往下洇一段,濕土層控制在20 cm以內(nèi)。立秋后,可結(jié)合澆水第2次沖施鉀肥。施用鉀肥可以提高甘薯植株光合作用,改善薯塊品質(zhì)。收獲前20 d內(nèi)不宜澆水,以利于薯塊的糖分和香氣積累,改善口感。
甘薯病蟲害防治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
選擇抗病品種,培育優(yōu)質(zhì)健壯苗,實行輪作倒茬,清潔田園,及時中耕除草,降低蟲口基數(shù)。
對一些地下害蟲如蠐螬、金針蟲、螻蛄等,可結(jié)合冬季深耕,采用人工揀拾或人工捕殺的方式進行滅殺。
甘薯蟲害主要有甘薯天蛾和麥蛾,主要咬食甘薯地上部分葉片,主要發(fā)生在每年8月下旬和9月份,9月份主要是麥蛾和天蛾三至四代幼蟲危害。為防治此類害蟲,可于每年8月底至9月初,在田間每667 m2放置3~5盆性誘劑,誘殺成蟲。
甘薯莖線蟲病、黑斑病是甘薯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害。防治甘薯莖線蟲病時,可結(jié)合澆水,利用滴管帶將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施入植株根部。防治甘薯黑斑病時,可用40%多菌靈1 000倍液灌根。
紅心薯等鮮食型甘薯可在8月中旬起收,商品薯早上市,售價高。淀粉型甘薯一般在9月中下旬起收,選晴天加工成粉絲、粉皮、粉條等。打算實現(xiàn)增產(chǎn)或保鮮增效的甘薯,以在10月下旬收獲較為適宜,但必須在霜降前收獲并入窖完畢。
甘薯種植戶可瞄準市場需求,對甘薯進行分揀與加工,然后上市銷售。以銷售鮮薯為生產(chǎn)目的時,可以對甘薯進行分級銷售和加工:對于球形或者有裂口的甘薯,可以加工成甘薯干;對于質(zhì)量小于100 g的甘薯,可以加工成小薯仔;單薯質(zhì)量在100~150 g的甘薯,適用于小型烤薯;條形、順直、150~400 g的甘薯,適合家庭烘烤;單薯質(zhì)量在400~750 g的甘薯一般適合烤薯店使用。單薯質(zhì)量150~400 g和400~750 g兩個品級的薯塊,可直接上超市銷售。
對于沒有加工完的鮮薯,應入窖保存。對于已儲存過甘薯的薯窖,應在甘薯入窖前一個月,先在窖內(nèi)地面上鋪一層沙子,然后進行窖前滅菌殺毒:可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藥液噴打窖壁四周,也可用硫黃熏蒸劑密閉熏蒸滅菌,硫黃用量為15 g/m3。熏蒸時,把硫黃點著,但不要明火,只是冒煙即可,點著后封閉門窗,熏蒸消毒。熏蒸前注意把通風口、門窗關(guān)閉。由于熏蒸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氣體對人體有害,因而嚴禁有人員在場,密閉3 d后,可以通風,確保沒有殘余氣體時,才能進窖工作。
窖內(nèi)甘薯堆放的高度以離窖頂60 cm左右為宜,以利于甘薯呼吸散熱。入窖的薯塊儲量一般為總窖量的60%為宜,最多不能超過70%。
甘薯怕熱也怕冷,溫度應控制在11~14℃,最好在12~13℃,濕度控制在70%~80%,入窖的甘薯盡量保證沒有損傷,還要保持窖內(nèi)良好的通風。冬天不要總是開關(guān)薯窖的大門,防止冷風進入,臨近門口的甘薯要用毯子蓋起來,防止受涼。在嚴冬窖溫下降時,各類薯窖除了加強保溫措施外,還應增加加溫設(shè)施進行加溫,若遇寒流,窖溫低于10℃時,要及時加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