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磊
(濱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
《孫子兵法》自成書以來就廣為流傳,作者為齊國人孫武。作為一部兵學圣典,其特點為內(nèi)容豐富翔實、結(jié)構(gòu)細膩嚴謹、思想淵博深邃,是世界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塊瑰寶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孫子兵法》應用不僅見于軍事活動,而且在商戰(zhàn)決策、市場營銷、體育比賽和對外交流等領域也多見。
早在唐朝時日本的史書《續(xù)日本紀》就出現(xiàn)了《孫子兵法》的部分篇章,自此孫武及其兵學思想開始備受日本史學家及軍事家推崇。最早的《孫子兵法》 英譯本出現(xiàn)在日本,之后又出現(xiàn)了法譯本和俄譯本等。1905年,英國軍官卡爾斯羅普(E.F.Calthrop)基于日語版《孫子兵法》將這部巨著用英語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雖然當時的譯本受限于譯者認知水平,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但基于英語的強大傳播力,從此《孫子兵法》翻譯成為英譯學界的熱門話題之一。1910年大英博物館時任館長助理萊昂納爾·賈爾斯(Lionel Giles)根據(jù)前人工作,整理并翻譯了新版《孫子兵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的發(fā)展舉世矚目,作為經(jīng)典名著的《孫子兵法》翻譯也掀起了新的高潮,相繼出現(xiàn)了21種英譯本,其中又以林戊蓀翻譯的《孫子兵法》最具代表性。
鑒于上述原因,本文選取的譯文分別為林戊蓀和賈爾斯的版本(下文統(tǒng)稱“林譯版”和“賈譯版”),通過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實證分析方法,對其策略與技巧的分析來探討存在的相應問題,旨在為今后相關的翻譯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20世紀70年代,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經(jīng)濟的復蘇和全球一體化的不斷發(fā)展,翻譯文本開始出現(xiàn)不同于過去的特點和要求,功能翻譯理論在德國應運而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萊斯(Katharina Reiss)、弗米爾(Hans J.Vermeer)、曼特瑞(Justa Holz-Manttari)和諾德(Christiane Nord)。
萊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總結(jié)分析各種文本,將其主要分成包括信息、操作和表情三種類型,并提出翻譯應當遵循不同文本類型特點。 在其出版于1971年的著作《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局限性》中,萊斯首次嘗試提出語言功能及翻譯實踐活動進行有機融合,對翻譯文本材料根據(jù)其語言功能進行相應整理分類,強調(diào)譯者在翻譯中應將文本功能充分利用,并將其作為鑒于原文和譯入語之間翻譯批評的標準,成為功能翻譯理論日后發(fā)展的重要理論基礎。[1]
萊斯的學生弗米爾在老師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相關理論,突破了對等理論長期以來對翻譯活動的諸多限制。弗米爾的代表思想主要為目的論,成為日后各項翻譯工作中重要的理論支撐,他提供了相對應的翻譯策略,其突出貢獻還包括提出了翻譯三大法則,即篇內(nèi)一致法則、目的法則及忠誠法則。
曼特瑞總結(jié)了前人的經(jīng)驗,對功能翻譯理論進行了新發(fā)展,最主要的理論為“翻譯行為論”。該理論將翻譯活動定位成“因某種特定目的而產(chǎn)生并使用的一系列復雜行為”。[2]
諾德主要的貢獻是闡釋了語篇分類的相關標準,其中合作原則扮演著重要角色;提出了翻譯行為理論等思想。其科學而又準確地總結(jié)了功能翻譯理論數(shù)年來的代表思想,提出“功能”與“忠誠”理論,打通了譯者、作者、讀者等各方面的關系網(wǎng)絡。根據(jù)諾德的相關理論,譯者可以通過分析和總結(jié)得出在譯文中如何進行成分處理,從而使譯文和原文聯(lián)系更加緊密,實現(xiàn)預期翻譯目的。[3]本文擬根據(jù)功能翻譯理論三原則對《孫子兵法》兩部代表性英譯本進行比對分析。
100多年以來,共有33種《孫子兵法》英譯本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眾多譯本的出現(xiàn)一方面促進了《孫子兵法》在國外的傳播和發(fā)展,吸引了更多讀者來關注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因為《孫子兵法》翻譯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和時代性,目前尚無一套完整的翻譯流程和體系,各個譯本之間千差萬別,讀者對于其譯本質(zhì)量難以考量,這也應當引起有志于《孫子兵法》翻譯的學者的高度重視。筆者選取的林譯版和賈譯版各具特色:前者忠誠原文更佳,更好地傳遞著《孫子兵法》中的“中國元素”;后者受眾影響更大,更好地讓西方讀者理解并從本國文化去類比掌握。
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論述為翻譯方法和策略取決于譯語受眾各方面的因素,諸如文化水平、知識背景、理解能力等。作為譯者應充分考慮到上述因素,選擇合適的方法策略,成功實現(xiàn)譯文的交際目的。筆者選取的《孫子兵法》兩譯本中多處采取了直譯和意譯的方法。所謂直譯指的是譯文要與原文在語言形式上盡量保持一致,包括修辭手法、遣詞造句和篇章結(jié)構(gòu)等,從而實現(xiàn)逐字逐句的翻譯結(jié)果。相對而言,意譯通常在譯語文化和源語文化差異較大時使用,目的是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溝通,根據(jù)譯本而進行調(diào)整。對直譯和意譯在翻譯中的選擇不可孤立來看,單純倒向任何一方的做法都有失偏頗
例1: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賈譯版:The art of war,then,is governed by five constant factors,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one’s deliberations,when seeking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btaining in the field.These are:(1) The Moral Law;(2) Heaven;(3) Earth;(4) The Commander;(5) Method and discipline.
林譯版: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a war,we need to examine the belligerent parties and compare them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five fundamental factors:
The first is the way (dao 道);the second,heaven ( tian 天);the third,earth ( di 地);the
Forth,command (jiang 將);and the fifth,rules and regulations (fa 法).
原文中所言“五事”指的是在軍事活動中決定勝負成敗的五種因素,即君主須有道義,將領具備才能,占據(jù)天時地利,部隊令行禁止,士卒訓練有素,上下賞罰分明。在兩個譯本中,“道”分別譯成“the way”和“the moral law”。林譯版對于“道”的闡述偏向于直譯,并用漢語拼音和對應漢字做注解,讓讀者從中國文化的角度對原文的文字和讀音理解更深。賈譯版的“道”更趨于意譯,利用英語注釋讓讀者不僅了解了字面含義,更對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
例2: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賈譯版:Now the general who wins a battle makes many calculations in his temple where the battle is fought.
林譯版:He who makes full assessment of the situation at the prewar council meeting In the temple(an ancient Chinese Practice)is more likely to win.
《孫子兵法》行文的一大特點就是文化詞匯豐富,其與中國古代祭祀、戰(zhàn)爭、農(nóng)業(yè)、星象和歷法等活動聯(lián)系密切,因此譯者不僅要解釋原文的字面含義,更要結(jié)合歷史背景知識對古今意義變化較大的字詞進行詳細解釋。在例句之中,“廟算”二字可能是最讓譯者為難之處?!皬R算”起源于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時期,出于對祖先的敬重和希望其庇佑子孫的思想,每逢戰(zhàn)爭就會拜于宗廟,祈求戰(zhàn)爭勝利。到了孫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當國家遭遇戰(zhàn)事之時,通常會在宗廟中進行占卜星象和籌謀規(guī)劃,制定出克敵之計。若“廟算”按字面意思處理,就如同賈譯版將其翻譯為“calculations in his temple”,因為譯者沒能正確理解而導致了翻譯生硬化地停留在直譯層面,留給讀者的也就只能是一頭霧水。除此之外,“calculation”也難以表達原文中“算”的意義,林譯版中所用的“assessment”與外文實際所指更貼切。在此句翻譯中,林譯版與賈譯版不同之處還在于前者對“廟算”添加了英文注釋,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了這一中國古代文化詞匯。
通過分析《孫子兵法》的翻譯策略中關于直譯和意譯的處理可以得知,直譯和意譯的目的均為讓譯文最大限度地忠于原文及其作者思想,譯語通順流暢且可讓讀者理解。二者在《孫子兵法》翻譯中無處不在,但歸根結(jié)底,要實現(xiàn)譯文的成功就必須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不可割裂。同時,譯者還需深入研究《孫子兵法》背后蘊含著的中國文化,否則往往譯文中存在艱澀難懂之處,使讀者的閱讀興趣降低并使其難以對原文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篇內(nèi)一致法則強調(diào)的重點在于譯者要保證譯文的連貫通順,使讀者在其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能很好地理解原文含義,實現(xiàn)交際目的。為實現(xiàn)這個目的,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當充分理解原文,設身處地為讀者需求服務,考慮譯入語語言特點、文化習慣和社會風俗等客觀因素,從而使譯作最終實現(xiàn)篇內(nèi)一致法則的要求。
例3: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林譯版:By “rules and regulations”,I mean the principles guiding the organization of army units,the appoint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office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military supplies and expenditures.
賈譯版:By method and discipline are to be understood the marshaling of the army in its proper subdivisions,the graduations of rank among the officers,the maintenance of roads by which supplies may reach the army,and the control of military expenditure.
孫武在《計篇》中曾提到“五事”之說,此處為其中之一。而原文中所提到的“法”并非僅指現(xiàn)今漢語中的法律、法規(guī)或法理,更是相應組織機構(gòu)及運營系統(tǒng)的動靜結(jié)合機制,即國家防御和部隊訓練的相關事宜。原文中“曲”指的是部隊軍力強弱規(guī)模,“制”指的是戰(zhàn)爭方略和軍事物資調(diào)度管理,“官”指的是軍事將領管理及提拔,“道”指的是陣地部署和維護,“主”指的是兵馬錢財和糧草輜重等的補給需求,“用”指的是兵馬錢財和糧草輜重等的供給體制。
在兩篇譯文之中,林譯版選取了第一人稱視角,增加情境描述的真實性,使得讀者如同身臨其境,可以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深意。賈譯版則更為客觀地描述了該機制的相關規(guī)定事項,秩序更為有序,符合西方對于法律類文本的習慣性描述和格式,讀者在此處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知識和閱讀習慣進行理解分析,因此賈譯版更好地實現(xiàn)了篇內(nèi)一致原則的要求。
例4: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林譯版:N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nature(wuxing 五行)is ever predominant,and none of the four seasons lasts forever .Some days are longer and some shorter.The moon waxes and wanes.
賈譯版:Heaven signifies night and day,cold and heat,times and seasons.
在中國,“五行”指陰陽轉(zhuǎn)換中的五種基本形態(tài),即金、木、水、火、土;“四時”,也稱作四季,古人多指一年四季的農(nóng)耕時節(jié)。原文主要表達了五行相生相克,無一長盛不衰;四季逐一更迭,無一恒久不變;日光由長及短,月相盈虧無常。
此處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賈譯版行文流暢,言簡意賅,主語選取了西方文化中十分流行的天堂一詞,可謂開門見山,在其譯文中也沒有糾結(jié)于 “五行”和“四時”這兩個目的語受眾中完全陌生的概念,很好地實現(xiàn)了交際目的。林譯版雖然考慮到了中國特色詞匯在翻譯中的增補解釋,卻以犧牲文章流暢度和一致性為代價,稍顯遺憾。
在傳統(tǒng)翻譯價值觀之中,“忠誠”(faithfulness)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功能翻譯理論框架體系內(nèi),“忠誠”的要求是存在于譯者、作者、接受者和發(fā)起者等多方的關系活動,在功能理論的指導下,保證翻譯目的的順利實現(xiàn)是不可動搖的基礎要求,同時也要討論讀者對于翻譯任務的期望,更要充分了解并尊重接受者因自身各種因素而產(chǎn)生的接納程度個體差異,而非簡單的忠誠于原文。[4]
例5: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賈譯版:Of old,the rise of the Yin dynasty was due to I Chih who had served under the Hsia.Likewise,the rise of the Chou dynasty was due to Lu Ya who had served under the Yin.
林譯版:In ancient times,Yi Zhi,who had served the Xia Dynasty,was instrumental in the rise of the Yin(Shang) Dynasty over Xia.Likewise,Lu Ya,who had served the Yin Dynasty,had much to do with the rise of the succeeding Zhou Dynasty.
此為出自《用間篇》的一句名言,其中“殷”指的是殷商,即商朝;“伊摯”指的是商朝著名丞相和政治家伊尹,之前為夏桀麾下重臣;“呂牙”指的是姜尚,亦稱姜子牙,是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西周開國元勛。原文意為之于“間諜”選才用人,必須要重視諸如伊摯和呂牙等曠世奇才的作用,知人善任,方可定國安邦,否則難逃亡國之殤。
比較例中兩個譯本,簡單地對比篇幅長度就不難發(fā)現(xiàn)林譯版中更多地采取了增譯法,對于歷史人物和事件解釋詳盡,雖然在格式上與原文有所差異,但可以最大限度幫助目的語讀者理解原文。賈譯版中行文凝練,較為忠誠地再現(xiàn)了原文的結(jié)構(gòu),但是譯文接受者的接納程度難以保證,因此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簡單地忠誠于原文。
例6: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賈譯版:Military ac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It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a road either to safety or to ruin.Hence it is a subject of inquiry which can on no account be neglected.
林譯版: War is a matter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te,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the road to survival or ruin.Hence,it is a subject which calls for careful study.
作為《孫子兵法》的開篇之言,這句話很好地闡釋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觀點。戰(zhàn)爭不是獨立存在的,更與國家存亡、人民命運相互依存、緊密聯(lián)系。作者指出了戰(zhàn)爭在國家運行和發(fā)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地位,并且同時分析得出戰(zhàn)爭的要義即保證國家存續(xù)、人民安康,戰(zhàn)爭即由此躍至國家頭等大事的重要地位。原文意為戰(zhàn)爭是國家一件重要的大事,是軍隊百姓死生命運的,是國家興亡的轉(zhuǎn)折,是必須要重視并考察研究的。
此處林譯版和賈譯版對于原文的理解都較為準確,然而二者對于核心詞“兵”的理解略有差別,前者翻譯成了military action,后者譯為war,而原文意思指的是國家發(fā)動的戰(zhàn)爭,如譯成軍事行動則略顯牽強。關于原文中“生”的解釋,兩位譯者也有分歧,林譯版中選取了survival,而賈譯版中處理為safety,此處的理解可謂見仁見智。林譯版主要強調(diào)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略加渲染色彩讓讀者身臨其境,更加符合漢語中主流的感性思維;賈譯版主要側(cè)重了戰(zhàn)爭與和平客觀的對立關系,更加符合西方主流的理性思維。因此,此處賈譯版更加符合英語的忠誠要求。
作為翻譯界一大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話題,《孫子兵法》翻譯擔負著弘揚中國文化并與世界各國文化溝通交流的重要任務。筆者在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探討譯者在《孫子兵法》翻譯中采取相應策略的優(yōu)劣得失,為今后的相應翻譯研究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提出譯者在實際翻譯工作中應當集思廣益,吸收借鑒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為己所用,努力提高譯文的質(zhì)量,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