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實驗中學 董立強
初中是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重要時期,從興趣激發(fā)著手,形塑學生的運動素養(yǎng),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需要從興趣著手展開激發(fā)。而熱身運動則是學生興趣的動力源泉,如果熱身運動新穎獨特,就能吸引學生關注,激活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高效課堂自然生成。
《初中體育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是一門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要想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必須從興趣激發(fā)和習慣養(yǎng)成方面著手展開設計探索?!敝挥袑W生對體育運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才會自覺、積極地參與其中。興趣激發(fā)可以以游戲為載體。游戲是體育教學最重要的呈現(xiàn)形式之一,也是熱身運動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初中生身心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他們對游戲仍然情有獨鐘。只不過體育游戲必須是高階版的,低階游戲很難激活他們的參與熱情。教師對此要有清晰的認知,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愛好著手,對熱身運動形式展開優(yōu)化升級。
體育訓練中融入游戲內容,學生喜聞樂見,不僅能夠活躍訓練氣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訓練環(huán)節(jié),在多重的互動交流中建立運動能力。如“100 米快速跑”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不在于鍛煉學生跑步速度,而是要引導學生感知身體姿勢,訓練他們跑步的協(xié)調性。把握住重點內容后,教師設計了一個“送快遞”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如下:兩名學生分別將左右腿捆綁在一起,手拿“快遞”,以最快的速度交到20米外的同伴手中,最先折返回來、用時最短的那一組獲勝。趣味化的游戲活動瞬間吸引了學生的關注,明確了運動規(guī)則后,學生躍躍欲試,熱情高漲。教師抓住教學啟動期,將學生引入了不一樣的情境中,在游戲參與中,學生逐漸走上了深度運動探索的道路。100 米快速跑這項運動本身是沒有什么新鮮感的,但教師將趣味小游戲融入熱身運動中,快速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熱情,課堂氛圍被點燃,學生參與熱度上升到最高層。
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對熱身運動的有效開展有積極幫助,教師要在“應時應景”的前提下,篩選契合性最強的游戲形式,讓游戲更好地為熱身運動服務。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借助競賽的形式,將學生引入情境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學效果在不知不覺中便呈現(xiàn)了出來。
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武術對學生產生的認知和情感方面的震撼是強烈的,它具有強健體魄、調養(yǎng)心性的作用。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將武術元素融入體育教學中已經(jīng)大勢所趨。但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因為學生每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相對固定,將武術單獨羅列出來進行教學也是不大現(xiàn)實的。為此,教師不妨從熱身運動著手,將武術內容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武術是由很多細小的動作組成的,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肩部練習、腰部練習、腿部練習等基礎性動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訓練。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練習方式,都必須與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相契合。
武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之一,可以與現(xiàn)代體育教學進行融合,教師適時引入相關內容,能夠帶來豐富的學習調動力。如扎馬步可以和立定跳遠結合起來。立定跳遠這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是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和協(xié)調性,為此,教師引導學生扎馬步。對八年級學生而言,扎馬步是最熟悉不過的內容,他們認為扎馬步人人都會,根本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學生進行示范后,教師按照標準動作進行糾正。平時學生認為的扎馬步其實都是不規(guī)范的,實際上扎馬步是非??简灮竟Φ?,需要記住很多動作要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認識到扎馬步的重要性,掌握了相應方法和技巧,耐心和耐力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在熱身訓練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中華武術的價值和魅力,基本能力得到快速升級。
武術基礎動作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從學習內容需要出發(fā),進行武術動作篩選,并給出具體直觀的示范。學生對武術動作本身就比較好奇,又加之教師的演示,完全激活了他們參與熱身運動的激情。在主動參與中,學生的身心得到喚醒,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也更加深刻。
相對于體育學習的其他環(huán)節(jié),熱身運動出現(xiàn)了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學生非常喜歡熱身運動,主動參與其中,另一種是學生懶懶散散,不愿意熱身,甚至覺得熱身是在浪費時間。如何將消極狀態(tài)轉化為積極狀態(tài),需要教師精心策劃和設計。初中生基本步入了青春期,尤其是八年級學生,他們處于七年級和九年級的過渡期,思維更加活躍,好奇心更加強烈,對事物的認知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會關注社會生活中的時尚訊息。如果教師能夠想學生所想,將他們最感興趣的、當下最熱門的內容融入熱身運動中,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自然會主動投入熱身運動中,大膽嘗試。這樣的熱身運動自然是成功的,能夠為后續(xù)體育運動做好鋪墊。
將時尚元素融入體育運動環(huán)節(jié),學生接受度更高,啟動效果也會更為豐富。在學習足球時,主要鍛煉學生腳的靈活性,幫助他們了解內側接反彈球的動作要領。為了幫助學生快速進入運動狀態(tài),在設計熱身運動時教師融入了鬼步舞。首先找出一名學生作為代表展示鬼步舞,其他學生觀看后都驚嘆不已,很想跟學。教師順勢進行熱身運動,面對酷帥的舞步,學生沉迷其中,很快跟學起來,課堂氛圍更加濃郁。熱身運動融入時尚元素是課堂教學的現(xiàn)實需求,更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對快速啟迪思維、激活運動潛能有積極影響。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從教學需求出發(fā)展開指引,快速喚醒了學生的多元思維,在實踐參與中學生的個性特征得到凸顯。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他們對流行的、時尚的事物很感興趣。教師要正確看待這些內容,選取其中積極向上的因子將其融入熱身運動中。如抖音很火的舞蹈動作或者鬼步舞,都可以有選擇性地融入熱身運動中。這樣的設計與學生的心理形成了碰撞,他們的眼球被快速吸引,十分期待熱身運動的實施,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從本質上來看,體育是生活的直觀體現(xiàn),它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又反作用于生活,指導人們更好地生活。熱身運動之所以不能有效吸引學生,最主要的是動作設計單一、死板,不能與生活接軌。要想改變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將生活因子融入熱身運動中。如梳頭動作、俯身撿東西的動作、寫字時的動作都可以融入其中。在融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從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單純表現(xiàn)這些動作其實是簡單的,學生也很容易完成,為了增加動作技術的含金量,可以借助慢動作展示的形式或者故事創(chuàng)編的形式,讓熱身運動更加靈動、有趣。
“籃球傳球”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分為原地雙手低手傳球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這兩部分內容。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缺乏系統(tǒng)感知,尤其對女生來說,她們對這些知識是比較陌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強。為了給學生以更真實、更貼切的感知,教師從扔東西訓練著手展開引導。“大家平時在家的時候有沒有不想走路拿東西,用扔的方式代替的時候呢?你可以和你的伙伴一起用慢動作的形式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嗎?”學生嘰嘰喳喳討論起來,主動演示。因為是慢動作展示,所以學生演示得格外認真,很快進入熱身狀態(tài)。這樣的設計完美詮釋了體育運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定律。
熱身運動是體育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確保教學效果,教師要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切入點。當學生認清生活與體育的關系,自然會主動探索運動方法和技巧,熱身的目的和意義也就達到了。
熱身運動的設計需要教師發(fā)揮教學智慧,在綜合考量各種因素的基礎上融入多重趣味因子。游戲活動、武術動作、時尚元素和生活實踐都能給學生以思維認知啟迪,對運動動力激發(fā)有積極作用。教師不妨從中選擇切入視角,將學生引入不一樣的學習氛圍中,引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在多維感知和實踐中,學生對熱身運動的認知上升到更高層級,運動細胞得到有效激發(fā),實現(xiàn)了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