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下學生資助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2021-12-02 19:52:29
關鍵詞:貧困生資助新冠

蔡 樂

(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北京 102442)

在經濟、社會平穩(wěn)運行的狀態(tài)下,特別是近幾年在國家不斷加大扶貧支持力度的情況下,學生資助工作的成果已經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由于“非典”疫情(2003年)發(fā)生在新資助體系建立之前,而且近十幾年我國并未再出現(xiàn)類似的重大公共危機事件,因此,學生資助的應對經驗并不充足,資助體系針對性改進空間較大。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在某種意義上,為學生資助工作提供了一次應對公共危機和自我提升的機會。本文以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在此次新冠疫情期的資助工作為例,對疫情后的學生資助工作開展的形勢和策略進行分析和預判。

一、公共危機事件給學生資助工作帶來的新挑戰(zhàn)

公共危機事件是指一種危及全體社會公眾的整體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發(fā)性和災難性事件。2020年1月起爆發(fā)的新冠疫情就是一次重大的公共危機事件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大面積爆發(fā),中國及中國境外患病確診人數(shù)激增,截至2020年12月1日,中國累計確診93 582人,累計死亡4 750人;中國境外累計確診超過6 349萬人,累計死亡超過146.9萬人,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人數(shù)仍在不斷增長中。從確診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和疫情波及范圍等維度考量,本次疫情已遠超2003年的“非典”疫情(全球“非典”確診8 422例,死亡919例),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因此在級別上應屬于1級(特別重大)危機。

在本次疫情防控期,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學生在校隔離約30人,約4 600名中、高職學生均按照國家和學院要求在家隔離和學習,實行疫情期每人情況自報制度。受疫情影響,約有300名學生家庭的主要勞動力無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銳減,學生基本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個別學生因缺少滿足網課需求的手機和網費而難以跟上教學進度;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應激性的情緒甚至心理問題,學生資助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以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來定性本次新冠疫情,符合疫情發(fā)生的現(xiàn)實情況和實際影響力,有助于從更高的站位,從更嚴謹、科學的角度做出形勢研判和工作應對。

二、疫情期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生資助工作開展情況

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期,學院學生工作部聯(lián)合各系部、校區(qū),緊跟、領會上級會議精神,提前籌劃,從經濟援助、心理疏導和輿論宣傳等多方位、多角度開展針對性的學生資助工作,保證了全體學生平穩(wěn)、安全度過防疫期,同時也擴大了學院資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成效顯著。

(一)學習領會上級精神,高度重視疫情期資助工作

面對疫情,我國從中央到地方迅速做出響應:2020年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針對疫情重要講話;2月10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fā)出“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教財司函〔2020〕30號);2月13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發(fā)出“關于切實做好教育系統(tǒng)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及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20〕43號)。

學院從1月27日起全面進入新冠肺炎防控期:校內網絡通訊工具第一時間發(fā)送從中央、北京市到學院的各級防控工作通知,供全院教職工學習領會精神;學院中層以上人員停止春節(jié)休假,每日到崗,24小時待命;學生工作部認真學習上級文件,仔細研讀北京市教委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的工作通知,本著對全體學生高度負責,重點幫扶受疫情影響嚴重困難學生的態(tài)度,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底線思維,嚴格逐級落實各級、各類資助政策。

(二)提前籌劃,保證疫情期學生資助工作有序開展

2020年春節(jié)期間,在收到上級相關通知文件后,學院學生工作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已有的校內臨時資助相關制度規(guī)定,擬定并向主管領導上報學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方案”,對從疫情期摸排、臨時性資助到常規(guī)資助發(fā)放等學院特殊時期的資助工作進行了逐條梳理,在獲得學院領導審批后,學工部通過學院網絡通訊工具將方案下發(fā)到各系部、校區(qū),保證了疫情期學院資助工作的平穩(wěn)、規(guī)范和有序開展。

(三)專項慰問在鄂學生,確保疫區(qū)和特定群體學生的穩(wěn)定

此次疫情防控,湖北勝則全國勝,北京高校湖北籍學生情緒穩(wěn)定,在家自我隔離,則是為北京高校有效控制疫情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保障在鄂學生的基本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學院的關懷和溫暖,學院開展精準排查,3月初通過企業(yè)微信向23名在鄂學子推送了《致在鄂同學們的一封信》,并向每人銀行賬戶發(fā)放1 000元慰問金;3月底,為滿足學生網絡教學需求,又向每人銀行賬戶發(fā)放500元手機網絡流量補貼。

依據疫情期資助工作方案,學院各系部、校區(qū)從2月上旬開始積極開展受疫情影響困難學生情況排查工作。排查對象涵蓋全院所有在籍學生,重點詢問疫情對已資助學生(獲助學金學生)的影響,同時對尚未納入助學金范圍的因疫情致困申請救助學生進行情況核實。截至2020年春季學期結束,學院已為42名受疫情所困無收入或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發(fā)放臨時生活補助金44 800元。

(四)配合教學工作,積極開展通訊需求類資助

為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落實到位,學生工作部和各系部、校區(qū)教職工在確保學生隱私不外泄的基礎上,對低保、低收入和老少邊窮地區(qū)等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專項需求排查工作,已對1名北京北郊福利院的學生(孤兒)和數(shù)名西北邊遠貧困地區(qū)學生提供通訊工具和上網流量等資助近萬元,保障了這些學生的網課通訊需求。

(五)重視心理引導,以學生心理需求為導向解決問題

學院學生工作部注重疫情期的學生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注重在“引”上下功夫,在“心”上見成效。針對疫情影響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工作部及時提供心理健康貼心服務,先后利用“企業(yè)微信百事通”和“農職小微”推送《致農職學子的一封信》、心理公開課、心理文章和心理調查問卷,總結歸納形成全院指導性心理調查報告,指導學院各校區(qū)開展心理減壓疏導工作;協(xié)同完善心理健康課程資源建設,推動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線上教學,教育引導學生理性對待,避免產生壓力情緒及其引發(fā)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他們調適心理,平穩(wěn)平安度過疫情期。

(六)積極聯(lián)系主管單位和主流媒體,宣傳工作動態(tài)

3月初,學生工作部將學院疫情期特別資助工作動態(tài)整理后報送至北京市學生資助事務管理中心,積極配合上級開展疫情期各校的資助宣傳工作。3月23日,《現(xiàn)代教育報》以“上網流量補貼、云勤工助學——北京精準資助,解決學生‘疫’路之困”為題報道了北方工業(yè)大學、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和北京信息職業(yè)學院等多所北京市屬高校的疫情應對舉措。4月23日,學院“學生防控工作注重做好五個重視”在《北京日報》客戶端的“思想 溫度 品質”版塊刊出,學院幫扶受疫情影響的重點群體共克時艱的工作在主流媒體得到宣傳,學院學生工作(學生資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得到較大提升。

三、疫情后學生資助工作的思考

(一)疫情后的學生資助形勢

在新冠疫情前,很少有人會思考資助工作與大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這里所指的“大環(huán)境”,主要指經濟大環(huán)境)。我國多年來保持的經濟高增長,讓學生資助工作收益頗多,財政支持力度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在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市級財政年度學生資助專項近五年來都保持在30億元左右的量級。但疫情后,學生資助工作發(fā)生了變化。

1.宏觀經濟形勢迫使財政收緊,對資助資金科學、合理使用提出更高要求

1—2月,全國累計一般公共財政收入為35 232億元,同比增速較前值回落13.5個百分點至- 9.9%。其中,全國稅收收入31 175億元,同比下降11.2%;非稅收入4 057億元,同比增長1.7%??紤]到1月前3周經濟活動基本正常,1—2月稅收收入減少主要來自疫情沖擊對2月經濟活動的拖累[1]。3—4月,由于全國隔離防控措施對經濟生產生活產生持續(xù)影響,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不低于1—2月。

盡管本次疫情仍未結束,但其已對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本次疫情又與全球經濟調整期重疊(美股近期多次的熔斷和暴跌已經基本可以判斷出,全球經濟將緊隨美國開始新一輪的調整),宏觀經濟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于相對低迷的狀態(tài)。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甚至認為“應做好應對新型長期衰退的準備,歷史上任何一次衰退都不能和它直接比”。對于疫情后的經濟形勢和具體指數(shù),我們還無法給出準確預測,但對經濟的基本面和趨勢的研究已經可以得出一個不太樂觀但趨于科學客觀的判斷:本次疫情至少影響未來一到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的國家財政收入,各級財政支出也將相應收緊。

對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的基礎性學生資助項目貧困學生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來說,收緊的財政不會減少相應資助項目的投入,資助范圍不會受影響。然而,對依靠事業(yè)收入中按比例提取的校內自提資助資金來說,財政收緊則很有可能意味著今后一段時間內資金規(guī)模的縮減。規(guī)范校內資助行為,接受上級和相關部門的嚴格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會成為疫情期后資助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學院的一些資助項目存在資助對象和額度的隨意性,人為操作痕跡和主觀隨意性明顯。在學院自提資金減少后,規(guī)范學院資助申報、審批流程,針對學生情況科學資助、合理資助,方能將后疫情時期資金減少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2.疫情影響居民收入,受資助群體可能在一定范圍內擴大

(1)疫情及防控導致失業(yè)人口增加,受助學生群體可能因此擴大

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數(shù)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登記失業(yè)率是3.66 %,領取失業(yè)保險金和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合計237萬人[2]。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就業(yè)形勢陡然轉變,不論是從實際失業(yè)人口數(shù)還是農民工失業(yè)人口數(shù)看,都讓學生資助的形勢從穩(wěn)定轉向嚴峻。目前學院受資助學生462名,近6成是非城鎮(zhèn)居民,在農民工失業(yè)人口短期內較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下,農民工子女對助學的需求在近一至兩年內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大幅度的增加。2017—2019年,學院申請并獲通過的助學金學生數(shù)從640、600到470逐年遞減,而在疫情爆發(fā)后的2020年3月,就已有10名學生提出了受疫情影響的助學申請。9—10月,2020級新生報到后,新一輪的助學金申請時,京外非城鎮(zhèn)學生的申報人數(shù)預計較2019年秋季學期會有10%~20%的上漲。

(2)疫情及防控措施降低普通勞動者收入,“準貧困生”群體將申請困難生認定,受助人數(shù)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疫情及防控措施下普通勞動者收入下降是在常規(guī)預期內的,大量生產經營活動因疫情和防控停滯,不少企業(yè)面臨困難甚至倒閉,很難全額發(fā)工資,發(fā)基本工資、生活費或待崗工資成為很多企業(yè)的無奈之舉,很多雇員工資大幅縮水;一季度價格增長明顯,1—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3%,3月份下降至4.3 %??紤]到疫情期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普通居民收入實際下降明顯。國家統(tǒng)計局4月17日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

以上統(tǒng)計數(shù)字具體到普通勞動者身上,其收入的下降比例可能會超過10個百分點,而收入的下降推動的多米諾骨牌就是后端的“準貧困生”人數(shù)——這部分學生在之前的貧困生認定時不申請的比例極高,但在疫情期間其父母(家庭)收入降低后,這部分學生以及2020級新生中類似的學生在2020年秋季貧困生認定時申報的可能性較以往要更大。截至2020年5月,因疫情影響,申請救助的學生中,非之前認定的貧困生就已接近20人。新增的這部分資助款(助學金)如果超過2019年的助學金財政專項申報額度,將影響到后期學院專項追加申報等情況,校內自提資助資金支出也會有所增加。

從以上兩方面數(shù)據可看出,今后一段時間內,財政、居民收入都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但在財政收入減少,學院事業(yè)收入可能受到一定影響的情況下,受助學生群體數(shù)量卻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更加規(guī)范、科學地使用有限的各類資助資金,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是在較嚴峻形勢下對學生、家長乃至社會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

(二)此次疫情期資助工作的得失與今后的改進方向

1.繼續(xù)加強、做實基礎性的經濟資助工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中外記者問時表示,“今年要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按原本的賬還有500多萬貧困人口,受這次疫情沖擊,可能會有一些人返貧,脫貧的任務更重了。我們會多策并舉,特別是要采取措施把脫貧的底線兜住”。疫情后,各級各類學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艱巨任務將是“兜底線”:保證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保證每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

本次疫情尚未結束,學院的臨時性救助額已支出約8萬元,受益學生近80人,但這部分學生總人數(shù)不足學院總貧困生的17 %,截至6月,學院已認定享受國家助學金的貧困生總數(shù)為462人。讓這些貧困生群體能夠安心、穩(wěn)定度過疫情期的,是每月按時足額下發(fā)到銀行賬戶的助學、補貼相關款項:一等助學金每月每人450元,二等助學金每人每月280元,生活物價補貼每人每月116元。這筆錢對于保證貧困生在家隔離期的基本生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據學生工作部門的調查和了解,一些偏遠地區(qū)學生家庭甚至依靠這筆錢解決了一家人的口糧問題。

經濟平穩(wěn)期,上級主管單位更多強調各級學校、各區(qū)教委在育人和政策宣傳等工作的落實,扶貧扶弱的經濟幫扶成為了少有亮點的常規(guī)工作,甚至被不少領導“選擇性忽視”。本次疫情期的資助工作則讓我們重新看到了資助工作之本——“經濟扶助”的重要性:不論是本次新冠疫情防控期對臨時受困學生的幫扶,還是按時足額發(fā)放學生的各類常規(guī)助學補貼款,都起到了保生活、穩(wěn)人心的重要作用。

疫情后,在困難群體人數(shù)增加、收入降低的大前提下,學生資助的基礎性經濟資助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1)進一步完善校級困難生認定制度,提高認定的科學化水平

2017年前后,在北京市學生資助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的倒逼下,北京市屬各高校都制定了本校的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各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認定流程,收取貧困生申請佐證材料和評議成為大多數(shù)學校的主流做法。但各?!罢J定辦法”的科學性參差不齊,實際操作流程上也多有不規(guī)范的瑕疵。

2018年10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fā)布《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18〕16號),從認定的原則、依據和規(guī)范程序等方面對各校貧困生認定工作做出了詳細解釋和規(guī)定;2019年4月,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取消一批證明事項的通知》,取消了此前規(guī)定的高校學生申請資助時需由家庭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予以證明的環(huán)節(jié),改為申請人書面承諾。上述“意見”和“通知”,事實上讓各校已有的貧困生認定辦法大都面臨著繼續(xù)沿用舊有“認定辦法”則與教育部精神相左的尷尬。直到2020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六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做好北京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京教財〔2020〕7號),明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對象、原則和依據,對認定機構、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等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說明,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指導意義。各校在疫情后,應根據本校在疫情期發(fā)現(xiàn)的以往認定時“漏” “缺”“少”等問題,結合2020年北京市的“指導意見”,對本校已有的困難生認定辦法進行調整完善,修改不符合上級最新文件精神的條目,逐條補足缺項,讓“認定辦法”更具操作性和科學性,力求使今后的困難生識別更加精準。認定工作作為資助工作的基礎性工作,是各項資助實施的前提,調整完善后的認定工作才能讓“應助盡助”落實到位成為可能,才能在貧困生群體人數(shù)因疫情可能增加的情況下,“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成為可能。

(2)做細、做精臨時資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截至2020年5月下旬,學院已為42名受疫情所困無收入或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發(fā)放臨時生活補助金44 800元。這些學生之所以被資助,基本都因為自己提出申請,受助金額為800~3 000元。從本次疫情期校內的臨時性資助工作看,學院臨時性資助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何確定學生是否符合臨時資助條件,是否仍有需要接受臨時資助的學生未申請,如何匹配較合適的臨時資助資金等。因此,今后的臨時性資助工作,也應從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整,力求將臨時性資助精細化、規(guī)范化和全覆蓋,進一步提高校內資助資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強對貧困生團體的日常監(jiān)測

由于各校資助人員配備不足、機構設置不達標等原因,以往的資助少有后期跟蹤回訪,對受資助學生在獲得資助后生活改善幅度缺少長期、動態(tài)更新的數(shù)據,造成了對資助額度不足的學生需要進行臨時性資助必要數(shù)據支撐的缺位。今后應重視對受助學生的常態(tài)化數(shù)據監(jiān)查,資助金滿足不了學生必要生活、學習需求的,應追加臨時性資助,臨時性資助金額以達到或略高于基礎性需要為宜,既不能過低,也不能無限度地高額資助。形成針對高素質新型農民學歷提升班學員的困難生認定和資助方案是一個亟待完成的工作,這部分學生都是成年人,絕大多數(shù)已經有家庭和工作,在認定時應將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負擔等綜合計入認定考核體系,而不是簡單地照搬普通高職學生認貧困證件的考核模式,后期的資助也應考慮更多的家庭因素。特定的群體應有特定的工作模式。

(4)完善校內臨時性資助管理辦法

新冠疫情期,學院的臨時資助范圍和額度均依照學院2017年下發(fā)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慰問管理辦法》和《校內自提資助資金管理辦》進行操作,從審計上說是合乎規(guī)范的,但從精準性和資金效益上說,仍有待提高。在嚴格控制發(fā)文數(shù)量的情況下,可對“慰問管理辦法”進行修訂,調整為“臨時性資助及慰問管理辦法”,對臨時性資助的學生范圍、核查流程和資助額度等做出明確說明,讓今后類似的資助更加規(guī)范和科學,真正用好校內自提資助資金的每一分錢。

(5)重視資助宣傳工作,提升社會影響力

學生資助的首要任務是保證每一名貧困學生安心入學就讀,這是政府扶貧扶志、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具象化表現(xiàn),這也讓學生資助工作成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暖心工程。學生資助的每一次助困善舉,在通過媒體傳播為他人知曉后,都會成為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展示窗口,起到振奮人心、鼓舞扶貧工作者士氣的積極作用。

全媒體時代,學生資助的宣傳已不僅限于傳統(tǒng)媒體,自媒體等新興媒體日漸繁榮,傳播范圍和速度也極大地超過了傳統(tǒng)媒體。學生資助工作者應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學習和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方法,用“00后”喜聞樂見和普通大眾都能接受的有效模式對已開展的助困工作進行立體、全方位地宣傳,讓資助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讓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看到我國學生資助的成就。新冠疫情后,國外反華、排華勢力利用疫情大做文章,向我國潑臟水、扣帽子,我們在科學解釋疫情發(fā)源地的同時,也可用資助等一個個微小而暖人心的小平臺善舉向全世界展示我們大國負責任的態(tài)度、情懷和度量。

(6)切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排解學生壓力

本次疫情期,學院特別安排心理專職教師值守,意在解決在校隔離和畢業(yè)生返校前后這些時間段的學生心理問題。實際工作情況顯示,貧困生在這段時間內的心理受助需求約高出普通學生兩到三成。心理教師們的辛勤付出收效明顯,學院貧困生基本都能情緒穩(wěn)定地度過疫情防控期、隔離期。

一般來說,貧困生的自卑、焦慮、抑郁和極端思維等大部分源于所在家庭的經濟拮據及其形成的特殊家庭成長環(huán)境,在新冠疫情這種重大公共危機面前,貧困家庭脆弱的抗風險能力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在特定時期內心理問題的集中、全面爆發(fā),及時干預和正確引導對排解學生在此期間的不良情緒,保證學生完成從防控到常態(tài)的心理轉換意義重大。疫情后,學院應持續(xù)開展心理普查工作,摸底學生動態(tài),解決出現(xiàn)不良心理趨向學生的心理問題,保障校園穩(wěn)定和安全。

作為高校脫貧攻堅戰(zhàn)的主陣地,學生資助工作應以本次疫情期中的工作創(chuàng)新和拓展為契機,進一步思考如何夯實精準經濟資助,放眼未來,推動資助精準化、體系科學化和實施的規(guī)范化,提高類似重大公共危機時的綜合、快速和有效的應對能力。

猜你喜歡
貧困生資助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fā)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中國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國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衡阳市| 仲巴县| 桃园县| 平凉市| 遵义县| 东明县| 新营市| 清丰县| 桦南县| 普安县| 阳东县| 观塘区| 寿宁县| 夹江县| 横山县| 托克逊县| 松阳县| 衡阳市| 禹州市| 东至县| 淮安市| 静海县| 满洲里市| 东阳市| 青龙| 延津县| 松原市| 称多县| 兴仁县| 栾川县| 昌吉市| 石台县| 榆中县| 友谊县| 兴业县| 阳城县| 大庆市| 六安市| 如皋市| 松溪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