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功胡一民王德富
(1.馬鞍山市林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安徽 馬鞍山 243000;2.安徽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3.當涂縣林業(yè)管理站,安徽 當涂 243100)
重陽木(Bischofia polycarpaAiry Shaw)又稱紅楊樹,為大戟科秋楓屬植物。安徽省當涂縣湖陽鎮(zhèn)西峰村后高自然村的重陽木古樹是當?shù)匾淮髣倬啊?002年,經(jīng)南京林業(yè)大學、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和馬鞍山市林業(yè)主管部門等林業(yè)、園林專家鑒定,湖陽鎮(zhèn)西峰村后高自然村的重陽木樹齡在600~1 000 a,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2002年以來,當涂縣林業(yè)主管部門對該古樹實施了圍欄保護、土壤改良、樹洞修復及腐朽枝干支撐拉纖等措施,但該古樹生存狀況仍較差,處于衰敗、瀕危狀態(tài)。
當涂縣湖陽鎮(zhèn)重陽木古樹主干高約1.5 m,主干上分生3個主枝,其中一主枝展向北偏東,一主枝展向南側,一主枝展向西偏北。各主枝上生長著大小不等的若干叉枝。實地勘察時發(fā)現(xiàn),重陽木古樹的根莖部、主干、主枝的木質(zhì)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爛現(xiàn)象;主枝朝上部分的樹皮出現(xiàn)縱向帶狀或塊狀壞死,壞死率在50%左右,且枯梢現(xiàn)象嚴重;主枝梢部及中上部叉枝因遭受雷擊而嚴重受損,部分枯死、腐爛;根莖部、主干樹洞內(nèi)的前期水泥填充物嚴重影響活體部分的通風透光,導致新梢生長量減少、樹葉變小,最終導致古樹衰敗。此外,樹體周邊分布著零星建筑及水泥小路,土壤通氣性、透水性及微生物活性較差;梯形支撐物頂端嵌入樹皮,鋼索拉纖陷入樹皮,影響樹體水分、養(yǎng)分輸導;根際周圍著生有2根直徑10 cm的直立萌條??傊?,當涂縣湖陽鎮(zhèn)重陽木古樹長勢極其衰弱,有從基部撕裂和倒伏之虞,亟待采取保護、復壯措施。
根據(jù)現(xiàn)場勘察和詢問發(fā)現(xiàn),導致當涂縣湖陽鎮(zhèn)重陽木古樹衰弱、瀕危的原因可分為多個方面。一是重陽木古樹樹齡偏大,在600~1 000 a,樹勢極其衰弱。二是多次遭受雷擊,古樹樹體主枝梢部和中上部叉枝嚴重受損。三是東側水泥小路(距離古樹僅約3 m)及周邊地面過度硬化,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差。四是古樹位于交通交匯點,地面長期被踩踏,土壤嚴重板結。五是古樹根頸部、主干及主枝的木質(zhì)部腐朽,樹皮壞死脫落,且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六是前期保護措施存在時代、技術的局限性,支撐及拉纖等鋼質(zhì)構件因不易松動加墊而陷入樹皮,樹洞水泥填充物與樹體之間因存在空隙導致積水等。七是管護責任單位日常管護不到位。
3.1.1 搬遷奠基碑,拆除周邊建筑及舊護欄。將古樹奠基碑及其底座移至距離古樹10 m外的小亭附近,拆除古樹周邊的零星建筑及舊護欄,以擴大古樹保護范圍,增加古樹生長空間。
3.1.2 疏通周邊排水系統(tǒng)。全面檢查、疏通古樹周邊環(huán)境的排水系統(tǒng),排除積水隱患,確保梅雨季節(jié)、長時間下雨時段古樹根部不會出現(xiàn)積水[1]。
3.1.3 改良土壤。對古樹樹冠投影范圍內(nèi)已板結的土壤進行疏松,處理深度在50 cm左右。在不損傷古樹根系的前提下,更換表層土壤,并將土層加厚10~15 cm,以腐葉土或泥炭拌河沙為宜,以利于古樹萌發(fā)新根。此外,應對古樹根系進行殺菌消毒,回填土壤時可利用蚯蚓糞、微生物菌肥等混配的古樹復壯專用基質(zhì)。每隔15 d淋施1次古樹復壯專用促根劑,連續(xù)使用3次,以促進古樹根系生長發(fā)育[2]。
3.1.4 復壯溝埋條。于早春或秋后,在古樹北、西及南側的樹冠投影外側開溝,溝長120~150 cm、深50~80 cm、寬80~100 cm。在復壯溝內(nèi)埋入長40 cm的枝段,與土壤形成大空隙,并施入以有機肥為主的肥料,以改善古樹的營養(yǎng)供應情況。
3.1.5 埋設透氣管。在古樹靠近水泥路的一側,距離古樹根頸外圍2.0~3.0 m處,從地表層至地下斜埋3~5根口徑為10 cm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管,長度在1.2 m左右,在中下部管壁上用電鉆打孔,外包裹黑色網(wǎng),上端外露地表10 cm左右,管口加帶孔鐵蓋,使新鮮空氣透入古樹根系分布土層。
3.1.6 設置防護圍欄。在古樹樹冠投影外側設立新的鋼質(zhì)圍欄,防止人畜破壞和踐踏。
3.1.7 栽植小重陽木。在重陽木古樹西側10 m外栽植小重陽木3~5株,營造重陽木生長小環(huán)境。
3.2.1 更換梯形支撐。拆去原有的3個梯形支撐,更換端部弧形支撐。新支撐物采用半月形或弧形支撐托,寬度在20~30 cm,內(nèi)墊1層汽車外胎片、兩三層內(nèi)胎片保護。之后每隔兩三年檢修、更換1次保護墊片,確保支撐部位不會陷入皮層。
3.2.2 重新打箍拉纖。在盡量減少樹皮損傷的前提下,徹底解除原有的3根鋼索拉纖,改用螺絲鋼片箍,寬度10 cm以上,內(nèi)墊兩三層汽車內(nèi)胎片保護,再用螺母拉纖牽引。兩三年后松動時加墊1次,以防傷及樹皮。此外,對解除鋼索時傷及的樹皮,需及時在傷口涂抹愈合劑。
3.2.3 拆除主干基部水泥填充物,重新做防水處理。拆除古樹根頸部、主干的水泥填充物,清腐后用吹風機吹干,再用3%硫酸銅溶液消毒2次,涂抹熟桐油或環(huán)氧樹脂防腐。如果古樹根頸部、主干存在空洞,則可用聚氨酯材料或石灰、桐油、苧麻(比例為3.0∶1.0∶1.5)混合物填充,整體使用汽車密封膠或環(huán)氧樹脂做密封防水處理,注意不能傷及活體樹皮和根系[3]。
3.2.4 處理樹干外露的木質(zhì)部。對于樹干外露的木質(zhì)部,需清理干凈后用砂紙打磨,用吹風機吹拂干凈,之后用3%硫酸銅溶液消毒2次,再用桐油或環(huán)氧樹脂做密封防水處理。
3.2.5 處理雷擊主枝。對于雷擊后已枯死的古樹主枝,應截去直徑10 cm以上的部分,表皮清腐后用3%硫酸銅消毒,再涂抹桐油防腐。之后每3 a重新涂刷一遍桐油。
3.2.6 處理枯死叉枝。截去樹干上已枯死的小叉枝,在截面涂抹環(huán)氧樹脂或桐油防腐。對已枯死的較大叉枝,外表清理干凈后,用3%硫酸銅消毒2次后涂抹桐油防腐[4]。
3.2.7 修復樹洞。將古樹根莖部、主干、主枝上樹洞處已腐爛的朽木和各種雜質(zhì)清理干凈,樹洞邊緣需用鋒利的刀刮凈削平,使其露出新的組織并使皮層邊緣呈弧形;用3%硫酸銅消毒2次,待填充部位表面風干后,再用聚氨酯材料或石灰、桐油、苧麻(比例為3.0∶1.0∶1.5)混合物,自底部向上填充,直至頂部,外用環(huán)氧樹脂或汽車密封膠做密封防水處理。填充好的樹干外表需保持平整。
3.2.8 清除枝條附生植物。應小心清除主枝、叉枝上的附生植物,將著生部位清理干凈后做防腐處理。
3.2.9 減少營養(yǎng)消耗。于古樹花期用自來水輕輕噴射古樹花序,以減少結果,促進古樹的恢復性生長。
3.2.10 防治林業(yè)有害生物。需及時防治蚜蟲,重點防治重陽木錦斑蛾,以維持重陽木古樹良好的生長復壯態(tài)勢[5]。
3.2.11 定期檢查避雷裝置。在雨季到來前,需檢查已安裝的避雷裝置,確保其避雷保護功能正常發(fā)揮。
3.2.12 保護、培育萌條“接班”。應切實保護好該古樹根部生長的兩根直立萌條,作為古樹的傳承小樹培養(yǎng),以期在合適的時機“接班”。
3.3.1 加強宣傳。相關部門應向全體村民和中小學生宣傳古樹保護常識及意義,形成人人愛護古樹、保護古樹的良好氛圍。
3.3.2 落實管護責任。需進一步明確湖陽鎮(zhèn)西峰村老齡會對于該重陽木古樹的管護責任。老齡會需安排專人管護,并與其簽訂管護協(xié)議,明確管護責任及獎懲措施。湖陽鎮(zhèn)政府應加強檢查監(jiān)督,切實把古樹的管護責任落實到位。
3.3.3 加強日常管護。嚴禁在該重陽木古樹樹冠投影外3 m范圍內(nèi)堆放物料、排放污水、挖坑取土、硬化鋪裝、新建構筑物、動用明火和排放煙氣等,嚴禁在該古樹樹體上釘釘子、繞鐵絲、掛雜物、刻劃樹皮及攀枝折葉等。
通過采取一系列的保護對策,該重陽木古樹的生存環(huán)境、水肥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保護設施得以顯著改進,古樹主干及主枝從基部撕裂、倒伏的危險性逐漸消除,其新梢生長量增大、樹葉變大、枯死枝條減少,樹冠平均冠幅為21.2 m(東西長21.8 m,南北長20.5 m),較保護復壯前增大3.5 m,基本達到了保護復壯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