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泉
(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是研究者公認的、頗具影響力的重要文學論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論題,就目前的研究狀況看,一些基本的問題,如此說的形成、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的時限,以及哪些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等,多未厘清,勿論深究了。對此進行系統(tǒng)地考察,不僅可以客觀地體認明中后期文風轉(zhuǎn)向之蘊涵,還能為宏觀上考察與把握中晚明文學發(fā)展演化,提供一個相對別致的窗口。
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指明代主流文學權(quán)力由館閣移至郎署,即由后者控制文學權(quán)力[1]、主導當時主流文風。一般來說,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有特定語境與言說對象,主要指由前七子郎署文人(1)所謂郎署文人,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郎署文人,主要指進士登第后未能改選庶吉士而任職郎署,且文風與館閣迥異的文人;廣義的郎署文人,還包括翰林出身,但與任職郎署的文人交往密切,文風與之相類者。前七子中,王九思雖有任職翰林院經(jīng)歷,但其文風在李夢陽、康海導引下,由臺閣而走向郎署。康海身為狀元,無任職郎署經(jīng)歷,但他與李、何等郎署官員一同倡導文學復古,文風大異館閣。故二人可以視為廣義郎署文人。操控當時的文學權(quán)力。據(jù)現(xiàn)存可靠文獻,較早言及此說者,為何景明之弟子樊鵬。正德十六年(1521),樊鵬為何景明作行狀時,稱“詩文至弘治間極矣”,何景明、李夢陽“一變而之古”,而“天下翕然從風”,并盛贊之“盛矣,千載一時也”。[2]680這實已道出,弘治時期文學權(quán)力已移至郎署,可謂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之濫觴。
嘉靖十一年(1532)三月,康海為王九思作《渼陂先生集序》,稱贊明代“文章之盛,莫極于弘治時。所以反古俗而變流靡者”,惟有李夢陽、何景明、王廷相、王九思、徐禎卿、邊貢,以及他本人。[3]卷二十八,505這與樊鵬之論,如出一轍。他晚年撰《太微山人張孟獨詩集序》,再申其說:“惟李、何、王、邊、洎徐迪功五六君子,蹶(崛)起于弘治之間,而詩道始有定向;繼而孟獨接武于正德之季。”[3]卷三十三,585以“接武”稱張孟獨,自謂大家,正宗意識十足,這意味著在他看來,弘治之時,文學權(quán)力已為前七子郎署文人所把控。此非康海一家之言,而是得到不少時人呼應(yīng)。嘉靖十二年(1533)正月,王獻的《跋渼陂先生集》稱:“昔在敬皇帝,海內(nèi)全盛……維時空同浚其源,大復泝其流,浚川橫其柱,華泉障其川,昌榖回瀾,對山揚舲,復虞、夏、商、周之文,講班、馬、曹、劉之業(yè),庶幾乎一代之宗匠矣……乃弘治、正德間,詞賦文章為之一變。”[4]1“詞賦文章為之一變”,與康海“反古俗而變流靡”之說,其揆一也。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張治道撰《對山先生集序》稱,孝宗朝“李倡其詩,康振其文。文章賴以司命,學士尊為標的”,為“當時語曰”。[3](卷首)18可知,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已成為不少時人共識。稍有不同的是,王獻以為,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在弘治、正德間。
以上諸家雖言及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之事實,但缺乏命名意識。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陸樹聲,為莫如忠文集作《中江先生全集序》時稱:
成、弘以降,道化熙洽,士向于文。時則北郡、信陽諸君子出,而討論秦、漢,揚扢風雅,執(zhí)牛耳以凌厲詞壇,宇內(nèi)譚藝士率向往之。[5]376
較上述諸家之說,陸樹聲不僅明確了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的事實,而且以“執(zhí)牛耳以凌厲詞壇”稱之,這在重“實”的前提下,已邁出由“實”至“名”的一步,盡管其本人不一定能意識到。不僅如此,陸氏還將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的時間,溯至“成、弘以降”。當然,其重心還是在弘治一朝。
隆慶二年(1568)進士李維楨,為申時行撰《申文定公賜閑堂集敘》時,也涉及文學權(quán)力移至郎署的命名問題:
明興,古文辭尚臺閣體……而其末流日趨于萎弱臭腐,漢、魏、六朝、三唐諸論著,屏棄不復省覽。李文正起而振之,未暢厥旨。自是,學《左》《國》《史》《漢》者,稍稍繼出,其人多在他署,而翰苑缺焉。[6]1
“其人多在他署,而翰苑缺焉”,即謂多在郎署,盡管此說尚顯朦朧,但離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之提出,僅一步之遙。
萬歷時期,后七子盟主王世貞也有類似提法。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郭正域追憶往事道:“往者王司寇遺余書:‘文章之權(quán),往在臺閣,后稍旁落?!盵7]卷十八《葉進卿文集序》,77其明確從學理層面,提及文學權(quán)力“旁落”,即文學權(quán)力的遷移問題。王世貞曾言于汪道昆曰:“當世斯文,下不在山林,上不在臺閣?!盵8]2163顯然,其潛臺詞,即文學權(quán)力在郎署。不過,此論主要是針對后七子郎署文人而言。因前七子郎署文人及其末流的擬古不化,導致文壇“諸調(diào)雜興”[9]345,六朝派、中晚唐派、唐宋派乘勢而興,郎署文學權(quán)力因而流失。于是,后七子重揭前七子文學旗幟,經(jīng)其不懈努力,文學權(quán)力復歸郎署,故王氏有此論。盡管如此,此為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之推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借鑒。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錢士升的《叢筱園集序》又重申王說。[10]455如此,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已呼之欲出。
迄于清代,四庫館臣的表述更加明晰:“正德、嘉靖、隆慶之間,李夢陽、何景明等崛起于前,李攀龍、王世貞等奮發(fā)于后,以復古之說,遞相唱和,導天下無讀唐以后書。天下響應(yīng),文體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奪長沙之壇坫?!盵11]卷一百九十《明詩綜》,1730此處“七子”,涵蓋前后七子,“正德、嘉靖”之間,顯然針對前七子而言?!捌咦又炀箠Z長沙之壇坫”之表述,無論內(nèi)容還是形式,與后來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已無多少差別;其“茶陵之光焰幾燼”[11]卷一百七十,1490之論斷,進一步坐實了這一表述。在前人不斷闡說的基礎(chǔ)上,清人陳田則水到渠成地拋出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明詩紀事·丙簽序》有曰:
孝廟以還,詩人多顯達。茶陵崛起,蔚為雅宗……迨李、何起,而壇坫下移郎署。古則魏、晉,律必盛唐,海內(nèi)翕然從之。[12]931
“壇坫”,本指會盟之壇臺,這里代指對文壇主流文學權(quán)力之掌控。陳田甚重此論,《明詩紀事·丁簽》卷一按語,再次強調(diào)道:
成、弘之間,茶陵首執(zhí)文柄,海內(nèi)才俊,盡歸陶鑄??胀龆愜娞仄?,臺閣壇坫,移于郎署。[12]1135
顯然,陳氏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是針對前七子郎署文人推出的。這與王世貞、四庫館臣等兼顧前后七子,有所不同。就實際情況而論,前七子有首倡之功,使明文學權(quán)力一度移至郎署,后又流失。后七子沿承其創(chuàng),將其散失的文學權(quán)力復歸郎署。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主要指前者,特指明代主流文學權(quán)力一段時間內(nèi)由前七子郎署文人掌控。此說發(fā)軔、推揚于前后七子郎署文人及其追隨者,但確為客觀存在。周亮工《孫高陽先生全集序》“文章一道,自宋以來,權(quán)歸館閣,即北地、歷下極力爭之,而終不能勝”[13]12一類的論調(diào),并非客觀公允。
不難看出,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時間上,諸家有分歧。有的斷定在弘治時期,有的主張在成、弘以降,有的斷言在弘治、正德間,也有人贊同在正德、嘉靖間。盡管同一事件,不同經(jīng)歷者、觀察者,因角度、立場不同,結(jié)論會有所出入,但相對來說,總有一種較為貼近實際。因此,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之所指,也應(yīng)有一個較為合理的時間斷限,這是研究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上文可看出,前七子郎署文人及其追隨者,多認定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發(fā)生在弘治一朝,事實是否如此?
客觀地說,成、弘時的文學主流,是李東陽及其茶陵派(2)成、弘以降,李東陽已認識到臺閣體的弊端,并著手予以變革,但因身為館閣重臣,其變革不可能徹底。其所主盟的茶陵派,實際上是臺閣體之延續(xù)。,以及陳獻章、莊昹等為代表的性氣派,故有論者談及成、弘之文壇時,于前七子郎署文人,常忽而不計。顧璘即云:“國朝詩至成化、宏(弘)治間再變。維時少師西涯李公主清婉、尚才情,吏部郎中定山莊公主雄渾,征君白沙陳公主沈雅,并尚理致,名各震海內(nèi)?!盵14]《息園存稿·文》卷五,530楊慎援引唐锜話語云:“弘治間,文明中天,古學煥日:藝苑則李懷麓、張滄洲為赤幟……山林則陳白沙、莊定山稱白眉?!盵15]774在顧、楊二人看來,李東陽茶陵派與陳獻章、莊昹之性氣派,方為當時文壇之主流,其意識中根本沒有郎署文學的存在。而且,李東陽還是公認的文壇宗主。徐泰即稱:“長沙李東陽,《大韶》一奏,俗樂俱廢。中興宗匠,邈焉寡儔?!盵16]1208錢謙益也稱:“成、弘之間,長沙李文正公繼金華、廬陵之后,雍容臺閣,執(zhí)化權(quán),操文柄,弘獎風流,長養(yǎng)善類。昭代之人文為之再盛。百年以來,士大夫?qū)W知本原,詞尚體要,彬彬焉,彧彧焉,未有不出于長沙之門者也?!盵17]269錢氏末句即言及李東陽于前七子郎署文人,有興起之功。其實,之前明人對此已多有闡發(fā)。徐泰《詩談》:“我朝詩,莫盛國初,莫衰宣、正間。至弘治,西涯倡之,空同、大復繼之,自是作者森起,雖格調(diào)不同,于今為烈?!盵16]1208王世貞以陳勝啟漢高祖為喻,稱道:“長沙之于何、李也,其陳涉之啟漢高乎?”[18]1044胡應(yīng)麟則直接聲稱:“李文正才具宏通,格律嚴整,高步一時,興起李、何,厥功甚偉。”[9]345皆謂李東陽于前七子有興起功績,而這一切多為前七子及其追隨者視而不見。
所以略而不論前七子郎署文人,還與成、弘之時,其文學影響力有限有關(guān)。前七子郎署文人多是弘治中后期走上文壇的,且起初多依附于李東陽及其茶陵派。前者中,李夢陽登上文壇的時間最早。據(jù)袁袠《李空同先生傳》,弘治六年(1493),李夢陽進士登第后,連丁父母之憂,離開了京城主流文學圈,至弘治十一年(1498),方除戶部主事,十八年(1505)遷員外郎。正德元年(1506),進郎中。在袁氏看來,弘治十一年(1498)授戶部主事后,李夢陽才“倡為古文辭”。[19]卷十七,627崔銑所謂李夢陽“簿書外,日招集名流為文會,酬倡講評,遂成風致”[20]卷六,515,即在此后。此前,他連丁父母憂,基本上無精力與條件,以群體形式從事文學活動。再說,至弘治九年(1496)時,其“名尚未盛”[14]《憑幾集續(xù)編》卷二,327,號召力與凝聚力有限,尚不具備“招集名流為文會”的魅力與能量。
其他主要郎署文人,情況也大抵如此。王九思、邊貢二人,皆為弘治九年(1496)進士。前者此時正以“效李西涯體”,分享著館閣文學權(quán)力,考選庶吉士“遂得首選”[17]314;其文風改變,乃在李夢陽、康海二人相繼上京后。[21]922何景明、王廷相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康海為此年狀元。何景明中進士不久,即“請假歸娶”,次年,“同張夫人至京”[22]543,其“往造”李夢陽、邊貢,并與之“語合”,而始“變之古”[23]卷十七,282,即在此時。劉海涵所撰年譜稱,何氏“所交名流,多在壬、癸兩年之間”[22]544,即弘治十五六年間??岛5钤囄恼碌玫叫⒆谂c閣臣一致贊揚,其文“天下傳誦則效”是可能的,但謂“文體為之一變”[24]475,尚需時日。剛及第的康海,其人脈與影響度,尚不至于此。再說,弘治十六年(1503)冬,康海告假,送其母“歸武功”。[3]卷四十四,715,至弘治十八年(1505)冬,方“還史館”。[25]931這段時間,康海不在京師,也不利于其文學主張的推行與聲譽提升。黃佐稱:“弘治末年,修撰康海輩以先秦、兩漢倡,稍有和者。”[26]卷十九,1073這一“稍”字,可見至弘治末年,郎署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尚未形成。孟洋稱此時“操觚之士往往趨風秦、漢”[23]卷十七,282,亦謂之未成氣候。前七子核心成員中,徐禎卿登第最晚,為弘治十八年(1505),在結(jié)識李夢陽后,其文學影響力陡增。
可以說,弘治時期,是李、何等郎署文人開始倡導、踐行郎署文學理論的時期。即使弘治十五年(1502)后的一段時間,其文學影響力雖不斷提升,但仍不敵館閣,即文學權(quán)力還在館閣。實際上,李夢陽對此也心知肚明,他曾追憶道:
詩倡和莫盛于弘治,蓋其時古學漸興,士彬彬乎盛矣。此一運會也。余時承乏郎署,所與倡和則揚州儲靜夫、趙叔鳴,無錫錢世恩、陳嘉言、秦國聲,太原喬希大,宜興杭氏兄弟,彬(郴)李貽教、何子元,慈溪楊名父,余姚王伯安,濟南邊庭實。其后,又有丹陽殷文濟,蘇州都玄敬、徐昌穀,信陽何仲默。其在南都,則顧華玉、朱升之其尤也。諸在翰林者,以人眾不敘。[27]卷五十八,1671-1672
在李夢陽看來,當時參與“倡和”的郎署文人雖已增多,但直至弘治末年,仍不及翰林人多勢眾?!爸T在翰林者,以人眾不敘”,不僅僅是個“不敘”的問題,其對館閣的不滿,已寓其中。換言之,館閣依舊為當時文學權(quán)力的主宰者。盡管如此,并不妨礙前七子郎署文人作為一個文學流派的存在,以及其與館閣爭奪文學話語權(quán)的事實。
再說,文學流派的形成與其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的生成,往往不同步,文學理論的倡導、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的形成,多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李夢陽、何景明等郎署文人導致的文學權(quán)力遷移,即是如此。易言之,前七子郎署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形成之時,也就是文學權(quán)力真正移至郎署的時期。
萬歷九年(1581),張光孝作《外祖康公對山集后敘》曾有言:“我外祖奮起于蘇、李之途……何、李、王、邊,一時臻妙,俾數(shù)代陋習,至弘、德歸真,而后學始知趨向?!盵28]499這是說弘治、正德時,前七子郎署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已形成。作為康海之外孫,張光孝還是將其先人轉(zhuǎn)移文學權(quán)力的時間上限,溯至弘治時期。而李夢陽的追隨者黃省曾則以為,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是正德后的事,其《寄北郡憲副李公夢陽書》稱:“凡正德以后,天下操觚之士,咸聞風翕然而新變,寔乃先生(夢陽)倡興之力,回瀾障傾,何其雄也!”[29]781王廷也認同此說,其為薛蕙所作之《吏部考功郎中西原薛先生行狀》有曰:
于時大中丞浚川王公,適(謫)判亳州……是時,信陽何子仲默、慶陽李子獻吉,并馳聲藝苑,天下學士大夫多宗之。[30]123
據(jù)高拱所撰行狀,王廷相(浚川)“以失領(lǐng)勘合謫亳州判”,在正德三年(1508)。[31]787此后,郎署文學如日中天。特別是正德六年(1511),李夢陽起為江西提學副使后,重建書院、發(fā)展教育事業(yè)[32],“振起古學,力變宿習,褒獎義節(jié),訓正禮俗,士翕然向風”[19]卷十七,627,郎署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達到高峰,且一直持續(xù)到正德、嘉靖之際。王世貞《徙倚軒稿序》即稱:“當?shù)?、靖間,承北地、信陽之創(chuàng)而秉觚者,于近體疇不開元與少陵之是趣?!盵33]566從首創(chuàng)到蔚然成風,需要時間醞釀,作為前七子衣缽傳人,王氏于此意識清醒。
鑒于以上分析,李、何等前七子郎署文人真正大力倡導郎署文學并形成規(guī)模效應(yīng),是在正德、嘉靖間。具體說,應(yīng)是正德三年后至正德、嘉靖之間,這也就是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的時期。天啟三年(1623),黃汝亨作《虞長孺集序》即稱:“北地以大力倡德、靖間,其辭古而法,信陽以奇翼之,天下復見彝鼎焉。”[34]122四庫館臣頗為贊同此說,并一再申述之(3)如,《蘇門集》提要:“當正德、嘉靖間,夢陽以詩學倡導海內(nèi),學者無不從風披靡?!?高叔嗣:《蘇門集》卷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3冊,第561頁)《四庫全書總目·大復集》:“正、嘉之間,景明與李夢陽俱倡為復古之學,天下翕然從之,文體一變?!?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一,第1499頁)《四庫全書總目·明詩綜》:“正德、嘉靖、隆慶之間,李夢陽、何景明等崛起于前……遞相唱和,導天下無讀唐以后書。天下響應(yīng),文體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奪長沙之壇坫?!薄?/p>
當然,李、何等郎署文人促成的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也并非突發(fā)的,而是在前人探索基礎(chǔ)上進行的。平心而論,成、弘間,隨著郎署文學意識的覺醒,邵寶、儲巏等人開啟郎署文學門戶[35]497,郎署文學開始活躍。不過,此時的郎署文學基本上是臺閣體文學向郎署的延伸。弘治時,李、何等人相繼走入文壇,在短暫依附館閣之后,便開始與之爭奪文學話語權(quán)。正德三年(1508)后,郎署文學與館閣分道揚鑣,文學權(quán)力流向郎署;至正德、嘉靖之際,“茶陵之光焰幾燼”,文學權(quán)力真正移至郎署。
客觀地說,以弘治一朝為參考坐標,考察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時,或上溯至成化,或下及于正德、嘉靖間,將相鄰的朝代作為有機整體加以觀照,明文學權(quán)力遷移的漸次性,大致清晰可見,如此,可對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有一個較為全面、客觀的體識。
厘清了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的時間,接下來的問題是,移于郎署的究竟是哪些文學權(quán)力?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乃相對館閣而言,故有必要從館閣文學權(quán)力談起。成、弘以前,館閣與郎署職掌分工比較明晰。儲巏《贈少參吳君之官廣西敘》即稱:“近世遂以政事屬諸吏,文學屬諸儒,謂其截然有不相入?!盵36]456在此,“諸吏”主要指包括郎署文人在內(nèi)的各部曹官員。“儒”,主要指館閣、翰苑臣僚。李東陽《送翰林編修丁君歸省詩序》,言之益詳:
今之諸曹百執(zhí)事,各有長屬,以法相視,事有稟白,可、不可,則唯唯而退。以事當出,立受約束于庭,已,輒俯首去,不敢漫及他語。其勢分懸絕,固然莫殊也。惟館閣以道德文字為事……喜有慶,行有餞,周旋乎禮樂,而發(fā)越乎文章,倡和聯(lián)屬,亹亹而不厭……此詞林盛事也。[37]397-398
郎署的職責主要是“以法相視”,以政事為專職。館閣則以道德文字為職事,其掌控的文學權(quán)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掌管著朝廷各類文書的草擬權(quán)、撰寫權(quán),“凡贊翊皇猷、敷敭人文、論思獻納、修纂制誥書翰等事,無所不掌”[26]卷一,862,這是館閣文學權(quán)力的核心部分;二是壟斷著應(yīng)制、應(yīng)景之類詩文的撰寫權(quán),擁有傳記、碑、銘之類文章的代擬權(quán);三是主導、影響著一般詩文的寫作風格。如此,館閣自然易成為文章淵藪,成就所謂“詞林盛事”。正統(tǒng)元年(1436)進士劉定之《南郭子詩序》即稱:“文章當止于館閣而已。”[38]2708天啟四年(1624),劉尚信為楊守勤作《寧澹齋文集序》也稱:“明興,文章莫盛于館閣?!盵39]223當然,這里所謂的“文”,包含一些非文學因素,但這不影響?zhàn)^閣文人控制文學權(quán)力。
館閣文人寫作上,文法唐宋,詩尊盛唐,詞氣安閑,雍容典雅,此所謂之臺閣體。館閣文人主導、影響一般詩文的風格,主要是通過臺閣體寫作導向?qū)崿F(xiàn)的。自“三楊”至正德初年(1506),臺閣體一直處于文學壟斷地位,且名家輩出。錢謙益就指出,“館閣自三楊而外”,則有胡廣、金幼孜、黃淮;尚書有王直、王英;祭酒有陳敬宗、李懋;“詞林卿貳”有周敘、吳溥、陳璉、錢干等,“未可悉數(shù)”。[17]163其文風雍容典正,詞氣安閑,因歌舞升平需要,君臣尚好,殊為一致,在很長時間內(nèi)占據(jù)文壇主流,文學權(quán)力自然歸于館閣。“三楊”之后,經(jīng)天順、景泰、成化三朝,臺閣文學雖有衰落趨勢,但經(jīng)李東陽等力振,至正德初,仍能主導文壇。胡應(yīng)麟稱:
國朝詩流顯達,無若孝廟以還,李文正東陽、楊文襄一清、石文隱珤、謝文肅鐸、吳文定寬、程學士敏政,凡所制作,務(wù)為和平暢達,演繹有余,覃研不足。自時厥后,李、何并作,宇宙一新矣。[9]345
臺閣文學雖“演繹有余,覃研不足”,但在李、何崛起前,尚能秉持文柄,仍為文壇主流。陳田援引胡氏之語,稍事修改:“胡元瑞謂孝廟以還,詩人多顯達。茶陵崛起,蔚為雅宗,石淙、匏庵、篁墩、東田、熊峰、東江輩羽翼之,皆秉鈞衡、長六曹,挾風雅之權(quán)以命令當世,三楊臺閣之末派,為之一振?!盵12]931盡管如此,這仍未能阻止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
那么,究竟哪些文學權(quán)力移至郎署?客觀地說,從館閣移于郎署的文學權(quán)力,主要是一般性詩文的風格主導權(quán)。朝廷文書之類的大制作、應(yīng)制詩文的擬撰權(quán),仍為館閣掌控;除非有圣命,郎署文人一般無權(quán)問鼎。至于碑、銘、傳、記之類實用文體的撰寫權(quán),基本也為館閣控制;郎署雖可染指,但在時人心中的“含金量”,不可與館閣同日而語。在時人看來,館閣文是一種極為稀缺的文化資源。羅玘《館閣壽詩序》有曰:
有大制作,曰此館閣筆也。有欲記其亭、臺,銘其器物者,必之館閣;有欲薦道其先功德者,必之館閣;有欲為其親壽者,必之館閣。由是,之館閣之門者,始恐其弗納焉;幸既納矣,乃恐其弗得焉。故有積一二歲而弗得者,有積十余歲而弗得者,有終歲而弗得者。[40]7
在此,羅玘形象地刻畫出至館閣求文者的情態(tài):求文者唯恐遭到閣臣拒絕,即使有幸被應(yīng)允下來,一二年拿不到手,純屬正常;十余年不到手,是常事;終生求而未得,也不算奇怪。當時,至館閣求文,可謂仕宦通達者之標配,“舉世同然”。至于“仕未通顯”者,也可求之以“歸示其鄉(xiāng)人,以為平昔見重于名人”[41]189的炫耀資本。得之者,何其榮耀!既然如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求文者還是會優(yōu)先考慮至館閣求文的。
而且,在有些明人看來,移于郎署的一般性詩文主導權(quán),就行為主體言,還有其偏向性與不對等性。一般來說,李夢陽的功績在于詩,康海的貢獻在于文,張治道“李倡其詩,康振其文”的話語,即已言明。這一觀點,在張治道發(fā)論之前,即頗有市場。嘉靖十七年(1538),胡纘宗作《西玄詩集敘》云:“弘治間,李按察夢陽謂詩必宗杜甫,康殿撰海謂文必祖馬遷而下,學士大夫多從之,士類靡然。”[42]654嘉靖十八年(1539),李濂《胡可泉集序》亦云:“弘治間,武功康太史以馬遷之文倡,北郡李按察近體詩以杜倡,而古體則以漢魏倡,學者翕然宗之?!盵43]189館閣與郎署在詩宗盛唐這點上,基本一致;二者顯著的區(qū)別在于文,前者推崇唐宋,后者宗法先秦、兩漢。相對來說,文比詩的影響力要大些,從“文必先秦、兩漢,詩必漢魏、盛唐”[44]卷中, 65、“文必秦漢,詩必盛唐”[45]7348的書寫次序,可大體見之。這也是后者致勝的關(guān)鍵。
因此,“移于郎署”的文學權(quán)力,只是館閣所掌控的文學權(quán)力中最普通的那部分,其所擁有的核心文學權(quán)力,并未移出,館閣文脈依然不斷,而且一直延綿至明末。(4)如郭正域《葉進卿文集序》所言,自“三楊”以來,“此權(quán)自在”(郭正域:《合并黃離草》卷十八,《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14冊,第77頁)。只不過在郎署文學的亮麗光環(huán)映襯下,館閣文學顯得有些暗淡而已。萬歷年間,隨著后七子郎署文學式微,文壇甚至一度呈現(xiàn)出所謂文學權(quán)力“復歸臺閣”(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卷一百九十八《答郭太史美命》,《明別集叢刊》第3輯,第39冊,第374頁)的現(xiàn)象。但是,恰恰就是流出的這部分文學權(quán)力,在郎署文人手中大放異彩,轉(zhuǎn)變了明一代文風,成為當時文學主流。
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是一個值得認真反思的話題,尤其是其時空錯位問題,更期待深究。既然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發(fā)生在正德、嘉靖間,那么前七子郎署文人及其追隨者,何以要將其提前至弘治一朝?
中國古人論文,固有將音樂、文章興廢與政教興衰、國運隆替相關(guān)聯(lián)的慣習。他們以為,一個時代,無論承平還是式微,都能夠在特定的音樂、文學中有所反映,即音樂、文學(特別是詩文),往往成為世道興衰的風向標。文運興廢為國運興衰的表征,“文盛則運盛,文衰則運衰”[14]《息園存稿·文》卷九,603,逆推亦然。
不過,包括明人在內(nèi)的中國古人,似乎更關(guān)注文運與國運昌隆之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從某種程度上說,“其中蘊含著古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思想精華”[46]。弘治一朝,政治相對清明,被認為是難得的太平盛世,史家稱為“弘治中興”,自然也應(yīng)有相應(yīng)的文學作品,以鳴盛世。前七子郎署文人生遭其時、感觸良深。李夢陽《熊士選詩序》稱:
曩余在曹署,竊幸侍敬皇帝。是時,國家承平百三十年余矣,治體寬裕,生養(yǎng)繁殖,斧斤窮于深谷,馬牛遍滿阡陌,即閭閻而賤視綺羅,粱肉糜爛之,可謂極治。然是時,海內(nèi)無盜賊干戈之警,百官委蛇于公朝,入則振佩,出則鳴珂。進退理亂弗嬰于心,蓋暇則酒食會聚,討訂文史,朋講群詠,深鉤頤剖,乃咸得大肆力于弘學。於乎,亦極矣![27]卷五十一,1456-1457
在國家“極治”的背景下,士人“討訂文史,朋講群詠,深鉤頤剖,乃咸得大肆力于弘學”,李夢陽自不甘落寞,況且他本就以為“文氣與世運相盛衰”[27]卷五十五《章園餞會詩引》,1583,承平時要有承平時的文學,他意欲抓住難逢的樞機,與館閣爭奪文學話語權(quán),以構(gòu)筑其心目中的盛世文學書寫模式。王廷相也身有同感?!独羁胀颉贩Q: 弘治一朝,孝宗“右文上儒,彬彬興治”,可謂“太平有象,千載一時”,焉能無盛世文學與之呼應(yīng)!王廷相以為,李夢陽等前七子郎署文人“游精于秦漢,割正于六朝,執(zhí)符于《雅》《謨》,參變于諸子”[47]423,要以“文必先秦、兩漢,詩必漢魏、盛唐”的主張,取得主流文學制控權(quán),以書寫其盛世情懷,從而建構(gòu)其盛明文學的宏圖及書寫范式。后人于此,甚是明了,多有論釋。如王獻跋《渼陂先生集》以為,“海內(nèi)全盛”之際,李夢陽、何景明、王廷相、邊貢、徐禎卿等為詩作文,意在“潤色鴻業(yè),藻飾大猷”。[4]1袁袠《國寶新編序》稱:“弘治間,君臣一德,夷夏清晏,奇英妙哲,方軌并驅(qū),文體始變,力追元古。于時有關(guān)西李夢陽、姑蘇徐禎卿、信陽何景明,相與表里,以鳴國家之盛?!盵19]卷十四,587萬歷間黃居中也稱,成、弘之時,“國家鴻昌茂龐”,致使“學士大夫,類伉爽修潔,以風節(jié)自砥礪”,李、何等“各以清聲直節(jié),偃蹇曹郎侍從間,得肆力諸家”,以其鮮明的文學主張相號召,“扶輿郁浡,鬯為國華”[48]卷十三《柳南先生歸來稿序》,555。明末清初,陳子龍《答胡學博》尚稱:“國家右文之化,幾三百年,作者間出,大都視政事為隆替。孝宗圣德,儷美唐虞;則有獻吉、仲默諸子,以爾雅雄峻之姿,振拔景運?!盵49]1408如此,后人通過閱讀此類作品,可以想見當時太平氣象:“治世之氣象,亦隱隱隆隆可想見也”[50]卷七《正始編序》,51、“天下復見彝鼎”。鳴盛者也可因立言而不朽。正因如此,有人便發(fā)出“真恨不身生其際”[51]112之喟嘆。
文學的頌美功能與時代昌盛氣象,相得益彰,是富有鳴盛意識的前七子郎署文人所期冀的。然而,事實并非如其所愿,他們雖于弘治中后期亮相于文壇,但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的生發(fā)期,卻在正德、嘉靖間。要鳴太平盛世,僅生活于弘治一朝,遠遠不夠,關(guān)鍵是要在此時能形成文學轟動效應(yīng),才能與“盛世”同步,才有時代感、現(xiàn)場感。況且,以文鳴盛也需以盛世為基礎(chǔ)。正德一朝,武宗無道,朝政黑暗、國運日漸衰微,雖賴“孝宗十八年之培養(yǎng)”之根基,尚能“民安物阜,劇賊四起,皆得殄滅”[52]118,但已不能滿足前七子郎署文人“鳴盛”需要,不足以支撐盛世情懷的書寫。
因此,前七子郎署文人故意將理論的初倡期、文學的初創(chuàng)期與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的生發(fā)期,混為一談,有意錯亂時空,將其文學規(guī)模效應(yīng)的生成期,推前至弘治一朝,以便能搭上“弘治中興”的末班車。為達此目的,他們故意貶抑他人,拔高自己。康?!短⑸饺藦埫溪氃娂颉肪头Q,明興以來,詩人眾多,但未創(chuàng)制出經(jīng)典作品,更沒形成獨特文風。究其原委,主要是“顧承沿元宋,精典每艱;忽易漢唐,超悟終鮮”[3]卷三十三,585。直至弘治年間,李、何、王、徐等登上文壇,詩道方有定向。在《渼陂先生集序》中,康海更是盛氣凌人、目空一切,稱制造“文章之盛,莫極于弘治時”這一文學景觀者,“惟時有六人”與自己,完全漠視李東陽及其茶陵派之實績。樊鵬為何景明所作行狀,論調(diào)約略相仿。他斥責明代詩文“去古益遠”[2]680,主要是為褒揚李、何倡導復古造成的文壇千載之盛,而張本鋪墊。此舉無視文學發(fā)展的傳承性,刻意忽略前人探索之功,割裂文學傳統(tǒng),制造文學斷層,是典型的虛無文學觀,實不可取。
然而,“文盛則運盛,文衰則運衰”,又不盡然(5)元至正十四年(1354)二月,稾城俔中序朱右《白云稿》即稱:“先輩稱文章盛衰關(guān)乎世運,愚竊以為,未必然也。彼見歐、蘇、王、曾諸子,以文迭興,而適當宋祚之隆,故因得以為說。至若唐貞觀、開元之治,豈下于慶歷、元豐間哉?然文習弊陋,未聞有能掘起之者。及韓、柳輩出,辭章始復于古,而唐室之政,日就衰亂,何在其能關(guān)世運哉?”(朱右:《白云稿》卷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8冊,第4頁)。文學的發(fā)展與經(jīng)濟的繁榮有其不平衡性。經(jīng)濟昌盛、政治清明的時期,文學成就不一定斐然,反之亦然。如唐貞觀之時可謂治世,文學成就卻平平。而人類在孩提時代就能夠創(chuàng)制出藝術(shù)水準極高的神話,但隨著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奇跡不會再現(xiàn)。戰(zhàn)亂動蕩歲月,經(jīng)濟衰敗時期,文人一樣能創(chuàng)作出不朽名著。東漢樂府、建安文學,以及杜甫于安史之亂中所寫作的膾炙人口的篇章,皆為生動的明證。弘治時期雖為公認的“太平盛世”,但包括前七子在內(nèi)的文人,并未譜寫出與之相應(yīng)的所謂“盛明之音”。
從某種意義上說,將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定格于弘治一朝,不過是郎署文人鳴盛意識作怪而已。實際情況是,弘治后期,前七子郎署文人開始向館閣爭奪文學權(quán)力;正德、嘉靖間,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改變了明中期主流文學發(fā)展方向。因擬古不化,嘉靖初年(1522),郎署文學權(quán)力開始外流,六朝派、中晚唐派、唐宋派等各股文學勢力,順勢興起。此后,后七子郎署文人重舉前七子郎署文學旗幟,經(jīng)過艱苦努力,文學權(quán)力重歸于郎署。由于重蹈前七子之覆轍,萬歷間,郎署文學權(quán)力再度流失,流向了山林、市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晚明文學轉(zhuǎn)型。[53]因此,厘清明文學權(quán)力“移于郎署”說內(nèi)涵及其相關(guān)問題,可為宏觀上考察與把握有明一代文學發(fā)展、演變,提供一個相對別致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