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幽默漢英互譯的考究

2021-11-30 07:08
關鍵詞:繞口令字面雙關

范 允 龍

在眾多的文學作品翻譯中,幽默的翻譯是比較特殊的,哪怕把每個字搞懂了,也不一定搞得懂它幽默在哪里。翻譯太直白,會把作者的幽默度搞丟了,翻譯得太晦澀又會讓讀者搞不懂幽默在哪里,如何翻譯好幽默,得須一番考究不可。

一、幽默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

(一)幽默的可譯性

所謂可譯性,“是指兩種不同的語言、文字之間,通過翻譯,將源語文本或單位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實現(xiàn)使用兩種不同語言的人群對同一個事物的理解”(1)田慶芳:《語言的不可譯性與文化的不可譯性比較》,《上海翻譯》2007年第2期。。亞利桑那大學的Don L.F.Nilsen博士認為幽默是完全可譯的,他甚至認為成功的幽默譯本還可以比原文更精彩。他的觀點儼然否定了“不可譯性”,可能是站在采取一切變通的辦法的角度;站在“世界大同”的角度;站在世界已經(jīng)從數(shù)千種語言互不相通的初始,到現(xiàn)在的世界已經(jīng)是互通有無的程度等角度來看待問題。盡管他的觀點有失偏頗,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只是一個限度問題。兩種語言之間不存在絕對的不可譯,只是翻譯的程度與原文緊密或疏遠而已——這是解決不可譯性或可譯性爭論的關鍵。J.C.卡特福德1965年在《翻譯的語言學理論》中也指出:“可譯性是一個漸變體,而不是一個明確的二分體。源語文本和語言單位或多或少是可譯的,而不是絕對的可譯或不可譯。”(2)李文革:《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48頁??磥?,他們是站在了“相對論”的角度來認可翻譯是可譯的。

因邏輯性、情節(jié)性、描述性、真理性等因素引發(fā)的幽默,都應該屬于“可譯性”的范圍;因語言文化差異性、民族性、地域性、習慣性、歷史性等多種因素,幽默的不可譯應該是在少數(shù),否則漢英幽默互譯的作品就不會如此浩瀚如云。

(二)幽默的不可譯性

各種語言之間總是會存在著“不可互換”的地方,尤其是幽默翻譯,往往每一個單詞、字的意思都明白,其語法也清楚,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翻譯出幽默的點和度。因為比起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幽默往往更有源語強烈的文化特征和民族個性。由于文化習俗、價值觀念、民族心理的差異,不同語言群體的成員有著不同的幽默感,更何況文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差異。在漢字與其他語種之間,其形狀、結(jié)構(gòu)、語音都大相庭徑。就文字的形狀、結(jié)構(gòu)、語音形成的幽默就不少,甚至利用語序也能產(chǎn)生幽默。這些由文字形狀、結(jié)構(gòu)、語音以及語序所產(chǎn)生的幽默,就具有不可譯性。下面舉例說明幽默的不可譯性:

(1)《仁人忍刃》(3)古詩詞賞析:《同音文,讀后你的舌頭還好嗎……》,https://www.sohu.com/a/203848737-659433。

人人仁人人忍人,認仁人忍人刃人。

仁人仁忍人人刃,人忍人人人人仁。

忍人仁人任人刃,任人刃人任仁人。

翻譯為白話文:

如果每個人仁義,就每個人都會忍耐他人,認識仁義的人會忍耐他人攻擊自己。仁義的人會仁義地忍耐每個人對自己的攻擊,人們會忍耐每個人,那么每個人都會仁義。有忍耐力的仁義之人讓別人隨便攻擊,任別人攻擊自己的只有仁義的人。

第(1)例子,盡管只是翻譯成為漢語的白話文,就已經(jīng)丟失了繞口令拗口的那種幽默感,在英語里就更找不到這么一個對應的一音到底的詞,來完成既拗口又有對應意思的“翻譯”。而且漢語白話文的這種翻譯,只是一種解釋性的翻譯,其本身就是對繞口令的一種破壞,因為它丟失了繞口令的體裁和風貌,當然也就丟失了幽默度,更何況是譯為外文——這種語音上的“不可譯性”是顯而易見的。

再從文字結(jié)構(gòu)所引發(fā)的幽默來看,也是屬于不可譯的。

舉例:(2)A: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The letter "B".

例子(2)本身就屬于文字型幽默,不同語言是無法完成其翻譯的。但有人居然用了所謂的“功能翻譯法”來完成:

甲:什么會使門變闊?

乙:“活”字唄!

例子(2)的這種“功能翻譯法”還被發(fā)表在一些雜志上,被作者稱之為“框架翻譯法”,并對此論述:“譯文盡管沒有忠實于原文的意義,但可以大致保持原文的幽默情趣而不損害原作的精神。我們認為這是語言幽默翻譯中一個值得推崇的可行方法。”

以上摘抄自某論文,它是用“類比”辦法來代替了翻譯。那么試問,英語里這種模式的幽默例子如果有很多個,是不是都可以用同一個模子來代替所有的翻譯?比如我就發(fā)明這么一個屬于同模子的幽默例子:

(3)A:What can make now snow ?

B:"S".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用公式套用的辦法來代替具體的每一件事情,這本身就不是翻譯。

還有因語序而形成的幽默,也具有不可譯性。

例子(4)

一才女遲到,匆匆走入教室,斜瞥了黑板一眼。老教授令其背對黑板回答今天課程題目。該女生乃一目十行之才女,遂果斷回答:“性感與性理論!”

全班同學笑得人仰馬翻,老教授氣得目瞪口呆。

才女回過頭來,才知道是自己看倒了,黑板上寫的是:“論理性與感性?!?/p>

例子(4)就是不可譯的。漢語具有正著念反著念,既能表達不同意思,還能表達相同意思的功能,在外文里是無法做到的。比如就有這樣一個求對的具有幽默性質(zhì)的對聯(lián),要求正反念意思都一樣。上聯(lián)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求下聯(lián)。我對應的下聯(lián)是:“貴陽稀晴日晴稀陽貴”——這在外文里也無法找到對應的又不失其意思的翻譯。

以上例子說明,幽默翻譯“不可譯性”是存在的,且不僅限于以上文字文化的三個方面存在,在其他方面也同樣存在不可譯性。比如修辭當中的雙關語,就難以找到相關對應的詞語;比如在民族性、地域性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不可譯性。

(三)幽默怎樣從不可譯性最大限度地達到可譯性。

既然幽默不可譯性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那只得老老實實地在不可譯性中去尋求其可譯性,最大限度地達到可譯性,即采取一些變通的手法,使之最大限度地接近源語的意思。

主要從語言性、文化性和意境性三個方面來考慮:

1.語言性幽默從不可譯性到可譯性的變通

語言性幽默無外乎由語言的“義、音、形”所構(gòu)成,三種情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可譯性。

A.由“義”產(chǎn)生的幽默不可譯性的變通

不同的語言所包含的“義”是千差萬別的,它受限于地域性、習慣性、歷史性和民族性,比如寓言性幽默、典故性幽默、謎語性幽默等;比如由“義”而產(chǎn)生的歇后語幽默(不包括由“音”而引發(fā)的歇后語方面的幽默);比如因錯位邏輯或錯用語法導致語義上的幽默,等等,都會帶來一定的不可譯性。舉一個因習慣性用法而產(chǎn)生歧義的幽默例子:

(5)"Surname"

A company president got into his large car." Ah, a new driver."

"What is your name?"

"Charles, sir."

"Sorry, I never call my employees by their first names," said the executive ," What's your surname?"

"It's Darling, sir."

"Well....drive on, Charles."

例子(5)里,darling是“親愛的寶貝”或“寵兒”的意思。此詞習慣性通常作為夫妻之間的愛稱,不是姓也不是氏。由于司機的老婆長期稱呼司機為“darling”,以至于司機把自己的姓都搞忘記了,長此以往同時也把“darling”的意思也全搞忘了。為著使這一幽默點不丟失,可以通過兩點來變通:1、不能像宋美齡稱呼蔣介石那樣音譯為“達令”,而要直接意譯出來,形成強烈的矛盾。2、在漢譯里帶括號。

翻譯文本:姓

一個公司總裁坐進他的大轎車,“啊,新來的駕駛員,叫什么名字?”

“查里斯,先生?!?/p>

“對不起,我從來不叫我雇員的第一個名字,”總裁說,“你的姓是什么?”

“名叫親愛的寶貝(darling),先生?!?/p>

“好的…開車,查里斯?!?/p>

在語言的“義”方面,幽默的翻譯還有一種既特殊又很普遍的情況,它既涉及語言的“義”,也涉及語言的“音”,這種幽默由雙關語形成。在英漢兩種語言里,一般也是難以找到意思一模一樣的雙關詞來翻譯的,只能從意思上面變通,即不一定抓住源語里的那一個雙關語不放,可以在目的語里面重新尋找另外一個有同樣意思的雙關語來完成對應的翻譯,但切忌用“類比”的所謂“功能翻譯法”“框架翻譯法”來作為翻譯。舉例:

(6)A:"Why is the river rich?"

B:"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翻譯文本:A.“為什么河流如此有錢?”

B.“因為它一直涌向(擁享)前(錢)嘛!”

所以,用漢語里的“涌向”和“前”與“擁享”和“錢”是諧音翻譯,來表達出rich和banks的關系,不僅完成了語“義”的統(tǒng)一,還保持了英語里雙關的幽默風格——這里存在著一定的碰巧性。

B.因語言的“音”而產(chǎn)生的幽默不可譯性的變通

由漢語的“音”所產(chǎn)生的幽默,一般都是不可譯性的,比如例子(2)繞口令所形成的幽默,比如諧音雙關發(fā)生的幽默。但有時,也可能通過找“公分母”變通的方法來“翻譯”。

例子(7)Put more poems In fire.

"I wrote a poem, " Tom said to his friend.

"Do you think I should put more fire into my poems?"

His friend said, "No, I really think you should put more of your poems in the fire.

例子(7)是一個同音異義雙關詞構(gòu)成的幽默,在這里就是要從語言的“音”的角度來考量,如何在漢語里找到“fire”這個單詞的同音異義的雙關詞,怎樣把“fire”的“火”和“熱情”兩個意思吻合起來。首先是去搜索出它們在“音”方面的“公分母”,很顯然“熱”字最為適合,因為“火”里面有“熱”,“熱情”里面也有“熱”,通過漢字“熱”這個“公分母”,把不同意思的雙關鏈接起來,這樣,在目的語里也能感受得到源語里面的幽默點。

翻譯文本:把更多的詩扔進火里

“我寫了一首詩,”湯姆對他的朋友說,“你認為我應該在我詩里投入更多的熱情嗎?”

他的朋友說道,“不,我倒是認為你真地應該把你更多的詩投進熱火里?!?/p>

在“火”的前面多加一個“熱”字,使“熱情”在語音上與火“鏈接”起來,這也是相聲里常用來作為“抖包袱”的手段。但這個也不是萬能,有一定的碰巧性。萬一找不出這個“公分母”,那只能再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比如注釋法、解釋法、括號法等辦法——這就是不可譯性帶來的麻煩。

對由語言的“音”所造成的幽默,比如繞口令,一般也是不可譯的,但對于少數(shù)繞口令,或許在目的語里,能找到保持其繞口風格的語言,只不過所繞口的諧音不一定就是漢語里的同一個音——算是一種變通吧。

例子(8)

一同學上物理課睡覺,被老師看到。

老師:“這位睡覺的同學,請問:‘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西湖?’ 的下聯(lián)是什么?”

這同學這樣回答:“上物理,如霧里。霧里看物理,勿理物理?!”

這下聯(lián)連蘇軾都沒對出來,被一個在物理課睡覺的同學居然對了出來!

例子(8)屬于幽默的一種不可譯例子。其本是繞口令帶來的幽默,而且在繞口令里又還組成了一幅對聯(lián),所以,其翻譯至少要能保持這兩個要素:“繞口”和“對聯(lián)”。所謂變通,就是變通為押輔音的“韻”,因為英語單詞大多都是以輔音結(jié)尾的;第二個變通就是,漢語是每一個字一個音,而英語里一個單詞不一定是一個音。所以,變通為一個單詞對應一個漢字,當然盡量選那些單音節(jié)詞,至少在單詞和漢字的數(shù)量上是一致的,使上下句子就像對聯(lián)一樣對仗和工整;第三個就是,盡量在每一個句子里尋求某一個出現(xiàn)頻率高的輔音,萬一比較困難,也還可以尋求兩個輔音的雷同,只要能形成繞口令的感覺就算是變通了。

根據(jù)以上的變通“原則”,試翻譯上面的繞口令對聯(lián)如下:

Tour West Lake,tinpot was taken, tinpot falled in West Lake, pity West Lake!

Has the physics,is the fogs, in fogs sees the physics ,gratuitous the physics!

這個譯本基本完成了其漢語的意思,并且還形成了英語里的繞口令,雖然不是漢語里同一字詞的音的繞口令,但也起碼在原意思不變的情況下,保持了繞口令和對聯(lián)兩個要素:英語里的上下聯(lián)的單詞數(shù)也是一樣的,都是14個單詞,算是對漢語對聯(lián)的對仗有了一個交代;上聯(lián)的繞口音有兩個(分別打得有橫杠):一個是尾音“t”(打得有雙橫杠),一個是“k”音(打有單橫杠),它們交替出現(xiàn),形成雙音繞口;下聯(lián)的繞口音就是一個“s或發(fā)z”(打得有單橫杠)帶來的相關的音。這也有碰巧之嫌,所以我稱之為“碰巧法”。

C.因語言的“形”而產(chǎn)生幽默的不可譯性的變通

在漢英語言的“形”里,難得找到同一性。因為一個是方塊文字,一個是拼音文字。由形狀引起的幽默當然就更難翻譯,比如像顛倒語序、幽默拆字術、幽默字謎(字構(gòu)型)、因為“字”型引起的幽默歇后語等等。這里的變通,只能是在英漢里努力去尋找是否有相應的字詞——即碰巧法;再就是要按照平鋪直敘譯法+字面譯法,看看是否能完成相應的幽默效果;如果沒有,再用注釋法、解釋法或括號法。為最大限度保證其源語的幽默風格,要盡量少用注釋法和解釋法,因為那樣容易丟失幽默要素。

所謂碰巧法并不單純是碰運氣,也需要譯者的大詞匯量以及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

例子(9)

Write Your Name Backwards

The other day a man named William Smith went to a police station.He wanted to get a license to drive an automobile.Behind the desk in the police station sat a police captain.This police captain was not a very politeman.

"I would like get a license to drive an automobile," said Mr.William Smith a little timidly.

"You have to fill out this card first," said the police captain.He threw a small white table in Mr.Smith's direction:"Put your name at the top."

"In ink?" asked Mr.Smith very politely.

"Of course, in ink," said the police captain."Put your last name first and your first name last."

"How's that?" said William Smith.H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police captain.

"Write your name backwards.Your last name first and your first name last.BACKWARDS !"

"Backwards?"

"That's right.That's just what I said."

Slowly, carefully Mr.William Smith began to write,thought it seemed a little strange,his name:HTIMS MAILLIW

在例子(9)中,把 SMITH WILLIAM 倒過來寫成“HTIMS MAILLIW”。如果按倒著寫出來的英語,不符合英語發(fā)音規(guī)則,就即或按算字母讀音般地硬音譯出來,與漢語前面所音譯的漢語名字“史密斯·威廉姆”對仗不起來,所以,借助漢語里的音譯來倒著寫,即:“斯密史·姆廉威”,較好地保持了源語的幽默風格。

2.文化性幽默不可譯性到可譯性的變通

所謂文化性幽默不可譯性,是指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幽默不可譯。尤金·A.奈達曾說:“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4)馮慶華主編:《文體翻譯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5頁。但是某些語言中的詞語所承載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語中有時找不到合適的或者不存在對應的表達,出現(xiàn)了語義空缺;或者同樣的語言在英漢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中代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意義。比如各國的成語典故,包括英語里的idioms形成的幽默,比如,各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等,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可譯性。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子(10)

Bright red costumes with hats, shoes and stocking to match, are to be all crazy in the spring, 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 in case short-sighted person on their way to post letters.

翻譯文本:女人們在那動人心弦的春天里,身著鮮紅的套裝,加上紅色的帽子、紅色鞋子、紅色長襪搭配,在街上可要小心不要打哈欠,謹防哪個近視眼會直接走向你來投遞信件。

盡管在英語里“紅色(red)”這個單詞只出現(xiàn)了一次,但為著突出英國的郵筒從頭到尾都是紅色的這么一個背景,所以,翻譯的時候把女人們從頭到腳的服飾,一一重復了“紅色”,這不是多余的重復,而是為著強化英國郵筒的顏色,故意對“紅色”作了增益性的翻譯,起到對英國文化注釋的作用,讓人不用另外的注釋,感悟出這些女人像英國的郵筒——應該算是一種變通。

再比如漢語成語和英語idioms互譯,就難以做到一一對應,更何況由成語形成的幽默,就更難翻譯了。

例子(11)

有語文天才的數(shù)學老師

數(shù)學老師給語文老師拋出了一串數(shù)字,作為謎面,要求語文老師全部要用成語猜出它們的謎底。這可把語文老師氣傻了! 認為幾乎不可能,只得向數(shù)學老師求饒。數(shù)學老師給出了以下的答案:

①謎題:0000

謎底:四大皆空

②謎題:2,3,4,5,6,7,8,9

謎底:缺衣(一)少食(十)

③謎題:7/8

謎底:七上八下

因為例子(11)的幽默點與字面緊密相關,為使其翻譯不丟失幽默,在這里就只能用直譯法,我的直譯法就是:平鋪直敘法+字面譯法+音譯法的組合。平鋪直敘法就是按意思直接翻譯,不考慮文采和潤色;字面翻譯就是不考慮邏輯和語法關系,只注重字面形式;音譯就是不考慮內(nèi)容,只注重發(fā)音大致一致,以確保形成幽默的字面風格。

翻譯:

① 謎題:0000

謎底:四大皆空

翻譯文本:

Puzzle:0000

Solution:Four zeros means nothing in four directions.

Note:"four directions", as match to the "four zeros", which also means all directions.

② 謎題:2,3,4,5,6,7,8,9

謎底:缺衣(一)少食(十)

翻譯文本:

Puzzle:2,3,4,5,6,7,8,9

Solution:Lack of one(yī)and ten(shí).

Note:In Chinese,"one" pronounces(yī)like clothes’pronunciation,"ten" pronounces(shí)like food’spronunciation.

③ 謎題:7/8

謎底:七上八下

翻譯文本:

Puzzle:7/8

Solution :Seven over eight

Note:In Chinese ,it means unsettled state of mind

對①的翻譯采取了意譯+注釋,既要照顧到成語的基本意義,又要照顧到與謎面數(shù)字的吻合,所以在 directions的前面保留了four;對②采取了字面譯法+括號(漢語發(fā)音)+注釋,只有這樣的直譯,才能多少保持一點謎語幽默的味道,至于“一”和衣服的“衣”字,“十”和食品的“食”字,根本就屬于不可譯,只得老老實實地采用帶括號,附上漢語拼音;對③也采取了字面譯法+注釋,如果這里采用了意譯,翻譯成為八分之七,那就完全失去了成語的含義,當然也必須帶上注釋,來說明七上八下在漢語里的意思——也算是翻譯上的一種變通吧。

所謂文化背景,應該也包含政治方面的、政策方面的、民俗方面的,等等。尤其是在中國不同時期政治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笑話、幽默不勝枚舉。

3.語境性幽默的不可譯性到可譯性的變通

這里的語境性幽默是狹義的,因為所謂語境應該包含兩個方面: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和語言場景。由于上面文化性幽默不可譯性的論述里已經(jīng)包含了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這里只論述語言場景所產(chǎn)生的共知信息。對語言的場景共知信息處理不好,也會有一定的不可譯性,也需要一定的“變通”。這里的語境特指語言的“上下文、人物、事件、地點、時間”的語言環(huán)境,一般不帶有社會文化背景的地域性、民族性、政治性因素,同時也不是上面所論述到語言的“義、音、形”三種情況,那只屬于語言本身的問題,不在語境之列。

尤其是幽默翻譯,就要認真理解這種語境。正如克萊姆斯曾經(jīng)分析到:“我們不得不弄清他們?yōu)槭裁磿f那些話,是如何說的,以及在怎樣一個特定的情景下對誰說的那些話。”(5)Kramsch C,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例子(12)

A Clean Lady

A clean lady in a bank wrote a note to her boss, saying, " You don't trust me."

"How can you say that?" the branch manager replied." I even leave the keys to the safe flying around."

"That's true,but none of them fit." said the clean lady.

從例子(12)來看,就是要從語境來考慮,僅從clean的基本詞義就是“干凈的、清潔的、打掃、把弄……干凈”來著手,只能把 “clean lady”,翻譯為“女清潔工”,與銀行老板以及下文發(fā)生的幽默根本不搭界。應該使翻譯朝著“信不信任”的意思靠近:由于老板的鑰匙亂扔,表達了對“l(fā)ady”的“信任”。所以,利用“clean”的原始意思“干凈”,在其前面增加“手腳”,譯為“手腳干凈的”,恰好“手腳干凈”的比喻,在漢語里就與“信任度”發(fā)生了聯(lián)系,這樣還能與女士最后所說的“沒有一把鑰匙是管用的”形成了幽默所要求的落差。

翻譯文本:

手腳干凈的女士

銀行里一個手腳干凈的女士給她老板寫了一張條子:“你不信任我?!?/p>

“你怎么能那樣說呢?”分行行長回復道,“我甚至把保險柜的鑰匙到處亂放?!?/p>

“那倒是真的,可沒有一把鑰匙是管用的?!笔帜_干凈的女士說。

在一定的意義上,這里的翻譯完全是由語境來決定,只能這樣翻譯。

同樣,由一詞多義的雙關詞產(chǎn)生的幽默,其翻譯也要從語境上去考究。

例子(13)

Not A Bit

Teacher: You missed school yesterday, didn't you?

Timmy: Not a bit.

翻譯文本:壓根兒也不

老師:你昨天沒去(思念)上學,是嗎?

蒂米:壓根兒也不想。

注釋:miss是雙關語,一是錯過的意思,即錯過上學、逃學意思;一是思念的意思。

這就是典型的一詞多義雙關引起的幽默,由于雙關詞“miss”里的兩個意思大相庭徑,在漢語里根本找不到如此對應的詞。變通的辦法是:首先,從語境里分析出蒂米反感上學,喜歡逃學的場景,圍繞這個場景來翻譯蒂米的話語,使蒂米的語言在短短的幾個字里就體現(xiàn)出“反感上學,喜歡逃學”的意思;第二,肯定要加以輔助手段,通過括號法,帶上原詞雙關意思,才能使上下文得以從邏輯上講得通;最后再加上一個注釋。據(jù)此,如果按平鋪直敘地翻譯為“一點兒也不”,顯得平淡,而選用了“壓根兒也不”的翻譯,就更能體現(xiàn)出蒂米的厭學情緒,以至于蒂米會產(chǎn)生出對老師“miss”意思相差甚遠的理解——這就是認真分析語境帶來的結(jié)果——算是一種變通吧。

以上僅僅是從語言、文化、語境(狹義的)三個方面探討了幽默的不可譯性到可譯性的變通。

二、不要丟失幽默要素

如何找到幽默要素,首先就得了解幽默要素構(gòu)成的機制。其機制比較多,也比較復雜,在這里只簡單地表述幾種主要形成幽默點或幽默度的基礎理論,便于翻譯幽默時尋找幽默要素。幽默點或幽默度形成的機制主要有傳統(tǒng)的三大幽默理論以及錯位邏輯的交叉和預期落空等理論:1.優(yōu)越/蔑視論。2.乖訛論/不一致論。3.釋放論/寬慰論。4.“錯位邏輯的交叉”理論。5.“預期落空又回歸”理論,等。

下面就幽默形成的這幾種主要的機制,舉例說明:

①由優(yōu)越/蔑視理論形成幽默的機制:

例子(14)

在世界第一瀑布前,導游對一群旅游者說:“如果在場的女士們能稍稍安靜一會兒,我們大家將可以聽到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水聲?!?/p>

例子(14)是用夸張修辭的手法形成的諷刺性幽默,諷刺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蔑視他人的意味。一般在文明的社會里,說話低聲秀氣也是文明的象征。這里的幽默點就是拿女士們的“聒噪”與大瀑布聲音的“比較”,在字里行間隱含著說話者的優(yōu)越感和鄙視感——幽默形成的機制。

從這個機制來看,其翻譯不需要搞一個什么“歸化法”來畫蛇添足,“平鋪直敘”地翻譯就可以,因為句子本身就已經(jīng)包含了優(yōu)越感和鄙視感。

② 由釋放/寬慰理論形成幽默的機制:

例子(15)

一老外,體驗北京公交,徹底暈菜。他先從全世界最牛的公交站“北京西站南廣場東”上車,然后聽播音連續(xù)不斷地播出最暈的地名,依次是:“安慧橋東、安慧橋西、安慧東橋東、安慧東橋西、安慧西橋東、安慧西橋西? ……”最后還來了一個最考驗漢語聽力的是:“前門到了,請您從后門下車”。

例子(15)是一個讓人感覺到釋放和慰籍的幽默。它利用了多幽默點、繞口令和重復使用方向詞來達到幽默的效果。其幽默要素有三:第一個是繞口令語音上的幽默感;第二個就是方向詞重復使用,讓人迷失方向的愉悅感;第三個是最后一句話的矛盾方向詞,讓人產(chǎn)生荒唐感,這幾個“感”確確實實讓人好好的“釋放”和被“慰籍”了一回。

還好,這里的繞口令不像上面的例子(2)里,需要找到重復的一個音,在這個幽默里,由于是重復地名兼方向詞帶來的繞口,所以翻譯地名詞,就不用去找英語里相應的詞,只用地名音譯就行;方向性的詞在英語里也會產(chǎn)生繞口的感覺。如:"Anhui east bridge, Anhui west bridge, Anhui east of east bridge, Anhui west of east bridge, Anhui east of west bridge, Anhui west of west bridge……"。第三個幽默點主要是體現(xiàn)矛盾,只能用音譯法、括號法來完成,才能保持矛盾感而不丟失幽默點。如:"Here Qianmen(Front Door)is, please get down from back door!"

③ 由乖訛/不一致理論形成幽默的機制:

例子(16)

論文題:

“在愛情上是女人專一 還是男人專一?”

獲獎優(yōu)秀答卷:

女人善變,男人專一!

其論證為:

女人五十年代喜歡工人,六十年代喜歡軍人,七十年代喜歡讀書的人,八十年代喜歡詩人,九十年代喜歡富人,現(xiàn)在又喜歡貪官……

而男人,無論哪個年代,始終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

例子(16)很顯然,這是故意混淆了“人”的類別,產(chǎn)生了乖訛/不一致性。年輕漂亮的女人是一個類別,對應的類別應該是年紀類別,比如應該是年輕漂亮的男人,然而這里卻拿來去對應了職業(yè)的類別,即工人、軍人等,所以帶來了乖訛,這個乖訛點就是幽默點。在這里平鋪直敘地翻譯,不會存在丟失幽默的問題,但對“專一”一詞的翻譯就比較考究,因為“專一”一詞在英語里有好幾個,比如有concentrated、specifity、single-minded等,鑒于乖訛點就是故意混淆不同類別的人,強調(diào)女人的善變,所以從乖訛的角度來說,這里用single-minded就要更能突顯上下的矛盾。如:Is it a woman or a man single-minded in love?

④ 由錯位邏輯交叉形成幽默的機制:

例子(17)

《鄭人買履》

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jīng)挑好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庇谑欠祷丶胰ト〕叽a。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

例子(17)是一個古代笑話,幽默點就在于鄭人堅持自己最原先的邏輯是對的,忽視了情況變化以后,“量好的尺碼”與“自己腳的尺碼”在邏輯上是一致的,屬于同一律,因為尺碼的大小就來自自己的腳。而由于鄭人的荒唐,把“自己腳的尺碼”的邏輯與“量好尺碼”的邏輯硬搞成了兩條,即錯位邏輯,變成了非同一律,從而使“自己腳的尺碼”的邏輯與“忘記帶量好的尺碼”的邏輯在“尺碼”這個媒體詞上得以交叉。

由于錯位邏輯的交叉就包含在情節(jié)里面,屬于“情節(jié)性”幽默,把情節(jié)翻譯出來,邏輯錯位的交叉也就被翻譯出來。只不過要注意:1、前后時間詞語的翻譯,強調(diào)鄭人來回折騰之后,最終沒有買到鞋子。2、雖然這個幽默不涉及地域和民族差異,但涉及中華文化背景,這是一個典故成語,有些會有一定的荒誕性,但往往滲透出很深的哲學原理。所以,在翻譯成語故事時,做一點變通,比如翻譯幽默的“鄭國人”時,要么加上一點注釋The person from one of Chinese ancient states which named Zhengguo,要么利用一下增益法,直接把注釋The person from one of Chinese ancient states which named Zhengguo,作為“鄭國人”的翻譯,以體現(xiàn)是典故性的故事。

⑤由預期落空理論形成幽默的機制:

例子(18)

一件離婚案開庭了,原告的律師用同情的口吻詢問原告:“根據(jù)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某天晚上,當你回家時,發(fā)現(xiàn)有個男人躲在衣柜里,是嗎?”

“是的,一點也不錯!”原告回答。

“當然會使你憤怒和悲傷啦!”律師說。

“我當然會悲傷,”原告道,“試想,我連一個掛衣服的地方都沒有了!”

例子(18)明顯是“讓人預期落空”的機制作用下所形成的幽默。讓人憤怒和悲傷的關鍵,肯定是自己的太太趁他上班的時候在家約會——這是在預期之內(nèi)的事情,但原告所悲傷的是,居然是沒有地方掛衣服,因為掛衣服的柜子被老婆的約會對象占據(jù)了——預期大大落空——這就是幽默的點。當然只能老老實實地用“平鋪直敘譯法”,不能用 “歸化法”把事情點穿了,即因果關系說出來。按照這個機制的原理,給讀者留有“落空”的余地。

形成幽默的要素很多,這里只是幽默形成的幾種主要機制的舉例。一般來說,只要從形成幽默的機制入手,在目的語里面保持著源語里面的幽默機制,就找到了幽默的要素,從而不會因翻譯丟了幽默。

三、運用好翻譯的基本技巧

其實,幽默翻譯的基本技巧在上面的“幽默的可譯性與不可譯性”和“怎么找到幽默的要素”兩大項內(nèi)容里都已經(jīng)涉及了不少,只不過在這里再進行歸納和闡述一下與一般翻譯的基本技巧不盡相同的地方:直譯法(平鋪直敘譯法+字面譯法+音譯法);意譯法=歸化法(平鋪直敘譯法+重寫+碰巧法)+ 增刪法(增益+刪減);輔助譯法=解釋法+注釋法+括號法。

(一)直譯法——平鋪直敘譯法+字面譯法+音譯法

按傳統(tǒng)所定義的直譯法,即“所謂直譯就是照字面翻譯,直譯法特別適合不體現(xiàn)民族特色且語句尋常的幽默和情景幽默的翻譯”(6)蔣學軍:《論英語幽默語言的翻譯》,《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但在我的幽默翻譯觀里,直譯不僅僅是以上所界定的意思,我把直譯法分為了三種:平鋪直敘譯法+字面譯法+音譯法。平鋪直敘譯法與意譯法是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式,不像意譯法需要一定的歸化或一定的潤色。但平鋪直敘譯法又區(qū)別于字面譯法,因為平鋪直敘譯法還要講究語法對應以及要符合目的語的習慣,而字面譯法不考慮語法和目的語的習慣,連語序都與源語一模一樣。甚至還可以把字面譯法稱呼為形狀譯法,即直接按字面翻譯出來;音譯就是直接把源語的發(fā)音換成目的語的發(fā)音標識。

下面逐一舉例性分析:

1.平鋪直敘譯法

如對《鄭人買履》的翻譯,就用不著其它技巧,用平鋪直敘譯法就能把幽默點翻譯出來:The person from one of Chinese ancient states which named Zhengguo decided to buy himself a pair of shoes.He measured his feet but left the size on his seat, and went to the market without it.When he found the shoes he wanted, he gave an exclamation of dismay: "Why I forgot to bring the measurement!" He went home to fetch it.By the time he got back to the market, the fair was over;So he failed to buy his shoes."Why didn't you try the shoes on?" someone asked him." I trust the ruler more than my feet," he said.

這種譯法并沒有使之丟失了內(nèi)在的幽默,因為這是一個情節(jié)性的幽默,只要情節(jié)在,幽默就在,只不過在翻譯前要像上面敘述的那樣,先審視一下其幽默點是否就含在情節(jié)之中。這種翻譯其實就是對文本的“照本宣科”。這種譯法因為照顧到了語法、語序、潤色,所以不屬于字面譯法,也沒有利用歸化法,所以只能是平鋪直敘法。

2.字面譯法

比如上面例子(11)為不丟失幽默點,對7/8“八分之七(seven eighths)”的翻譯,就直接按字面形狀來翻譯:“七在八之上(seven over eight)”。

再如上面第(10)例子里,連語音都按字面譯法來處理:利用“backwards”單詞的雙關意思,把“SMITH WILLIAM”倒過來書寫的“HTIMS MAILLIW”,直接字面譯法為“斯密史·姆廉威”。

3.音譯法

如上面第(16)例子,在最后的一句話“前門到了請從后門下”,翻譯為“Qianmen(Front Door)here is ,please get down from back door!” 因為“前門”在漢語里有雙關的意思,如果不用音譯法,就把雙關的第一個“地名”的意思丟掉了。

(二)意譯法——歸化法(平鋪直敘譯法+重寫+碰巧法)+ 增刪法(增補+刪除)

意譯法就是想方設法地把源語的意思最大化地翻譯為目的語相應的意思,具體為兩大法:歸化法+增刪法。

1.按照Peter Newmark的觀點,歸化是“最自然的翻譯形式,是將源語文化轉(zhuǎn)變?yōu)槟康恼Z文化,進而重寫文本?!?7)Newmark and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London:Prentice Ha,2003,p.189.歸化翻譯要求譯者以目的語的接受者為準則,用本國的說話方式、思維向讀者介紹譯文的內(nèi)容。所以,在譯者平鋪直敘地直譯原文之后,還應對譯文進行重寫,讓讀者覺得譯文親切好似來自自己身邊而非來自遙遠的國度,就像郭沫若等翻譯家喜歡把雪萊的詩作翻譯成有古典意象的文言文一樣。勞倫斯·韋努蒂指出:“戲劇和鬧劇的翻譯通常要采用歸化方式,因為它們的幽默中可能有一些難以駕馭的文化成分,在翻譯之后,原有的幽默在譯文中便索然無趣?!?8)Susan,Sarcevic,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The Hague-London-Bost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歸化主要就是用于當文本語言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性和地域性時,當源語所體現(xiàn)的語言修辭與目的語修辭存在很少的共性時,最好采用歸化手法,只有這樣,原文的幽默點才可以最大限度甚至原汁原味地被翻譯出來。但對“重寫”進行了限制:“重寫”就是要圍繞其幽默點的“上下左右”來翻譯,所謂“上下左右”,就是盡最大限度地去尋找與這個幽默點相鄰的、相仿的、相關的契合詞及其“公分母”,來對應源語里的相應的字詞,致使其幽默點能在目的語里再現(xiàn),致使源語與目的語的“分母”能“公用”——這就是碰巧法。

舉一個歸化法帶有碰巧法的例子:

例子(19)

Teacher : "Order! order!"

Student A : "I’d like a pan-fried noodle !"

Student B: "Oh! Sweet and pungent shrimp!"

比較如下:

如果用直譯法來翻譯例子(19):

“秩序!秩序!”

“我要一個平鍋炒面!”

“噢!甜辣蝦!”

如果用平鋪直敘譯法來翻譯(19)例子:

“秩序!請注意秩序!”

“我想要炒面!”

“噢!我要香辣蝦”

這兩種翻譯不僅把幽默點給翻譯丟了,并使上下文講不通順,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因為這里是一個雙關語的幽默。雙關語“order”用于老師的課堂上,肯定是老師叫學生們要注意課堂秩序,不要吵鬧的意思。而學生們故意把“order”理解為雙關的另一個意思:叫菜、點餐,才出現(xiàn)了學生“文不對題”的叫嚷。上述兩種翻譯明顯沒有把order“點餐”和“秩序”的雙關含義聯(lián)系起來。

再看這個翻譯:

“吵什么!吵什么!”

“炒面!”

“炒香辣蝦!”

這里就用了所謂的碰巧法。即要尋找“注意秩序”和“面”“蝦”之間在雙關諧音方面的聯(lián)系,找出兩者之間的“公分母”?!白⒁庵刃颉崩锩婢陀小罢埌察o”的意思,從“請安靜”里又可以悟出“不要吵”的意思,在“吵”字的諧音里面又悟出“炒”菜的“炒”,這樣就與食品可以發(fā)生聯(lián)系,從而得出“Order! ”與 “noodle !”“ shrimp”之間兩種語言里的“公分母”“chao”這個諧音。

這樣翻譯巧用了“吵”和“炒”的諧音雙關,用諧音的雙關來代替了意思上的雙關,應該說基本保持了源語幽默的味道。當然這里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歸納為“碰巧法”。

2.增益法——幽默翻譯是不可避免要有增補+刪減的

由于各國語言的差異性,文化和民族的差異性都很大,任何翻譯不可能是一字一句相對應,在翻譯之中的目的語就難免會較之源語的語言有所增刪,尤其是幽默翻譯更是如此。

在目的語里要增加語言,肯定要使增加以后起到“有益”的作用?!霸鲆?也叫‘上下文增益’)是在譯文中明示出原語讀者視為當然而譯語讀者卻不知道的意義?!?9)柯平:《加注和增益——談變通和補償手段》,《中國翻譯》1991年第1期。。增益法在幽默翻譯中具有補充語義、修飾文體風格、優(yōu)化語言結(jié)構(gòu)以及強化交際效果等作用。如下面的例子:

例子(20)

When William Crowe, retired admiral and former chairman of Joint Chiefs of Staff, was questioned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his appearing on TV comedy show "Cheers",he replied,"Comedy show? Were you ever in the Pentagon?"

翻譯文本:美國三軍聯(lián)合參謀部前任主席、退休的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在電視喜劇秀節(jié)目“大喝彩”露面后,有人質(zhì)問他參加這種滑稽節(jié)目是否合適。他答道:“這也算喜劇秀?你在五角大樓國防部待過沒有?”

在這則幽默漢語譯文中,增補了兩處,一處是“他參加這種滑稽節(jié)目是否合適”,一處是“這也算”。如果不這樣增補,就會不通順,幽默點也就被翻譯得蕩然無存。這里的增補只不過是把隱含在上下文里的兩個地方做了增益翻譯。第一處“他參加這種滑稽節(jié)目”是對“在電視喜劇秀節(jié)目‘大喝彩’露面后”,增補翻譯出來,是對“his appearing on TV comedy show‘Cheers’”的重復借用。在英語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典型的“一管二”的英語句式,這一句話既要管海軍上將去參加(露面)過滑稽節(jié)目,同時又要管記者詢問海軍上將參加了滑稽節(jié)目合適與否的事情,但句子里涉及“露面”和“參加”的單詞只有一次。所以翻譯這類“一管二”的英語句子,必須用增益法;第二處“這也算”翻譯是對“Comedy show? ”的增補,英語里沒有這幾個詞。但從上下文來看,海軍上將是在拿滑稽節(jié)目的地點與五角大樓國防部比較,比較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借用“滑稽節(jié)目”來諷刺五角大樓還有比“滑稽節(jié)目” 更為滑稽的地方!

(三)輔助譯法——注釋法+解釋法+括號法

這種輔助譯法只能是無奈的選擇,只能是在任何翻譯技巧都無法完成翻譯的時候才采用的,因為畢竟它不屬于翻譯的范疇。

注釋法、解釋法和括號法三者都是對相關詞或句子或內(nèi)容作進一步的說明或闡釋之用,但各有不同之處。注釋法短小精悍,不可太長,一般是對詞字本意的解釋,尤其是雙關詞;而解釋法主要是對句子,甚至是翻譯的技巧變通作說明,比較長;括號法,事實上就是注釋法的另一種形式,只不過括號法就只能緊跟在所要進一步闡釋的相關詞之后,有時候注釋法代替不了括號法的,比如音譯時的拼音,如果變?yōu)槟_注就顯得不緊氣。

關于這“三法”的運用,在本文上面的例子里面,都分別用了注釋法、解釋法、括號法,不再另外舉例。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歸納起來就是要注意以上的三大塊:不可譯性的變通;找到幽默的要素;幽默翻譯的技巧。在這三大塊中有十一個小點,即:

(一)“不可譯性變通”當中的三個點:①語言的不可譯性變通(由語言的“義、音、形”造成的不可譯性);②文化的不可譯性變通;③語境的不可譯性變通;

(二)尋找幽默主要要素的五個點,即從形成幽默的五種主要的機制著手:④優(yōu)越/蔑視理論;⑤乖訛/不一致理論;⑥釋放/寬慰理論;⑦錯位邏輯交叉理論;⑧預期落空理論;

(三)翻譯技巧當中的三個點:⑨“直譯觀”(平鋪直敘譯法+字面譯法+音譯法);⑩“意譯觀”(含歸化法+增刪法+碰巧法);翻譯的輔助手段:注釋法+解釋法+括號法。簡稱為“三大塊十一個點”。

以上所論述的“三大塊十一小點”,算是對幽默翻譯的一點考究。

猜你喜歡
繞口令字面雙關
金縷衣
別誤會這些英語
別誤會這些英語
繞口令繞繞繞
繞口令
繞口令
雙關
潮人
一語雙關
雙關辭格名稱探源及研究概述
蚌埠市| 黑河市| 伊宁市| 梓潼县| 达拉特旗| 西畴县| 莱芜市| 龙川县| 天台县| 麻江县| 大宁县| 钟祥市| 拉萨市| 洛隆县| 裕民县| 三都| 克什克腾旗| 沐川县| 永平县| 大姚县| 咸阳市| 宜宾县| 新邵县| 五大连池市| 屏山县| 三门县| 灵寿县| 夏津县| 蒙自县| 齐河县| 宝鸡市| 当涂县| 威远县| 新闻| 南平市| 阿合奇县| 新丰县| 建水县| 南雄市| 抚松县|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