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
(新疆阿克蘇第一師高級中學,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知識不是被動地從一個人傳輸給另一個人,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簡單地模仿與機械記憶,而是在主動經歷各種學習活動時,靠自主地做,反思,討論建立起來的,自己主動的動手去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課堂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只有主動地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學習活動中,才能形成自己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學習策略。于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推行自主學習,通過學生的自己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地思考反思來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實踐中有的老師沒有辨別力,覺得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可以采用自主學習,于是全面采用該策略,結果發(fā)現(xiàn)效果不明顯,有的人甚至發(fā)現(xiàn)采用之后的成績還不如不采取,引發(fā)很大的懷疑和疑惑,這是由于沒有處理好自主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對于其應用范圍,使用條件不清楚所導致的。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控制自己學習的能力,他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其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最大的一點不同就是他主動地調動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擴大他們的參與度。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在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片面否定傳統(tǒng)課堂的接受式教學,一律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這與自主學習的本質概念是不符的,沒有考慮到自主學習的應用人群和應用范圍,沒有根據(jù)自己的學生實際,實事求是地來運用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是因以往教育中不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片面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而讓人詬病的,但是這并不是說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育是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價值,他與自主學習的側重點,學習內容,學習動力,師生關系評價重點是不同的,不能因此說接受式教育是一種落后的學習方式,也不能認為自主學習就可以完全替代接受式教育,二者在教學中的關系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自主學習要以接受式學習為前提,接受式學習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二者相互彼此協(xié)調,共同促進學習者的進步與發(fā)展。
對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育來說,只要學生智力發(fā)育正常,具備接受式學習最起碼的基本生理條件,接受式學習就有可能實現(xiàn)。而自主學習就不同了,他要求學習者不但應該具備學習的基本能力和基礎,還應該具有比較強自我意識,能夠自主的確定,生成和監(jiān)控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接受式教育是學校教學的主流方式。自主學習是在接受式學習的基礎上逐漸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培養(yǎng)學生該方面的能力,訓練該思維方法。
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指向性作用,激勵性作用和標準性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明確本堂課要達到的目標,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不要過多的追求表面形式,充分認識到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在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往這個目標上努力,讓學習者發(fā)揮讓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實現(xiàn)該目標。
了解學生是我們發(fā)揮自主學習有效性的前提,而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重要因素,我們在實踐中要通過種種方法和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方面的興趣,以啟發(fā)他們的思維,激勵他們開展自主學習。同時在開展自主學習的活動中要隨時觀察學生,并對他們的表現(xiàn)作出具體的分析,調整自己的教學來引導他們,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變的更有效率。
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具體體現(xiàn)。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然后通過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性,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同時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依賴性,增強他們學習的自覺性,目的性,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只要學生自己想學愿意學才能學好。
學生的自主學習不等同于學生的自學,也不是完全拋棄接受性學習,更不是說只讓學生自己學習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如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沒有培養(yǎng)起來,或者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誤區(qū),還是讓學生自學只能是浪費時間,耽誤教學進程,發(fā)揮不出應有作用。
教師的作用是調到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動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而這些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有意識地培養(yǎng),特別是在自主學習時更需要教師來引導,以免將自主學習變成自學,一節(jié)課把任務一布置,什么都不說不講,不指導,碰到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生失誤也不去糾正。各有千秋,因此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調整,采用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要把自主學習和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對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