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
摘要:“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句話很好的揭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因為閱讀教學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探索了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倡導;主體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學生能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美和生命;體會文章表達得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閱讀課上可以做到以下五點,以達到其目標。一、學科素養(yǎng)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結合《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來看,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為語文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集語文積累、知識學習、方法技巧、習慣認知為一體,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角度,進行文化品位提升與思維品質引導。結合小學教學結構來看,語文作為母語教學科目,其在小學教學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同時結合試卷結構來看,閱讀在所有考查內(nèi)容中占據(jù)較大比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切實落實學科素養(yǎng)。
基于學科素養(yǎng)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可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小學是學生價值觀念、思想道德、興趣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閱讀作為學生認識社會、感受社會的重要方式,能夠對學生價值觀念與行為認知產(chǎn)生一定引導作用,閱讀故事主人翁的行為與思想可直接影響學生言行舉止;(2)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對于新鮮事物保留著強烈的好奇心,閱讀世界作為學生展開思維想象的空間,閱讀內(nèi)容能夠引導學生形成學習興趣,并在長期閱讀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學科素養(yǎng)指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偏向于構建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在此基礎上,學生以閱讀為契機提高自身語文水平,以此逐漸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學科素養(yǎng)視角下的現(xiàn)存問題分析
結合現(xiàn)階段學科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看,隨著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與新課改的深化,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逐漸顯露。第一,在實際教學中,對于新閱讀文章的課前導入呈現(xiàn)出生硬且枯燥的特點,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生所閱讀的文章類型廣泛,教師并未結合不同閱讀背景展開情景梳理,導致學生對于課文閱讀內(nèi)容理解層次較淺,無法彰顯小學語文學科素養(yǎng)。第二,學科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閱讀教學更加偏向于全面素質培養(yǎng),但在實際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講授式課堂以及教學目標的限制,閱讀教學重點偏向于文章重點知識,對于整體結構的授課效果較差,在長期教學中,不利于學生掌握閱讀結構與技巧,繼而阻礙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第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文章情感,尤其是小學階段,教材文章更加注重學生心理引導。因此,在學科素養(yǎng)下,教師應積極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展開體驗式教學。但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限制,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以傳統(tǒng)講授式課堂為主,不利于形成以興趣為導向的閱讀教學。第四,小學階段需學習大量課文知識,不同單元、不同年級均存在一定的教學聯(lián)系,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并未展開系統(tǒng)化群文閱讀,對于教材課文內(nèi)容并未進一步拓展延伸,不利于拓展學生知識面,學生不能構建自身閱讀體系,繼而導致閱讀教學質量下降。
三、倡導教學中師生主體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程標準提出課堂教學要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和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對老師觀點進行質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時候,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析,多用積極的話語贊揚學生,用恰當?shù)姆绞郊m正學生的錯誤。如老師應多用“這位學生說的很好,連老師都沒想到”“太棒了”或“這個想法是不錯,不過你看……”一類的語言。這樣可以提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學習中取得了主導權。
四、教師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閱讀是對文字進行理解,通過文字的形式接受作者情感的過程。要激起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就要引導學生對文學的熱愛。教師可以在課上推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給學生,組織學生開辦圖書角、圖書交流會的活動,教師也可以充當導演的角色,對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進行改編,帶領學生進行小型舞臺劇的表演。學生的興趣有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品質也會在興趣的推動下慢慢形成。兒童階段形成的良好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五、激發(fā)興趣,驅動小學生閱讀需要
小學生讀書,主要是在誦讀的基礎上,了解其所處的社會時代,了解主人公形象,學習名著中主人公的奮斗精神。當我們師生共讀時,自己會感覺人生天地高遠遼闊,覺得大自然美麗清新,覺得人生珍貴可愛,覺得踏踏實實做事便有無窮的幸福和歡樂,感覺自己應該抓緊時間為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一)圍繞讀書開展益智、健身、有趣的活動
小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易接受新鮮事物,根據(jù)這一特點,組織各種活動來引導孩子們讀書。如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介紹自己讀書方法;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演講演練,組織綜合讀書活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二)榜樣激勵
榜樣能使學生產(chǎn)生向上看齊的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
(三)要經(jīng)常講解讀書的重要意義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如魯迅、華羅庚等,無不是從小酷愛讀書,從書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使自己的腦子變得日益聰明起來的。
參考文獻
[1]陳占彬.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幾點方法[J].學周刊,2012(27):126.
[2]滕雙.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7(5):35.
[3]劉毓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方法分析[J].課外語文:上2016(12):51.
[4]張秀.試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16(29):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