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玲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舌尖上的中國》自開播以來,就以其精湛細膩的拍攝技術(shù)和專業(yè)的講解手段讓中國一道道富有特色的美食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讓人垂涎欲滴目不暇接,引起了國內(nèi)外友人的廣泛共鳴。為響應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中國菜作為中國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國際的舞臺,這就意味著要想讓外國友人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菜,那么對中國菜的菜名的翻譯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眾多翻譯工作者對此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著自己獨特的思量與考慮,但是因為中國菜選材的多樣性、烹飪技法的復雜性以及有些菜肴甚至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代表了一方的文化特色,這都給翻譯工作者的英譯工作帶來了重大的考驗,因而對中國菜菜名的翻譯也顯得良莠不齊,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一菜多譯”“誤譯與錯譯”以及“譯文不雅致”,此種現(xiàn)象很容易讓外國友客誤解,不利于中國菜的傳播與發(fā)揚,此時如何對中國菜菜名進行準確的翻譯成為其能否成功走出去的關(guān)鍵。本篇文章將從“三維”視角下來探討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為中國菜菜名的準確翻譯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三維”指的是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這是生態(tài)翻譯學里面所介紹的三種翻譯策略,即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當在多維度的適應與選擇下側(cè)重于對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層面的分析?!罢Z言維”指的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語言層面轉(zhuǎn)換,比如說文體風格的對應、詞匯和語法的對應;“文化維”指的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當關(guān)注雙語文化的差異,切記不可為了過分追求目的語讀者的閱讀感受就曲解源語文化信息;“交際維”是指譯品要能讓人看懂,能發(fā)揮作用,“任何信息如果不起交際作用,都是毫無用處的”(譚載喜,1999:xviii)生態(tài)翻譯學作為一種新的翻譯理念由胡庚申教授于2004 年提出,它的提出和發(fā)展為翻譯理論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國菜菜名的翻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翻譯視角。
顧名思義“一菜多譯”指的是一種菜卻存在多個譯名,比如說熱干面的翻譯就存在這種問題。有翻譯成Wuhan noodles(武漢面條);有翻譯成hot and dry noodles(熱干面)。“一菜多譯”不是一個好的翻譯現(xiàn)象,它容易讓外國友客對熱干面產(chǎn)生誤解,所以此種現(xiàn)象是應該正確引導的。此外中國面食品種豐富種類繁多,有寬面、細面、圓面等形狀之分,有蕎麥面、玉米面等材料之分,那么在翻譯熱干面的時候,譯者都統(tǒng)一翻譯成“noodle”這種翻譯方法是否準確,正宗的武漢熱干面的面條是用堿水面做成的,堿水面和普通面肯定是存在差異的,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細致到把“堿”這一材料翻譯出來嗎?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考究。
誤譯與錯譯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不僅沒有讓外國友客領(lǐng)略到中國菜的精髓,還阻礙了其走出去的步伐?!凹t燒獅子頭”作為一道家喻戶曉的淮陽名菜,不僅取材講究,還因為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受到文人騷客的喜愛,致使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淮揚的一道名菜?!凹t燒”說的是做法;“獅子頭”是形容這道菜的外形狀似獅頭,就有譯者把其翻譯成“red burned lion head”(燒紅了的獅子頭),這一翻譯著實令人發(fā)笑且讓人不知所以然,對于本國讀者尚且如此,那對于外國友客來說這“燒紅了的獅子頭”豈不把人嚇跑?類如此種翻譯現(xiàn)象甚是常見,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中國有些菜名不僅蘊意了中華民族的美好象征,還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譯者在翻譯時應該盡量考慮到這一層面的內(nèi)容。但是有些譯者在面對這些帶有文化象征的中國菜名的翻譯時,往往翻譯的生硬不雅致。比如說四川名菜“夫妻肺片”作為四川十大經(jīng)典名菜之一,在2017 年度甚至被美國《GQ》雜志評選為“年度開胃菜”,可觀其影響力之大,然而就是這樣一道世界名菜在翻譯之初在菜名上的翻譯也摔了跟頭,有譯者甚至把其翻譯成“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夫妻肺片)這一血淋淋的翻譯著實讓人望而生畏?!胺蚱薹纹闭f的是這道菜由一對夫妻選用牛的邊角料,再澆上特有的辣醬秘制而成,牛肺因為口感不好而被舍棄,所以里面是沒有肺片的??芍g這一菜名的譯者肯定沒有去考察“夫妻肺片”的歷史由來,也不了解“夫妻肺片”這道名菜的經(jīng)典取材就胡亂翻譯。
前文已經(jīng)提及中國菜名的翻譯存在“一菜多譯”“誤譯與錯譯”以及“譯文不雅致”的現(xiàn)象,那么針對這些問題譯者應該如何準確翻譯中國菜菜名呢?生態(tài)翻譯理論提及翻譯就是譯者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活動。這一內(nèi)涵包括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譯者的選擇,也就是譯者適應;這就要求譯者對中國菜的研究具有獨到的見解,不然譯者就會被其他精于這方面研究的譯者所淘汰。另一方面是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選擇譯文,也就是譯者選擇;在這一過程中譯者代表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譯文進行最優(yōu)選擇。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一個多元的系統(tǒng),里面涉及原文、原語、譯者、讀者、出版商、委托者等多維因素,但是譯者不可能全面顧及這些因素,這就要求譯者在多維視角下更加側(cè)重于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那么如何利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來指導對中國菜菜名的翻譯呢?這一內(nèi)容將是筆者重點考察的對象。
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對語言維進行形式上的轉(zhuǎn)換體現(xiàn)在不同方面、不同層面上,本文僅以“武漢熱干面”的翻譯來探討這方面的內(nèi)容。“武漢熱干面”作為武漢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弘揚武漢文化時發(fā)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拔錆h熱干面”以其鮮香麻辣的口感受到國內(nèi)外吃客的推崇。國內(nèi)譯者為了能加快“武漢熱干面”走出去的步伐,在其名稱的英譯方面也煞費苦心,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的譯本,本文僅列舉三種翻譯樣例以供讀者欣賞與借鑒。譯者1:brown noodles;譯者2:Wuhan noodles;譯者3:Wuhan hot and dry noodles;筆者認為“武漢熱干面”作為一種特色美食的名稱,在名稱英譯方面肯定是不適宜用過長的內(nèi)容的,讓人欣喜的是以上三位譯者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英譯名稱方面都短小精悍。從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典型要件“原文”的角度看,“武漢熱干面”這短短五個字不僅突出了武漢特有,還彰顯了其風味特征。再從這三位譯者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的角度來考察,相比之下譯者3 的譯文應該是最貼切源語的,因為該譯本不僅適應了源語標題簡潔明了的特征,而且還重點凸顯了武漢這個城市名和熱干面的風味,這與源語所傳遞出來的信息是相一致的。相比之下,譯者1 的譯文雖然簡單,但是對源語文本中信息上的對應卻是有待提高的,“brown noodles”只翻譯出來了“武漢熱干面”面條的顏色,對于源語文本中的其他信息卻都有所回避,讓讀者看來只知是面且顏色為棕,卻不知是武漢熱干面。反觀之下譯者2 的譯文相比譯者1 的譯文在信息對應方面更近了一步,但是相比起譯文三卻還是略有不足。雖然以上例子都是從語言維的層面進行的分析,但從譯者3 的譯文來看,其多維度適應了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譯者的最優(yōu)選擇,在外文上的引用頻率也是最高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個譯文無疑是最為成功的。應當說明的是,生態(tài)翻譯學提及翻譯的本質(zhì)就是譯者的適應與選擇,其中適應性講的是譯者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而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恰恰又是一個多維的系統(tǒng),因此,當我們在強調(diào)翻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某一個要件時,并不意味著其他因素就不重要。翻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整體性,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往往相互交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生態(tài)翻譯學里面的文化維強調(diào)的是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源語與譯入語之間兩種文化的差異,譯者不應該為了過分追求譯入語讀者的閱讀感受就對源語的文化信息進行曲解。眾所周知“包子”作為中國人傳統(tǒng)的早飯主食之一,其品種之多、做法之異可謂一方水土一方特色,南方包子小巧、晶瑩剔透;北方包子餡兒足、個兒大。包子因其餡料豐盛、口感不一滿足了不同人對不同的需求,受到國內(nèi)外友人的喜愛。就包子的翻譯而言,不少譯者也對此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本段將在文化維的視角下以中國特有的“包子”為例,剖析這不同英譯名之間的優(yōu)勝之處。譯者1:steamed stuffed bun;譯者2:stuffed bun;譯者3:baozi;筆者認為“包子”作為一道具有文化特色的美食最好能把其代表中國文化的特質(zhì)給翻譯出來,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很多譯者在翻譯這道菜名的時候?qū)Υ硕加猩羁痰恼J知,無一例外都把這一特征給表現(xiàn)出來了,但是盡管這樣,譯文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譯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是究竟哪個譯文會好一些呢?下面我們就用生態(tài)翻譯中的文化維來對此進行分析。譯文一把其翻譯成了“包滿了餡料的蒸面包”從生態(tài)翻譯的“譯者選擇性適應”這個層面上來講,譯文一無疑是成功的,其成功原因有二:一方面譯者不僅把包子的特性翻譯出來了,表明其是一種里面裹了餡料的食物;另一方面也確實把烹制方式給表達出來了,讓食客能比較清楚地明白中國特有的包子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但是從文化維的角度上來看,譯文一就沒有傳達出中國包子的品質(zhì)特征?!翱铝炙埂痹~典對“bun”的解釋是一種小面包卷,通常是甜的,有些含有干果和調(diào)味料??芍鈬讶丝吹健癰un”這個詞首先想到的是甜面包卷,而“包子”通常來說都是咸的,這與“bun”的特征對應不上。再看譯文二,譯文二就更加的簡潔了,直接去掉了“steamed”一詞,翻譯成“飽滿了餡料的小面包卷”,沒有點明這“包了餡料的小面包卷”是咸是甜,也沒有說明其制作的方式,此外“bun”一詞的選用也是不恰當?shù)摹7从^譯文三,譯文三在翻譯的策略上直接采用了中國漢語拼音標記法。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語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況且隨著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比如說孔子學院的設(shè)立讓漢語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廣泛傳播,漢語的辨識度也越來越高,所以“包子”采用中國漢語拼音的標記雖然可能為外國讀者帶來閱讀上的不適,但是毫無疑問這對傳播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食物是有利的。
交際維顧名思義就是譯者產(chǎn)生的譯文應該具有交際功能,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關(guān)注雙語交際意圖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胡庚申,2008:3)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譯文的選擇,要“譯有所為”。把這一點放到譯者對中國菜菜名上的翻譯上來說就是譯者翻譯出來的作品不僅要能讓讀者看懂,還在于要翻譯的準確恰當?!叭r豆皮”是湖北武漢著名的一道小吃,常常出現(xiàn)在武漢人的早餐桌上,“三鮮豆皮”鮮香味美、皮薄餡鮮的品質(zhì)讓其在食客中飽受歡迎。本段將以武漢著名小吃“三鮮豆皮”為例,在交際維的視角下探討譯文的優(yōu)劣。譯者1:skin of Tofu;譯者2:Seafood Tofu made of sticky rice,green been,pork,eggs,shelled fresh shrimps and mushroom;譯者3:Bean-curd sandwich;縱觀以上三個譯本,譯文一很明顯就是中式英語,只追求源語與目的語之間的字字對應而沒有考慮到交際的需要。再看譯文二,譯文二翻譯出來的菜名更像是一個句子,它詳細地解釋了“三鮮豆皮”的烹制食材,但是這冗長的譯名不符合菜名簡潔明了的特征,讓人看來印象不深刻,所以在筆者看來,諸如此類的翻譯應該放入“三鮮豆皮”的注解中,而不是作為一個英譯名稱出現(xiàn)。再看譯文三,相比起譯文一和譯文二,譯文三在句式上不僅符合譯英名稱短小精悍的特點,還借用了“sandwich”一詞,三明治在外國是很常見的一種主食,在國外因為其口味的豐富性而大受歡迎。譯者三在翻譯的時候采用“sandwich”可想也是為了凸顯“三鮮豆皮”在中國廣受歡迎度以及讓讀者了解“三鮮豆皮”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存在,“sandwich”一詞的選用體現(xiàn)了譯者在交際方面的考慮。
長久以來,中國譯者對中國菜菜名的英譯研究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三維”視角來考察這一研究卻是非常少的。本文大膽地從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態(tài)翻譯”入手,不僅探究了現(xiàn)階段中國菜菜名的翻譯現(xiàn)狀,還從“三維”視角出發(fā)探索了應該如何翻譯那些帶有文化特色的菜名翻譯,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