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重躍(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對于商鞅和《商君書》,過去的研究主要是在傳統(tǒng)學術的范疇內(nèi)進行的,大體有兩種取向,一是站在儒家立場進行批判,二是站在法家立場進行辯護。兩者皆有偏頗之處。我們生活在2000年后,理應站在較為中立的立場,以同情的理解,客觀分析儒法兩家的敘事,盡可能從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商鞅和《商君書》。
從歷史上看,作為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的政策和思想與社會階層往往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對此,一般不會有異議。拿這個觀點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儒家思想及帶有儒家色彩的政策總會更多地表現(xiàn)貴族和平民上層的某種精神氣質(zhì),而法家思想及帶有法家色彩的政策又總會與集權(quán)君主和平民下層的某些訴求相吻合。古今中外,社會不外乎是由這么幾種人群構(gòu)成的,社會矛盾及其運動離不開這樣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背景。法家思想、商鞅思想、《商君書》思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偏向君主或國家、其政策與下層民眾基本生活取向有某種一致之處的思想。
不過,我們讀到的商鞅故事,保存下來最早的,是由主要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學者講述的。時至今日,學者仍然很容易接受帶有儒家色彩的敘事,那是由于他們擁有與古代儒家相似的社會處境和意識形態(tài)。由此帶來一些解讀上的偏頗是很自然的。我們現(xiàn)在講述商鞅和《商君書》故事,必須意識到這一點。
在古代,商鞅故事講述得最多、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西漢人,其中以司馬遷的《史記·商君列傳》最為系統(tǒng)完整。我們知道,西漢初年,朝野興起了一股強勁的“過秦”思潮,就是反思、批評秦朝的過失。嚴刑峻法被認為是導致秦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商鞅恰恰是這個政策的首倡者,所以難免受到連累?!渡叹袀鳌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撰寫的。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推崇黃老,作為兒子,他不能不受到影響,《史記》中凡記載黃老事跡和人物,大體上是正面的;司馬遷本人又傾向于儒家,以“考信于六藝”作為《史記》取材的原則。這樣,《商君列傳》的敘事就可能從“清靜無為”和“仁愛慈惠”兩個方面與商鞅嚴重對立??梢韵胍姡抉R遷寫商鞅時會帶著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和成見了。當然,作為偉大的歷史學家,他不會罔顧史實、隨意下筆,但情感、態(tài)度和成見總會對他的取材和描述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是我們在讀《商君列傳》時要小心謹慎的。
據(jù)司馬遷記載,商鞅,衛(wèi)國人。學者估計,大約出生于公元前390年左右[1]。祖上是衛(wèi)國公族,所以稱“公孫鞅”,又稱“衛(wèi)鞅”?!肮珜O”和“衛(wèi)”都可以作為他的“氏”,即姓的分支,而追本溯源,他的家族出自姬姓,屬于周代貴胄。不過,戰(zhàn)國時代,由于長期的社會變革和宗族繁衍分化,許多擁有貴族血統(tǒng)的人既無爵位又無恒產(chǎn),成為實實在在的布衣,靠技能謀生,商鞅應該就是這種人中的一位。
商鞅受到的教育怎樣,司馬遷說他“少好刑名之學”,從小就喜歡法治學說。這個說法與后來商鞅變法并主張重刑主義是一致的,但到底可信不可信,不好說。戰(zhàn)國中期,百家思想興起,有條件接受教育的家庭,一般會讓子弟學習百家的學問,以備社會選用??瓷眺焙髞淼男惺?,對于儒家是了解的,還有相當?shù)能娛滤枷?,說術也相當熟練,應該是學過百家說的。當然,喜歡刑名也是可能的,這與他這個擁有貴族血統(tǒng)的平民知識分子的身份倒是吻合的。
從司馬遷的記載來看,商鞅不但有才干,還有膽略。他擔任魏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即家臣。
公叔痤知道他有奇才,但還未來得及向國君舉薦就得了重病。魏惠王親自來家探望,公叔痤乘機向國君舉薦商鞅執(zhí)掌魏國政務。魏王沒有應允。于是,公叔痤又建議殺掉商鞅,不要讓他出境,免得遺患魏國。魏王答應而去。公叔痤急招商鞅,讓他趕快逃命。商鞅笑著回答:“魏王不能聽您之言任用臣,又怎肯聽您之言殺害臣呢?”
公叔痤去世后,恰巧相鄰的秦國發(fā)布了《求賢令》,商鞅便帶著魏國改革家李悝的《法經(jīng)》西行入秦。這一年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元年),商鞅30 歲左右。來到秦國后,商鞅通過宦官景監(jiān)的關系幾次得到秦孝公的召見。這說明商鞅與景監(jiān)應該有特殊關系,是怎么建立的,史家沒有明說,這成了商鞅人生中遭人詬病的一大污點。對此,司馬遷似乎很感興趣,他后來在描寫趙良當面批評商鞅的話里又一次提到了這件事??磥?,他對商鞅是嫌惡的。不過,商鞅見秦孝公的故事卻是饒有興味的:商鞅幾次覲見,開始時,向孝公大講三代的帝王之道,孝公不感興趣,時時瞌睡,過后便責怪景監(jiān)。后來見面,向孝公大講霸道即強國之術,吸引了孝公。值得注意的是,商鞅覺得秦國實行霸政固然好,但終究“難以比德于殷周”,在德上難以與殷周相比。這說明,即使商鞅真的“少好刑名之學”,對于三代傳統(tǒng)也是認同的,這與儒家有一致之處。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孝公任用商鞅,準備變法,可是擔心天下議論自己,于是便召集了一次變法決策的高層會議,參加者有秦孝公和商鞅、甘龍、杜摯三位大夫。《商君列傳》《商君書·更法》《新序·善謀》都有記載,文字大同小異。
對于這次會議,近世學者幾乎一致認為是商鞅力排眾議,有力地回應了反對變法的觀點,說服了秦孝公,最終確立了變法政策。
可是細玩文意,感到這場論辯在理論上沒有什么價值,基本上是孝公主意已定,開會時提起話題,商鞅加以肯定,甘龍、杜摯提出反對意見,商鞅分別給予反駁,孝公肯定商鞅觀點,于是頒布《墾草令》,啟動變法。
其間,反對者甘龍、杜摯提出異議。甘龍認為,與其變法,不如沿用傳統(tǒng),那樣就可“不勞而成功”“吏習而民安”;杜摯提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兩人的目的顯然是反對變法,但都提出了改革的代價和成本核算問題,是值得思考的,可惜沒有引起孝公和商鞅的重視。
商鞅在批評二人觀點時提出的理由是“三代不同禮而王①,五霸不同法而霸”“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說三王五霸的興起是改變禮法的結(jié)果,說湯武王天下是不學習古代,夏商的滅亡是不改變禮法的緣故。他的論說有片面性。三代的禮制有不同,但武王伐紂分明是學商湯伐桀,商湯伐桀與啟伐有扈又如出一轍,都是打著天命的旗號,怎能說是不學習古代呢?夏商的滅亡不是不改變禮制,恰恰是因為過度改變舊的禮制,才犯了眾怒招致滅亡。五霸實行法治的確改變了各國原有的制度,這點倒是被商鞅說中了。
總之,商鞅批評甘龍、杜摯的話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是歷史知識的片面使用,從邏輯上說,論證的有效性不高。這場辯論商鞅取勝,主要靠的是秦孝公的權(quán)力,不是真理的力量,在文字上并沒有留下多少有說服力的理論成果,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此外,辯論中還不時流露出獨裁專制的傾向。例如商鞅說:“超常的行為,一定會受到社會的非議;獨到的見識,必然遭到民眾的謾罵。愚蠢的人待到事情做成了還不明所以;智慧的人事情還沒有萌生就有所發(fā)現(xiàn)了。所以,說起民眾啊,不能與他們一起謀劃事情的起始,只可和他們享受成事的結(jié)果。有最高德行的,一定是不合于流俗的;成就偉大功業(yè)的,只能是不與民眾謀劃的?!比绱颂Ц吒母镎叩恼疚唬踔僚c廣大群眾對立起來,給自己未來的前景投下了可怕的陰影。當然,是改革就一定會改變既得利益,道理說得再透徹,也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特別是既得利益者的贊同;但道理說得好,至少可以在理論上占得先機,創(chuàng)造和擁有更大的合法性資源??傊?,商鞅在理論思考上明顯是欠火候的。有沒有性格急躁、理論修養(yǎng)不足的原因呢?可能性是很大的。不過,改革的確是秦國當時需要的,從后來的歷史進程來看,效果也是明顯的,這樣看,商鞅變法盡管理論準備嚴重不足,但改革的勇氣還是綽綽有余的,改革的時機是牢牢地把握住了,所以才創(chuàng)造了歷史。
關于變法改革中的商鞅,司馬遷的描寫有的地方還是不好理解。比如,新法實行一年,秦國民眾上千人來到國都,抱怨說新法給社會帶來不便。商鞅作為變法的領導者,壓力自然是很大的。偏巧此時太子犯法(很有可能是故意的)。為了給新法立威,給反對新法者迎頭痛擊,商鞅毅然下令,對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公孫賈施刑,邁出了他人生中最為致命的一步。結(jié)果,當然是人人趨令。新法行之十年,成效顯著。當年那些說新法不便的人士有些又跑到都城,反過來頌揚說新法便利。這本是一件好事。不料商鞅卻說:“這些都是擾亂秩序的人!”下令全部遷往邊城。從此,人民就再沒有敢議論新法的了。按常理,那些曾經(jīng)說新法不便的人士又跑來說新法便利,這不是現(xiàn)身說法、有利于改革的好事嗎?為什么要處罰他們呢?商鞅的做法有違常理,讀起來不可思議??墒鞘芳伊艚o我們的思考余地就這么大,剩下的就只能往商鞅心胸狹隘、報復心極強這一條道上去想了,這或許就是太史想要的閱讀效果吧,也未可知。
再看商鞅用兵。齊魏馬陵之戰(zhàn)魏國損失慘重。第二年,即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率軍伐魏,這對于解除秦東向發(fā)展的障礙,在戰(zhàn)略上是有意義的一著。魏軍由公子卬統(tǒng)帥。兩軍相拒。商鞅寫信給公子卬,說:“當初我與公子交往甚好,如今我倆擔任兩國將軍,實在不忍心相互攻伐,希望能與公子見面,訂立盟約,痛飲罷兵,以此促成秦魏和平?!惫訁n信以為真。會盟結(jié)束后飲酒,商鞅埋伏甲士襲擊并俘獲公子卬,隨后發(fā)起攻擊并徹底打敗魏軍。商鞅回國后,受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我們今天習慣稱商鞅,就是因為他受封為商君的緣故。
商鞅當政十多年,宗室貴戚多有怨恨。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趙良來見,當面批評商鞅。商鞅列舉新法改變秦國的種種事實,然后問道:“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羖大夫(春秋時期秦國名相百里奚)誰更好?”顯然有驕矜之氣。趙良借機指責商鞅通過嬖人景監(jiān)求見秦君,實施嚴刑峻法,傷害貴族,并引“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詩》《書》語錄,勸諫商鞅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最后甚至語帶威脅:如果貪圖商、於的富庶,繼續(xù)積怨,孝公一旦不在,秦國要收拾您的人豈能少嗎?您的敗亡不就隨時降臨了嗎?看文意,趙良應該是商鞅的故人,所以才有機會說出別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不過,奇怪的是,司馬遷沒有寫商鞅聽了這番話之后有何反應。
按司馬遷的說法,五個月后秦孝公去世。太子繼位。公子虔等人告發(fā)商鞅謀反,并派兵緝捕。商鞅逃到關下,想住客舍(旅店),店主說:“商君之法,留宿沒有證件的人住店,按犯法論處?!鄙眺编叭粐@息道:“天?。嵭蟹ㄖ蔚谋锥司沟饺绱说夭桨?!”隨后逃往魏國。魏國人怨恨商鞅欺騙公子卬,又把他攆回秦國。商鞅無奈,回到商邑,與徒屬發(fā)邑兵,北上擊鄭,被秦軍殺死在黽池(今河南省澠池縣北)。秦惠王下令車裂商鞅,宣布說:“有人謀反,就像商鞅一樣下場!”并族滅了商鞅全家。
司馬遷不惜筆墨描寫趙良的詛咒、商鞅的末路,是情不自禁、言而由衷的。讀著這些文字,明顯體會到他按捺不住內(nèi)心深處對于這場期盼已久的“報應”的暢快之感。這種情緒在“太史公曰”中更急不可耐地宣泄出來:“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看他想用帝王之術求孝公任用,實在是挾持浮說,并非出于本意。他通過嬖臣尋求進階之路,一旦當權(quán),對公子虔施以刑罰,欺騙魏國將軍公子卬,不聽趙良的勸諫,這些都足以說明商君少恩啊。我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同。他最終在秦國得到惡名,真是活該??!”
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對商鞅是肯定的。西漢時期,法家的余續(xù)仍然在肯定商鞅,《鹽鐵論》中“大夫”(桑弘羊)和御史對商鞅是肯定的。相反,作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占主導地位的黃老和儒家對商鞅則是否定的。
司馬遷盡管在提到個人的為人時對商鞅沒有什么好感,但在講述商鞅變法故事的時候,卻對史實做了客觀的敘述,由此可以看到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是如何忠于自己的使命的。
商鞅變法是秦孝公的動議,除了更法會議中做出變法決定之外,在變法過程中幾乎看不到秦孝公的影子,好像所有的變法活動都是商鞅主持的。司馬遷在講述變法故事時,比較冷靜客觀,是忠于史實的。
更法會議在理論上沒有什么成績,對于后世特別是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除了幾句口號和帶有偏頗的歷史論證,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東西。但司馬遷所記載的變法措施,卻是有意義的。
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主持變法。左庶長是秦爵第十二等的名稱,好像也是行政崗位的名稱。變法措施如下:
第一條,令民為什伍,互相監(jiān)督連坐。十家為什,五家為伍,各家互相監(jiān)督,一家犯法,別家必須告奸,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第二條,鼓勵析戶。民有兩個兒子以上而不分戶的,每人加倍繳納軍賦。
第三條,獎勵公戰(zhàn),禁止私斗。參加公家戰(zhàn)斗而有軍功的,根據(jù)制度享受上一級的爵位。私斗者,根據(jù)輕重判刑。
第四條,重本抑末。不論大小,只要努力耕織,生產(chǎn)糧食和絲帛多的,免除本人徭役。因從事工商活動或懶惰而致貧窮的,收為官奴。
第五條,實行軍功爵制。按等級明確爵位,按家庭爵位等級占有相應數(shù)量的田宅奴婢衣用什物等。貴族若無軍功,不得列名于宗室名籍。做到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不得享有榮華。
法令擬就,擔心民眾不信。便在國都市場的南門立一根三丈長的木桿,發(fā)布告示,說有人能把木桿移到市場北門,賞賜黃金十斤。民眾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于應命。商鞅再次發(fā)布通告:有能移到北門的,賞賜黃金五十斤!這時有一人把木桿移到北門,果然給予五十斤黃金,表明不是欺騙。這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的故事。于是,發(fā)布變法之令。
到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效果顯著。我們從司馬遷下面這段文字中可以明顯感到太史公的筆鋒是帶著感情的: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商鞅升任為大良造,即“大上造”,秦爵位第十六級。營建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qū)),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國都城從雍(今陜西省鳳翔縣東南)遷到咸陽。接著,開始第二階段的變法。措施如下:
第一條,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
第二條,集中小都鄉(xiāng)邑聚落,設縣,置縣令、縣丞。共得31 縣。
第三條,田地破除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第四條,統(tǒng)一度量衡,叫“平斗桶權(quán)衡丈尺”。
司馬遷說:“居五年,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周天子按禮數(shù)賞賜祭肉給孝公。這和上面新法行之十年時說的一樣,是贊揚新法實施效果的。
商鞅兩次改革,建立起什伍連坐制度和軍功爵制度,破除舊的阡陌封疆,推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崇尚以國家事務為內(nèi)容的公共意識,反對為了家族和其他小團體利益的私人意識,統(tǒng)一了稅收制度,統(tǒng)一了度量衡制度,整齊了縣一級地方行政制度,大力倡導核心家庭制度。這些都表現(xiàn)了秦國正在從分封制向郡縣制、從世卿政治向官僚制度、從復合型血緣大家族向核心型小家庭、從身份認同向契約精神、從私人意識向公共意識轉(zhuǎn)變的特征??傊?,商鞅變法使秦國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文化、思想等諸多方面進一步擺脫傳統(tǒng)舊俗的束縛,朝著建立一個無所不管的、強大而有效的公共管理機構(gòu)的目標迅跑。
雖然司馬遷對商鞅為人的嚴酷少恩是反感的,但卻如實地記載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對于新法實施效果給予客觀公正的肯定,這說明他的見識遠遠高出同時代其他人。他對商鞅性格和為人的嫌惡,可以說是內(nèi)心深處的某種人道主義情懷的伸張,更貼近歷史的說法應該是,對宗法時代血緣溫情的悠悠眷戀使他無法忍受赤裸裸的功利和無情;另一方面,對變法效果的客觀敘述,又表現(xiàn)出他的卓越的歷史主義品格?!渡叹袀鳌返臄⑹伦屛覀冊谇笊坪颓笳娴膹埩χ?,在人道主義和歷史主義的張力中,認識了真實的商鞅,也認識了真實的司馬遷,《史記》的不朽魅力也由此得以彰顯②!
《商君書》現(xiàn)有二十四篇,內(nèi)容與《史記》本傳所記商鞅本人思想行事相一致,雖然篇幅有限,但所述治國方略多有創(chuàng)見,在若干理論問題上發(fā)表了重要見解,足以與世界上最杰出思想家的成果媲美,達到了古代一流理論著作應該有的高度。
《商君書》的治國方略內(nèi)容豐富,多有創(chuàng)見,且形成系統(tǒng),值得總結(jié)。
1.農(nóng)戰(zhàn)
農(nóng)戰(zhàn)是商鞅變法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商君書》的核心內(nèi)容。
《更法》是《商君書》的第一篇,記載了孝公、商鞅與甘龍、杜摯的辯論,確定了變法政策,會后發(fā)布的第一條法令就是《墾草令》。
《墾令》是第二篇,對鼓勵農(nóng)耕的系列政策做了說明。要求官府提高行政效率、按粟而稅、山澤國有、提高酒肉價格、重刑連坐、驅(qū)使家族余子耕田、精簡官府人員、加重關稅、重征商人及家屬徭役、管制糧食運輸、嚴懲罪犯。對交通外國謀求官職、貴族聚集人口躲避農(nóng)耕、文藝下鄉(xiāng)干擾農(nóng)人、傭工、民眾擅自遷徙、高官各地巡游、女子進入軍市、客舍經(jīng)營、糧食市場交易等采取禁止、廢除或限制政策。所有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證有更多的人一心一意做好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第六篇《算地》講求計算土地、第十五篇《徠民》主張招徠魏國民眾到秦國耕田,都是農(nóng)耕政策的具體例證。
第三篇《農(nóng)戰(zhàn)》,專門闡述重農(nóng)重戰(zhàn)的意義,批判儒家聚集黨徒、高談闊論,主張國家用授予官爵的辦法獎勵農(nóng)戰(zhàn),壓制不參加農(nóng)戰(zhàn)的儒生、工商,不讓儒者取得官職,不讓工商享受優(yōu)裕生活,以保護農(nóng)民和士兵的積極性。第二十二篇《外內(nèi)》大概是商鞅本人之作,其中闡述重農(nóng)、重戰(zhàn),壓制儒生、壓抑工商,是農(nóng)戰(zhàn)政策的集中表達。
《戰(zhàn)法》第十、《立本》第十一、《兵守》第十二等等,都是關于如何加強軍事力量的文字。其中的“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殺去殺”是商鞅派法家思想在軍事問題上的基本觀點。
全書其他篇章,無不以農(nóng)戰(zhàn)為政策目標。
2.賞刑
商鞅以“變法”成名,他的學說以及遵從他的學說的人士被稱為“法家”。這里所謂的“法”,含義較為寬泛,有時指治國的方法,有時又的確指法律、法典、司法、刑罰。最核心的東西其實是“賞刑”,或曰“賞罰”,即根據(jù)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命令等,處罰違犯者,獎賞遵從且有功者。商鞅圍繞著賞刑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制度,目的是有效驅(qū)動百姓投身國家的耕戰(zhàn)事業(yè)。例如,建立什伍連坐法,把百姓按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組織起來,作為最基層的社會/行政/軍事組織,家家互相監(jiān)督,一家犯法,其他家必須舉報,如果隱瞞不報,則罰為官府奴隸;告奸則有賞,按斬敵人首級獲得爵位財富。
商鞅還完善了二十等軍功爵制度,有功者,首先是斬獲敵人軍官首級者,獲得爵位,按爵位可享受相應的賞賜和社會待遇,犯法判罪時,可用爵位贖免。
賞刑可以說是貫穿今本《商君書》的一條紅線。
不過,有一個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就是刑和賞孰重孰輕。
《修權(quán)》主張重刑厚賞?!锻鈨?nèi)》批評“輕法”,即“賞少而威薄”,認為賞賜少了,無利可圖,得不到激勵;刑罰輕了,犯法者得不到懲戒。所以,要想驅(qū)使民眾投身農(nóng)戰(zhàn),就一定要做到“賞則必多,威則必嚴”。可見,《修權(quán)》和《外內(nèi)》都是主張“重刑厚賞”和“賞多威嚴”的。
可是,另外有些篇章似乎不同。例如,《開塞》主張“刑多而賞少”“刑九賞一”?!督睢分鲝垺爸匦躺儋p”。筆者理解應該是說賞不要頻繁,從次數(shù)上說,賞要少。這與上面所說的重刑厚賞不構(gòu)成矛盾關系,合起來就是說,賞不要過于頻繁,一旦要賞,就一定要厚。
對于重刑厚賞政策的必要性,《商君書》還給出了理性的論證和說明。
《開塞》篇主張刑罰用于即將犯罪,這樣,大奸大惡就不會發(fā)生;賞賜用于獎勵舉報奸邪之人,那么細小的錯誤也不會僥幸逃脫?!端愕亍分赋?,刑戮是用來禁止奸邪的,官爵是用來鼓勵功勞的?!秹睢酚醒裕河弥匦?,而且實行連坐,那么,狹隘、性急之民就不會相斗,兇狠剛烈之民就不會爭訟,懶惰之民就不會游手好閑,浪費錢財之民就不會出現(xiàn),口是心非之民就不會施辯。境內(nèi)沒有這“五民”,草必墾矣!這與《史記》記載的商鞅變法實行重刑和什伍連坐是吻合的。以上都是從功效的角度說的。
更值得重視的是,《商君書》還提出了實行重刑政策的目的不是為了施刑而施刑,而是為了“以刑去刑”。
《去強》《說民》《開塞》《畫策》《賞刑》《靳令》這些著名篇章都主張“以刑去刑”。《靳令》說得比較具體詳明:“行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謂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笔┬行塘P是這樣的:對輕罪施以重刑,輕罪就不犯。輕罪都不犯,更何況重罪呢!這就叫作“以刑去刑”。因此,《商君書》才能說出“以戰(zhàn)去戰(zhàn),雖戰(zhàn)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的話來。無論如何,《商君書》認為,刑罰嚴酷,可以達到“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的目的。似乎是在用目的和效果的良善來為重刑政策辯護。
關于厚賞,《商君書》也有論證,給人啟發(fā)。
《賞刑》關于“明賞不費”的論證很有意思,值得關注。按作者思路,賞是用來獎勵戰(zhàn)功的,不論何人,為了厚賞,必須用命,結(jié)果就會戰(zhàn)無不克、攻無不取。一旦戰(zhàn)勝,虜獲是巨大的,足以保證厚賞。這樣的厚賞不需要國家出資,當然就是“明賞不費”了,豈止不費,還有大大的盈余!
3.勝民
《商君書》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思想是它的“弱民”“制民”“勝民”主張,爭議也最大?!度姟贰度趺瘛穬善獙U劇叭趺瘛保弧懂嫴摺穭t提出“制民”和“勝民”主張。
歷史上公開聲明要“弱民”、要“制民”、要“勝民”的,恐怕就只有《商君書》了,這在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可是,仔細研讀文獻,卻會發(fā)現(xiàn)情況似乎并不簡單。
《商君書》中的“民”雖然可以指稱所有的人民,但從政策的具體適用方向看,卻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政策適用于全體人民;有的適用于下層大眾之民;有的則針對著上層少數(shù)之民。
對于全體人民,《商君書》主張不能放任,要實行法治,即用賞罰驅(qū)使他們投身農(nóng)戰(zhàn)事業(yè)?!度趺瘛分赋觯骸叭嗣?,生活在屈辱中,才會看重爵位;力量弱小,才會敬畏官職;貧窮,才會希圖賞賜。用刑罰懲治,民才愿意為你所用;用賞賜鼓勵戰(zhàn)陣,民才會看輕死亡。所以戰(zhàn)爭中士兵為你所用,這才叫強。人民若有自己的榮譽觀,就會看不起爵位和官職;人民若富裕了,就會輕視賞賜。統(tǒng)治人民用刑罰來羞辱他們,有戰(zhàn)爭來就可戰(zhàn)斗。人民怕死,臨到事亂才戰(zhàn),結(jié)果戰(zhàn)士和農(nóng)民都會怠惰,國家也會衰弱?!痹诜已劾?,這是對所有的民都適用的。
有的主張情況則不同。例如,《弱民》指出:“政策按著民所厭惡的東西做起,民就會弱;政策按著民所愿意的東西做起,民就會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迸c國家政策作對,擁有自己的獨立價值觀的民,顯然是那些有產(chǎn)有業(yè)、不勞而食的上層之民。政策不能以他們的好惡為準,他們所厭惡的,正是國家要做的,做的結(jié)果就會使這樣的民削弱。他們所樂意的,正是國家要禁止的,若不禁止,他們就會變得強悍。《商君書》的作者斷定,強民與國家利害相反,強民所樂的,國家一定要反對;強民所惡的,國家一定要實行。
而那些因勢利導,順應欲望,鼓勵家富、身顯而力農(nóng)死戰(zhàn)的政策,則顯然更與下層大眾之民期盼的社會流動方向一致(《壹言》)。
讀《商君書》可以看出,商鞅和商鞅派法家不主張公產(chǎn)制,而是保護和發(fā)展私有制,在此基礎上,加強政府的干預和管控。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民的區(qū)別,才會有“弱民”和“富民”這樣看上去對立的政策主張。
《商君書》專門有壓制“五民”(《墾令》)和“六虱”(《靳令》)的主張?!拔迕瘛敝傅氖邱郦M急躁的人、狠毒剛愎的人、懈怠懶惰的人、游手好閑的人、口蜜腹劍的人,(《墾令》)已如前述。哪些人是“六虱”?《靳令》列出以下六種:行禮樂的、吟誦《詩》《書》的、講修善孝悌的、講誠信貞廉的、行仁義的、非兵羞戰(zhàn)的。有了這六種人,“國家無法驅(qū)使他們投身農(nóng)戰(zhàn),結(jié)果國家必定貧窮削弱”。這六種人一旦成群,“君主的治理就不能戰(zhàn)勝臣下,官吏的治理就不能戰(zhàn)勝人民,這就叫六虱戰(zhàn)勝了國政?!辈贿^,從《靳令》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國家曾經(jīng)是從“六虱”中選用官僚、給予爵位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矛盾。比較而言,“六虱”說的是社會階層中偏上的民;“五民”則是普通民眾中在性格和為人上的特殊種類。
《商君書》令某些人士困惑和誤會最深的,就是公開號召用“奸”來治“善”,用“奸民”管理“善民”和“良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去強》:“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國用《詩》、《書》、禮、樂、孝、弟、善、修治者,敵至,必削國;不至,必貧國。不用八者治,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庇行┤艘貌牧蠒r只取“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下面的內(nèi)容就不要了,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得出結(jié)論:商鞅主張用流氓惡棍來治理善良百姓!其實,這里的“善民”,是順著社會習慣的口吻說的,指的就是下文的“《詩》、《書》、禮、樂、孝、弟、善、修治者”這八種人。這樣的人管事,敵人來了,國家注定要削弱;敵人不來,國家也注定會貧窮。反之,不用這八種人,敵人不敢來;來了,也會自動撤兵;興兵征戰(zhàn),一定會取勝;勝利之后,一定能牢牢據(jù)有勝利果實;按兵不動,一定會富裕。剛剛提到的“六虱”不正是這里所說的“善民”嗎?這里的所謂“奸民”,他們外可以抗拒敵人,內(nèi)可以富強國家,顯然不會是“五民”。由此可見,所謂“奸民”只能是“五民”“六虱”之外的廣大普通居民,他們被叫作“奸民”,只是作者順著社會的成見或者就是儒者之流的口吻說的,這大概可以看作是一種“反諷”吧③。
《說民》有這樣的思想:使用所謂的“善”(即善人)來治理,人民就“親其親”。這里的“善”指的就是孝悌,是儒家倡導的血緣倫理。使用所謂“奸”(即奸人)來治理,人民就親近制度(君主的命令)。這里的“奸”指的就是忠君,是法家倡導的國家倫理。與人相好、替人掩蓋罪過的叫作“善”,互相分別、互相監(jiān)督的叫作“奸”。表揚這樣的“善”,有過錯的人就會藏匿起來;任用這樣的“奸”,有罪惡的人就能得到懲罰。有過錯的人藏匿起來,叫作“民勝法”;有罪惡的人得到懲罰,叫作“法勝民”。民勝法,國家就亂;法勝民,軍隊就強。所以說,用“良民”來治理,必定亂以至于削弱;用“奸民”來治理,必定治以至于強大??梢?,《商君書》所謂的“善人”“良民”其實就是民中迷戀慈惠、固守血緣倫理的那部分人;所謂的“奸人”就是民中效忠君主、遵從法制的另一部分人。后面這部分人中間不能保證沒有流氓惡棍,但是排除了“五民”之后,整體上應該是守法之民。所以,說這種所謂的“奸民”就是流氓惡棍,是很難令人相信的。而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所謂“良民”,卻憑借著傳統(tǒng)勢力,在新興的中央集權(quán)政府面前表現(xiàn)出了桀驁不馴的姿態(tài),成為政府必欲弱之制之勝之的對象。這類人中會有品德高尚、舉止優(yōu)雅之士,但也會有如后世“假道學”那樣的敗類,這應該不難理解。
如此看來,《商君書》所說的“弱民”“制民”“勝民”的民,顯然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依靠血緣倫理享有社會優(yōu)勢的上層之民,也就是后代史書中常常見到的“豪強”。這樣的民不制住,法治就不能施行,農(nóng)戰(zhàn)就無法落實,國家在兼并戰(zhàn)爭中就難以取勝。這樣的選擇與秦國變法的時代背景是契合的。
《商君書》關于“任法去私”的思想同樣體現(xiàn)了這種“勝民”的精神?!懂嫴摺罚骸皣鴣y者,民多私義,兵亂者,民多私勇。”這里的“私義”“私勇”,指的就是那些仗著傳統(tǒng)血緣倫理而享有社會優(yōu)勢并與國家作對的少數(shù)上層之民的價值觀和武裝行為。這些人往往打著仁愛的旗號,維護他們的私利,儒家思想是他們的精神依靠。為了勝民,集權(quán)國家自然要批判儒家思想了。在這場批判中,法家創(chuàng)造了以國家“公義”為旗號的“仁義觀”?!缎迿?quán)》的作者還用歷史知識做出論證:堯舜禪讓,是出于天下公利,是以天下為懷的。三王五霸莫不如此。這種倡導公義的思想,直接呼喚著仁義觀念的革命。
不過,仁義觀念中發(fā)生的這場革命,不能過高估計?!督睢酚醒裕骸笆ゾ蚊?,務必要得其心,只有得其心才能用其力。力能生強,強能生威,威能生德,可見,德是生于力的。只有圣君才會擁有這樣的德,所以才能行仁義于天下?!狈曳磳σ孕楦?、以家庭為中心的儒家仁義觀,主張對待人民要“得其心”“用其力”,做到“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最終行仁義于天下。當然,這場革命很可能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人們很可能在掙脫了阻礙個體發(fā)展的血緣家族的桎梏之后,馬上又戴上冷冰冰的國家的鎖鏈。這樣的所謂仁義,其實就是法家“弱民”“制民”“勝民”主張的另一種美化的表述而已。
4.作壹
《商君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作壹”的思想。
什么是“壹”?所謂“壹”,就是專一?!白饕肌本褪亲龅綄R?。
《墾令》中關于“壹”的思想有:
首先,國家的政策要統(tǒng)一,不能有混亂。例如《墾令》主張政府按谷物數(shù)量來征收地稅,而且政策統(tǒng)一,百姓感到公平,就不會批評統(tǒng)治者,夾在中間的官吏也不會以做官為苦??傊?,政策要統(tǒng)一,不能有歧義,否則就會失信于民。
其次,百姓的心態(tài)要專一,不能有干擾?!秹睢菲醒裕汉寐牭穆曇簦每吹姆?,不要下到各個縣里去。因此,民眾在勞作時就不會去看,休息時也不會去聽,精氣神就不會外泄,意念必然就會專一。這樣,農(nóng)田就會開墾出來了。
再次,山澤酒肉由國家統(tǒng)制,不能有漏洞?!秹睢分鲝垏覍I山澤之利,這樣,那些厭惡農(nóng)業(yè)的、散漫懶惰的、游手好閑的人就沒有別的路尋得吃喝,只好投身墾田中。農(nóng)業(yè)之外的漁業(yè)、林業(yè)、副業(yè)也由國家專管,酒肉之類消費品提高價格,這樣,民就只能專一務農(nóng)。
關于“作壹”,《農(nóng)戰(zhàn)》篇也有較為系統(tǒng)的說明。
“善為國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無爵。國去言,則民樸;民樸,則不淫。民見上利之從壹空出也,則作壹;作壹,則民不偷營;民不偷營,則多力;多力,則國強?!敝卫韲?,要讓百姓只能從國家得到官爵;讓百姓看到“上利之從壹空出”④,利益只能從上級這一個孔道中出來,這樣百姓就能作壹。如此,國家才會強大。
此外,《去強》《算地》《壹言》《立本》《靳令》《畫策》也都是主張“作壹”的。
關于“作壹”,《賞刑》的論述最有系統(tǒng)性。該篇有“圣人治國也,審壹而已矣”的主張,通過“壹賞”“壹刑”“壹教”三個主題論證了“審壹”的思想,是全書比較精彩的部分。
該篇認為,圣人治理國家,要做到“壹賞”“壹刑”“壹教”。為什么呢?從效果上看,“壹賞則兵無敵,壹刑則令行,壹教則下聽上。”更有意義的是,作者還提出了“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辯)”這樣帶有辯證色彩的觀點。
所謂“明賞不費”,是說“賞賜政策實施得好就不會花費國家的財富”。所謂“明刑不戮”,是說“刑罰政策實施得好就會達到無刑的結(jié)果”。所謂“明教不變(辯)”,是說“宣教政策實施得好就會實現(xiàn)不用說教的目的”。
為什么賞罰明就可以得到不用賞罰的結(jié)果呢?本篇從道理和史實兩個方面做了很有說服力的論證(原文前面已經(jīng)引用,此處不贅)。
所謂壹賞,就是利祿官爵專出于兵事,沒有別的去向。不管什么人,只要拼出死力為國家去打仗,國家的軍隊就會無敵于天下,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城破之日,一切都歸勝利者所有,慶賞再厚,相比于虜獲而言,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所以叫作“明賞不費”。
所謂壹刑,就是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一視同仁。如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不管從前有功還是有善,決不因此虧法。哪怕是忠臣孝子,只要有過,也一定判罪。即使是守法守職之吏,如有不行王法者,同樣罪死不赦,刑及三族。所以,重刑而且連坐,人民就不敢以身試法。無人犯法,當然就可叫作“明刑不戮”了。
所謂壹教,是把知識和思想統(tǒng)一于國家政策。任憑你有怎樣的知識、品德、修養(yǎng)和聲譽,都不可因此而富貴,不可因此而妄評刑法,不可因此而私議干上。無論如何,都不能以非功獲得國家之利。富貴之門永遠為戰(zhàn)士敞開,只有能戰(zhàn)者才可跨進。而與國家作對的強硬分子,則只有常刑而不赦。因此,父子、兄弟、熟人、姻親、同鄉(xiāng)者都會說:“我們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戰(zhàn)爭啊?!彼詨颜吲?zhàn),老弱盡力守城,死了也不后悔,活著就相互勉勵。這就是所謂的壹教啊!百姓想要富貴,只有合上棺材才可停止,富貴之門一定出于兵事。因此,百姓聞聽有仗打就相互慶賀,起居飲食所唱的歌謠都是戰(zhàn)爭。這就是所謂的“最好的教育是不用喋喋不休的說教”??!
《賞刑》篇關于“壹賞”“壹刑”“壹教”的文字,有理有據(jù),是古典文獻中最有論證意義的文章,十分難得。
接著“壹教”的論說,可以明了,《商君書》不是不講教育,但講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毒肌酚小皩瘛敝f:“臣聽說,導民之門,在君上以何為先。人民,可以讓他們農(nóng)戰(zhàn),可以讓他們求官,可以讓他們做學問,一切要看君上表揚什么。君上若表揚立功,那人民就會參戰(zhàn);君上若表揚讀《詩》《書》,那人民就會求學。人民追求利益,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是沒有固定方向的。人民只要有利可圖就會去做,關鍵就看君上表揚什么……”上面肯定、表揚什么,人民就會趨向什么。人民追求利益就像水之就下。水是液體,本身并無定形,哪里低洼就往哪里流淌,人民的行動也是一樣,哪里有利就趨向哪里。那么,究竟讓民往哪里走呢?這完全看上面怎樣引導。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商君書》才會有導民的思想。
導民思想運用到法治上,就會要求官府制定的法律必須讓百姓明白無誤。因此《商君書》主張“以吏為師”(《定分》原文可縮寫為“置吏為師”)。
5.勢術
我們都知道法家講法、術、勢,那是韓非的貢獻。其實,《商君書》中已經(jīng)有法、術、勢相結(jié)合的思想了?!兑佳浴酚媒滞檬型米霰扔?,與《慎子》相同,是勢的思想。《禁使》集中討論如何整治奸臣,顯然是術的思想。而《靳令》《修權(quán)》又都有法、術(權(quán))、勢相統(tǒng)一的思想,十分難得。其中最典型的、貢獻最大的要數(shù)《禁使》。
《禁使》指出,勢和術都源于道。飛蓬能行千里,是因為乘風之勢;探淵者能知千仞之深,是因為懸繩之數(shù)(術)啊。有了風這個勢,再遠也能到達;守住繩索這個數(shù),再深也能得到。離婁號稱視力超群,可黑夜中偌大的山陵他也看不見;一旦天明,就可上分辨飛鳥,下察看秋毫,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依托著陽光這個勢。政治上也是如此。國君有了勢,做到最好,即使不多設置官員,官員都能夠廉潔。會運用術處理事務,就都能得當。可如今靠眾多的官員,又設置丞、監(jiān)等輔佐。設丞立監(jiān)本是為了禁止官員牟取私利,可是,丞、監(jiān)也想獲利,又將怎樣禁止呢?所以懂得用術的,采取“別其勢,難其道”的辦法,即劃分官員的權(quán)力范圍,使他們無法得到追求私利的機會。造成了官員難以藏匿的情勢,那么,即使是盜跖,也不敢為非。所以先王貴勢。
《商君書》的術與道家黃老派的術治思想有所不同,后者主張內(nèi)心保持虛靜,事情來了則回應,事情過去了就停止(《管子》中有“虛靜以待令”“物至而應,過則舍矣”)?!渡叹龝穮s認為,官員到職之后,在任上自己說了算,一年過后才寫好匯報上報中央(即所謂“上計”制度),君主即使感覺報告中有問題,也很難找到充分的證據(jù)加以核查。怎么辦呢?《商君書》好像也沒有提供什么有效的辦法,只能說些原則性的話:事物出現(xiàn)在眼前,眼睛就不能看不見;言語來到耳邊,耳朵就不能聽不到。治理好的國家,就是要使人們不能掩藏他們的罪惡;治理不好的國家,只知依靠官吏眾多。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官吏眾多,但他們同樣都是擔任官職,處境相同,立場一致,這叫作“事合而利同”,他們之間怎么能互相監(jiān)督呢?這個問題提得非常深刻,也非常尖銳,這就戳到了官僚制度的痼疾。怎么辦?《商君書》提出了一個原則,叫作“事合而利異”:工作相關,利益卻不同,這樣,官員才可以互相監(jiān)督。例如,君主與臣下,就是事合而利異,干的都是朝廷的工作,這叫“事合”;但君主要的是臣下奉法廉潔,而臣下想要的恰恰是枉法貪贓,這叫“利異”。只有君主才真心要監(jiān)督臣下??墒?,君主一人,臣下眾多,怎么能夠做得到呢?那就只好讓臣下們相互之間做到“事合而利異”。作者打了個比方,兩個喂馬的就很難互相監(jiān)督,因為他們“事合而利同”,即職務相關,利益一致。這時,馬若能言,那喂馬的奸慝就無法隱藏了。因為只有馬才與喂馬的處于利異的狀態(tài)。但是,要怎樣才能讓臣下相互之間處于利異的狀態(tài)呢?該篇沒有交代,只是說,“事合而利異”是先王用來為政的原則,治理國家,用不著賢人和智者,只要有這條就行了。
6.斷家
有了完善的法治,行政效率就靠人民自覺性的提高來實現(xiàn)。《說民》指出,法治成熟的標志不是法律條文的數(shù)量多,不是官府執(zhí)法的力度大,不是君主的英明,而是民眾自覺守法的程度。國家事務決斷于百姓自家,這樣的國家可以稱王;決斷于官府,這樣的國家可稱強;決斷于君主,這樣的國家只能稱弱。國家治理由百姓自家了然于心而決定,這叫作治;由君主決斷,這叫作亂。同理,至于政務,比較而言,在十里范圍內(nèi)來決斷的,國家就弱;在五里范圍內(nèi)來決斷的,國家就強。由家庭來決斷的則有余,由官府來決斷的則不足,由君主來決斷的則亂。結(jié)論是:有道之國,治理國家不必事事聽從君主的,百姓也不必事事聽從官員的,只要自覺遵守法律就一切問題都可解決了。能夠擁有這樣的法治愿景,多少表明法家思想中的確有著超越時代的價值。
《靳令》有言:“行治曲斷,以五里斷者王,以十里斷者強,宿治者削。”“宿治”即滯留朝中,效率最低?!度姟酚醒裕骸笆飻嗾?,國弱;九里斷者,國強。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強,以宿治者削?!钡览硐嗤?。
由此可見,法家的治國理想是要通過人民對法律的理解和尊重,實現(xiàn)王道天下的遠大目標,法家的抱負,豈可謂小哉!
以上六條是筆者為了敘述的方便做的劃分,其實,它們之間是可以看出結(jié)構(gòu)分工的。就法家政策而言,農(nóng)戰(zhàn)是總目標;賞刑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總目標而確定的總原則;勝民意在排除干擾,作壹強調(diào)全力以赴,都是落實總原則、實現(xiàn)總目標的保障性政策;勢和術是保證和加強最高領導權(quán)的政治策略;斷家是全部法治政策的理想的實施效果,也是目標。
商鞅派法家思想有系統(tǒng)的治國方略,已如上述。歷來對商鞅及商鞅派法家思想總有些過頭的說法。的確,商鞅和《商君書》是主張“任力不任德”(《錯法》)、“任功不任善”(《靳令》)。他們的法治主張態(tài)度堅決,毋庸置疑?!毒肌酚醒裕骸肮拭髦魃鞣ㄖ?。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言中法,則辯之;行中法,則高之;事中法,則為之。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钡@不等于他們不食人間煙火,不等于他們完全無視傳統(tǒng)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文化傳統(tǒng)。商鞅派法家并沒有超前到建立公產(chǎn)制,他們還是主張保護私有制,只不過強調(diào)政府管控和統(tǒng)制,強調(diào)政府調(diào)節(jié)和干預社會生活?!毒肌菲鲝垼骸坝⒚鞯木髦卫韲遥瑧?zhàn)士立了功勞,爵位一定要使他榮耀,俸祿一定要讓他足夠生活。村里農(nóng)民要能夠奉養(yǎng)雙親,供應軍需。這樣,戰(zhàn)士才能為國殺敵,農(nóng)民才能努力耕作。”可見,法家政策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毀滅傳統(tǒng)的社會結(jié)構(gòu),在根本的家庭制度上還是有所保留的。我們在了解法家政策主張的時候也要承認,法家并不是外星生物,他們?nèi)匀徊荒苊撾x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傳統(tǒng)。
《商君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闡述治國措施的,但它的貢獻絕不僅僅在具體的政策設計和闡釋上,它還在一些理論問題上發(fā)表了重要的見解,成為后來法家思想的理論先導。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超越時代和國界,在人類的政治思想史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1.自然狀態(tài)—歷史觀
《商君書》不僅是政策書,還可以當理論著作來讀。為了說明法治改革的合理性,若干篇章不惜筆墨,在法治政策的理論前提問題上大做文章:
《君臣》篇有言:“遠古沒有君臣上下的時候,人民混亂,不能治理。所以圣人分辨貴賤等級,制作爵位制度,設立名位徽號,用來區(qū)分君臣上下的責任。土地廣大,人民無數(shù),萬物繁多,所以分設五官加以保護。人民眾多,難免奸邪滋生,所以設創(chuàng)立法制、制作度量用來禁止。因此才有君臣的責任,五官的職分,法制的禁令,不可不重視??!”這段表述堪比標準的自然狀態(tài)說,而且是接近于霍布斯那種的,即自然狀態(tài)混亂不堪,后來興起的制度自然就是法治的、強權(quán)的。不同的是霍布斯主張契約,中國的法家則沿襲中國的傳統(tǒng),認為是圣人的出現(xiàn)才帶來了新的法治政策和制度。
《開塞》篇也有類似的文字。大意是,法治改革之所以具有必然性,是政治活動和國家制度在起根發(fā)源上就注定了的。按照該篇的說法,人類最初是“親親而愛私”的,親親就相互分別,愛私就相互抱有險惡用心,因此就出現(xiàn)亂象。這時有賢者出現(xiàn),中正無私,這樣,親親就廢弛了,上賢的主義就確立了??墒?,人們在上賢的名號下,相互攀比,相互競爭,結(jié)果又導致社會混亂。于是圣人出現(xiàn)了,對土地、財貨、人民加以分別,建立法制,設立官府和官員。有了官府和官員,又不能統(tǒng)一,所以設立君主。有了君主,上賢就廢弛了,貴貴又成了新的時代主題。這樣,歷史就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各有各的主題:“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悅)仁,下世貴貴而尊官”。從中得出的重要的政策依據(jù)就是“世事變而行道異也”,時代變了,治道也相應地跟著變革?!俄n非子·五蠹》篇中所謂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與之完全一致。
《畫策》篇也有相似的文字,但講法已從自然狀態(tài)過渡到了歷史觀。為了說明“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殺去殺”“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的合理性,作者從歷史上找到可資類比的例證。昊英之世,人口少,樹木和野獸多,所以當時的任務就是伐木和殺獸;黃帝之世,不獵小獸,不取鳥卵,官府沒有提供設備的仆役,人死了安葬有棺無?。簧褶r(nóng)之世,男耕女織,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神農(nóng)死后,出現(xiàn)動亂,以強勝弱,以眾暴寡,所以,黃帝設計君臣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之合,以及刑法軍隊。這說明什么?說明“事不同,皆王者,時異也”。時代主題不同了,都可以王,這就是時代變化。言外之意,要符合當今時代主題,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殺去殺,以刑去刑,甚至實行重刑,都是理所當然的。
從以上所引可知,《商君書》編造自然狀態(tài),宣揚三世歷史階段論,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戰(zhàn)國當時的變法主張找到理論前提。因為自然狀態(tài)的混亂,因為“當下”所處的歷史階段有自己的主題,“所以圣人治理國家,不效法古代,不順從當今,根據(jù)世道來治理,考察風俗來設立法制。所以,法不觀察人民的實際而設立,則不會成功。推行政治要因時制宜,這樣就不會與時代相抵觸”(《壹言》)。
商鞅派法家雖然提出了類似自然狀態(tài)的觀點,但他們又強調(diào)歷史的階段性主題,這又使他們的自然狀態(tài)具有了歷史主義的特點。如此說來,他們主張法治,反對禮治,就不會是在永恒的意義上說的,而只能是在歷史的意義上說的。不同歷史階段政治的主題是不同的,“上世親親而愛私,中世上賢而說仁,下世貴貴而尊官”,而“當今”時代,法治是合乎時宜的,禮治就不合乎時宜。但在從前的階段,禮治曾經(jīng)是合乎時宜的?!顿p刑》篇對商周時代的湯武修文教還是表揚的,只不過這種表揚是歷史的評價,是承認它的歷史合理性。但他們又堅信,不同時代的主題不能相超越,“當今”時代如果用儒家主張來治理,那就是不合時宜的??梢姡野旬敃r的治國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因時制宜、與時俱進的歷史觀上面的。
2.道理—知識論
《商君書》的很大一部分篇幅是用來講述具體的治國方略的,但如果僅憑這一點就說它是古代世界的一部理論著作,則未免感到不足。慶幸的是,它的確在一些理論問題上有著出色的發(fā)揮,作為理論思維的優(yōu)秀代表是當之無愧的。
《賞刑》篇說過:“圣人并非樣樣事物都能通曉,他只是知道萬物的‘要’,也就是關鍵所在。所以,他治理國家是抓住‘要’(關鍵),這就可以掌握萬物,說話少而功效大。”這個“要”就是一個具有本質(zhì)意義的東西。因此,《靳令》有言:“圣君知物之要”;《農(nóng)戰(zhàn)》有言:“故圣人明君者,非能盡其萬物也,知萬物之要也。故其治國也,察要而已矣。”
《商君書》的作者清楚地知道,治理國家的人不可能周知萬物,能做的只是把握住事物的“要”,即“關鍵”,而“農(nóng)戰(zhàn)”“賞罰”“作壹”就是治理民眾的“要”。可見,商鞅派法家在闡述他們的“農(nóng)戰(zhàn)”“賞刑”“作壹”等政策主張時,并非就事論事,而是有著自覺的理論追求的。
其實,再進一步仔細品味就會認識到,所謂“要”,就是“道”,即事物之所以然的道理?!陡ā分杏小坝懻ㄖ荆笫姑裰馈?。這個“道”有“根本”的含義?!陡ā分杏钟小按⒉煌琊ⅲ酪?;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這里“道”和“行”都有道路的意義。此外,還有“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可見,道有事物本質(zhì)的含義,治理國家也有本質(zhì),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治國方法,這就是治理國家的本質(zhì),只不過這種本質(zhì)也是歷史的。這種思想在《商君書》中隨處可見。
《修權(quán)》篇把能否處理好公私關系理解為“治亂之道”:認為不以天下為個人私利,為天下治理天下,就會成功;反之,當政者擅一國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國家就會危亡。這種治亂之道同樣貫穿《商君書》全書。
更令人驚奇的是,《商君書》似乎有著道理論的思想萌芽。司馬遷說《開塞》是商鞅的著作,今本《開塞》有言:“故興王有道,而持之異理。武王逆取而貴順,爭天下而上讓。其取之以力,持之以義。”興起王業(yè)自有其道,而保持王道則有不同的理。武王攻打殷紂王,是逆取,所以叫“興王有道”;取得天下后,就特別地重視順從,也就是“持之異理”。或者說“興王有道”指的就是“爭天下”和“取之以力”;而“持之異理”指的就是“上讓”和“持之以義”。商鞅本人能說出“興王有道,而持之異理”這樣的話,把道和理對應起來,是難能可貴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道和理,似乎還只是并列關系,各有各的所指,包容和被包容的同一性還不明顯。道與理的同一性,如包容和被包容、相互轉(zhuǎn)化等關系,則要到100年后,由杰出的后輩思想家韓非來完成。到了那時才可以說,古代中國人已經(jīng)確定地把政治生活理解為是由道理決定的,從事政治活動也需要掌握它背后的道理,也需要有政治的知識。但盡管如此,說《商君書》在知識論的意義上,朝著政治的道理論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或許并不為過。
3.圣明—君主論
《商君書》主張君主集權(quán)不假,但它理想中的君主卻不是一般人物,而是要具備“圣”“明”的修養(yǎng)才可以。書中隨處可見“圣人”“圣君”“圣王”及“明君”“明王”“明主”這樣的語詞,不是隨便說的。例如,“圣人之立法、化俗”(《壹言》),“圣人為法”(《定分》);“圣王之治也,慎為、察務,歸心于壹而已矣”(《壹言》),“圣王治治不治亂”(《定分》);“圣君知物之要”(《靳令》)。“明君之治國也”(《君臣》),“明君修政作壹”(《農(nóng)戰(zhàn)》),“明君錯法而民無邪”(《錯法》);“明王任法去私”(《修權(quán)》),“明王之治天下也,緣法而治,按功而賞”(《君臣》);“故明主慎法制”(《君臣》),“故明主因治而終治之,故天下大治也”(《定分》)。從中似乎可以看出兩個層次,帶“明”字修飾的似乎稍低一點,是法治政策的優(yōu)秀實施者,屬于實務工作者的范疇;而帶“圣”字的,則具有更高的境界,似乎只有他們才能“知要”,才有資格“立法化俗”。
《畫策》篇提出“圣人見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一句,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按此處所說,政治就應該區(qū)分為經(jīng)驗層面的和“本然”層面的,“本然之政”就是政治的“必然之理”。知道了“本然之政”,也就知道了“必然之理”,也就是“知要”,就可以治理天下了。圣人循道理以立法治國,就使《商君書》全部思想內(nèi)容形成一個圓圈,沒有一處遺漏,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這里所謂的歷史地位,是說《商君書》與之前和之后的相關著作和思想有什么關系,由此看出它相對于之前的著作和思想做了哪些改變,對之后的著作和思想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
《商君書》毫無疑問是戰(zhàn)國中后期變法改革的政策宣講和指導性著作,是三晉法家學派的代表之作。書中的法治主張,據(jù)說是對李悝《法經(jīng)》的繼承和發(fā)展。它一掃傳統(tǒng)的禮治主義,主張壓制宗法貴族和血緣勢力,強調(diào)君主立法,用刑賞手段推進農(nóng)戰(zhàn)政策。它詳細記述了不論男女,不論主人還是仆役,都要在官府登記戶籍;它記載了軍功爵這項秦國改革的重要制度。這些都表明它擁有著推動法治改革和進步的歷史地位。
商鞅的法治思想,直接啟發(fā)了后來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和法家名著《韓非子》。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國力的增強,但在韓非眼里卻是單純實施法治,不懂術治。從今本《商君書》中就可以發(fā)現(xiàn),它大講憑功勞而予爵加官。這個觀點受到韓非的批評,以為是把斬首的勇力等同于行政管理的技能,顯然不符合作為行政管理制度的術治精神。至于今本《商君書》中所闡述的“事合而利異”的術治原則及勢的思想,韓非卻沒有提及,或許晚出,也未可知。
《商君書》還是古代中國歷史上政論體裁著作的優(yōu)秀代表。許多篇章圍繞各自的主題展開論證,或從人性基礎,或從歷史因緣,或從得失利弊,來證明法治主張的合理性,有理有據(jù)。許多篇章是議論文的典范之作,在此前的著作史上是不多見的,為后來以《韓非子》為代表的論說文寫作提供了成功的樣板。
這里所謂的時代價值,是說《商君書》及其思想在當今時代還有什么意義,還有什么用。
法家,通常叫作“商韓”或“申商”,從漢代起,被認為是嚴酷寡恩、追名逐利、陰謀詭計的代名詞,在2000年歷史上成了文化上的貶義詞,甚至被認為是邪惡的象征,文人學士是很少有人敢公開承認自己推崇它。這種現(xiàn)象是中國文化具有濃厚的古典屬性的一個生動表現(xiàn)??墒堑搅私闆r似乎變了。19世紀后期法家思想悄悄地抬起頭來,在科舉考試的策論中成了討論國家大政方針的思想資源。到了20世紀法家的故事及法家思想反復被人們提起,竟至形成大規(guī)模的社會文化運動。直到今天法家代表人物作為正面的人物形象不斷地出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而且引起當政者和廣大群眾深深的同情和感動。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其實,道理不難理解。19世紀中期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中國,亡國滅種的危險越來越嚴峻地擺在了中國人面前。從“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口號的提出,經(jīng)過號稱“自強”的洋務運動,再經(jīng)過后來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新民主主義革命,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成了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主題。為了實現(xiàn)這個主題,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權(quán)力,最廣泛地動員群眾特別是最基層的廣大民眾投身革命,就成了20世紀社會運動的基本趨勢。這與戰(zhàn)國時代的發(fā)展主題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必然地,在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流派中,法家更多地成為適合這個時代主題的思想和文化資源,而儒家有時則成了這個時代主題發(fā)展所要打擊和祛除的對象。這就是為什么法家思想在20世紀以來不斷地被提起、法家人物至今在文藝作品中大多是正面形象的原因了。
那么,就《商君書》本身而言,它反對血緣貴族的舊政治和私人倫理,主張國家集權(quán)和平等主義的齊民制度、郡縣制度、軍功爵制度,等等,顯然在某種意義上與后世的所謂現(xiàn)代性因素不謀而合。這種現(xiàn)代性當然無法褪掉它的殘酷性,但仍不能因此而簡單地看作是專制獨裁者邪惡思想的流露,而應看作是集權(quán)君主制度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表現(xiàn),它的目標和下層社會的廣大群體追求富貴的目標有一致之處,因而享有著并不單薄的社會基礎??梢钥隙?,這是政策和路線問題,不是單純的人品和德行問題?!渡叹龝芳八憩F(xiàn)的法家思想,是社會結(jié)構(gòu)的產(chǎn)物,是社會結(jié)構(gòu)性矛盾的產(chǎn)物,如果僅僅看作是品行惡劣者的任性,那就太簡單、太表面化了。正因為擁有如此深厚的社會基礎,《商君書》才的的確確幫助秦國的君主打垮了舊貴族勢力。
這就提醒我們,要客觀地看待社會階級、階層,特別是客觀看待社會的結(jié)構(gòu)性矛盾。讓我們的思想和研究透過人際紛爭的迷霧,深入社會階級、階層的層面,進入影響社會發(fā)展的制度和政策設計領域,尋找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出路;而不是站在少數(shù)高貴者的立場上,背靠著傳統(tǒng)道德的庇護和支撐,貶低下層群眾的生活追求和新興政治人物的改革理想。這就是《商君書》這樣的作品告訴我們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以上主要是就經(jīng)濟、社會、政治層面說的。
從文學藝術看,《商君書》以它的坦率和真誠,表達了社會結(jié)構(gòu)性進步意義上的社會心聲,它宣揚的公義和廉潔奉公,對傳統(tǒng)血緣紐帶的反抗和掙脫,在今天為現(xiàn)代化努力奮斗的人們那里仍然能夠引起某種共鳴。可見它具有穿越時代的價值。
當然,任何具體事物都是矛盾的,進步,特別是在所謂文明時代的階級制度下,每一次所謂進步都會制造出少數(shù)成功者和眾多失敗者,都會帶來新的、有時甚至是更殘酷的壓迫和剝削,不過,后人所能看到和聽到的,往往是成功者的記錄和歡呼?!渡叹龝匪淼碾A級和階層,為了自己的利益,大膽地開辟著歷史的道路,也殘酷地壓榨著廣大人民群眾,這部書就是這種思想和這段歷史的記錄,真實的記錄。
①今本《商君書·開塞》有“圣人不法古,不修(循)今。法古則后于時,修今則塞于勢。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異勢,而皆可以王。”司馬遷認為《開塞》是商鞅遺著,看來商鞅的確是片面地理解歷史的,與孔子的三代損益說相去甚遠?!兑佳浴罚骸笆ト酥疄閲?,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為之治,度俗而為之法?!笨磥磉@是商鞅根深蒂固的思想。
②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與他對秦統(tǒng)一的評價是一致的?!妒酚洝ち鶉瓯怼沸颍骸扒厝√煜露啾?,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何異。悲夫!”所謂“多暴”,顯然是批評秦缺少人性,表現(xiàn)了人道主義精神;所謂“世異變”“成功大”,又是表揚秦的成就,表現(xiàn)了歷史主義精神。
③下文所引《說民》中的“良民”“奸民”用法相同。不過,《商君書》中的“奸民”并不都具有反諷的意味。《畫策》:“不作而食,不戰(zhàn)而榮,無爵而尊,無祿而富,無官而長,此之謂奸民。”這里的“奸民”,指的正是它的本義:干犯國法政策之民?!秹睢贰侗亍贰督睢分械摹凹槊瘛?,含義相同。對于這類奸民,《商君書》是主張堅決壓制、去除的。
④“利出一孔”是《商君書》的重要思想。《弱民》:“利出一孔,則國多物;出十孔,則國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亂?!薄督睢罚骸袄鲆豢照撸鋰鵁o敵;利出二空者,國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國不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