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靈 司徒尚紀
2014年在廣東郁南縣南江之濱磨刀山,發(fā)現(xiàn)了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將廣東人類活動史向前推進了數(shù)十萬年,揭開了嶺南文化發(fā)展史上的新一頁。
馬克思主義認為,“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1]即人類的出現(xiàn)與文化的起源是同步的。這個人,是生物人和社會人的統(tǒng)一,或是體質人類和文化人類相結合的人類;而社會人或文化人類最主要的一個標志是作為文化載體。文化人類的出現(xiàn)通常以舊石器文化為最早標志。只要有舊石器,它的載體就是舊石器文化人,也是一個地區(qū)文化的開端。中國最早的云南元謀人距今170萬年,為現(xiàn)代人的遠古祖先。70萬年至20萬年北京房山周口店出土“北京人”,被視為舊石器文化的代表?!氨本┤恕睍没稹⒅谱魇?、從事漁獵活動等,創(chuàng)造了最原始的人類文化,也是黃河文化的最早起源和標志。
自1927年發(fā)現(xiàn)“北京人”后,科學意義上的中國考古學興起,先后發(fā)現(xiàn)大批新舊石器遺址,宣告中華文化在多個地方起源。新中國成立后,考古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碩果累累。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薄皻v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yǎng)”?!耙ㄟ^深入學習歷史,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2]這些高屋建瓴的論述為中國考古學發(fā)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對全國,特別是對長期被視為“文化沙漠”的嶺南尤為重要。在廣東,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甚少,能夠說明嶺南文化古老淵源、悠久歷史、豐富內涵和深遠影響的舊石器早期文化的證據(jù)甚為個別。這往往成為不諳考古和歷史的人詬病廣東的一個借口。事實上,基于珠江水系特別是西江水系自然特征的統(tǒng)一性、連續(xù)性和共同性,目前已知的舊石器遺址在兩廣范圍內至少有數(shù)百處,相對于中國近2000處舊石器遺址而言,數(shù)量上已頗為可觀。它們中時間最早的是廣西百色舊石器遺址群(80.3萬年);次為郁南磨刀山遺址80-60萬年;再次為云浮蟠龍洞遺址20萬年,封開洞中巖遺址和黃巖洞遺址均為16.9-13萬年,曲江馬壩人遺址12.9萬年;最遲舊石器晚期為陽春獨石仔遺址,1.6-1.4萬年。這些舊石器遺址分布區(qū),以西江流域為主體,也包括北江和漠陽江流域,是嶺南文化的最早搖籃,也是嶺南人類歷史之嚆矢,具有不尋常的文化意義。
郁南磨刀山舊石器遺址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早期遺址的空白。從此前廣東已發(fā)現(xiàn)的曲江、郁南、云浮、封開、英德、陽春等處的舊石器遺址看,時間最古老的云浮蟠龍洞遺址也不過20萬年,在年代上較全國其他地區(qū)的舊石器遺址為遲。如四川巫山人約180萬年、云南元謀人170萬年、“北京人”50萬年、陜西藍田人80-60萬年、江蘇南京人35萬年、陜西金牛山人28萬年等。但郁南磨刀山舊石器遺址的發(fā)現(xiàn),則將廣東舊石器遺址的從時間推至距今約80-60萬年,與廣西百色舊石器遺址基本上屬于同一時期,廣東舊石器文化出現(xiàn)的時間大大提前,并躋進全國同時代文化之列,具有重大考古學、歷史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研究意義。故2015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
目前已在磨刀山遺址出現(xiàn)的西江重要支流南江盆地一帶陸續(xù)發(fā)現(xiàn)60多處同類遺址。它們集中分布在南江從大灣到河口段江岸四級階地上。磨刀山遺址出土的400多件各類石器,皆取材于河床礫石層,亦即河流鵝卵石。這一地理分布格局說明磨刀山人是水居原始人,他們居住、繁衍和活動都離不開河流環(huán)境與資源。由此決定他們創(chuàng)造的原始文化是一種江河水文化。從人類和文化傳承關系而言,這與后來嶺南古越人被解釋為水居部族,創(chuàng)造的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流動、靈活等特征的水文化,有著深刻的淵源關系。
磨刀山人后來演化為古越人的先祖,廣泛分布在珠江中下游地區(qū),并在新石器遺址中得到傳承和擴布。據(jù)相關統(tǒng)計,在廣西已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遺址有900多處,在廣東有五六百處。[3]這些遺址同樣多以河流為依托分布,有一般高出河床10-20米的洞穴遺址、多見于河旁或河流分汊處的山崗遺址、分布于海濱、河旁的貝丘遺址;還有多見于珠江三角洲的土墩遺址。這些不同遺址的棲居者同樣是古越人祖先,依靠江河湖海取得生活來源,繁衍后代,發(fā)展為不同部族、民族或族群。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記載,至戰(zhàn)國時期,在珠三角有頭國,食海中魚為生;在東江河谷一帶有縛羅國,靠水為生;在廣西桂江、潯江和西江一帶有西嘔國,生活在水濱;有駱越國,生活在桂南和西江水系各地,以墾食水田為生;有伯慮國,在郁水(西江)南,屬小流域文化;有陽禺國,在今北江清遠一帶,多居溶洞,地下水豐富,以漁獵為生。[4]舉凡歷史早期這些傍水而居部族都與江河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都是江河文化載體、后世百越人先祖。
考古發(fā)現(xiàn),人類在舊石器時代有洞穴居和曠野居兩種居住形態(tài),但以洞穴居為主。郁南磨刀山遺址未見洞穴,而其居住處分布在河流階地形成發(fā)育網(wǎng)狀紅土層上。而曠野居要求氣候溫暖、濕潤、動植物茂盛、附近有水源,適于捕撈和人類生存活動。[5]磨刀山人棲居在廣闊的紅土大地上,是一種有別于洞穴居的適應環(huán)境方式,屬聚落文化范疇。按南江流域地表平坦,即使在地質時期地理環(huán)境也達到曠野居的要求,利于人類在地表居住和生存,故磨刀山人采取的這種曠野居的方式是適應地理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極富地域特色。但人類居住需要遮蓋物,故大有可能結巢居于樹上?!侗笔贰ばU僚傳》說“依樹積木,人居其上,名曰干欄”。這甚有可能源于磨刀山上的曠野居。
磨刀山發(fā)掘出土的石器約400件,取之于河床,以石英、巖砂、石英巖為主要原料,包括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斷塊、碎屑和使用礫石等,其中又以石料、斷塊、碎屑、石核及使用礫石的數(shù)量為多,形成石器數(shù)量相對較少。代表性有:(1)石核。最大重量為1073克,次為705.1克和644.3克;(2)石片,多為簡單捶擊而成,最大重188.5克,也有小到43.8克;(3)石器,石器既有單面,也有兩面加工現(xiàn)象,有手鎬、手斧、砍砸器、刮削器等類型,最大一個手鎬長17.2厘米,寬12.5厘米,厚9.1厘米,重1794克。最大一個手斧長17.6厘米,寬12.1厘米,厚7.5厘米,重1356克;(4)砍砸器,皆為石核式砍砸器,石英制作,長15.3厘米,重可達1569克;(5)刮削器,以砂巖制作,最長9.1厘米,重148.4克。這些石制器取材皆為礫石,在低緯濕熱氣候環(huán)境下風化程度高,加工粗糙,低效,與氣候環(huán)境相適應,顯示在人類早期文化活動和適應環(huán)境程度低;創(chuàng)造的舊石器工業(yè)文化品位不高,但有自己個性,即皆取材于江河礫石,體大、粗重,適于林莽茂密的熱帶環(huán)境使用,故是一種原始熱帶文化屬礫石器文化類型。而與嶺北地區(qū)石片石器文化類有明顯差異,反映了嶺南舊石器文化有自己的個性,是中國南北文化的南方類型,具有南方文化代表意義。并非偶然的是,郁南磨刀山舊石器與廣西百色盆地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百色舊石器存在于右江沿岸的第四級階地上。在西江支流右江河谷兩岸220處[6]舊石器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包括舌形手鎬和兩面加工的手斧等在內的大量石制品,其原料也是河床礫石,與磨刀山遺址所見同類器物的形制比較接近;并且由于西江水系的交通作用,兩地同屬嶺南舊石器礫石器工業(yè),加工工藝也較為接近,具有文化同質性特點。再加上兩地同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文化差異性小,而與嶺北舊石器文化有較多的差異。[7]這說明嶺南文化從一開始就自成體系,呈一獨立的文化地理單元。
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繼續(xù)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8]4點要求。這些要求為嶺南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就郁南磨刀山,廣西百色、柳江,云浮蟠龍洞,封開黃巖洞、洞中巖等舊石器遺址而言,反映了嶺南范圍物質文明發(fā)展早期階段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狀況,而且這些遺址皆“背靠云貴高原、面向東南亞,處于人類起源、進化和東西方早期人類遷徒和擴散的關鍵位置”, “在東亞和東南亞早期舊石器考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盵9]對探索嶺南文明和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這些遺址的文化價值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未能與“中華文明起源”聯(lián)系起來,加以“早期發(fā)展綜合研究”。[10]實際上,嶺南以上舊石器遺址,反映嶺南也是人類最早的一個文化中心,在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和“多源同歸”說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1]
國內外學者關于人類起源問題,有過歐洲說、中亞說、北亞說、南亞說、非洲說等多種推測,但都是見仁見智,難定一尊。其中南亞說和非洲說占了上風,且有兩者難分伯仲之勢,各有自己的支持者。但無論這兩種說法有多少異同,都有一個共同事實,即連接云貴高原與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珠江水系是古人類輻射和遷徙的一條主要通道,其中西江干流又居主體地位,另外西江干流及其支流漓江、桂江、賀江、南江、南流江、北流江等多條江河形成輻射格局,在嶺南西江河道充當不可缺的一段。[12]
遷移和集聚,使南江磨刀山成為人類活動和舊石器文化薈萃的一個中心。故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教授指出:“兩廣地帶就是遠古人類東移的必經(jīng)之地”。[13]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在《廣西是古人類研究的重點地區(qū)》一文中指出:“從地質地理條件方面看,廣西更有發(fā)展古人類學的獨特條件,……在人類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去的一百萬年里,廣西這個地方始終是氣候暖和、雨水充足,自然界中有豐富的食物資源,適宜原始人類和與人類接近的猿類生息繁殖”,“中國可以成為世界上古人類學的中心,廣西是中心的中心”。[14]既然兩廣有如此適宜人類生存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石器文化的優(yōu)渥條件,那么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嶺南文化,必然有自己異于其他地區(qū)的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風格,并且從一開始就自成體系,奠定了以后嶺南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基礎。從整個嶺南歷史觀察,目前磨刀山舊石器遺址無疑是嶺南文化的一個最早發(fā)祥地和歷史起點。至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已星羅棋布于嶺南各地,它們既繼承了舊石器文化特性,又改善發(fā)展了新石器,發(fā)明陶器、青銅農具、各種禮器,開始定居和農耕,飼養(yǎng)家畜,逐步發(fā)展以稻作為中心的農業(yè)文明,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系列原始崇拜和風俗活動等。這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現(xiàn)象,經(jīng)過歷史演變,成為以南越文化為核心的區(qū)域文化,造就了嶺南文化的雛形。
即使在人類舊石器時期,文化差異和分區(qū)已經(jīng)存在,并為后世繼承。1948年,美國學者莫維斯(Hallam L. Movius)提出,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也是人類有文化之初,世界上存在兩個工藝技術不同的文化區(qū)。這兩個文化區(qū)分界線,稱為莫維斯線(Movius’ Line)。此線經(jīng)過印度半島,呈西北一東南走向。在此線以西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qū),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傳統(tǒng)為代表,能夠掌握先進工具制造技術的早期人類文化的先進地區(qū);而位處此線以東的中國等地區(qū)則是以制造簡單的砍砸器傳統(tǒng)為特征的“文化滯后的邊緣地區(qū)”。而一直以來不斷有學者對這一結論提出質疑,但因證據(jù)不力,而未能從根本上動搖其長期以來在學術界的統(tǒng)治地位。而郁南磨刀山舊石器中的舌形刃手鎬與手斧,不但確證中國有手斧文化,而且它所代表的文化先進性絲毫不遜于西方手斧。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和廣西百色以及重慶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一起,為駁斥莫維斯線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郁南磨刀山和廣西百色發(fā)現(xiàn)的同類手斧,既是嶺南舊石器文化先進性的一個突出表現(xiàn),而且在世界舊石器文化比較上,嶺南同樣占有重要地位,絲毫不遜于西方。嶺南舊石器文化作為駁斥莫維斯線的一個有力證據(jù),“打破了西方史前考古學界的‘莫維斯線’假說,為區(qū)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諸多國際熱點課題提供了重要新契機”。[15]其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都是非常巨大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脊胚z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必須保護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增強歷史文化遺產防護能力,嚴厲打擊文物犯罪”。[16]這也是磨刀山遺址保護的重要方針。郁南磨刀山舊石器遺址是嶺南最古老舊石器遺跡之一,其價值無可置疑。2015年和2019年,磨刀山遺址先后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政府層面上肯定和確定了它的法律地位,從而為遺址保護提供強大的法律保障,為實施“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文物工作方針邁開堅實的一步。但這一遺址發(fā)掘時間不長,僅取得初步成果,相信仍有許多古地理信息、豐富的石制器及其文化內涵,需通過深入發(fā)掘和詳細準確解讀闡析,復原磨刀山舊石器古地理景觀,觀照原始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風貌,再現(xiàn)南江流域原始人類“磨刀山人”的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的特征,進而聯(lián)系、比較兩廣其他舊石器和新石器遺址文化內涵,分析嶺南歷史早期原始文化的形成、演化關系和地域分布概貌,確定這些石器文化中心及其對外輻射關系與空間格局。這樣就有可能鉤沉歷史早期嶺南文化的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一系列的時代剖面,在與其他地區(qū)新舊石器文化遺址的比較中,建構嶺南史前文化基本發(fā)展序列,從而彰顯這一時期嶺南作為人類古代文明形成的一個中心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
基于一般干部、群眾特別是年青一代對舊石器文化知之不多,加上嶺南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稀少,這更容易造成這方面知識的缺失,故相關普及和宣傳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對于歷史上長期被邊緣化、被視為文化滯后的嶺南,磨刀山遺址的發(fā)現(xiàn)顯得特別珍貴,除繼續(xù)發(fā)掘、深入探討研究以外,尤應做好遺址保護、展示和宣傳工作。
文化與旅游關系十分密切,從這一視角出發(fā),深入發(fā)掘、剖析磨刀山遺址的旅游價值,十分必要。這是在于,雖然磨刀山舊石器遺址的出土文物外觀看來很粗糙,并不搶眼,可視性較差,但恰恰是“最不起眼的石塊,卻記錄著遙遠蠻荒的遠古時代,更能改變人類‘童年’的歷史。”[17]所以它蘊含的文化價值、旅游價值也非同尋常,對它的開發(fā)利用,必須遵從“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以不失其“真實性、完整性”為前提,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復原南江流域60-80萬年前的自然面貌,包括地質、地形、河流、動植物生存狀態(tài),磨刀山人在這種荒古時代生產、生活,內中有他們曠野居、用火、群居,使用手斧、手鎬、石料、石核等工具,從事采集野果、挖掘植物塊莖,狩獵野獸,捕撈水產等經(jīng)濟活動,讓游客認識人類“童年時代”的生存方式、適應環(huán)境的策略,以及原始人類創(chuàng)造各種原始文化形態(tài),體悟到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變遷,從而加深對自然生態(tài)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起到教育人、啟迪人、鼓舞人,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在廣西考察工作時指出:“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盵18]考古現(xiàn)場和文物博物館即為文物歷史、文化說話最好方式和平臺。磨刀山舊石器發(fā)掘現(xiàn)場,是文物說話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另外,建設磨刀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不失為保護、利用磨刀山舊石器文化的模式。這種把遺址保護與利用相結合起來的方式,是一種文化創(chuàng)新。這種“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huán)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19]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國內外大不乏其例。如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即在這方面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jīng)驗。2018年國家文化局在第一、二批已公布的24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評估報告中明確提出:“鼓勵依托公園開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文化旅游、生態(tài)農業(yè)等低強度的開發(fā)利用,協(xié)調保護與發(fā)展的關系。”[20]這種模式很適用于南江流域。因為除磨刀山遺址以外,僅南江中游同類舊石器遺址就有66處,它們的文化內涵、價值基本一致,可以依托磨刀山遺址公園建設,把南江這66處舊石器遺址串聯(lián)起來,建立“南江舊石器遺址旅游路線”,形成南江舊石器文化旅游走廊。這里有很多建設優(yōu)勢,為其他江河石器遺址所不及,由此取得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是完全可以預期的。國家文物局于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先后公布的3批次、36處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中,石器時代遺址共有7處(舊石器遺址2處、新石器遺址5處),占總數(shù)的19%。嶺南目前僅有1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即廣西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正規(guī)劃建設中的磨刀山遺址公園將成為嶺南第2處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為石器類遺址中的舊石器早期遺址。
當前,在磨刀山舊石器遺址發(fā)掘和學術研究方面,仍須做大量基礎性工作,而對普通干部群眾,應大力做好宣傳、推介、普及工作。特別要重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年關于考古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刻認識“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1]這些關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廣大干部群眾理解和掌握,將成為保護、開發(fā)利用磨刀山遺址的精神力量和行動指南。在當前,針對關于磨刀山遺址宣傳較少、傳媒報道不多狀況,應組織有關專業(yè)、科普工作者撰寫相應讀物,制作音像作品及其他旅游宣傳品,推向旅游市場,以取得預期效果,讓磨刀山這一嶺南最古老、與“北京人”幾乎同一時代的舊石器遺址,在嶺南文化史、中國文化史上被賦予重大意義,開創(chuàng)其歷史新篇章。
注釋:
[1][3][4][13][14] 轉見司徒尚紀:《珠江傳》。河北大學出版社,第40、43、46、50、51頁,2001。
[2][8][10][16]《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羊城晚報》,2020年9月30日A4版。
[5] 裴樹文:《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形成過程研究綜述》。見《人類學學報》38卷,2019年第1期,第5頁。
[6] 羅霞:《百色有220處舊石器遺址,你見過哪些?》。百色新聞網(wǎng),http://gx.wenming.cn,2020年5月29日。
[7]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學博學院等:《廣東郁南縣磨刀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見《考古》2017年第5期,第13頁。
[9] 謝光茂:《百色舊石器遺址群:手斧挑戰(zhàn)莫維斯理論》。《中國文化遺產》, 2008年第5期,第107頁。
[11] “多源同歸”是中央文史館館長、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在《中國地域文化通覽·總緒論》中提出的。中國文化有多個發(fā)源地,但發(fā)源于不同地區(qū)的文化都先后匯成中國文化的大海,稱之為“多源同歸”。見《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廣東卷》,中華書局,第2頁,2014。
[12] 參見張鎮(zhèn)洪:《嶺南文化珠江來》。見《嶺南考古論文集》,嶺南美術出版社,第31、33頁,2001。
[15] 劉鎖強:《叩問遠古的回響 廣東郁南磨刀山遺址考古記》。《大眾考古》,2019年第1期,第66頁。
[17][18][21]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在廣西考察工作時講話。見劉穎穎、韋衍行:《考古見初心!習近平—以貫之關心考古工作》。http://culture.people.com.cn,2020年9月30日。
[19] 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2009年11月17日。
[20] 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fā)展報告》2018年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