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2002年去北京出差,聽賓館大堂經(jīng)理介紹,附近的雅寶胡同甲2號是眾星云集的寶地,曾經(jīng)用作徐悲鴻重組的國立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xué)校宿舍,后來改建為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家屬大院,住過葉淺予、李苦禪、李可染、吳冠中、程尚仁、黃永玉、侯一民等書畫大師,建議我們有空去看看。
離開北京那天,因?yàn)橘I的是晚上的火車票,于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我按圖索驥找到位于東城區(qū)金寶街與二環(huán)路交匯處的這處大雜院。
大雜院是三進(jìn)間,面積不算大,只有二十多間屋子,橫跨兩條胡同,前后相通并且各有一個門通向外面的院子,北京人俗稱“穿堂門”。當(dāng)年,前院住有董希文全家、李苦禪全家、張仃全家,前院和中院之間還有一個小小的天井,中院住有黃永玉夫婦、柳維和夫婦、程尚仁夫婦、袁邁夫婦、李可染夫婦等。后院有后蓋的四排平房,從20世紀(jì)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住過的美術(shù)家更是絡(luò)繹不絕。
我去的時候,大師們早就搬出了大雜院,只有一些青年教師還住在這里。在黃永玉故居對著李可染故居朝向中院的窗前,有一個葡萄架,葡萄藤滄桑遒勁,看得出上了年頭。
這棵葡萄藤是黃永玉在1953年從香港來到北京任教時種下的。那年的中秋節(jié),葡萄藤還沒來得及開花結(jié)果,黃永玉便從菜場買來葡萄,用紅線繩系在藤上,晚上賞月時解下分給大雜院里的孩子們。此后住在大院的10年里,黃永玉坐在葡萄藤下拉過手風(fēng)琴,李可染拉過京胡,他的夫人鄒佩珠則反串須生唱上幾句……
令人不解的是,葡萄架搭得很矮,也就約莫1.7米高的樣子,普通身高的男子昂首挺胸,大抵是走不過去的。不難想象,身高1.75米的黃永玉每天佝僂著身子進(jìn)進(jìn)出出,該有多么的別扭。難道是方便孩子們采葡萄?也不像啊,小孩踮著腳仍然夠不著。
事情另有蹊蹺。原來,黃永玉夫人張梅溪身材嬌小,身高只有1.55米。黃永玉搭葡萄架時,讓張梅溪伸手往上夠,夠到的高度就是葡萄架最合適的高度。黃永玉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搭得太高,張梅溪摘葡萄時夠不著;如果搭得太矮,掛著的葡萄又會碰到她的頭。
黃永玉和張梅溪經(jīng)歷的年代,大多數(shù)人沒經(jīng)歷過,他們的傳奇愛情故事,卻多年來一直傳為佳話。葡萄架可以見證,他們相濡以沫的春夏秋冬,黃永玉心里一直裝著一把尺子,這是愛的高度,是最溫暖的高度。
好多年沒去北京了,當(dāng)?shù)赜讶烁嬖V我,雅寶胡同甲2號如今改成了一家會所。真懷念那里,不知道那個葡萄架還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