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這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舌尖上的美食》總導演陳曉卿在《肥肉》一書中談到美食“白糖拌油渣”時,認為這是他童年時代的美食體驗極限。
朱贏椿策劃的這本《肥肉》很有意思,他邀請到沈昌文、鐘叔河、蘇童、葉兆言、麥家、蔣方舟、陳曉卿、封新城、史航等人講述關于肥肉的珍貴記憶,也收錄了不同國家、民間不同年齡和領域的人關于肥肉的故事。
每種食物,都是其所處時代的產物。食物承載了過去與現(xiàn)在的種種信息,“吃什么”和“怎么吃”的變遷,反映的也是時代和社會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在吃飯這件事上,孔子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態(tài)度,還有“八不食”和“不多食”的準則流傳于世。有人說,孔子周游列國,常年在路上,吃飯還這么講究,其實這代表的是他對“吃什么”和“怎么吃”的一種態(tài)度,是對自身健康和生命的一種態(tài)度,是在條件允許下對合理飲食原則的堅持。
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趨勢》一書中說,“我們正步入一個物品空前豐盛的國際食品大集市”,那么,“吃什么”“怎么吃”便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命題。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總決賽舞臺上,龐博提起自己吃健身餐的感受,說腮幫子都嚼酸了;樊登讀書會發(fā)起人樊登在節(jié)目中與人分享他最近吃的營養(yǎng)代餐奶昔味道不錯;10月14日,李雪琴更新抖音,告訴粉絲,她正在用控卡美味高蛋白輕食品減肥……
從本刊記者采訪的案例中也看到,仿佛不經意間,年輕人的吃飯方式發(fā)生了變化,輕食、速食、代餐等占了他們餐桌的C位,好吃、有營養(yǎng),關鍵是快捷,似乎成了年輕人最大的訴求。但與此同時,他們又高度關注健康,關注吃下去的每一道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年輕人成為當下最焦慮于自身健康狀況的群體,這個現(xiàn)象可能跟大家越來越忙碌、距離鄉(xiāng)愁里的美食越來越遠也有關系。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一位朋友邀請我們去她家里吃飯。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在家吃飯多麻煩啊,前期買汰燒,后期刷鍋刷碗,為吃飯而吃飯,顧不上說話了,不如就在外面餐館吃,輕松自在。朋友說,是一直住在老家的外婆來了,帶來了很多的家鄉(xiāng)特產,想趁著假期做了給大家一起嘗嘗。
于是,我們興致勃勃地去了。外婆燉雞、燒鴨、燒咸豬蹄,全都是很結實的硬菜,也都是平常吃不上的大菜。尤其一道干豇豆燒肉令人口齒生香,欲多食而不能。外婆的干豇豆,是夏末秋初,趁天氣晴好,把長豇豆摘下來洗凈、清水煮熟、晾干曬好,特地帶來的。雖然已是干豆,但每一口都可以嚼出太陽的清新味道,比我們在超市、網(wǎng)上購買的包裝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新鮮豇豆不知好吃多少倍。
看我們吃得高興,外婆也高興,她說:“這些東西,你們是吃一頓少一頓。你們都不會做這些干菜,也沒那個空做了?!?/p>
我們承認這是事實,即使網(wǎng)上可以購到同款,也不可能再有外婆親手做的味道了。如果不是“外婆的菜”,我們也不可能聚在家里。這年頭,人們吃的方式越來越多元、越來越便捷,但“家宴”卻越來越難得了。
吃的改變,改變的又豈只是社交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