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秀慧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第四中學,河北 承德 068350)
體育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chǔ)教學課程,對學生體魄的強健和體質(zhì)的增強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興趣,甚至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面對這樣的問題,初中體育教師應(yīng)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差異性教學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差異性教學是在班級和課程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的分層次教學,是在同一個班集體內(nèi),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采取不同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差異性教學更加深入和全面的體現(xiàn)了教育的平等觀念,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能力基礎(chǔ)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與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對比,差異性教學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人性化。根據(jù)學生身體狀況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體育教育,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提高自身的體質(zhì),也可以使學生學到一定的學習技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鍛煉習慣。另外,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差異性教學方法,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競爭意識方面也有所幫助。
體育教學過程中,集體運動是必不可少的項目,而初中學生正處于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的階段,十分注重團體合作。所以,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當以集體作為出發(fā)點。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差異性教學的實施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學生的特點、個性和體育特長沒有足夠的認識,就會使差異性教學得不到有效地發(fā)揮。例如,一個學生天生的力量比較大,但是但方向感不好,比較適合拔河或舉重的項目,但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非要安排這個學生去扔鉛球,這個學生的天賦遭到了埋沒,差異性教學也起不到應(yīng)有的效果。其次,有很多初中學生和教師對體育課程缺乏認識,認為上體育就是玩游戲,還有很多教師在制定教案時,把全部的學生作為一個教學整體,教學缺乏針對性和差異性。
面對這些問題,初中體育教師在制定教案時,應(yīng)該要對體育教學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適度地引導學生的學習。以籃球訓練作為例子,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組,對教學內(nèi)容也應(yīng)該有所擴展。在對位置進行分配的時候,教師應(yīng)該考慮到學生的個人能力、潛在能力和籃球天賦,確定學生所在的位置能夠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例如,某個學生的投球技術(shù)比較好,就可以讓他當球隊的大前鋒。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差異性教學,明確教學目標,可以使教師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動力,只有有了教學目標,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動力,也可以使教學的思路和步驟更加清晰。明確教學目標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但是,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學習能力等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也不一樣。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并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相應(yīng)的目標。通過根據(jù)差異性教學制定初中體育的教學目標,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能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體育課程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所以,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差異性得不到重視,對學生的教育也沒有針對性,這樣反而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使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差異性教學是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實施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fā)展與提高。
教師應(yīng)當對所有學生的基本信息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例如,在實施球類運動教學時,有的學生對足球感興趣,有的喜歡籃球,有的喜歡乒乓球,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運用差異性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地教育,可以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
本文分析了差異性教學的含義和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差異性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作了探究。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差異性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也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