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寧夏大學
菩薩的頭冠作為一種身份符號的象征,它的佛教象征意義及世俗裝飾意義都在隨著生活文化的進步而發(fā)生變化。每一種頭冠款式的變化都體現(xiàn)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進步,體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個從宗教化到世俗化的演變過程,也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質樸到富貴的變化過程,更是一個從單一到融合的過程[1]。
唐代菩薩頭冠的形成與進步,歸根結底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唐朝國力繁盛。唐代經濟繁榮,先進的鑄造和塑像工藝豐富了菩薩的形象。其次是人們的審美追求發(fā)生變化。由于國力的強盛和經濟的繁榮,人們對佛教信仰的寄托變淡,越來越將美好的信仰和對現(xiàn)實的禮頌賦予菩薩,在造像中融入了生活的痕跡,所以使得菩薩越來越生活化[2]。最后是民族的融合。唐朝的多元發(fā)展是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時期,自信、開放以及對外族文化的兼并吸收,促進了藝術的發(fā)展,唐代的菩薩頭冠就是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的。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發(fā)展時期,無論建筑工藝還是文化發(fā)展,都有一定的突破。唐朝實行對外開放,不僅將自身的文化與建筑繪畫工藝發(fā)揮到極致,還融合了一定的外來文化,盛唐時期的唐代文化突破了往常文化的發(fā)展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唐代獨特的恢宏與博大、燦爛而求備的文化特點。唐朝是修建石窟最多的朝代,也是歷史上莫高窟修建的黃金盛世[3]。
唐朝畫匠與能人輩出,在繪畫的選材和方式上都有新的發(fā)展。由此可見,唐代壁畫及配飾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唐代的壁畫雕塑中菩薩豐肌秀骨,體態(tài)溫婉,菩薩寶冠上遍布羅翠、珠飾,頗有唐代宮廷貴婦的特點。與往常具有波斯薩珊王朝特點的菩薩不同,唐代的菩薩融合了中國女性化的特點,從裝束上更加滿足了中國人的審美需求及情感需求,具有了世俗的審美,具有了世俗女性化的美,也具有了超越宗教內容的情感[4]。
唐代是文化繁榮鼎盛的朝代,也是菩薩配飾得以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本文按照菩薩頭冠中間部分的飾物款式將頭冠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菩薩頭飾中在一條束發(fā)帶子上方繪制三顆圓形摩尼珠,稱為珠寶冠,摩尼珠又稱如意寶珠,在佛經中代表圓滿清凈,能解除貧困和痛苦。將摩尼珠置于菩薩頭冠上,象征菩薩能保佑眾生,滿足眾生意愿。摩尼在佛經中有“離垢”的意思,佛經里稱摩尼珠光凈,不為垢穢所染[5]。
晉法顯在《佛國記》中寫道:“(師子國)多出珍寶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蘇軾在《次韻吳傳正枯木歌》中寫道:“東南山水相招呼,萬象入我摩尼珠?!蹦δ嶂槌1毁x予圓滿和光明的含義,也被廣泛地運用在裝飾及供養(yǎng)物中。在歷代菩薩頭冠的款式里,珠寶冠又根據(jù)款式不同而被分為蓮花紋珠寶冠、火焰紋珠寶冠、葉紋珠寶冠、鳥頭形珠寶冠和云紋珠寶冠等[6]。
1.蓮花紋珠寶冠
蓮花紋珠寶冠通常有五朵蓮花,寓意為佛經中“五百寶花”,左右兩邊各有一串珠寶垂下,置于耳旁,在第57 窟中西壁龕內南側所繪的思惟菩薩、南壁中央說法圖菩薩及第323窟中說法圖菩薩均繪制了蓮花紋珠寶冠。
初唐時期的菩薩繪像比例勻稱,刻畫精美,菩薩的頭冠也較為華麗富貴,類似古代宮廷的裝飾,這樣的塑像使得壁畫更加生活化、人性化,更貼近與人們的生活,是理想化和現(xiàn)實化的一種結合,是生活與宗教信仰的一種結合[7]。
2.火焰紋珠寶冠
火焰紋是源于佛教的一種紋樣,最初被運用于佛像背光,有著神圣、威嚴、不可侵犯的意義,是由兩個反回文線條頂端相連接而組成的紋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火焰紋逐步被作為一種單獨的紋樣使用,火焰紋中間鑲寶珠,被稱為火焰紋珠寶冠,被應用于壁畫和洞窯花磚中。
3.葉紋珠寶冠
葉紋珠寶冠,顧名思義,即以葉紋中飾以寶珠作為菩薩寶冠裝飾。
4.鳥頭形珠寶冠
傳說中,太陽的靈魂是太陽鳥,而在太陽鳥的圖騰信仰中,鳳是作為心靈世界中神圣的圖騰標志?!斗鹫f觀無量壽經》中提道:“從如意珠玉中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由此,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鳥頭形寶冠中鳥頭形的裝飾其實是對佛教文化的一種詮釋,也是將人們所期待的神圣的、不能被具體化的一種能力通過一種具體的形態(tài)展示在人們的視野范圍里。
5.云紋珠寶冠
云紋冠在唐代出現(xiàn)的數(shù)量不多,在盛唐時期的洞窟中有所呈現(xiàn)。頭冠的整體造型由舒卷流暢的云紋組成,中間用寶珠和蓮花裝飾,代表的意義是光明和祥瑞,體現(xiàn)的是大唐的莊嚴盛世。
這種頭冠款式在波斯人物和印度佛教人物的裝飾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由此可以推斷,這是菩薩冠式中國化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佛文化在中國發(fā)展的一種進步。在佛教經典中常有關于“云”的敘述。
在佛教文化中,“云”是一種很高貴的象征,是一種成佛的象征,一般將其稱為“祥云”“寶云”。所以,在壁畫文化中,創(chuàng)作者都會將云作為一種神圣且高貴的象征,來代表和寓意光明、祥瑞與死后度化成佛的信念。
日月形的飾物作為一種裝飾題材,源于薩珊波斯,通常在波斯王國的王冠上常見,北魏之后,大范圍傳入中原,被應用于各類石窟、壁畫。日月冠在款式上分為兩類:寶冠中用日月作為形態(tài)裝飾,為日月冠;冠中只有仰月,則為仰月冠。
日月冠流行時期從北朝橫跨至隋唐,日月冠反映的是對太陽的崇拜、對光明的追求。據(jù)考究,這種對太陽的崇拜是通過絲綢貿易和對外貿易的方式傳播進來的,是一種外來文化。
唐朝前期菩薩寶冠用日月冠的裝飾比較普遍,裝飾款式上更加豐富和多樣,較以往而言突破了一種固定的樣式。在唐代的壁畫文化中,工匠將印度佛教文化中代表佛文化的蓮花、波斯薩珊王朝中代表文化的日月形裝飾、擁有中國風格的云紋裝飾及當時鼎盛的唐朝獨特的妝發(fā)風格如高髻等融為一體,是當時文化融合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方式,從側面反映出當時唐代文化的鼎盛和對外交流的進步,以及唐代和其他友好國家多元文化的融合。日月冠款式較多,分為仰月冠、日月冠等,被引用在唐代如第317、372、220 等窟。
化佛冠即在菩薩頭冠中有佛像,所以用化佛冠命名,兩旁寶珠鑲在帶莖的火焰紋中,兩旁有垂下穗帶,頭部后方有飄帶,這是一種款式;另一種款式為頭冠的中央部分用佛像為主要裝飾,兩旁用有寶珠點綴的蓮花紋樣,頭冠兩旁有飄帶放置在耳旁,頭的后方也有垂下的飄帶。
化佛冠常見的中央款式有一化佛和五佛冠兩類,五佛冠又稱為“五智冠”“五寶天冠”,五佛冠用來表示五智圓滿之德,通常在頭冠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大日如來佛在中間,四周安置另外四個佛;另一種是橫向排列五尊佛。
化佛冠的塑造多用于藏傳佛教,唐代敦煌塑造的菩薩用化佛冠的數(shù)量較小,形式也較為單一,通常選擇在化佛冠周圍飾以蓮花或日月形裝飾。在盛唐時期筑的莫高窟第45 窟的南壁壁畫中,觀世音菩薩的寶冠中間用一個坐在蓮花座上的化佛形象裝飾,化佛的左右兩邊都是正在盛開的蓮花紋樣,蓮花兩側用蓮花寶珠或摩尼珠裝飾;唐代217 窟所繪觀音菩薩像是一個化佛冠與日月冠的結合,在頭部化佛像上方繪有日月圖案;而320 窟所繪菩薩像則與蓮花冠相結合。
菩薩頭冠不僅作為一種飾品,在一定范圍內更是身份的象征,不同的歷史時期,頭冠反映的信息也不同。從唐代菩薩頭冠出發(fā)可以看出,隨著唐代的繁榮,菩薩頭冠逐步由單純的傳承發(fā)展到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頭冠的進步也可以看出唐代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菩薩頭冠見證著人類歷史的進步、文化的發(fā)展,反映的是人們在社會進步下的審美觀念與對佛教信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