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軻
(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qū)實驗中學,河北 邢臺 054400)
個性化的教學模式,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這對于美術教師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利用微課教學,恰恰可以達成個性化美術教學的教學目標。首先,結合微課資源開展美術個性化教學,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在課程當中都能夠有針對性的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其次,利用微課教學,可以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習內容以更為多彩多姿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視野當中,保障學生,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利用微課資源開展個性化的美術教學,教師可以有效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將微課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情況下,使其包含不同的教學內容,更為形象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基于微課資源利用的以上優(yōu)勢,本文探究了微課資源應用于中學美術個性化教學的相關策略。
中學美術教師要想保障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利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利用微課資源,可以有效的達成以上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的美術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都比較簡單,既缺乏思維含量,又無法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思維活力,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網(wǎng)絡,通過各種教育教學平臺,搜集一些優(yōu)秀的微課資料,將一些名師做客的微課視頻播放給學生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網(wǎng)絡上與美術課程內容相關的一些視頻,或者圖片收集起來,制作成自己的微課視頻,從而使學生可以足不出戶,更為深刻的感受到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魅力。例如,教學《在繪畫中永生——外國肖像畫》一課時,梵高的自畫像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這樣設計我們的美術課堂:①錄課前教師將梵高40 幅《自畫像》作品按照從右向左的角度制成20 秒Flash 動畫。②挑選6 幅最具代表性的《自畫像》作品,讓學生觀察感受,嘗試分析當時梵高的心情。③教師總結每一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備課資源的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它的短小精悍,以及可以無限次回放。這一特點恰恰適合用來講解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對中學美術課程而言,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感覺比較生疏的內容,或者是需要教師演示,學生通過觀看演示學習的內容,制作成相應的微課視頻,然后將微課視頻在課上播放,并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同時將微課視頻轉發(fā)到班級的學習群當中,供學生在課下自己觀看學習。例如在教學《寄情山水》這一單元時,我為學生錄制了山的繪畫步驟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我親自繪畫了一幅山景圖,一面繪畫,一面對學生講解,提醒學生注意水墨的濃淡干濕要求,并為學生示范了在山的繪畫過程中的運筆方式,而這些內容都是在課上繪畫過程中,學生掌握情況相對不好的環(huán)節(jié)。在此基礎上,我還為學生在網(wǎng)上搜集了更多與之相關的名人作畫的視頻,將視頻發(fā)送到班級的學習群,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進行自己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這種教學方式集中的解決了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疑惑,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觀看微課的頻率以及時間,而教師最后就是以學生自己呈現(xiàn)的作品作為驗收環(huán)節(jié),又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中學美術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將一些靜態(tài)的畫面制作成動畫效果,使其以一種更為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當畫面動起來時,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會受到相應的刺激,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以及再創(chuàng)作也會更為深入。另外,學生在進行美術鑒賞時,往往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這是由于他們普遍缺乏對于美術作品的了解,而單單結合美術教材,學生對相關美術作品的了解依然是浮淺的,在這種情況下鑒賞美術作品,他們的感受相對匱乏,體會也不夠深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來為學生拓展相關的美術知識,以及與美術鑒賞作品內容相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特點等等。在增強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了解。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鑒賞《天居富春山居圖》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加入那個時代的一些電視劇或者影片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意圖。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以提升。
總之,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微課資源,可以使美術教學更為個性化,有效提高不同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因此,我們應當將微課資源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話題,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探究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