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劉博禎
摘要:目的探究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者為對象,均實施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共76例,38例是參照組,38例是研究組,分別應用常規(guī)護理、圍術期護理,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是(1.23±0.58)天,進食時間(1.56±0.82)天,肛門排便時間(1.65±0.62)天,均優(yōu)于參照組指標,P<0.05。研究組經過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更優(yōu),P<0.05。結論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中,實施圍術期護理,縮短治療時間,生活質量有效改善。
關鍵詞: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1--01
非小細胞肺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死亡率,也是一種肺癌,癌細胞擴散轉移晚,且生長分裂的速度很慢。非小細胞肺癌的誘發(fā)因素較多,如遺傳因素、電離輻射、環(huán)境因素、長期吸煙等,可采用外科治療、放射療法、化學療法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采用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配合科學護理干預,有效改善治療效果。本文將以76例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者為對象,均實施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共76例,38例是參照組,38例是研究組,研究時間是2019年8月-2020年8月。參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8:20;年齡是32-70(50.54±5.34)歲。研究組,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7:21;年齡是33-71(50.67±5.1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對比分析,差異是P>0.05。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口頭講述疾病知識,關注患者體征變化,并監(jiān)測生命指標。關注患者并發(fā)癥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需及時干預。
研究組應用圍術期護理:(1)評估危險因素,由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并發(fā)癥進行預測,密切關注患者的先兆反應,及時采取措施干預。(2)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況等,選擇通俗易懂或專業(yè)方式講述疾病知識,內容有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案、康復知識等。(3)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關注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疏導,采用親切的語氣,使得患者感到關心與關愛,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4)飲食指導:指導患者的飲食,以富含維生素、油質蛋白等清淡流質食物為主,根據(jù)恢復情況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對于重度患者,需實施脾胃造瘺進食。(5)術后康復護理:在術后6小時,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運動;術后12小時,指導患者保持坐位體位,訓練下肢功能,每次15-20分鐘,每天2次;病情穩(wěn)定以后,進行下床活動,每次30-45分鐘,每天3-4次。肺部基礎疾病患者需實施呼吸功能訓練。指導患者的飲食,以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纖維、清淡等食物為主,辛辣刺激食物應當禁食,同時還需要禁煙禁酒。
1.3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所有患者的進食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便時間指標;隨后,分析所有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使用量表為SF-36量表,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反之則越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取SPSS20.0軟件評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治療情況
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是(1.23±0.58)天,進食時間(1.56±0.82)天,肛門排便時間(1.65±0.62)天,均優(yōu)于參照組指標,P<0.05。如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調查結果比較
對于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更優(yōu)(P<0.05)。如表2。
3討論
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多,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降低生活質量。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采用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促進恢復。然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過程中伴隨心理、生理等不適,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過程。因此,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當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促使負性情緒有效緩解,降低并發(fā)癥,優(yōu)化手術指標。圍術期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案,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患者疾病情況、心理狀態(tài)、生活視頻、治療效果綜合評估,確保護理計劃符合患者需求,促使護理質量有效提高。在個體化護理干預實施過程中,給予患者健康指導,確?;颊吣軌驅ψ陨砑膊〕浞终莆?,糾正錯誤認知,進而提高自我處理能力、治療依從性,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腸鳴音恢復時間是(1.23±0.58)天,進食時間(1.56±0.82)天,肛門排便時間(1.65±0.62)天,均優(yōu)于參照組指標,P<0.05。研究組經過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更優(yōu),P<0.05。
綜上所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經支氣管動脈介入治療中,實施圍術期護理,縮短治療時間,生活質量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孫彩鳳,田小紅.基于同質醫(yī)療理念的聚焦解決模式對肺癌化療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胃腸反應的影響[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21,11(2):82-85.
[2]程潔茵.對冷凍消融術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40(12):1572-1574.
[3]宋瑞娟,孫愛英.肺癌圍手術期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價值分析[J].特別健康,2021(5):198.
[4]付利宇.肺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加速康復護理的有效性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21(5):148.
[5]侯甜,張紅波.分析肺癌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對術后血糖控制的改善效果[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1,17(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