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性惡論的根本困難
——從“道德動力學”角度審視荀子學理的內(nèi)在不足

2021-11-25 02:35楊澤波
管子學刊 2021年4期
關(guān)鍵詞:休謨禮義智性

楊澤波

(復(fù)旦大學 哲學學院,上海 200433)

一、性惡何以產(chǎn)生禮法不是特別重要的問題

在荀子研究中,荀子無法化解性惡何以產(chǎn)生禮義法度的矛盾,一直是一個熱度很高的話題。但根據(jù)我的理解,這個問題并不特別重要,荀子已經(jīng)注意了這個問題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應(yīng)之曰: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于陶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于工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1)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37頁。

人雖性惡,但可以“化性起偽”。這大致相當于人們用泥水制作陶器,砍削木料制作木器。泥水不是陶器,木料不是木器,此為性。但經(jīng)過人們的努力,泥水和木料可以變成陶器和木器,此是偽。圣人在這方面的作用尤為重要。圣人與眾人的性同為惡,但圣人的認知能力特別強,“積思慮、習偽故”,可以生禮義、起法度。因此,禮義法度非生于圣人之性,而是生于圣人之偽。

荀子緊接著又說:

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謂之生于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2)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37-438頁。

這里再次強調(diào)性和偽的不同。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這些屬于性。但是人并非只有這些,還有認知能力,以此可以進一步“待事而后然”,這些屬于偽。圣人超脫于眾人,“化性起偽”的愿望和能力特別強,所以能夠生禮義而制法度。這就是荀子主張“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的原因。

荀子甚至還談到了“欲惡取舍之權(quán)”的問題:

欲惡取舍之權(quán):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后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quán)之,孰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3)王先謙:《荀子集解》,第51頁。

饑欲飽,寒欲暖,是性之自然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人還有認知能力。有了這種能力,饑了不一定必飽,寒了不一定必暖,一切要經(jīng)過權(quán)宜比較,有所取舍。這樣才能不有其失,不落其陷。

上面這些論述告訴我們,荀子對這個問題早有考慮:物質(zhì)欲望是性的重要屬性,順著這種欲望無限度發(fā)展,必然爭奪不止而導(dǎo)向惡。但性中還有認知能力,圣人這方面的能力特別強,運用這種能力,可以思考正理平治之事,借助“欲惡取舍之權(quán)”,不僅可以饑而不食,寒而不暖,而且可以想出有效的辦法形成制度,保證社會有序發(fā)展。

西方近代歷史的發(fā)展,可以從一個側(cè)面證明這個道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產(chǎn)生于英國的議會制,但它并非出于道德的目的,而是皇室與貴族為各自利益討價還價的結(jié)果。十三世紀初,英格蘭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大部分領(lǐng)地后,英王組織軍隊與法蘭西開戰(zhàn),不惜大肆掠奪貴族和教會財產(chǎn)以奪回失地。這引起了貴族的不滿,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叛亂,英王不得已與反叛貴族簽署了《大憲章》。但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王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后來貴族再次發(fā)動兵變,迫使國王簽訂了《牛津條例》,規(guī)定了比《大憲章》更具體的條款。愛德華一世繼位后發(fā)動了對威爾士、蘇格蘭和法國的戰(zhàn)爭。為籌措費用,公元1295年召開了由各封建等級代表共同參加的議會,史稱“模范議會”,標志著英國的議會制度初步形成。公元1640年爆發(fā)英國革命的起因仍是議會與國王的斗爭。經(jīng)過長期內(nèi)戰(zhàn),克倫威爾指揮的議會軍隊獲得了勝利,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王位被廢除,貴族組成的上議院被取消,由人民選舉產(chǎn)生了行使國家主權(quán)的下院。后來,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反復(fù),英國政治制度從君主制最終過渡到了君主立憲制。十七世紀末英國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以議會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初步建成。這個過程充分說明,以《大憲章》為開端的英國民主制度的建立,并非始于某些人的善良意志,而是皇室和貴族為自身利益不斷斗爭、妥協(xié)的結(jié)果。

《五月花號公約》的產(chǎn)生同樣可以說明這個道理。公元1620年,受到宗教迫害的102人,乘坐五月花號捕魚船離開英國港口,駛向大洋彼岸的新大陸。在經(jīng)過一系列艱難險阻看到新大陸海岸線的時候,他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管理這個未來新世界的問題。經(jīng)過激烈討論,有權(quán)參加討論的41名成年男子,共同簽署了一份公約,這就是《五月花號公約》。公約申明,他們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簽約,自愿結(jié)為一個民眾自治團體,并保證遵守與服從這一公約?!段逶禄ㄌ柟s》的意義在于第一次從民眾的角度闡述了國家權(quán)力的來源,說明國家是民眾以契約形式合意組建的,國家的公權(quán)力來自民眾所讓渡的部分權(quán)利的組合。

雖然《大憲章》和《五月花號公約》產(chǎn)生背景不同,但有兩個相同的因素:第一,大家都有獨立的經(jīng)濟地位,個人權(quán)利不可剝奪;第二,大家都有認知的能力,以此可以保障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皇室與貴族簽署《大憲章》不是出于善的動機,恰恰是糾纏于利益的分配。簽署《五月花號公約》的大部分人是清教徒,都相信原罪說,他們動身去北美,不是出于道德的目的,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簽訂公約,以契約精神管理公共事務(wù)。無論是《大憲章》,還是《五月花號公約》,其理論基礎(chǔ)都不是性善論,而是原罪說。這些歷史事件說明,不管是以原罪還是性惡為基礎(chǔ),只要肯定人有學習認知能力,為了保障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都可以動用這種能力,權(quán)衡利弊,制定有效的社會制度。因此,人之性惡何以能夠生出禮義法度,在理論上不存在原則性的困難(4)這里談的只是以性惡為基礎(chǔ)生成禮義法度的可能性,不涉及歷史上禮的原始起源問題。一些學者認為,歷史上禮的原始起源離不開宗教的祭祀活動。“雖然學者對禮的原始起源有各種不同看法,如有的學者就認為,禮起于原始的貨物交換,認為原始社會中‘禮尚往來’的物品交換實質(zhì)上就是貨物交換,而這種交易行為中帶有濃厚的禮儀性質(zhì)等等,但大多數(shù)學者皆同意,禮的原始起源與宗教上的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此已無需再作重述?!币姈|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302頁。即使如此,祭祀活動也離不開人的認知能力。。

二、性惡論的最大困難是無法保障其理論具有活動性

性惡論的最大困難不在這里,而在不足以保障其學理具有活動性。據(jù)我觀察,這個問題并未引起從事荀子研究學者的充分注意。我有這種看法,源于兩個特殊的學理背景。

第一個背景是休謨倫理難題。我從事儒學研究最初的問題意識來自休謨倫理難題。我發(fā)現(xiàn)西方哲學史上這個非常著名的難題在孔子身上沒有立身之所。儒學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現(xiàn)象,這成了誘使我從事儒家心性之學研究的“那個掉下來的蘋果”。休謨倫理難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考察。我特別關(guān)注這個問題,是因為休謨通過這種發(fā)問,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理論問題:理性本身能否提供動力,以將其變?yōu)榫唧w的行動?英國學術(shù)界關(guān)于道德根據(jù)問題當時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張是理性,有人主張是情感。休謨認為,道德根據(jù)不僅要對行為提供指導(dǎo),而且這種指導(dǎo)必須包含動力,理性不能提供這種動力,所以不能成為道德根據(jù)。休謨這方面的論述很多,下面文字最有代表性:

單是理性既然不足以產(chǎn)生任何行為,或是引起意志作用,所以我就推斷說,這個官能〔理性〕同樣也不能制止意志作用,或與任何情感或情緒爭奪優(yōu)先權(quán)。(5)[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年版,第452-453頁。

道德準則刺激情感,產(chǎn)生或制止行為。理性自身在這一點上是完全無力的,因此道德規(guī)則并不是我們理性的結(jié)論。(6)[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497頁。

我們只要承認、理性對于我們的情感和行為沒有影響,那么我們?nèi)绻Q道德只是被理性的推斷所發(fā)現(xiàn)的,那完全是白費的。一個主動的原則永遠不能建立在一個不主動的原則上;而且如果理性本身不是主動的,它在它的一切形象和現(xiàn)象中,也都必然永遠如此,不論它是從事研究自然的或道德的問題,不論它是在考慮外界物體的能力或是有理性的存在者的行為。(7)[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497頁。

理性是完全沒有主動力的,永遠不能阻止或產(chǎn)生任何行為或感情。(8)[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497-498頁。

理性是完全不活動的,永不能成為像良心或道德感那樣,一個活動原則的源泉。(9)[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498-499頁。

理性只能發(fā)現(xiàn)這些義務(wù),卻永不能產(chǎn)生這些義務(wù)。這個論證值得衡量,因為據(jù)我看來它是完全有決定性的。(10)[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508頁。

我不怕浪費篇幅將休謨有關(guān)的原文按照頁碼的順序羅列在這里,意在表明,休謨非常重視理性本身是否具有主動性的問題,他認為道德善惡判斷只是性質(zhì)不同的知覺,知覺中的感性印象是主動的、有力的,理性則是被動的、無力的。為此,休謨區(qū)分了道德標準和意志的關(guān)系,認為道德標準是一回事,道德標準約束意志產(chǎn)生具體的德,是另一回事。要成就具體的德,僅僅指出善惡所依據(jù)的標準是完全不夠的,“還必須指出那種關(guān)系與意志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必須證明,這種聯(lián)系是那樣必然的,以至在每一個有善意的心靈中它必然發(fā)生,并且必然有它的影響”(11)[英]休謨:《人性論》,關(guān)文運譯,第505-506頁。。由于理性沒有活動性,不能證明標準和意志之間的聯(lián)系是必然的,所以理性不是道德的根據(jù)。

我關(guān)注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背景是,牟宗三對朱子的批評。理論是否具有活動性,是牟宗三非常關(guān)心的話題。牟宗三早年寫作《荀子大義》時就初步有了這方面的想法。他說:

然以理自律,須賴其自己之最高道德感,道德感不足,即不能自律,而又無外力以控制之,則即橫決而漫無限制,雖有天在上,超越而限制之,然彼若不覺不受,則限制之之天,雖外在而無力,故位愈高,控制之之外力愈微,一旦將此超越之者拆穿而無睹,則君即成全無限制者,禍亂即從此生,而革命、獨夫、自然天命之競爭,亦隨之必然而來矣。(12)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2),臺北:臺灣聯(lián)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04頁。

在荀子學理中,天為自然之義,談不上法天敬天。在此情況下,要成就道德,必須依靠自己的道德感。但荀子將學理的希望寄托在認知上,直接的后果便是“道德感不足”。這種“道德感不足”其實就是道德動力不足,以至于只能寄希望于外力。

牟宗三后來寫作《心體與性體》,批評朱子,延續(xù)的也是這個思路。牟宗三將宋明學術(shù)思想劃分為三系,將伊川、朱子定為旁出,一個核心的理由就是其學理沒有活動性:

依朱子對于“存在之然”所作的“存有論的解析”,其由存在之然推證其所以然之理,其如此把握的實體(性體、道體)只能是理,而不能有心義與神義,此即實體只成存有而不活動者,因此,即喪失其創(chuàng)生義。然依孟子“本心即性”義,以及原初的“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與夫《中庸》之言誠體、《易傳》之言神體,則性體道體本即是道德創(chuàng)生的實體,其自身是理是心亦即是神,是則實體是“即存有即活動”者(活動是activity義,不是motion義),而不是“只存有而不活動”者。(13)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7),第531頁。

儒家正宗所講之理一定是“即存有即活動”,而不是“只存有而不活動”。朱子不然,他只是對“存在之然”進行“存有論的解析”,由存在之然推論其所以然之理。這種做法雖并非全無意義,但使其學理缺乏活動性, 缺點十分明顯。此段中“此即實體只成存有而不活動者,因此,即喪失其創(chuàng)生義”“只存有而不活動”,即指此而言。

下一段是同樣的意思,言之更詳:

朱子不加分別,一概由存在之然以推證其所以然以為理,而此理又不內(nèi)在于心而為心之所自發(fā),如是其所言之理或性乃只成一屬于存有論的存有之理,靜擺在那里,其于吾人之道德行為乃無力者,只有當吾人敬以凝聚吾人之心氣時,始能靜涵地面對其尊嚴。若如孟子所言之性之本義,性乃是具體、活潑、而有力者,此其所以為實體(性體、心體)創(chuàng)生之立體的直貫也。而朱子卻只轉(zhuǎn)成主觀地說為靜涵靜攝之形態(tài),客觀地說為本體論的存有之形態(tài)。而最大之弊病即在不能說明自發(fā)自律之道德,而只流于他律之道德。此即為性之道德義之減殺。(14)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7),第269-270頁。

朱子特別重視以存在之然以推證其所以然之理,以凸顯格物致知之重要,從學理性質(zhì)上說,這是將思想的重點放在認知之上。這套義理隱含著一個嚴重的問題:理成了靜態(tài)的存在之理,靜靜地擺在那里,無法直接決定人們的道德行為。“其于吾人之道德行為乃無力者”是一個價值度極高的表述。這里說的“無力者”就是沒有活動力,不能直接變?yōu)榈赖律菩小D沧谌M而將這種沒有動力的學理形象地稱為“死理”(15)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5),第408頁。。與之相反的概念,則是“有力者”。牟宗三這一說法告訴我們,一種道德學說要完整有效,不能只講認知,因為認知本身沒有動能。

休謨、牟宗三皆為重要的哲學家,但人們很少將他們聯(lián)系起來。我將他們放在一起,引用如此多的原文是想說明,雖然他們討論問題的背景不同,但都涉及理性是否有活動性這個大問題。休謨提出,因為理性沒有活動性,所以無法成為道德的根據(jù)。牟宗三提出,朱子學理的問題說到底是以格物致知為中心的理論,不能提供行為的動力。中西哲學的這兩個重要人物通過不同的方式討論同一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不能視而不見。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這是現(xiàn)在荀子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常見有學者講,荀子確認人有認知能力,有“義”有“辨”,那么借助這種能力就足以成德成善,達到“化性起偽”之目的了。當這些學者這樣思考問題的時候,休謨和牟宗三關(guān)于理性本身沒有動力,無法決定具體道德行為的思想,完全是在其視野之外的。這個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我下大氣力建構(gòu)“儒家生生倫理學”,提出三分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在我看來,一門完整的道德學說當有智性、仁性、欲性三個要素。在這三個要素中,智性和仁性都是道德根據(jù),但作用不同。智性的作用是認識和制定行為規(guī)范,仁性的作用是負責提供動力,而這也就是我所說的“道德動力學”(16)參見楊澤波:《儒家生生倫理學引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30-233頁。。這是我近年來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我提出這個概念意在說明,一門道德學說要有效能,能夠變?yōu)榈赖论`行,必須有充足的動力,否則再完整再系統(tǒng)也只是一個死理,沒有實際的意義,而這種動力只能由仁性提供,智性沒有這種功能。因為荀子對仁性沒有透徹的理解,不了解仁性的先在性和逆覺性,致使其學理中仁性缺位(17)強調(diào)荀子的道德學說根據(jù)缺乏先在性和逆覺性,是我對荀子學理的一個重要判定。參見楊澤波:《先在性與逆覺性的缺失——儒家生生倫理學對荀子學理內(nèi)在缺陷的分析》,《哲學研究》2021年第2期,第48-56頁。。這一缺陷對荀子道德學說有嚴重的消極影響,因為如果在一套理論中缺少仁性,單靠智性是沒有辦法獲得足夠動力,保證由知變?yōu)樾械摹?/p>

荀子在這方面的思考過于簡單了,未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涂之人可以為禹”的著名命題即隱含著這方面的問題:

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zhì),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將使涂之人固無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zhì),而固無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然則涂之人也,且內(nèi)不可以知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不然。今涂之人者,皆內(nèi)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zhì),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zhì),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之可知可能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18)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43頁。

在荀子看來,涂之人可以為禹,因為涂之人從內(nèi)而言“可以知父子之義”,從外而言“可以知君臣之正”,有這方面的“知之質(zhì)”和“能之具”,所以涂之人可以為禹是非常明白的道理。但麻煩在于,如果有人問,我的確有認知的能力,可以憑此知道禮義法度,但這樣做對我并沒有太多的好處,甚至還會造成物欲上的損失,不合算,不實惠,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另一段材料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

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為君子而不肯為君子,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肯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嘗不可以相為也,然而不相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為禹則然,涂之人能為禹,未必然也。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嘗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nóng)、賈,未嘗不可以相為事也,然而未嘗能相為事也。用此觀之,然則可以為,未必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遠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19)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43-444頁。

荀子注意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小人可以為君子,但未必真心去做君子,“可以而不可使”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當然,荀子并沒有放棄信念,仍然堅信“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正如沒有人真的用雙腳走遍天下,但不能因此否認雙腳可以遍行天下一樣。荀子看到了這里的矛盾,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復(fù)雜性,更沒有找出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梁濤清醒地看到了這個矛盾,指出:“這一設(shè)問也表明,荀子承認在一定的時代和條件下,‘涂之人’是很難成為‘禹’的,正可謂‘天地閉,賢人隱’,圣人不出。這里除了‘不肯’即主觀努力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荀子那里,‘涂之人可以為禹’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是‘可以為禹’,而不是‘能為禹’,‘可以’是可能性,‘能’是現(xiàn)實性,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之間是存在著巨大鴻溝的。”(20)梁濤:《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判》,《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4期,第33-40頁。在荀子的理論系統(tǒng)中,人依禮義而行明顯缺乏內(nèi)在的根據(jù),在內(nèi)在的物質(zhì)欲望和外在的禮義法度之外,沒有一種東西提供動能,依禮義法度而行無法成為人們的自愿行動。

荀子學理中的這一困難是其援法入禮、禮法并重的根本原因。歷史上,孔子和孟子都沒有否定法的作用,但荀子對法的重視程度大大超過了前人。荀子堅信,人的本性險惡,要改造人的本性,既要依靠禮的規(guī)范,更要依靠刑的威攝,二者缺一不可,即所謂“治之經(jīng),禮與刑”(21)王先謙:《荀子集解》,第461頁。。這樣一來,禮法并重就成了荀子性惡論的必然歸宿。這一歸宿直接導(dǎo)致荀子歷史地位不夠固定,多有矛盾之處,正反相差很大:在先秦時的地位很高,后來不斷下降;著作很多,詳細而系統(tǒng),但宋明儒不喜歡,認為是糙米飯,沒有嚼頭;很長時間受到大陸學者的重視,但港臺學者的評價較低;作為先秦三大儒之一,卻帶出了韓非和李斯這樣的法家學生(22)東方朔對此的描述非常形象。他說:“在宋明儒學中,荀子,卻又似乎是一只蝙蝠,既不為鳥類所喜,亦不為獸類所愛?!币姈|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第1頁。。將這些矛盾置于三分法視域之下并不難理解:因為荀子不相信性善,仁性缺位,理論本身有缺陷,所以盡管在當時影響很大,但后來的影響越來越?。灰驗檐髯硬幌嘈判陨?,仁性缺位,所以著作盡管系統(tǒng)有致,但沒有太強深意,嚼勁不足,吸引力不強;因為荀子不相信性善,仁性缺位,只信任后天的教化,這符合一段時間大行其道的唯物主義的標準,所以一度受到大陸學者的熱捧,臺灣香港的學者則不以為然;因為荀子不相信性善,仁性缺位,勢必將希望寄托于禮法,援法入禮、禮法并重,所以法家的學生可以出自儒家之門。

三、補足仁性是克服荀子學理困難的究竟之法

綜合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對性惡論的理解,說簡單也簡單,說復(fù)雜也復(fù)雜。說簡單是因為其邏輯結(jié)構(gòu)比較清晰,不難把握;說復(fù)雜是因為其中不少概念需要梳理,很多理論環(huán)節(jié)需要澄清。荀子論性包含兩個所指,一是“物欲之性”,二是“認知之性”?!拔镉浴睙o限度發(fā)展,定會爭奪不止,這個結(jié)果不好,性惡只能在這個意義上講。但人還有“認知之性”,借此可以認識禮義法度,以達“化性成偽”之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荀子也談仁談?wù)\,但不承認仁是先在的,更不了解逆覺是求仁的根本之法,致使其學理中仁性缺位,無法解決認識禮義法度后行動的動力問題。

既然造成荀子理論困難的根本原因是仁性缺位,要克服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辦法自然是補足仁性。我一再講,儒學最明顯的特點是在產(chǎn)生之初沒有受到西方哲學的影響,沒有理性、感性的兩分模式,內(nèi)部貫穿的是智性、仁性、欲性的三分結(jié)構(gòu)。在這種三分結(jié)構(gòu)中,智性和欲性并不新奇,西方也有,儒學最可貴之處在于多了一個仁性(確切表達,是這個部分特別強大,不能說西方在理性、感性兩分兩極之間完全沒有類似于仁性的內(nèi)容)。從歷史上說,仁性是孔子講的仁,孟子講的良心;從理論上說,仁性是在生長傾向基礎(chǔ)上受社會生活和智性思維影響而形成的倫理心境。仁性之所以重要而不可缺少,是因為它可以提供動力,將知和行有效連接起來。而仁性之所以有這種神奇的力量,一是因為它來自生長傾向,為道德根據(jù)打下了扎實的底子,二是因為它來自社會生活和智性思維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中社會生活好善惡惡的習俗也帶進了內(nèi)心,使人具有知善而行,知惡而止的品性。無論是生長傾向還是(狹義)倫理心境都具有先在性,在處理倫理道德問題之前已經(jīng)存在了,人通過自身的內(nèi)覺能力可以覺知到它的存在,從而感受到仁性的力量,凡是正確的就有動力去行,凡是錯誤的就有動力去止。荀子學理的最大問題就在這里。荀子思想的重點在于智性,未能真正了解孔子仁的學說,未能明白孟子創(chuàng)立性善論的深意,對仁性的理解既不準確,更不深刻,導(dǎo)致仁性缺位,不得不將學理的希望寄托在隆禮重法之上。

總之,仁性缺位是荀子學理的最大遺憾,補足仁性是克服荀子學理困難的究竟之法。遺憾的是,所謂性善,所謂仁性,很長時間以來被視為先驗主義,成為批判的對象,與之相比,人們更喜歡屬于經(jīng)驗主義的性惡論。這種情況在近些年雖有改善,但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轉(zhuǎn),很多人仍然不了解先驗主義的價值,看不到仁性先在性的理論意義,不明白在一個完整的道德學說中只有仁性才能提供動力,而仁性是一個獨立的部分,與智性同為道德根據(jù)。根據(jù)我的判斷,不堅持智性、仁性、欲性的三分法,不拋棄經(jīng)驗主義好、先驗主義不好的陳腐觀念,不明白仁性先在性的意義,不把仁性補足,以此連接智性和欲性,無論提出多少方案,都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荀子的理論困難。

猜你喜歡
休謨禮義智性
休謨之死
麟溪水長流
《論語》中的誠敬之道
“不信教者”大衛(wèi)·休謨:死如其生
“文人”休謨
關(guān)于倫理道德的再思考
用智行剖析傳統(tǒng)
智性戀
愨:在禮義中涵養(yǎng)性情的君子人格
漫畫
连江县| 长武县| 阿巴嘎旗| 茶陵县| 博兴县| 建宁县| 康保县| 益阳市| 三明市| 枣强县| 濮阳县| 临沧市| 大宁县| 新丰县| 江华| 阳新县| 马山县| 浦县| 泸州市| 岐山县| 马公市| 大名县| 嘉义县| 柞水县| 沙坪坝区| 赫章县| 龙陵县| 柳州市| 乐安县| 高阳县| 太白县| 龙江县| 五寨县| 浦北县| 宁河县| 金乡县| 玉门市| 许昌县| 腾冲县| 岗巴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