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玲
摘要:自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開展以來,學者們對留學生漢語習得過程中的情感因素一直十分關注。研究發(fā)現(xiàn),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其學習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都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保持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是學習成功的關鍵。筆者希望通過探討、分析研究情感的界定和分類,全面地審視情感態(tài)度與對外漢語教學的關系,促使情感因素得到重視,提高對外漢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感態(tài)度;對外漢語;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要實現(xiàn)該目標,必須把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統(tǒng)一起來。事實上,長期以來,人們都過于強調大腦的理性的認知功能,而忽視了非理性方面,即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我們稱之為“情感缺乏”。對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來說,情感都是必須注重的一個領域,通過研究情感對學習的作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感性認知,這對語言學習來說,其重要性不亞于理性認識。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要對情感態(tài)度與漢語學習的關系進行研究,首先我們必須要對情感因素這一概念作一個較明確的界定。情感是感情動物具有的心理屬性,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的體驗。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情感是指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覺(feeling)、情緒(mood)、態(tài)度(attitude)等。學習者的情感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行為和最終的學習效果。情感因素可以分為兩類: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和客觀影響因素。
1.1學習者的個體因素
第一類是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包括焦慮、抑制、自尊心、學習動機等。
對很多語言學習者而言,焦慮是影響語言學習最大的情感障礙,學習者會由于自身不能達到目標或者不能克服障礙,而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并且極有可能伴隨著失敗感和內疚感,甚至恐懼感。
抑制是指漢語學習者為了保護自我形象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縮行為,一般情況下,打擊越大,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便越強。在國內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是鼓勵為主,這一因素不會過多地對來華留學生造成困擾。
自尊心是指漢語學習者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評價與認識。在自尊心受到保護和鼓勵的環(huán)境中,留學生的認知活動最為有效;學習動機是指為學習者提供動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
1.2情感態(tài)度中的客觀影響因素
第二類是漢語學習者相互之間和漢語學習者與對外漢語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課堂交流等。
移情是指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的一種意識或者行為,但移情并不代表學習者放棄自身的情感,也不是說必須同意他人的觀點,而是在學習者逐漸融入學習氛圍后,與周圍的人產(chǎn)生的一種共鳴。
課堂交流是對外漢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特定的人際關系,隨之而來的是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及對學生學習效果產(chǎn)生的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情感目標的階段性
和很多語言一樣,對外漢語教學與學習同樣具有不同階段的不同特性,我們以學習者的年齡來進行劃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兒童階段、少年階段和成年階段。
2.1兒童階段
在這一階段的漢語學習者多為小學兒童,在自己國家將漢語作為學科來進行學習,極少部分會赴華專門學習漢語。這一階段的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母語學校,教師的作用關鍵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漢語的樂趣,使其保持學習漢語的動機和熱忱,并且盡可能地讓他們在以后的各個階段繼續(xù)自發(fā)性地學習漢語。這一階段的漢語學習是兒童心智發(fā)展的一部分,并不要求教師過多地強調漢語學習的工具性,這樣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也可能使得其在建立主觀的學習動機時受到混淆。
2.2少年階段
這一階段,漢語學習者多為中學生,其接受漢語教學的環(huán)境和兒童階段的漢語學習者一樣,多為自己國家的學校,將漢語作為一門學科來學習,而不是走出國門的實用性工具。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認識漢語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并且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到漢語學習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態(tài)度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使學生自發(fā)地調整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更加積極地投入進學習活動中去。
2.3成年階段
學習者進入這一階段,都是能夠獨立思考、控制情感的成年人,在這一階段繼續(xù)或者開始學習漢語的學習者,大多會選擇到中國來接受專門的漢語課程。在中國學習漢語時,面對和母語文化完全不同的漢語文化,大多數(shù)人會產(chǎn)生文化休克的現(xiàn)象
三、結束語
對外漢語教師在教授漢語的過程中,保持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此外,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難的意志。一個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是學生具有內在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并且清楚正確地認識自己在漢語學習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學生應以班級為單位學習,樂于和其他同學合作,樂于與教師溝通交流,從而養(yǎng)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學生可以通過漢語學習了解中國的文化、擴寬國際視野,因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態(tài)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對自己與他人、對漢語及其文化抱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才能保持漢語學習的動力并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韓秀梅,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06期
[2]韓玉芳 李秀娟,淺析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