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介潤(彭琪琪的父親,湖南省電化教育館高級教師)
阿廖沙的童年幾乎是灰色的。然而,苦痛生活中也有美好與溫暖,有許多善良、正直的人們給他以關(guān)愛、指引和支持:最慈祥、最善良、最堅(jiān)強(qiáng)、最有人性之美的外祖母,總是用動(dòng)人的故事豐富他的生活、培育他的善良、啟迪他的智慧,總是用她的勇敢與溫存撫慰著外孫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老長工格里戈里和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岡”,也讓他在苦難中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與快樂,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正是這些善良、平凡的人哺育了阿廖沙的樂觀與堅(jiān)強(qiáng)。
小說以主人公兒時(shí)的視角描述生活中的灰暗與丑陋,又為悲劇場景添上了天真爛漫的色彩,讓我們立體地感受到,在苦痛生活的背后,依然閃耀著溫暖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