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傳玲
栗子上市了,喜歡打卡的小伙伴已經(jīng)嘗過鮮了。雖然栗子基本全年都能吃上,但趁著新鮮上市要不要多囤一點呢?香甜栗子吃多了,怕是也要影響身材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栗子的營養(yǎng),以及怎么吃才能吃出香甜沒負擔(dān)。
栗子里,含量最豐富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淀粉和糖。生栗子糖的含量大約是26.1克/100克,所以栗子吃起來才會那么甘甜。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不低,生栗子的膳食纖維含量為10.4克/100克,而一般人群一天膳食纖維的推薦攝入量才25~30克。另外,它的鉀含量也挺高,大約為440毫克/100克,人的身體每天只需要2000毫克鉀。
愛吃栗子的女士們,還會關(guān)注它的維生素C含量。煮/蒸栗子、糖炒栗子、烤栗子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24.7毫克/100克、25.9毫克/100克、38.4毫克/100克,都不低!于是突發(fā)奇想,用其替代米飯、饅頭這些主食,還能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C,應(yīng)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吧?
知道大家在擔(dān)心什么!每100克鮮栗子,能量為188千卡。這里的100克指的是栗子的可食部,而栗子的可食部占比通常為80%;所以,對應(yīng)帶殼栗子的重量是125克,大概相當(dāng)于12個中等大小的栗子。我們平時吃飯用的4英寸碗(直徑約10厘米),盛一平碗米飯,大概是50克生米煮成的米飯,能量剛好是180千卡。所以,12個中等大小的栗子,提供的能量約等于一碗飯的能量。
對于要減肥的女士,一般建議一頓飯的主食就吃一碗米飯。如果你已經(jīng)吃了12個栗子,那米飯就別吃了。需要說明的是,大個頭的栗子可能只要六七個就相當(dāng)于一碗米飯,小個頭的栗子則要15~16個。
外面買的糖炒栗子,自然不如自己在家煮栗子來得健康。但在家煮,剝殼去皮會難倒一大波朋友。
研究發(fā)現(xiàn),栗子的皮難剝,跟皮中的單寧含量高有關(guān)。既然如此,那就可以加熱去除部分單寧,這樣會讓剝皮變得容易一些。具體做法是,將栗子切個小口,用沸水燙1分鐘,之后去皮很給力。不過,你得趁著栗子燙趕緊剝,一旦涼下來又會變得難剝。
關(guān)于栗子剝皮,文獻研究顯示,把純凈水加熱到70攝氏度,浸泡栗子10分鐘,去皮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褐變程度較低。有意向的朋友可以試試。
而下面兩種方法,是板栗賣家友情推薦的:
1.將栗子煮熟后冷卻,再冷凍兩小時,殼跟肉就分離了。
2.用剪刀剪個小口,放進微波爐烘烤30秒~1分鐘,殼肉也就分離了。
新鮮板栗仁剛剝出來時是黃色的,看著就有食欲,可是放久了或者做熟后,顏色就會變成褐色。有的朋友會以為是栗子的質(zhì)量不好,其實這是因為栗子發(fā)生了褐變。
褐變主要分為酶促褐變和非酶促褐變兩種。栗子中的單寧在氧化酶和氧的作用下,發(fā)生了酶促褐變,就像蘋果、土豆切開放置就會褐變一樣。氧化酶有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兩種,后者比較耐熱,所以即使是煮或炒,也無法完全抑制酶的活性。就是說,加熱做熟的板栗仁也會褐變。
非酶促褐變主要是栗子里的氨基酸和還原糖發(fā)生了美拉德反應(yīng),這跟烤面包、做紅燒肉顏色褐變的原理一樣。
雖然褐變會影響食欲,但沒有安全問題,營養(yǎng)基本也沒損失,所以放心吃吧。那有沒有辦法減輕褐變呢?
1.剝殼時盡量別“傷”著板栗仁,去皮后盡快放到冷水里,以減少與空氣中氧的接觸。
2.用不銹鋼鍋和純凈水煮板栗,因為金屬離子會促進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加速褐變。
3.煮的時候滴兩滴檸檬汁,其中的檸檬酸能抑制酶促褐變。
4.做熟后趕快吃,吃不了密封好冷藏或冷凍,如此可減少單寧跟氧的接觸。
若論好吃,栗子還是烤的或炒的好吃。它們都屬于高溫烹調(diào),這個過程中栗子中的水分會散失一部分,吃起來更干爽。如果再涂點蜂蜜或糖,就會有股特殊的香味。除了直接吃,栗子還可以放到粥里、飯里、湯里,吃法多多,都是香甜綿軟。
栗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針對全國9個產(chǎn)區(qū)12個品種板栗的研究發(fā)現(xiàn),0攝氏度以下貯藏6個月后,其淀粉含量大幅降低,降低量為25.47%~43.80%。不過,可溶性糖含量卻上升了23.02%~160.33%。
這是因為栗子采收后仍是一個活的生命體,還能進行呼吸作用。這個過程中,就把部分淀粉轉(zhuǎn)化成為可溶性糖。這也意味著,栗子放得越久,口感越甜。
九十月份栗子上市,吃著更鮮。過兩個月再吃,更甜。
下面就教大家怎么挑選炒制的栗子:
1.選擇不開口的。這樣的栗子干爽卻不發(fā)硬,也更新鮮。
2.搖一搖能晃動的最好。表明殼和肉已分離,只需在栗子平的那一面用大拇指指甲橫劃一道,兩邊捏一捏就會開裂。
3.舔一下粟子殼,看發(fā)不發(fā)苦。如果發(fā)苦,說明栗子可能是用糖精炒的,而且糖精量還不少。
4.試嘗一顆,選肉質(zhì)金黃,基本沒褐變的。閉口炒栗子,而且剛炒出來不久,不太容易褐變。如果顏色發(fā)褐,可能不是現(xiàn)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