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喜鳳 趙靜 劉麗麗 田思露 康辮
【摘 要】目的:通過QCC(品管圈)活動降低本科室“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確立“降低‘無主胚胎發(fā)生率”的活動主題,采取PDCA方法,進行現況調查,要因分析,實施對策制定、效果檢驗等,對226例有冷凍胚胎的患者進行現狀分析,分析導致胚胎不能有效處置的根本原因,制定對策進行效果驗證。結果:實施品管圈活動后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由62%下降至19%。結論:品管圈活動能降低“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品管圈;“無主”胚胎;發(fā)生率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發(fā)展,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患者逐年上升,冷凍胚胎如何處理成為各大生殖中心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而我中心也同樣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無主”胚胎是指不孕夫妻經ART成功生育后,有剩余冷凍胚胎在3年內再未返回中心進行處置的胚胎[1]。在我們生殖中心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特殊庫房里,存放著11000余枚冷凍胚胎,最早的胚胎已經在這里沉睡16年,而且90%處于欠費狀態(tài),為生殖中心的正常運行造成巨大的壓力。為了緩解這一壓力,我們中心推行了品管圈管理。品管圈是以工作性質相同或相近的基層人員在同一工作場所構成小組,以自動自發(fā)的精神,結合群體智慧,按照QCC十大步驟,運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各種品管圈手法,解決各工作組出現的問題,使圈員感到參與感、滿足感、成就感[2]。品管圈的開展將會促進患者積極配合,確保治療和護理的順利實施,增加妊娠機會。
1.1 成立品管圈
遵循自愿原則組建品管圈,圈員由實驗室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共同組成,依據圈員特長制定詳細的工作職責及任務分配。圈員通過投票選出圈名及圈徽;圈名是“攜手圈”,旨在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手拉手,攜手合作,齊心協力,給無主胚胎創(chuàng)建一個幸福的家。
1.2 主題選定
全體圈員應用腦力激蕩法提出了三個待選主題,最終降低“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得分最高,確定為本次活動的主題。
1.3 活動計劃擬定
在活動計劃與擬定階段,圈員繪制了甘特圖并依據PDCA循環(huán)如期完成。
1.4 把握現狀與目標設定
在現狀把握階段,圈員首先繪制了試管嬰兒治療流程圖,查找冷凍胚胎有效處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針對關鍵患者制作查檢表,對有冷凍胚胎的患者226例進行查檢,確定無主胚胎為140例,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為62%;進一步匯總查檢數據并繪制柏拉圖進行分析:宣教不到位、患者不配合、信息傳遞誤差占總因素的81.5%,依據80/20原則確認為改善重點。并依據計算公式計算出本次活動的目標值為30%,改善幅度為52%。
1.5 要因分析
在要因分析階段圈員運用頭腦風暴,針對改善重點依次繪制魚骨圖分析原因,對原因進行匯總并依據要因打分表進一步找出要因。依據80/20原則,得分在30分以上原因選定為要因。并對選定的要因進行真因驗證。圈員針對11個要因制作問卷調查表,采取現場調查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并繪制柏拉圖。依據80/20原則,前7項因素:患者依存性差、對宣教內容掌握不足、對治療方案不明確;護患溝通不到位、收費流程不細化、胚胎銷毀制度不完善、宣教內容不統一占總因素的80%,判定為真因。
1.6 對策擬定
依據同類項合并原則,圈員對要因進行整合并提出解決對策,并繪制5W1H表逐一完成。
1.6.1 加強宣教培訓,提高業(yè)務能力 每月安排2名年輕護士針對宣教節(jié)點進行宣教模擬演練 ,并舉辦護士宣教課比賽及辯論賽,提高護士專業(yè)知識及宣教能力;并在寧夏日報上連續(xù)7天刊登胚胎處置公告,公眾號、微信群同期發(fā)布公告,提醒患者盡快來院進行胚胎處置;修訂新的宣傳手冊,同一宣教內容,并應用于臨床。
1.6.2 加強醫(yī)患溝通,醫(yī)護共同管理 升級中心電子病歷系統,可以在電子病歷任意界面內預覽胚胎數目,提示醫(yī)護人員,由實驗室、臨床、護理三方核查患者冷凍胚胎信息;同時實驗室更新冷凍載桿、提桶進行分色管理,由患者指紋確認,實驗室開啟液氮罐電子鎖,提取胚胎冷凍管,掃描后方可使用,確保胚胎安全。
1.6.3 優(yōu)化流程,規(guī)范流程管理 組織召開生殖倫理委員會,修訂《冷凍胚胎管理辦法》并應用于臨床;執(zhí)行新版冷凍胚胎處理辦法,充分考慮患者需求,提高制度可操作性; 對本中心2015年以前冷凍胚胎的患者執(zhí)行政策優(yōu)惠,再次移植的患者僅收取2020年保存費用。
1.6.4 轉變服務理念,注重人性化服務 科室醫(yī)生幫助擬生育二胎患者制定“生育計劃”;在微信群、公眾號內發(fā)布《來自胚胎寶寶的一封信》,喚起患者對胚胎的記憶,鼓勵患者再次移植;同時對失敗患者啟用綠色通道,由護士預約,主任單獨與患者談話,鼓勵患者再次移植。為擬進行凍胚移植患者提供VIP診療服務,縮短患者就診等候時間,并由專職醫(yī)生、責任護士負責、統一管理。
1.7 效果確認
在效果確認階段,圈員對126例冷凍胚胎的患者進行數據收集,無主胚胎為24例,無主胚胎的發(fā)生率下降至19% ,最終目標達成率為134%。
小小的品管圈活動讓護士從管理的旁觀者變成管理的實施者,主動建言獻策,不斷開展自查自糾,自我完善,增強護士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3],也喚起了爸爸、媽媽們對冷凍寶貝的記憶與牽掛,還督促科室制定各種流程、標準化作業(yè)書,即規(guī)范醫(yī)護人員醫(yī)療行為,也保障醫(yī)療安全。最終通過圈員的通力合作,使本次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即提高了圈員個人專業(yè)能力,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提升職業(yè)幸福感,也促進患者積極配合,確保治療和護理的順利實施,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楊琨,張云山.“無主”胚胎的處理方式及其倫理爭論[J].醫(yī)學與哲學,2014,10(35):30-32.
[2] 張倩,張紅梅.品管圈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26(8):16-18.
[3] 衛(wèi)桂霞,馬英.品管圈在重癥醫(yī)學科中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護理管理,2021,8(2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