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摘要: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這個時段應該加強勞動教育,而在初中時段,可以將不同的學科與勞動教育融合。通過將道德與法治與勞動教育的融合,符合當下要求,利用課堂創(chuàng)設多種不同的勞動形式,提高課堂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勞動習慣,多方面提高學生能力。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勞動教育
初中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然而在初中生中不珍惜勞動成果、不熱愛勞動、不會勞動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一些初中學校在推進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其目的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過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雖然勞動教育屬于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但其與一般德育教學內(nèi)容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以理論為主,而勞動教育更側(cè)重于實踐活動,因此勞動教育不能僅局限于課堂中,教師應將其與知識學習、學生生活及德育教育結(jié)合起來。
一、完善課堂教學制度
完善課堂教學制度,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空間,且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開展中建立起一種正確的、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應用思維和發(fā)展原則。在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的基礎上,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勞動保障機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全新的實踐應用活動,以此帶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提升。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五一勞動節(jié)對學生進行勞動與技術教學工作的開展。首先,教師需要從思想引導的方向入手,對學生進行勞動概念的講解與分析,以此讓學生明白勞動的價值、勞動的意義以及勞動的光榮。然后,教師需要從勞動的技巧和技術性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教學與引導,讓學生明白如何正確勞動、如何高效勞動、如何積極勞動、如何輕松勞動。最后,教師要從勞動的精神與風貌方向?qū)W生進行教學與輔導,以此建立學生的勞動觀念,提升學生的勞動主動性,以此優(yōu)化初中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和效率。
二、樹立正確勞動意識
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最重要的基礎。我國一向強調(diào)對勞動的重視和對勞動者的尊重。但是時代的變遷,帶來了一些不好的思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有的學生一想到“勞動”,總會產(chǎn)生“不干凈”、“低端”等聯(lián)想,這顯然是錯誤的。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學生自然不會有主動參與勞動的意愿,勞動教育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精神源動力。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里說的革命工作實際上與勞動就有著很大的重疊。即使從現(xiàn)代語境來看,勞動也是光榮的,只不過會有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等區(qū)分。但不管是何種勞動,都是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幫助學生樹立這一意識,不僅在于保證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還在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兩張照片:一張是一條干凈的街道,另一張的街道上則到處都是垃圾。哪一條街道給人的感受更好是顯而易見的,體現(xiàn)著清潔工的勞動價值。這種方式看起來簡單,但是很多初中生實際上是沒有這種意識的,需要教師去引導。又如,準備三張照片,第一張是一群坐在飯桌前大快朵頤的食客,第二張是服裝整潔、正在認真烹飪的廚師,第三張是食客對廚師表示感謝。沒有廚師的勞動,食客是吃不到美食的。所以不論食客從事的是什么樣的勞動,都要向廚師表示感謝,這就是廚師的勞動價值。班主任可以通過這些簡單的事例,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在勞動,也都在享受別人所創(chuàng)造的勞動果實。
三、建立學生勞動學習的習慣
行為決定習慣,因此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建立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為學生后續(xù)深入學習勞動觀念建設一個良好的應用平臺。在此,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勞動內(nèi)容對其進行教學和輔導,并將學生帶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依托小事、細事、瑣事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物進行深入觀察,通過身體力行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勞動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假期通過勤工儉學的方法賺取生活費和學費。如當家教、參與社會實踐、為父母分擔家務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利用植樹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等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性的勞動教育與培養(yǎng)。亦或者,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到社會慰問團體中,通過敬老院互動、社會服務保障活動等各類項目的參與,建立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實現(xiàn)對“終身勞動”素養(yǎng)的有效形成。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與勞動教育的有效融合中,能夠使學生更有效率的去學習。教師在此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置合理科學的規(guī)則,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主動思考,激發(fā)勞動熱情。通過社會實踐服務讓學生獲得最真實,最深刻地體驗,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
參考文獻:
[1]駱鳳嫻.新時代勞動教育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設置改革研究[J].考試周刊,2021(05):137-138.
[2]朱曉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深化勞動教育的依據(jù)和意義[J].新課程研究,2021(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