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延龍
【摘要】區(qū)別于其他的建筑,校園建筑是區(qū)域性具有代表意義的物質文化載體,在校園建筑設計過程中,地域文化會對其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將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校園中,凸顯其特有的建筑語言是建筑構思實現創(chuàng)新的重要部分,起著關鍵性作用。地域文化中其通過校園建筑中的實際演繹形式,結合相關實踐設計工作,總結相應校園建筑設計方式,為后期校園建筑規(guī)劃提供重要參考。本文通過對地域文化在校園建筑設計中的現代演繹方式進行分析,結合其特點,提出相應參考建議,賦予校園建筑更多現代化意義。
【關鍵詞】地域文化;校園建筑設計? ? ? ?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1.120
目前,伴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以及數量逐漸增加,部分建筑極具地域特色,尤其是校園建筑,其與形式統一、地域性缺失等建筑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現代社會中,充滿地域文化的建筑逐漸淡出人們的事業(yè),因此需要結合這一情況,積極倡導地域文化在建筑設計中的表達,保護地域建筑形式,實現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通過更加優(yōu)質的建筑在地域環(huán)境中孵化,建筑設計中凸顯出文化價值。建筑更加直觀立體的展現出時代需求,結合先進文化,優(yōu)秀的建筑作品與地域文化難以分割開來,因此校園建筑在文化上追求的價值就是建筑設計凸顯出的特有魅力,同時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1、地域文化建筑的實際含義分析
地域文化通俗易懂就是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通過地理環(huán)境作為基礎,構成的建筑具備物質財富以及精神財富,形成過程包括地形、氣候以及人文因素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性作用。在宏觀層面上,地域文化建筑是對區(qū)域人們在長時間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行為和意識體現,這一部分內容中會體現人們的價值理念以及社會風俗等,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會產出體力成功以及腦力成果,以此對物質以及精神進行沉淀和升華后形成的產物[1]。地域文化會對建筑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不失為一種特色,在不同區(qū)域,文化具有差異性,在差異性的文化中存在的內涵會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行動和認知,在不同因素影響下,建筑設計人員也會伴隨區(qū)域差異性的靈感思維,依據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構建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通過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可以衍生出差異性的建筑特色,因此地域文化以及地域建筑之間是互相支持的,兩者共同發(fā)揮推動作用。
2、地域文化在校園建筑中的現代演繹方式分析
2.1復合性演繹方式
以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地域文化特色中比較著名的傳播角色,其中真實性的質感以及特殊性的營造形式會構成地域建筑特色中的重要內容。地域材料應用可以對歷史記憶進行喚醒,使用新型化的材料激發(fā)時代精神?,F階段使用的傳統材料本身具備一定問題,同時現代化材料在不斷進步,因此實現材料的復合化應用是現階段地域建筑設計的重要趨勢。在校園建筑設計過程中,使用地域材料可以對其本身的結構功能性進行保留,同時將這一材料作為裝飾藝術材料進行應用,傳統材料的使用可以在地域文化環(huán)境中盡情釋放其靈活性。
2.2延伸性演繹方式
地域文化精神本身具備的延伸性可以保證地域文化在校園環(huán)境基礎上凸顯人文精神內涵,對人們的區(qū)域距離感進行縮小,建筑環(huán)境方面也可以展示較好的親和力和歸屬感。在校園空間中,其本質屬性是人與人以及人與場所之間的情感性交流,地域文化實現延伸,一直到校園空間中,需要人們在文化成果中積極搜索建筑方面詞匯,開展抽離以及分解工作,其中涉及的內容有建筑外觀方面設以及建筑空間方面的想象等。這一過程中將地域文化融合到建筑中,實現校園文化與地域氣質的有效交融,激發(fā)校園活力。
2.3適應性演繹方式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地域環(huán)境適應性并不是局限于建筑處于環(huán)境中,而是在地域環(huán)境中建立具備平等性以及互融性的共生關系。校園建筑中其氣質體現在地域環(huán)境中,這種現象也是建筑與環(huán)境實現共生的價值體現。確保建筑真正融入到地域環(huán)境中,在設計工作中需要充分調查當地氣候環(huán)境,滿足校園物理環(huán)境需求,防止差異性的氣候影響建筑質量[2]。除此之外,各個區(qū)域的地理地勢情況,依據自身地形條件,可以構建更具低于特色的建筑,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凸顯建筑自身層次感。將地域環(huán)境整體性作為基礎,設計具有互動性的體驗性景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展現建筑與土地之間的純粹關系,校園建筑中的地域性可以積極作用于設計工作。
3、校園建筑中的地域文化表達方式分析
3.1建筑設計形態(tài)部分凸顯地域傳統風貌
建筑造型的確定基本承接于區(qū)域風格和元素,例如在南方區(qū)域,比較特色的元素有風雨橋、吊腳樓等,與山水融合成一體,在校園建筑中集成區(qū)域建筑與民族因素,凸顯建筑中的文化價值[3]。例如多數校園中會設置圖書館,其建設與區(qū)域性文化有一定聯系,廣西民族大學的博物館是將坡屋頂作為基本基調,屋面反曲,立面裝飾部分選擇玻璃以及穿斗式木架,通過現代化的設計手法進行重新定義。校園中的形成辦公樓以及食堂同通常也會選用相同的基調,例如柱廊空間等,宿舍樓宇建立,也會吸取文化特色,在建筑層數不斷變化同時,會構成比較豐富的山水融合景色等。校園建筑中掌握地域建筑特色,也是現代建筑語言中地域文化輸出的重要設計要點。
3.2建筑裝飾細節(jié)分析
校園建筑形態(tài)會對民族區(qū)域性以及現代化因素進行體現,校園建筑中的整體風格使用比較統一基調方式。例如吉林建筑大學的校園建筑,其受到地理環(huán)境以及自然條件制約影響,校園景觀規(guī)劃上其植物的配置以及水體設計充分融合了地域性因素。在原有使用的樹種基礎上,會增加其他顏色的樹種,校園建筑可以在秋季以及冬季的景觀中增加更多的色彩[4]。廣西民族大學,其傳統材料使用的是清水混凝土以及紅磚等對墻面進行裝飾,建筑風格的出發(fā)點是低調,因此校園建筑普遍使用紅磚,對現代化校園建筑中的嶺南氣質進行有效傳達;同時其運用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壯錦等圖案進行點綴,景觀設計上也使用銅鼓表面的花紋,這種具有獨特性的地域元素符號可以與校園建筑融合為一體,在民族性與時代性之間尋求最平衡的中間點。
3.3展示地方空間特點因素
設計人員在校園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提前進行準備工作,也就是掌握校園整體空間環(huán)境,內容包括宏觀意義上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結構以及社會地理分布特點等,還有城市整體空間布局方式以及布局原則,在掌握上述要素后開展設計工作,可以有效凸顯校園建筑中的空間特點[5]。
3.4凸顯地域特點文化
在多數校園建筑設計中,其建設工作主要使用的外遮陽措施是垂直以及水平遮陽板的方式,過程中會將遮陽以及外圍護結構結合為一體。但其中也有標弊端,圖書館以及教工活動中心這兩種比較具備代表性因素的建筑沒有進行充分的建筑遮陽。這種建筑基本是采用面積較大的玻璃,構成溫室效應,在夏季會增加空調負荷,出現較高的能耗。因此在這種建筑設計中基本會進行相應改造,對能耗問題予以解決,尤其是南方地區(qū),常年炎熱,北方地區(qū)夏季炎熱,建筑設計要避免使用大面積玻璃,防止出現溫室效應,對建筑外墻的開窗比例進行嚴格控制,需要重視的是屋頂部分開窗比例,凸顯綠色化的現代建筑理念[6]。
3.5校園建筑空間布局滿足地域環(huán)境需求
將廣西民族大學作為例子,其是重點建設的高校,因此需要在建筑過程中,使用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的建筑語言,將這一部分內容貫穿在設計工作的始終。在校園整體規(guī)劃過程中,需要借助山水等特殊性要素,引用山水設計理念,將圖書館建筑以及廣場等作為禮儀軸線,其中具有特色的山丘以及湖面作為景觀欣賞區(qū)域,構成山湖環(huán)繞的校園格局。群體化建筑布局中,采用比較具有特色的院落式布局,將圖書館作為中心,形成功能組團,借助庭院空間以及水溪等作為連接紐帶,校園可以具備優(yōu)美的山水風光,也有宜人的園林空間[7]。
總結:
校園建筑地域性表達具有多樣性,將地域文化轉化為建筑語言,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將整體規(guī)劃作為基礎,完成地域文化與校園整體建筑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