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娟
(東??h外國語學校,江蘇 連云港 222300)
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是能夠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清醒,實現(xiàn)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幫助學生整理新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隨著思維導圖理論的不斷成熟,思維導圖的多感官學習特性和放射性思考能力等優(yōu)勢被更多學者或研究人員所關注,并被充分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當中,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是根據(jù)生物學科特點所采取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將生物學科零散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效率和質量。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很多初中學校仍然使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教師過分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教學效果,扭曲了教育的本質。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很多學校積極適應改革潮流,有效地改進了教育方法。由于中學生物知識比較復雜,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簡單的教學就掌握所學的知識。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生物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并不能全部掌握,也不能完全理解所學知識。長此以往,學生不理解的內容會越來越多,在考試復習時,就無法快速有效地復習,降低了學習效率[1]。
教師要求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點思維導圖,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預期、學習、實踐和評價方面有明顯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逐漸增強,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忽視了對生物知識進行整理,導致知識點雜亂無章,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思維導圖就是學生將學到的生物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形成自己的思維,然后將各個知識點羅列出來的過程。在整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首先,在考試前的復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有條不紊地復習生物知識,有效保證復習的效率;其次,學生在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頻繁地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加深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活躍了教學氛圍;最后,在整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共贏,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改善教學策略,保證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2]。
中學階段生物學科是一門典型的理科課程,但很多人會誤以為生物學科為文科課程,這主要是由于生物學科中的內容比較繁雜,其中涉及很多的知識點是要求學生背誦的。初中生物課程主要是以概念為主,比如遺傳、基因、進化、染色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生殖等多個概念,都是需要學生記憶和掌握的,在考試中也是圍繞著概念內容進行對知識的考查,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多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概念知識內容,但實際上通過考試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可以對概念類的內容熟記,但并不能將概念類的內容轉化到實際中,也不能很好地運用概念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忽略了生物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各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把握核心知識點,提升思維能力[3]。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積極性。在制圖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去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形成知識體系,這可以幫助學生對某一章節(jié)或者某一部分知識點內容有更加完整和全面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復習“人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知識點時,該部分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知識點非常瑣碎,為了幫助學生對該知識內容有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可以讓學生制作思維導圖。課上,教師可以先畫出大概的范圍,再讓學生進行演練和構圖思考。如以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為中心,發(fā)散到血管、心臟、血液、雙循環(huán)路徑等多個子關鍵點,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采用不同顏色和粗細的線條將不同的主題連接起來,如果學生可以自主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則說明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較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制圖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
部分章節(jié)或者知識點的內容比較復雜、煩瑣,學生自己有時很難進行全面、準確地繪制,也很難將所有知識點囊括到一起進行總結,因此小組合作的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制作思維導圖時通過成立合作小組,實現(xiàn)組內合作或者是組間合作,可以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小組成員的學識和能力,對制圖工作進行分工,梳理某一知識點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最后像拼圖一樣形成一個完整的導圖,將知識體系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劃分小組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和能力共同完成導圖繪制。在繪制導圖之前,由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對知識點內容以及小組成員分工進行討論和研究,確保導圖內容豐富、完整。同時還要加強組間的溝通和互動,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和品質。例如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教學中,讓學生分小組完成導圖繪制,最后派出小組代表向大家介紹思維導圖編制的思路和過程,對導圖中的內容進行全面講解,從而實現(xiàn)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繪圖和講解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介紹以及所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和點評,糾正錯誤的地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這種教學方式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更有利于讓全班同學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4]。
生物學中少不了實驗內容的教學,學生若想高效開展實驗內容,首先必須清晰了解實驗的步驟,從而按部就班開展實驗內容。所以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實驗步驟,而后讓學生制作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維導圖,并標注難點重點,輔助實驗的例如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結構》中,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此實驗的目的以及要探討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實驗要求,保證學生的安全以及器材的可重復利用。然后,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建立框架,譬如,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結構中,首先應該檢驗實驗器材,如鑷子、洋蔥、小刀顯微鏡等,接著利用小刀割取洋蔥表皮,并標注洋蔥表皮要薄薄的一層,取洋蔥表皮時不可過多,而后,把洋蔥皮放置在載玻片上,并用蓋玻片蓋住放置顯微鏡觀察,了解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結構。上述所有內容講述完成之后,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在每個條條框框中填出相對應的內容,并標識出容易出錯且為重點,難點的問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實驗活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提高對實驗過程的了解,還能夠感受到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然后更好地體驗實驗的快樂,增強學習興趣[5]。
本文以初中生物第三單元第四章“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單元知識為例,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展開生物課程知識的學習,從而讓學生有效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一)教學內容“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這一單元包括了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兩個內容。其中,呼吸作用主要是介紹呼吸作用的原料、產(chǎn)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公式,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點,呼吸作用在實際生產(chǎn)活動中的應用等內容;蒸騰作用介紹的是植物蒸騰作用的概念、原理、意義以及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等內容。(二)教學過程首先,針對“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單元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展開預習工作。這其中,教師還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讓他們先學習一些思維導圖知識,如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思維導圖的微課視頻,使他們了解關于思維導圖的故事、學習例子以及具體的形式內容等,從而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展開有效的預習。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如下一些常見的思維導圖類型:
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實際學習所需、課程知識,嘗試利用上述思維導圖對“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單元內容進行預習。比如,在歸納單元內容時,學生可以利用上述第一種括號圖進行知識點的歸納,從而大致理清、理順課程知識點,進而了解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及難點。最后,在正式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與探討關于課程內容的相關問題。比如,請學生區(qū)分“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在所需條件、主要場所、原料、產(chǎn)物、實質等方面的不同。此時,學生可以利用上述氣泡圖進行問題的集中分析,以“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區(qū)別為主題,運用氣泡圖來描述二者的性質及特征,引導學生有序、直觀地分析二者的異同點。(三)教學反思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單元知識進行分析與歸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以確保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且恰當?shù)剡\用思維導圖進行輔助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