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云
新疆石河子第十九中學
關(guān)健詞:小學語文;高段語文;整本書課外閱讀;教學方式
對于學生來說,通過整本書閱讀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并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考和對所閱讀的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有一個自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養(yǎng)成愛閱讀、會閱讀、能閱讀的好習慣,通過閱讀讓學生們積累知識也豐富了思想。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去實踐讓學生愛閱讀、會閱讀、能閱讀,能更好的進行整本課外書的閱讀,這就是要求教師要深入的探究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提出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案和實施來。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內(nèi)容和習慣進行有針對性、有目標、有方向性的正確引導。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對于什么書的閱讀有興趣,找到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經(jīng)過教師對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梗概描述,通過教師的舉例引導,通過以講故事的形式說出書最精彩的部分來吸引學生對書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要給學生選擇適合高段學生閱讀的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整本書課外閱讀是重點的教學內(nèi)容,而要想保證整本書課外閱讀的效果,教師還需給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目,從學生閱讀的興趣入手逐步實施有效的引導,所選的書籍學生要能喜歡也想閱讀。學生通過對整本書的閱讀在知識、思想文化方面都會有不同的收獲。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我的叔叔于勒》《悲慘世界》《一千零一夜》等,均是適合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的書籍,而《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繪本材料是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書籍。
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高是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有計劃和教學上的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不能操之過急,先從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引導,對于教師給學生提供選擇推薦的書時,教師要首先對閱讀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掌握與了解并要把書中的情節(jié)思想感情以及中心點介紹給學生,書中的那些地方是充滿曲折的情節(jié),那些地方有又引人深思并能從中領(lǐng)悟到作者的奇思妙想。例如,在教學完《草船借箭》的課內(nèi)閱讀內(nèi)容后,教師給學生推薦了《三國演義》作為課外閱讀的書目,教師可將其中描寫較為生動的場景單獨提取出來.在教學中采用導人朗讀,激發(fā)學生深人閱讀的興趣,產(chǎn)生自主閱讀的意愿。選擇精彩片段進行閱讀,也可稱之為先睹為快導人法,與小學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是相符合的,教師在開始之初已經(jīng)為學生講述了具有吸引力、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并留下了懸念,讓學生帶著懸念陷人整本書課外閱讀中,持續(xù)的保持閱讀的好奇心。
對于一本書的閱讀是否學生通過閱讀后能達到一定的閱讀效果,其中主要方向就是學生有能力和有熱情真正去閱讀一本書并通過有效的閱讀基本能知道這本書的主題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的表達,因引對于一本的閱讀的過程就是一種實踐和閱讀體驗。學生通過閱讀一本書體驗到了,感受到了并也有了自我的認識和收獲就是成功的閱讀。
當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是不是很容易長久保持學生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以閱讀實踐活動為引導,在活動中讓學生逐步放飛自我投入到書的意境中來,互相之間交流閱讀的新的,分享閱讀中的有趣事,交流彼此的心得。例如,例如教師開展了“課外閱讀競賽”活動,讓學生自主的選擇閱讀的書籍,然后分析自己的感受,給子感受深刻的學生最大的鼓勵和一定的獎勵。在閱讀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閱讀心得交流活動,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內(nèi)容談自己的感受,并將自已認為好的書籍推薦給同學,實現(xiàn)了知識資源共享的目的,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
學生的對一本書的閱讀是需要教師有效的閱讀指導,通過有效的指導能讓學生在閱讀一本書時知道如何進行精讀和略讀,在閱讀中體驗書中所描述情節(jié)故事和思想情感。然而有些學生即使為其選擇了合適的書籍,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此種情況下,教師還需在學生整本書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給予科學有效的指導,讓學生順利的進行閱讀,避免半途而廢情況的出現(xiàn)。教師的有效指導,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思路.還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的方法。例如,以吳承恩的《西游記》為例,這是一本大家耳熟能詳?shù)闹鳎陔娨曀?、電影、動畫片等影視媒體中出現(xiàn)過。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策略時可從以下幾方面來人手,一是,讓學生了解書籍的基本內(nèi)容,如閱讀書籍的封面、插圖以及目錄等,閱讀完這些內(nèi)容后,學生對于整本書的內(nèi)容就會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在帶領(lǐng)學生進一步的走人書籍中。逐步的掌握書籍的內(nèi)容。二是,要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閱讀習慣和能力、閱讀時間等制定多樣化的閱讀手段,可根據(jù)閱讀時間來對學生的閱讀進度進行掌握、讓學生持續(xù)的堅持閱讀完一本書,不會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情況。三是,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摘錄經(jīng)典語句、修辭手法的習慣,學生可將書籍中經(jīng)典的語句摘錄下來,寫成筆記,這是學生后期開展學習的基礎(chǔ)。四是,可通過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對書籍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樣可對書籍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中要從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考慮,采取有效的指導,先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整本書籍。從而培養(yǎng)和積累學生閱讀的能力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