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澤琳
華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提起青島嶗山,古今無數(shù)的詩人都為其壯美的風(fēng)光而魂牽夢寐。巍然擎天的巨峰、煙波渺茫的東海、騰踔著大明氣象的鰲山衛(wèi)城、吞吐著鄭玄遺風(fēng)的康成書院,足以讓每一具敏感的靈魂一饗人間至境的況味。在那些白晝將罄的時刻,每當(dāng)酡然的晚氣將天壁燒成瑪瑙精般的色澤,每當(dāng)那些孤傲的山峰溶散在深紅色的贊禮中,登上嶗山的巔鼎,你會發(fā)現(xiàn)天地間浪舞千層,群鷗嘯啼,來自人世外的莊嚴(yán)把那些屬于詩的靈魂緊緊攝住。然而依我對嶗山的體味,嶗山那些所能洞穿旅人心靈深處的特質(zhì),絕不單純?yōu)榫_麗的光影所據(jù)有。我愿意說,撐起嶗山與東海之間所有驕傲的、來自于嶗山底下那些彌漫了千年的煙火,來自那些嶗山所依附的文化的根。強(qiáng)大的風(fēng)景,必定是富有精神的。
從地理的層面看來,嶗山僻處海陬,似乎具有某種天涯之城的意味。然而正是因為險僻,嶗山百年來的棲居者,都葆有著一份隸屬于大地母親的天真與敦厚。在我聞之所及之處,嶗山雄偉絕色下的那些煙火,似乎要被溫柔所命名。它的人情如水一般柔善,它的品性屬于徐徐的風(fēng)。在古人留下的文字里,嶗山仿佛一位謙卑的圣徒,誠懇地傳遞著來自遠(yuǎn)古中華民族的精神,來自圣人的誨訓(xùn)。《嶗山舊志》就說嶗山“其俗尚禮儀。”在我所接觸到的關(guān)于嶗山的故事乃至美談中,先德的那些智慧,藏在古書里的那些德義與孝悌,似乎在嶗山人民的日常中有著活靈活現(xiàn)的表達(dá),譬如對老者的敬畏、對鄰人的慷慨。在莊周的寓言中,那個堅若磐石的丘壑,終究敗給了夜的巨力,然而那通往至高精神的道,卻在海桑三變中得以不朽。我以為,對于嶗山而言,奇峰聳立的光影背后,亦正是那樣一股來自傳統(tǒng)精神的力量,靜靜地?fù)纹饙魃降囊磺?,讓它得以擺渡過無常的歷史。這種對于德孝的薪火相傳,我以為才是嶗山得以不朽的明證。
有意思的是,關(guān)于德義與孝悌的生命理解,嶗山人從不把它置入宏大的述說,而是把它們?nèi)苌⒃诳床灰姷挠钩V?。那些有著濃郁嶗山特色的意象,總是因為其背后的人倫與情常,而變得尤為耐人尋味。譬如沙子口一帶婦女對于喝茶的理解。沙子口位居嶗山南麓,域內(nèi)多產(chǎn)獨具特色的茶葉。然而在嫩葉與茶湯背后,茶所紐結(jié)起的人倫情誼,似乎更具韻味。沙子口的婦女時常在清晨時候烹煮茶葉,并把這樁“儀式”奉為一天中尤為重要的“功夫”。
又譬如逢上喜事的時節(jié),嶗山人還保留著贈送大饅頭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在饅頭制作上,嶗山人各有各的講究。有的喜歡將饅頭全用精粉搓成,謂之“表里如一”;有的又喜歡在里頭放黑粉,外裹一層精分,謂之“有表有里”。然而不論是“表里如一”還是“有表有里”,在溫煦蒸汽的背后,嶗山人對于情義的執(zhí)著,似乎都被那淀粉的深刻所蘊(yùn)藉于里。唇齒間的松軟不僅來自大地,還來自嶗山人的熱心。這是嶗山得以意味悠長的緣由。同樣的,嶗山人在重陽節(jié)保留的“送壽衣”禮俗,亦讓人心生敬畏。據(jù)說在上世紀(jì)四十年代,每逢旅雁紛飛的深秋,嶗山的子女總會不約而同地為家中的長者編織秋衣。這些在一針一線中誕生的精靈,嶗山兒女喜歡把它們稱作“長壽衣”?!伴L壽衣”被縫上最后一針后,就會帶著兒女們深如大海的孝心與思念,遞到老人們的手上,融入老人們不再寒冷的夢里。在這些小風(fēng)俗中,不論是嫻靜優(yōu)雅的茶葉,熱情爽朗的大饅頭,還是帶有鄉(xiāng)土厚重的秋衣,都仿佛一個靈動的紐帶,把嶗山人對于遠(yuǎn)古之根的敬畏和依附,對于群體智慧的共同理解緊緊拴在了一起。
十余年前,嶗山的文人們將古人散落在嶗山內(nèi)的碑記,整理并安放進(jìn)了厚實的《嶗山志》里。在這些代表著肅穆的碑文中,依稀可見十余篇歌頌父母官的文字。我以為,嶗山人對于儒家道義,尤其是“孝”與“義”的守望,是刻在這片土地的歷史中的。對悖理這些智慧之人的悲憤,也刻在了不可原諒的判詞之中。雙塔口磚嶺塔山巔上的骷髏花,便寄寓了一個關(guān)于這一話題的古老故事。相傳唐師東征之時,有夫婦兩人在塔畔獲得了久違之稻梁,與之同行的老母親用之做飯,以果眾人之腹。然而有一天雷雨忽至,為了保全性命,夫婦兩人卻舍棄了羸弱的老母親,雙雙避入塔中。后來,天神以其觸不孝之名,派遣神龍將兩人押至磚塔嶺頂,使其在懺悔中幻化為兩朵骷髏花。在這個傳奇故事中,我們其實可以一窺千百年嶗山人在文化精神上的取舍與抉擇,以及他們所背負(fù)的良知。與此相反,清朝有位叫做尤淑孝的官員在初治嶗山時,不僅“鋤豪惡、清獄訟,固守圉,興學(xué)?!?,還鞠躬盡瘁地履愛民之德,以身作則地奉孝親之義,嶗山人動容于其“潔己愛人”“仁明蒞民”之德,于是樹起“磐石猶存碑”。在這段記載中,我們更可以直觀地道說出,什么樣的精神在嶗山人的生命理解中,值得被用來與磐石共享不朽。
穿梭于那些記錄著嶗山精神的文字里,有一段精彩的賦文讓我難以忘懷:
人第羨天地清淑之凝結(jié),孰知為東南鐘育之秀靈。至其面臨大海,遠(yuǎn)望扶桑,水天一色,萬頃汪洋,星晨汩沒,色含穹蒼,尤宇宙之奇觀,乍見之而徜徉。
難以忘懷的,是“天地清淑之凝結(jié)”“東南鐘育之秀靈”兩股神秘的力量。這股力量造化出了嶗山那些秀色可餐的星辰與大海,也叩開了與宇宙神靈的對話。在我的思索里,我愿意把這股力量的名字,交付給嶗山背后那些若隱若現(xiàn)的德孝精神。真正為絕美與壯麗賦義的,正是這些屬于恒久的人文薪火。我想,這些晶瑩而又厚重、莊嚴(yán)而又可愛的精神理應(yīng)像一個永遠(yuǎn)帶著活力的源泉。在一吐一迸間,它為嶗山的山海刻上靈魂,讓奇峰與東海得以在安穩(wěn)與驕傲中屹立在巍峨之中,把浩氣傳給四方,把溫情播撒到搖籃中的兒女的夢鄉(xiāng)中。在《嶗山歌》中,還有一句詩如此說道:“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稱域中。”我想,上述的一切,將是嶗山奠基于巨海之右、稱道于廣域之中最堅實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