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萍 張遠杰
關鍵詞:產品;情感化設計;設計思路
奈斯比特曾說:“我們正走向高技術和高情感的兩個方向”[1]。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產品的需要也不止停留在產品的功能屬性,更需要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信息文化交流。通過產品情感化設計的研究,確定情感化產品設計的思路,實現(xiàn)既能夠使產品具有自身屬性價值,又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價值。
1 情感化設計概述
根據(jù)唐納德· 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的論述,情感化設計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2]。本能層次對應著感官層面,是人與物交互時,本能的、直接的因感覺體驗的情感;行為層次對應著效能層面,對應著產品功能是否適用、好用;反思層次對應的理解層面是人們把產品傳輸出的信息、內容和個人經歷聯(lián)系起來所造成的影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觸景生情[1]。情感化產品設計是相對于現(xiàn)代主義強調產品的技能導向、忽略人的情感需求而提出的。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是將以物為中心的設計模式重新回歸到以人為中心的主線上[3]。情感化設計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出讓人感到快樂和感動的產品,更加關注內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的五層意動需求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4]。他的需求層次論反應了設計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簡單的滿足實用性能,到滿足各種精神文化等情感需求。
2 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意義
在設計界,情感化產品的顯著優(yōu)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產品的情感化設計具有很強的行為、感官、認知、功能的可供性,這些情感的表達使“產品—用戶”之間的互動行為更加直接、自然、高效,利于產品與環(huán)境共同為用戶營造了一種音樂與視覺、聽覺、觸覺、回憶相互作用的美好通感,為用戶提供了積極的情感體驗。由此看出,產品的情感化設計,通過積極的可供性引導用戶認識、了解、操作產品,并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使產品能夠被用戶流暢、高效地使用,
3 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思路
3.1 本能層次的設計表達
本能層次表達要求產品傳遞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個性、喜好、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幫助用戶表達自我意識,使其對自身能力、優(yōu)勢、心理等進行更深入地了解和完善[4]。提到自我形象離不開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身的認識和對自身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是對自身存在的察覺。它不僅是對自己生理狀態(tài)的認識和評價,還包括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自己與周圍關系的認識和評價。同時,優(yōu)秀的情感化產品設計,可以幫助使用者向外界表達自己,也可以幫助使用者提高自我意識。本能層次的情感是用戶接觸產品的初次印象,通過視知覺表現(xiàn)產品的外觀、色彩和觸覺與用戶產生情感。
在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設計出的榨汁機Juicy Salif,如圖1所示。在造型表達上,與其他類型的榨汁機迥然不同。榨汁機的主體呈倒置的淚滴狀,壁上有凹槽,凹槽在頂部匯聚成一點,形成用來榨汁的表面,將汁液向下引導至底部作為出口的尖端,直到流入玻璃杯中。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光滑的凹槽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需要用戶花費相當大的力量才能榨出果汁。向下施的力會使榨汁機很難站穩(wěn),還需要另一只手抓住一只腿或者多條腿來牢牢固定住。經過這樣一番操作,果汁會四處飛濺,且收集率大大降低。但是,實用性如此低的產品,一上市便造成轟動,吸引無數(shù)人爭先收藏。這件產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在于其將產品形象的表達做到了極致,用戶看中的不是產品的功能,而是產品可以體現(xiàn)用戶的審美、社會地位等隱形特性。這款產品不僅可以在重要晚餐上融洽氣氛,也可以彰顯個人的地位、喜好、價值觀。具有未來感的飛船造型,也可吸引人們的目光與好奇心,當了解到它是一個榨汁機的時候,肯定會對用戶的審美與眼光產生不同的印象。家里擺放這款榨汁機的人會給人一種具有較高的審美品位。擺放榨汁機,成了使用者表達自我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在榨汁機的設計中,它的情感屬性已經超出了它的功能屬性,屬于“情感設計”中的典型之作。
3.2 行為層次的設計表達
行為層次的設計是以人的需求進行表達,根據(jù)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心理訴求。行為層次的設計與產品的使用及體驗有關,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產生的積極情感。是用戶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對產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的體驗,并通過產品的形態(tài)設計和產品功能實現(xiàn)產品的特征來達到產品與人的情感交流。行為層次上的情感是用戶和產品交互時所感知和體驗到的“可用性”,以及所產生的“高效率”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平靜”的抱抱椅,如圖2 所示,當人坐上去時,椅子的兩個胳膊就會抬起來,抱住坐在上面的人,可以幫助老年癡呆患者,通過使人放松來平復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不同于普通座椅,可以給獨居的人一個愛的抱抱,讓使用者在心靈上、情感上得到滿足。關于物品的蘊含意味的領悟和反思,設計物件為情感交流的媒介,需要在與人的互動中傳遞文化,它是人們對物品的自身反思而產生的情感,也是高額附加值的保障。
3.3 反思層的設計表達
情感化設計的反思層要求通過塑造產品的藝術性、優(yōu)化產品的使用感,增加產品的使用頻率,讓消費者對這一件產品產生依賴,并賦予情感,促進文化內涵的傳播。反思層次的表達,把產品傳輸出的信息、內容和個人經歷聯(lián)系起來所造成的影響,以符號作為一種象征物,用來指稱和代表其他事物。此外,符號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雙方發(fā)出的信息。產品及其使用方式、蘊含意味的領悟和反思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物品使用方式的領悟和反思、物品蘊含意味的領悟和反思[2]。某些藝術品的價值一方面在于他們能夠帶給人們的操作樂趣,同時也是人通過對外界新的認識、新的體驗而產生的樂趣。反思層次的設計產品是從使用者的內心出發(fā),使人、物、環(huán)境進行有機結合[5]。
中國鐵路的標志,如圖3 所示通過反復的觀察思考,它是由“工”和“人”組成,代表著工人階級,在具體形象上“工”字取鐵軌橫截面之形,整體構圖外形上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火車頭。在設計上遵循著“設謎—解謎”的模式,通過構思聯(lián)想,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成就感。如圖4 所示,中國郵政的標志是“中”字與郵政網絡的形象互相結合、歸納變化而成,并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有“鴻雁傳書”的寓意。以平行線為主構成,代表秩序與四通八達;稍稍向右的傾斜, 象征著方向與速度感。圖5 是一個名為“ 聚” 的紙巾架設計, 當紙巾被扯的越來越少, 象征著因為資源的浪費,北極熊的棲息地越來越少。設計師通過產品使用方法表現(xiàn)出的象征意義,呼吁人類節(jié)約資源,理智消費。
4 結語
在產品的設計演化中,設計的重心逐漸從產品轉向人,從技術轉向體驗,產品的情感化設計必不可少。情感化設計在以人與物的情感交流為目的的創(chuàng)作行為活動,旨在引起用戶注意、誘發(fā)情感反應以提高執(zhí)行特定行為的可能性。考慮到情感化設計的三個層面,是以一種新的思維對待產品設計,設計出實用功能及情感關懷兼具的產品。在滿足產品實用功能的同時,引發(fā)思考,更好的將情感元素融入產品設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