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亞麗,魏 靜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血液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血液科是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要求護理人員需要全面掌握血液科相關護理知識,并有熟練的操作技能[1]。既往臨床上采用護理帶教模式無法滿足血液科護理帶教的需要,需要改進帶教模式,對護生進行合理、科學、全方位的培訓[2]。因此,本研究在血液科護理帶教中實施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實習的38名護生為對照組,選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實習的38名護生為試驗組。試驗組男2名,女36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44±0.57)歲;文化程度:大專29名,本科9名。對照組男1名,女37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38±0.63)歲;文化程度:大專28名,本科10名。兩組護生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在校期間成績無不及格者;②既往未參加臨床實習者;③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實習途中離職者;②本研究調查量表完成度>5%者。
對照組護生接受傳統(tǒng)臨床帶教模式,為每名護生安排1名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為護生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并結合病例實際開展教學活動,包括講解血液科護理基礎知識、護理技能演示等,并指導護生進行護理操作實踐,教學時間為4周。試驗組護生接受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教學前準備:帶教老師在教學開展前根據(jù)血液科相關護理指導及教學目標制定合理、完整、科學的護理教學計劃,并在教學前將教學大綱發(fā)送給每位護生,囑咐護生在教學前自行閱讀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進行熟悉。(2)教學時:帶教老師提前制作教學PPT,并配合相應的影像、圖片、文字等,通過多種方式展現(xiàn)護理知識,在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PPT,并配合相應的語言解釋,讓護生能夠對所學的護理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護生自主思考。(3)鼓勵護生自學: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引導護生查閱資料,充分利用書本及網(wǎng)絡資源查。(4)典型臨床病例帶教:根據(jù)實習大綱要求,選擇血液內科常見的病例,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血小板減少等,設計相關臨床問題,啟發(fā)護生從患者的病史,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健康宣教等要點進行深入思考,并分析典型病例的護理過程,指導護生進行具體癥狀和體征的觀察,了解血液科的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5)組織討論:每周組織討論,帶教老師針對護生的討論做總結,引導護生深入思考,拓展知識面,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
(1)于帶教前及帶教結束時應用閉卷考試的形式測評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考試題目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及分析題,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提示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越高[3]。(2)于帶教前及帶教結束時采用現(xiàn)場考核的方式測評兩組護生的護理操作能力,按照護理實習生的技能嫻熟程度進行打分,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提示護生的操作技能越嫻熟[4]。(3)采用血液科自制的護生綜合能力調查問卷測評兩組護生帶教前及帶教結束時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溝通能力及整體能力4個維度,各維度評分0~10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護生的綜合能力越強[5]。(4)于帶教前及帶教結束時采用批判思維能力量表(CTDI-CV)測評兩組護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量表共7個維度、70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6級計分法,分別賦值1~6分,各維度評分10~6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護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越高。
應用SPSS 25.0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教學后兩組護生的操作及理論成績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操作及理論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操作及理論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操作成績 理論成績實驗組 38 教學前 67.72±4.76 71.13±3.54教學后 88.61±6.55 92.43±4.87 t 15.904 21.808 P 0.000 0.000對照組 38 教學前 67.78±5.62 71.29±3.68教學后 75.04±4.71 83.27±4.34 t 6.103 12.978 P 0.00 0.000 t治療后組間比較 10.369 8.656 P治療后組間比較 0.000 0.000
教學后兩組護生的學習興趣評分、學習積極性評分、溝通能力評分及整體能力評分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綜合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綜合能力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學習興趣 學習積極性 溝通能力 整體能力試驗組 38 教學前 72.17±4.64 73.72±4.76 72.63±4.14 71.64±4.27教學后 89.49±6.32 90.11±6.15 88.43±5.57 91.38±6.19 t 13.618 12.992 14.034 16.182 P 0.000 0.000 0.000 0.000對照組 38 教學前 72.04±4.71 73.49±5.22 72.52±4.68 71.56±4.16教學后 81.23±5.62 82.04±5.71 79.27±5.24 80.18±5.51 t 7.726 6.813 5.923 7.697 P 0.000 0.000 0.000 0.000 t治療后組間比較 6.021 5.928 7.384 8.331 P治療后組間比較 0.000 0.000 0.000 0.000
教學后兩組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得分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生教學前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開放思想 自信心 尋找真相 成熟度試驗組 38 教學前 31.64±3.27 32.62±3.19 31.22±3.23 30.18±4.12教學后 41.78±4.79 41.37±4.63 40.37±4.27 40.49±5.97 t 10.778 9.593 10.535 8.762 P 0.000 0.000 0.000 0.000對照組 38 教學前 31.56±3.86 32.35±3.44 31.23±3.32 29.98±4.07教學后 36.28±4.31 37.27±4.05 35.71±3.83 35.21±4.89 t 5.029 5.708 5.448 4.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t治療后組間比較 5.262 4.109 5.008 4.29 P治療后組間比較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分析能力 求知欲 系統(tǒng)化能力試驗組 38 教學前 32.02±4.36 33.95±3.02 32.87±3.98教學后 43.83±5.46 43.82±4.75 40.33±4.68 t 10.419 10.809 7.485 P 0.000 0.000 0.000對照組 38 教學前 32.16±4.11 34.17±3.18 32.57±3.32教學后 37.92±4.72 38.34±4.37 36.14±4.33 t 5.673 4.756 4.033 P 0.000 0.000 0.000 t治療后組間比較 5.048 5.234 4.051 P治療后組間比較 0.000 0.000 0.000
臨床帶教階段是護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的重要階段,對護理人員的后期工作具有奠基作用。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帶教模式是以帶教老師將護理知識灌輸給護生為主,導致護生與帶教老師之間缺乏互動性,護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參與度較低,使得帶教效果不理想。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帶教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強調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并通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本文結果顯示,教學后兩組護生的操作成績、理論成績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血液科護生的帶教效果,提高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技能熟練程度。教學后兩組護生的學習興趣評分、學習積極性評分、溝通能力評分及整體能力評分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促進護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有效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教學后兩組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得分均較教學前明顯上升,且試驗組護生的上升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血液科護理帶教中實施啟發(fā)式臨床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明顯改善教學效果,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及整體能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