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閑齋隨筆(三題)

2021-11-11 18:41:27何永康
劍南文學(xué) 2021年2期

□何永康

葫蘆

周末,朋友約我去他鄉(xiāng)下老家玩玩,我很自然就想起了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詩句來,便欣然應(yīng)允?!半u黍”代表的農(nóng)家土菜充滿了誘惑,更何況,“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致我已經(jīng)許久沒見著了。

農(nóng)家小院清幽雅靜,桑葉茶已早早泡好,一桌四椅,安放在院壩中間。地面有雞鴨在旁若無人地尋食,一條柴狗好奇地圍著陌生人友好地轉(zhuǎn)悠;頭頂上是一個寬大的花架,掛著大大小小的葫蘆,藤蔓與葉子已經(jīng)枯敗,葫蘆還頗有生氣地垂著,好像在以沉甸甸的果實,昭示主人日子的殷實。秋風微微,枯葉飄下,葫蘆卻紋絲不動,以入定的姿態(tài),耐心等著時光涂改自身的顏色,由碧綠過渡到褐黃。

我長時間地仰著頭,目光在每一個葫蘆上掃描——我想從它們中間看到曾經(jīng)熟悉的葫蘆影子……

我老家也在鄉(xiāng)下,但沒有葫蘆這種植物,不是水土不宜,也不是沒有空地,而是大人完全沒有閑情逸致來栽種這個“耍玩意”——既不能當水果充饑也不能當蔬菜果腹。記得有個親戚曾從老遠的地方帶來一個葫蘆供我玩耍,但家里很快就將其實用化了——用鋸子從葫蘆中間鋸開,掏出瓤,曬干,一半做了水瓢,一半做了量米的容器。為此我賭氣了好幾天,當時剛剛看了張?zhí)煲淼耐捫≌f《寶葫蘆的秘密》,就好希望自己有個葫蘆,幻想它變成有求必應(yīng)的寶物。若干年過去,寶葫蘆從未在我身邊出現(xiàn),因此心想事成的時候也不是很多。書架上倒是擺了幾個搜集到的大小不等的葫蘆,但看上去總覺得像是幾個大肚彌勒,在笑我的貪嗔與癡狂。

葫蘆在所有瓜果中造型最為獨特。小頭,細頸,大肚,形成富有變化的優(yōu)美曲線。小頭是葫蘆的嘴,細頸正好手握,大肚就用來裝東西了。裝什么呢?當然是酒。所以,葫蘆又叫酒葫蘆?!端疂G》中,林沖的經(jīng)典造型就是一桿紅纓槍上挑著一個裝滿酒的葫蘆。有了酒的壯膽,天性優(yōu)柔寡斷的林教頭才敢在草料場一口氣殺了陸謙等數(shù)人。在八仙中,至少有三個是葫蘆不離身的,一個呂洞賓,一個張果老,一個是鐵拐李。他們既是神仙又是酒仙。古詩中就有“洞賓踢破金葫蘆”“果老踏破酒葫蘆”的句子。呂洞賓為何踢破葫蘆無從考據(jù),但倒騎毛驢的張果老的葫蘆掉在地上,被毛驢踏破則是可以推想的。鐵拐李是藥王,他的葫蘆或許也裝酒,但更多的時候裝的是懸壺濟世的良藥,這個“壺”在過去是通“葫”的。

不論葫蘆是裝酒還是裝藥,總是一個好東西。所以,古時那些鄙棄仕途遠離官場的高人逸士,會把腰間掛葫蘆作為一種時尚,或者作為一種精神的宣揚,說:“腰間帶,臣今偏愛,勝掛金銀袋?!币灿邪押J掛在禪杖或手杖上的,說:“杖頭挑起小江湖?!敝劣诤J里裝的是什么酒,賣的是什么藥,倒是沒人過多理會了。

葫蘆這玩意很古老,《詩經(jīng)》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實用性記載。今天的葫蘆實用性幾乎沒有了,成了雅賞的“玩物”,同時也承載著人們的祈愿,那就是其人人喜歡的諧音——“福祿”。所以,但凡畫中國花鳥畫的畫家都會畫葫蘆。就連齊白石的臨終絕筆,也是一幅葫蘆畫。我一直在想老人的用意何在,是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享受不盡的福祿,還是對藝術(shù)生涯作一個自謙的總結(jié),因為,宋人劉克莊曾有詩云:“老畫葫蘆卻未工?!?/p>

葫蘆也有著不少貶義的色彩,比如稱光頭者或和尚為“禿瓢”,比如嘲諷人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更有直接以葫蘆指代糊涂的,我的小學(xué)老師就經(jīng)常罵做錯作業(yè)的同學(xué):你就是個葫蘆!曹雪芹是個諧音大師,也以葫蘆隱指糊涂,譬如《紅樓夢》第四回“葫蘆僧判葫蘆案”。葫蘆僧是賈雨村,因為他曾在一個叫葫蘆廟的寺里呆過。為官后,因懼怕賈府和薛家的威勢,違心地把薛蟠殺人案錯判、輕判,最終不了了之。曹雪芹以葫蘆案諧音糊涂案,巧妙引出“護官符”,揭露封建官場互相庇護、狼狽為奸、魚肉百姓的罪惡。當然,賈雨村其實一點也不糊涂,他太清楚如果公正判決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他只是“難得糊涂”一回而已。

不知如今還有沒有葫蘆僧與葫蘆案。法治社會,辦案當然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但要根絕“糊涂”應(yīng)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倒有個建議:在司法官員的辦公室里,不要老是掛“明鏡高懸”“慎獨”之類冠冕堂皇的大字,最好擺上幾個葫蘆,掛幾副葫蘆畫,或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警策作用。

在我有限的認知中,葫蘆算是被人們賦予含義與隱喻最多的植物之一。這樣的含義與隱喻多了其實并不是什么好事,對人如此,對葫蘆自身也是如此。如果哪一天,我看到葫蘆就只把它當成實實在在的一個瓜的品種,最多想到些童年與童話,不產(chǎn)生太多無意義的聯(lián)想,或許,離童話世界就不遠了……

朋友見我盯著葫蘆發(fā)呆,知我喜歡,便摘下一個形態(tài)最規(guī)整品相最完好的葫蘆贈送于我。我大喜過望——它畢竟寄托著福祿壽喜的美好祝福,正好迎合了我趣味不高的凡俗心理。當然,我也可以讓它雅一些,把它立于案頭,既賞心悅目,還可以隨時依樣畫葫蘆。因為我知道,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生活,以及寫字畫畫等個人愛好,不都是依著前人之樣在畫“葫蘆”嗎?

“一生依樣畫葫蘆”。畫好了,其實也不錯。

鬧市

我骨子里其實是一個喜歡熱鬧懼怕冷清的人。多年的城市生活,讓我早已適應(yīng)了鬧市中的生活,適應(yīng)了高分貝的噪音,也養(yǎng)成了鬧中取靜的習(xí)慣。如果周遭太安靜了,一旦沒有“鬧”了,心里反而會空落落的,不真實的寂靜給人一種不踏實的虛幻感,甚至有點“惶惶不可終日”。

最早知道“鬧市”一詞,是十來歲時讀魯迅先生的《自嘲》詩,其中有“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一聯(lián)。那時我還在鄉(xiāng)村,把“鬧市”簡單理解為熱鬧的街市,而熱鬧的街市只有城市才會有——其實是對城市的向往。后來真就到了城里,才知道鬧市是由人流、物流、市聲、雜音等組成的,是引車賣漿者的市場,是販夫走卒的天地,當然也有商賈云集,百姓往來。再后來讀《增廣賢文》,讀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句子,一下子就泄氣了,原來鬧市也“居之不易”,有階級劃分。但深山也是不宜久待的,因為你不是富人,不會有人遠道前來探望或朝賀,還不如到鬧市去湊個熱鬧。

讀閑書時知道了世間還有另外一種鬧市,則是充滿血腥和恐怖的,如戰(zhàn)國時期有名的云陽鬧市——彼時的云陽在今天陜西淳化縣境內(nèi)。秦國奸臣趙高(即指鹿為馬的那個家伙),就是在云陽腰斬改革家李斯。中國人有看熱鬧的習(xí)慣,看劊子手殺人,自然更是萬人空巷,觀者如云,市面擁堵,熱鬧非凡——云陽鬧市因之得名,成為殺人場的代名詞。時代更替,那種鬧市先是演變?yōu)樾淌?,后又演變?yōu)樾虉霾⒐潭讼聛?。如今的鬧市,就專指市井繁華之地了。

想當年,魯迅先生應(yīng)聘到“背山面海,風景極佳”的廈門大學(xué)任教時,因為環(huán)境過于“沉寂”而幾乎寫不出任何文章來。他寫信給許廣平訴苦:“四面幾無人煙,離市面約十里”“未開學(xué)之前,卻又覺得太悶,有些無聊,倒望從速開學(xué)”。因為空虛、寂寞、無聊,魯迅提前結(jié)束聘期離開了廈門。魯迅研究專家劉運峰先生把這些苦惱,歸結(jié)為一種“鬧市”情結(jié),認為魯迅在廈門寫不出文章來,是沉寂的環(huán)境消磨了斗志。事實也是如此,魯迅先生從廈門回到革命策源地廣州后,一下子就滿血復(fù)活了,就有了“造一條戰(zhàn)線,更向舊社會進攻”的“野心”(引號內(nèi)均為魯迅先生致許廣平信中之語)。聯(lián)想到“破帽遮顏過鬧市”,更能感覺先生是個喜歡熱鬧喜歡有動靜的人。不是嗎?戴著破帽,本應(yīng)該走僻靜的窮街陋巷才是,偏偏要到大街上去溜達。有人解讀,這是把鬧市比喻為敵人猖獗橫行之地,而過鬧市就是表示無所畏懼。而我的理解是,先生在鬧市或可看到更多陸離的社會現(xiàn)象和奇異的人物嘴臉,所以他并不是真的就想“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所以我對“鬧市情結(jié)”一說深以為然,這為我近來的寫不出文字,找到了一個“典型參照”——偉人如魯迅者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俗之輩?于是就釋然,就寬容了自己的庸常與懶惰。

毛澤東主席年輕時在湖南求學(xué)時,經(jīng)常特意坐在鬧市口看書,以養(yǎng)成排除外界干擾的能力,強化堅定沉穩(wěn)的意志力。在后來的革命生涯中,他才能在戰(zhàn)爭間隙爭分奪秒地讀書,在顛簸的馬背上吟詩,當敵機在頭頂扔炸彈時仍從容鎮(zhèn)定地睡大覺。聯(lián)想到他“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之類詩句,似可看出他也是有“鬧市情結(jié)”的。

鬧市是人氣旺盛的所在,人氣是一個人活下去不可或缺的真氣和底氣。所謂的超然物外,所謂的淡出紅塵,如果不是自我認知達到一個高古境界,那或許就是因某種緣故不得不退避三舍,離群索居。在我看來,鬧市就是市井,就是坊間,就是活色生香的尋常日子。這樣的日子才有煙火氣息,才有民間滋味,也才會有思想的碰撞和創(chuàng)造的靈感。

我一直在給鬧市找一個反義詞,度娘說的“荒村”并不確切,于是我就找出了一個詞:“幽境”。幽境,幽靜之境,清幽之境,固然是很多人向往而迷醉的,但環(huán)境總是與人息息相關(guān)的,在與人發(fā)生關(guān)系后就為了“人境”。人們因為性情與心境不同,便會分別走入鬧市或幽境。由魯迅我想到了周作人,二人乃一母同胞之兄弟,卻一個熱情似烈火,一個沉靜如止水。當魯迅作為永不休戰(zhàn)的斗士,在“鬧市”不斷亮出匕首與投槍的時候,周作人卻在苦雨齋的“幽境”里悠然品茗。我說這些當然不是與“靜”過不去,誰不希望歲月靜好?但歲月靜好不是安安靜靜地等來的,往往是“鬧”出來的,比如鬧革命、鬧生產(chǎn)、鬧改革、鬧新春等等。

從古到今,都有很多人因厭棄鬧市喧嘩而歸隱山林。我經(jīng)常讀到前人“尋隱者不遇”之類的詩詞。隱者都去哪里了?有的去砍樵,有的去聽泉,其實也是想弄出點動靜,聽一聽聲響,以驅(qū)趕孤清;或找對手弈棋,排兵布陣,分個輸贏,刷個存在感;或呼朋喚友,“能飲一杯無”,干的還都是“凡間”那些有響動的事兒。其實,在真正的隱者胸中,也是有一個鬧市的,所以才有“大隱隱于市”一說。

我是每天都得去鬧市走一走的,看看世相,聽一聽街談巷議,感受感受民間俚俗文化的敦厚。當然,人在鬧市,行為也得有所管束,鬧市中必然有市場,得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不能如牛二那樣“徜徉鬧市渾無畏”。而在眼下,為了防疫,就得老老實實戴上口罩,用手機進行交易支付。

當然,我更多的時候是在文字的鬧市里穿梭,我自己也不時有粗淺的文字投放其中。于今的文字鬧市可謂熱鬧而混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是非不清,好歹難辨,甚至還有多種病毒猖獗傳播,真的就是讓人“鬧市不知春色處”了。為此,有些文字潔癖的我,在這個鬧市里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給自己的文字戴上口罩。

小屋幽記

交了單位辦公室的鑰匙,滿以為從此就無“公”可辦了。但一個文化機構(gòu)的朋友邀請我加盟做一點公益文化,情義真切理由充分,我只好答應(yīng)。最初,是幾個人合用一間大辦公室,但我覺得太擠,不清靜,就讓朋友把樓道角落那個小小的儲藏室騰空給我用。朋友說,又小又暗,那不太委屈你了嗎?我說沒關(guān)系,能擺一張桌子一臺電腦就行。于是,大家七手八腳把小屋騰空,把我安置進去。房間的確太小,就七八個平方米,擺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就沒有多少空間了;也的確太暗,只在一面墻的高處開了一個采光口,光感不強,燈也不明亮,靠電腦顯示屏的光輔助方能看清楚周遭。

要我做的事情并不多,大多數(shù)時間是由我自由支配,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古人說:“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边@屋不大,但還是可以讓它雅一點,于是就弄了一個書架,來陳放購買的新書和朋友的贈書以及訂閱的報刊。搞書法的朋友送來幾幅字,其中兩幅有點意思,一幅寫的是:“公事漸閑身且健,筆鋒未鈍老猶爭”,有鼓勵之意,希望我老有所為;另一幅寫“長樂永康”,把我的名嵌了進去,則是希望我注意養(yǎng)生,但求快樂。兩幅字意思上有點小沖突,但又恰好暗合了我近來的矛盾心理。不管怎樣,朋友的情義是真誠可感且不可辜負的,于是就寫些閑散文字來印證“筆鋒未鈍”。坐久了,就起來活動活動筋骨,聽聽音樂,同時思考是“猶爭”為好還是“長樂”為好。國畫界的朋友也送來幾幅古意盎然的山水畫,顯然是有讓我身居斗室胸懷天下的美好意圖——“四面青山來眼底,萬家憂樂上心頭”嘛。字畫裝裱后掛在墻上,給了我很大的慰藉。我常常在水墨丹青營造的氛圍中,幅度很小地轉(zhuǎn)圈踱步,雖偶爾也有困獸猶斗的感覺,但更多的時候卻像是在了無羈無絆地獨步天下,也像是在文字的戰(zhàn)場排兵布陣。想到自己在昏暗中那一副不可一世或指揮若定的樣子,就會樂不可支地笑出聲來。

小屋有了文化氣息,不做點有文化的事情說不過去,那就讀書。這樣的環(huán)境是很適宜讀書的,沒干擾,沒雜念,房間面積有限,能使思想開小差的空間也就小。這年頭,讀書已經(jīng)是奢侈的事情,能讓人靜下來讀書的場所不多,很多平時只是翻一翻的書刊,在小屋可以細細品讀慢慢消化了,就去了很多“庫存”。讀書過程中,習(xí)慣性地要做點筆記,記錄點感想,把這些筆記感想整理一下,弄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文章,拿出去換點酒錢,便有了小小的短暫的自得。

屋小自然門窄。我進進出出的是一道名副其實的窄門,但它畢竟可以由我的小世界通向別人的大世界,所以我沒有逼仄的感覺。門雖窄,但心寬,互補了。

耶穌曾對信徒這樣說過:“你們要努力進窄門。引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蔽遗磺暹@段話深奧的內(nèi)涵,只能以一個俗人的思維去理解,那就是“寬門”不擁擠,容易進去,但是卻引人走向毀滅;“窄門”不易進,狹窄不好走,但通往天堂的路必須經(jīng)過這個窄門。換句簡單的話說就是:一個人要經(jīng)過艱苦曲折才能修成正果。如此一想,我進出窄門就更加坦然——雖然要側(cè)身低頭。

與門匹配的是窗戶,前面說了,小屋是沒有窗戶的,在一面墻的高處開了一個小小的方形通風口,這很像電影里的囚室,只是沒有鐵柵欄。我很多時候是自己把自己囚禁在里面。從一個“囚徒”的角度來看,那也算是窗了,高窗。

高窗是建筑的專業(yè)術(shù)語,設(shè)計有高窗的一般都是高門大戶,為了采光通氣,為了防偷防盜,也為了不讓人窺視隱私。這些功能對于我來說都毫無意義,能讓我隨時看看天色,吸進一些新鮮空氣、接受有限的光照就行了?!凹拍叽跋拢监l(xiāng)歲欲除”。這兩句古詩正好是我的寫照。窗子高了,不見人影,不見樹影,不見鳥影,豈有不寂寞之理?眼下正逢清明時節(jié),或多或少都有點思鄉(xiāng)的惆悵。好在高窗也讓我養(yǎng)成仰望的習(xí)慣,仰望別人的人會把身段放得很低,以抬高目光投射的角度。久而久之,對頸椎有好處,而目光高了,眼界也會高一些。

在文人眼里,小屋都是很有詩意的,比如林中小屋、草原小屋、湖畔小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也應(yīng)該是小屋。小屋往往是故事的產(chǎn)床,如白雪公主童話般的浪漫小屋。也還有很現(xiàn)實、很晦暗的小屋,如裝滿苦難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如捷克作家伏契克“從門到窗子是七步,從窗子到門是七步”的監(jiān)獄小屋……

我的小屋在浪漫與現(xiàn)實之間。浪漫的是,我可以在里面寂然凝慮,思接千載,精騖八極,與古人對話,與賢者神交;現(xiàn)實的是,屋外不遠處的市聲會隱隱傳來,引車賣漿者的叫賣常常把我拉回到日常凡俗的生活場景,提醒我該去買菜了。還有附近廣場舞的樂音,其節(jié)奏往往與我的鍵盤敲擊聲合拍,給“浪漫”文字注入“現(xiàn)實”的人間煙火。

時間一久,小屋就由個人空間成為我的“獨立王國“。在里面,我獨裁者一般主宰著思想,肆無忌憚地釋放著情緒。帶來的副作用也是要命的,在其他再清雅再溫馨再無干擾的上好場所,我都無法認真看進去一頁書,好好寫出一行字來。讀書成了把玩紙張,思考成了故作高深,寫作成了裝腔作勢。

環(huán)境造人,真理也;環(huán)境誤人,亦真理也。想到這一點,心中不免就幽切起來。

幽切,讓我聯(lián)想到明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便套用一下把這篇小文命名為《小屋幽記》。我想,在心靈的幽居,當一個靜默的幽囚,時不時“幽微”一下——做做探微之雅事,發(fā)發(fā)思古之幽情,也算是自得其樂吧?

长阳| 慈溪市| 中超| 南阳市| 壤塘县| 崇左市| 武隆县| 洮南市| 达日县| 进贤县| 宾川县| 拜泉县| 正定县| 上蔡县| 白城市| 石渠县| 澎湖县| 淮南市| 醴陵市| 乳源| 唐山市| 青冈县| 嘉荫县| 吉安县| 临颍县| 安化县| 洞口县| 栖霞市| 盖州市| 道真| 鹤山市| 阳原县| 东兰县| 安图县| 石嘴山市| 罗平县| 抚松县| 海南省| 阿合奇县| 航空|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