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云
四十多歲的王排骨站在樂山慧園街自家的王排骨面館前,電桿一樣的瘦高身材,與高處豎著懸掛的“王排骨面館”店招構(gòu)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像一雙錯位的筷子,又像兩根挑起的風(fēng)干面條。
從來不去體檢的他,一體檢就是肝癌晚期??謶帧⒔^望、焦慮一個多月了,他突然淡定下來。有些事情,哪怕再難,也必須要做好安排。他決定瞞著妻子王珍,去找前妻李三妹,哪怕離婚十年來,李三妹一直恨他,從來不搭理他。
前妻在五公里外的海棠里街道城南老公園旁邊開了一個李三妹面館。樂山發(fā)展快,公交車方便。但是,他想把這也許是一輩子最后的長距離步行,獻(xiàn)給難得有陽光的早晨和自己。沿著岷江西岸的濱江路,蹣跚兩個小時,肝區(qū)毛病擴(kuò)散后的疼痛牽扯全身,讓他幾乎用盡了全部力氣。飄落的銀杏樹葉從他身上跌落,恍惚中猶如全樂山幾十萬雙挑面條的筷子子彈一樣穿透他的身體。
李三妹四十出頭,典型的樂山女人長相,高挑飽滿好看。上午十點(diǎn)左右,面館客人還不多,李三妹正在為中午的高峰期做準(zhǔn)備,抬眼看見了前夫王排骨。
我想給你說句話。王排骨說。
你是哪個,我和你早就不認(rèn)識了。三個字:爬,爬,爬!李三妹說。
李三妹第二任丈夫陳老五買菜回店,說:你個瓜娃子,你來干啥子?一個字:快滾。
“快滾”是兩個字,你不識數(shù)嗦?旁邊就是縣街小學(xué)。王排骨很佩服自己還能夠幽默一回。
你想找打。
陳老五話沒說完,李三妹就把他推進(jìn)了廚房,轉(zhuǎn)身對王排骨說:你走,我和你早就沒有語言了。
三妹,看在兒子小夢的面上,聽我說句話。
李三妹急了:你還好意思提王小夢,老子沒有給他改姓就算對得起你了。當(dāng)年你鬼迷心竅、拋妻別子,現(xiàn)在只有一個字給你:滾。
嘿嘿,你比陳老五會識數(shù)。
少白扯,滾。
王排骨難忍劇痛,他不想讓前妻看到自己的狼狽,艱難地過街,走進(jìn)老公園的長廊,汗如雨下,隨后歪倒在地上。
陳老五本想看他是否走遠(yuǎn)了,遠(yuǎn)遠(yuǎn)看見他痛苦的樣子,就跟三妹說:不對頭哦,王排骨好像出事了。
離婚都十年了,他出啥子事和我們沒有關(guān)系。嘴里說得絕然,但是看見王排骨倒在公園里,有人正準(zhǔn)備打120,李三妹還是飛快地跑進(jìn)公園,說:讓開讓開,我看看,我認(rèn)識他。
陳老五和三妹扶起王排骨,陳老五要打120,王排骨說,不打電話,一會兒就好了。
三妹說,扶到面館去。
王排骨說,不用,莫給你的面館帶去晦氣,我喘口氣就好了。
陳老五說,算你娃懂事,把你的電話拿出來,給你老婆打電話。
莫打莫打,她不曉得我來找你們。
耶,想當(dāng)初你們不是好得像荷花池里的鴛鴦嗎?咋個瞞著她呢!三妹嘴毒。
王珍對我還是很好的,給我生了兩個娃。
三妹一聽就不爽,罵道:好你媽個鏟鏟!拉著陳老五走了。
王排骨擦了擦汗水,對圍觀的人群說:家務(wù)事,家務(wù)事,見笑了。
隔著花園,王排骨看見李三妹夫婦忙起來了,估計自己走不回家,就掙扎著上了公交1路車。
李三妹對陳老五說:老五,你可不可以騎電瓶車跟著1路車去耍一趟?
老五說:李三妹,你想干啥子?我堅決不去。
不去也可以,算了。李三妹忙著給顧客煮排骨面。
李三妹的排骨面遠(yuǎn)近聞名,在樂山城兩千多家面館中,被樂山市餐飲協(xié)會和網(wǎng)絡(luò)評比為樂山好面館前十名,生意一直很好。當(dāng)年和王排骨一起在新大橋慧園街開面館,生意也很好。據(jù)說李三妹研究出了排骨面的獨(dú)門絕招,別看她對前夫嘴毒,對老五話狠,對顧客卻是春風(fēng)滿面,討喜得很。
陳老五趁李三妹不注意,盡管心里一百個不情愿,還是騎上電瓶車,沿著1路車追去了。哪曉得他心里想著事情,跑得比1路車速度還快,竟先到了慧園街王排骨面館。
兩個孩子又哭又鬧,手忙腳亂的王珍沒有見過陳老五,說:師傅你想吃啥子面?
陳老五說:你開的不是王排骨面館嗎?來二兩排骨面。
食客不多,王珍很快端上了排骨面。
陳老五一看,就不想吃了。排骨骨頭多肉少,切得不好看,咬在嘴里就像咬了個鐵蒺藜,比起自家李三妹的排骨面不曉得差了好多個檔次。他馬上喊:收錢,我有事先走了。其實(shí),他是遠(yuǎn)遠(yuǎn)看見了王排骨蹣跚回來的身影。
陳老五騎車?yán)@過了慧園街,打算回去,騎到半途又折回。他想看個究竟。
王排骨躺在面館外的椅子上,左右摟著兩個孩子。五歲的大女小萌乖,給老漢兒擦眼淚、汗水,小女三歲,玩著手里的餐巾紙。
王哥,你得了壞病,就不要到處亂跑嘛。王珍問不出個所以,生氣了,對上門來吃面的顧客說:今天不賣面。
50來歲的陳老五是下崗工人,單身多年,踩三輪車維持生計,去李三妹面館幫工,一來二往就好了,李三妹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心里偶爾還悄悄感謝王排骨:龜兒子王排骨沒有福氣,老子就是福氣好。開頭幾年聽李三妹數(shù)落王排骨、王珍的種種罪行,他還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偷偷到慧園街看過很多次。早先,他生怕李三妹不忘舊情,日子久了才放下心來。如今看見王排骨家的窘境,他竟然有些悵然。
高樓遮住了陽光,深秋的風(fēng)一來就很硬。王排骨面館更顯冷清。王排骨和王珍一直僵持著,陳老五看得心涼了,掏出手機(jī)偷拍了一張,隨手微信發(fā)給李三妹,并附了一句話:你的老面館。
李三妹正在忙,看了圖片,尤其是那句“你的老面館”,氣了,惡狠狠回了一句語音留言:給老娘快點(diǎn)滾回來!
李三妹雖然心煩,過了中午餐館生意的高峰期,卻情不自禁想起了她和王排骨以往一起打拼的事情。她和王排骨是峨邊縣黑竹溝鎮(zhèn)一個村的同學(xué)。山里苦,高中畢業(yè)后一起到樂山打工,掙了一點(diǎn)錢,原本想開個大型餐館,但本錢少,只夠租房開面館。因?yàn)橥跖殴情L得瘦,從小綽號叫“排骨”,面館就叫“王排骨面館”。李三妹想起自己的命名,不免偷偷笑了。結(jié)婚后,有了兒子,積攢多了,正準(zhǔn)備擴(kuò)大經(jīng)營,想開一家西壩豆腐店,或者蹺腳牛肉店,或者牛華麻辣燙,王排骨卻被到店里打工的馬邊妹子王珍迷得五迷三道。憤然離婚后,她也曾悄悄檢討自己的不是:心里只有孩子,眼里只有生意,對王排骨愛理不理,還經(jīng)常不分場合洗刷他,不讓興致勃勃的王排骨碰她,倒被乖巧伶俐的王珍鉆了空子!
李三妹認(rèn)為她的排骨面的確是有秘方的,因?yàn)楹薜缅F心,離婚時只把面館留給王排骨,自己帶走了兒子,另起爐灶。以前,王排骨只管買菜買面送外賣,并不曉得李三妹還有啥子秘方,李三妹一走,王排骨面館生意就日漸衰落,勉強(qiáng)維持。王珍雖然熱情似火,肚子爭氣,畢竟沒有得到李三妹開面館的真?zhèn)?。她雖然得到了王排骨,李三妹臨走時給她的兩個大耳光卻“啪啪”地響了十年。
慧園街。王珍嘆了一口氣,收拾好店子,給稀稀落落的食客煮面條、馬邊抄手、北方水餃。她心疼地看著王排骨,說:你和娃娃回家吧。那個家是他們租來的。
王排骨說:珍珍,我對不起你。我的時間不多了,你們幾娘母以后咋個辦喲!
你在一天,我就對你好一天,莫要多想。我也一定會把孩子帶大,即便你走了,將來萬一找到了愿意幫我撫養(yǎng)孩子的人,你記到,我們的娃娃絕不改姓。
過了幾天,王排骨再次站在了李三妹面前,說:我想給你說句話。
李三妹不冷不熱地說:我不想聽。自顧忙生意。
陳老五覺得不太好,說:你說嘛,到底啥子事情。
李三妹說:你敢!
王排骨苦笑了一下:好嘛,你不想聽就算了,就當(dāng)我沒有找過你。
王排骨蹣跚著上了1路車。陳老五問:我還去不去?
不準(zhǔn)你去。李三妹說得咬牙切齒。我去,你怕不怕?
你去?你十年都沒有去過了。
李三妹并沒有去。她抽空給峨邊鄉(xiāng)下的母親打了電話,問王排骨得了啥子病。
電話那頭母親說:他死了才好,問他干啥?
三妹曉得母親和王排骨關(guān)系好,離婚這么多年,王排骨回家總是要給前丈母娘買這買那。三妹對母親說:莫亂說,你肯定曉得。
母親說:造孽啊,肝癌晚期。
三妹給兒子打了電話。兒子王小夢在樂山師院旅游學(xué)院學(xué)習(xí)酒店管理。三妹說:你老漢兒出事了。
哪個老漢兒?
哪個老漢兒?你的親老漢兒。
啥子事,大不大?前不久還到師院看我呢,樣子怪兮兮的。
你不是恨他嗎?
恨歸恨,老漢兒是老漢兒嘛。
他肝癌晚期,你抽空去看看吧。
天吶,那你給我打點(diǎn)錢。我早就覺得他有點(diǎn)奇怪。
你只曉得要錢。
我空手去,你也沒有面子噻。
算了,你好生讀書,以后再說。說完,又給兒子微信轉(zhuǎn)了一千元錢。
兒子微信回復(fù):這么多,老媽咋個突然大方了?
老娘一直大方哈。
李三妹忙了幾天,終于決定親自去慧園街看看。
李三妹到樂山20多年了,見證了城市的飛速發(fā)展,自己也完全融入了樂山,買了房子,買了一輛面包車,當(dāng)然這全靠她那好吃的排骨面。她更遠(yuǎn)大的夢想是開個大酒店,像這座城里最負(fù)盛名的紅利來酒店那樣。王小夢就是她的夢想,酒店管理專業(yè)是李三妹給兒子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是當(dāng)年和王排骨一起規(guī)劃的。
李三妹將面館托付給幾個幫工。陳老五開車,十幾分鐘,他們就到了慧園街。
但是,王排骨面館關(guān)門了。
陳老五倒是聰明,看見卷簾門上的訂餐電話,打了過去。
接電話的是王珍,電話里有呼呼的風(fēng)聲、喇叭聲,像是在車上。
王珍問:你是哪個?
吃面的,咋個關(guān)門了?
有事回老家了。
李三妹問了一下隔壁小超市的老板。那個正在玩手機(jī)游戲的肖老板說,王排骨快落氣了,害怕留在城里爬高煙囪,回峨邊去了。抬眼一看:耶,你不是李三妹嗎?好多年不見,你倒是富態(tài)了,王排骨卻造孽了。
李三妹說:拿五條軟云煙、兩條硬裝中華煙,一千三,收好。
肖老板屁顛顛拿貨,嘴里說:李三妹就是李三妹啊,豪氣,會來事。
我抽不了這么多煙,買點(diǎn)十塊錢一盒的硬裝中南海就可以了。陳老五說。
你想得美!中華煙是給兩個老漢兒的,到時就說其中一條給我老漢兒的是你買的。其余的有用。
我的三妹兒就是乖。老板,再拿六件樂寶啤酒、兩件五星豐谷白酒,外加奶粉、核桃粉、牦牛壯骨粉兩套,裝巴適。
肖老板看著陳老五,說:你也不錯嘛。這樣子,鄰居多年,六件啤酒不收錢,給王排骨兄弟送個人情。
三妹說:肖老板樂山人,耿直。
峨邊人也不錯哈。肖老板繼續(xù)手機(jī)游戲,嘴里卻說,就是馬邊人差點(diǎn)兒。
你幾十歲了,說話咋個那么絕對呢,要不我退貨。三妹說。
樂山到峨邊黑竹溝鎮(zhèn),三個小時,路上慢點(diǎn)兒哈。肖老板的眼睛沒有離開手機(jī),話語卻巴適暖心。
面包車進(jìn)了海棠路師院后門,王小夢哭兮兮地上車。三妹靠著兒子坐在后排,說:老五,開慢點(diǎn)兒。
一路無話。車子出肖壩、進(jìn)城南高速、峨眉山站出高速,翻過峨眉后山土地嶺,過新場鎮(zhèn)、峨邊縣城、楊村鎮(zhèn)、大堡古鎮(zhèn),到黑竹溝鎮(zhèn)廟臺村天就快黑了,李三妹先回了自己家。
陳老五再次撥打王珍的訂餐電話,連撥三次,王珍帶有哭腔的聲音傳來:你這個人才奇怪,沒看見我的面館關(guān)門了嗎?要吃面就等到起。
李三妹搶過電話,說:王珍,你聽好,我是李三妹,王排骨現(xiàn)在到底咋樣啦?
咋個樣子和你有關(guān)系嗎?不曉得。死了,你搶不回去了。
鬼才跟你搶!告訴我,我曉得他的病了,他現(xiàn)在到底咋樣了?
你不是恨我們嗎?你不是不理他嗎?路上就斷氣了,這下你高興了嘛。
你等到,老子馬上去找你算賬。
王珍想不到李三妹、王小夢,還有那天來吃面的陳老五來得那么快,拿的東西還很多,手足無措,想攔又不好攔。
婆婆早不在了。李三妹給排骨老漢兒王大爺遞上一條中華煙、一套營養(yǎng)品。李三妹說:老漢兒,不管怎樣,你還是我的老漢兒,請一定收下,就當(dāng)是你的親孫子王小夢給你買的。
王老漢兒80歲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別無子嗣,從此孤寡。他面無表情,含含糊糊地說:小夢來了,好。
李三妹說:小夢去陪爺爺。等我們收拾好了,你再去給老漢兒道別。小夢找到兩個沒心沒肺玩兒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圍坐在爺爺面前,給爺爺擦眼淚。
陳老五把三妹的父母也扶來了。九十歲的李大爺,握住王老漢兒的手,說:兄弟,看開點(diǎn),看開點(diǎn)。王老漢怕燙似的想躲,說:我家兒子不知好歹,對不起你家三妹哦!
李大爺是重慶人,是解放大西南的老兵,退伍后調(diào)到樂山,被分配到峨邊糧食局,工作時認(rèn)識了三妹母親陳秀花,歷經(jīng)種種波折,娶到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愛人,如今也只剩下李三妹一個女兒。
李大爺說,老親家兄弟莫說了。但凡大事小情由三妹和王珍操辦,不讓別人笑話我們。
三妹說:王珍,我現(xiàn)在心平氣和給你說話,他留下啥子話沒有?
沒有。王珍心情很糟。
不可能沒有。
真的沒有,我太難受了。
難受也要挺起來。
我咋個辦哦?老的老,小的小,我以前又那樣對你。
莫說以前的事,凡事看眼前,再想以后。
他說他去找過你。我要是曉得,絕對
不會讓他去找你,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辦。
他咋個說的?
他、他沒有說啥。只是說不想死在城里被火化,要我送他回來。
我問你,他到底給我留下啥子話沒有?
你都恨他十年了,還留啥子話嘛。
我了解他。他一輩子做重要決定的時候,老是說——我想給你說句話。
他真的沒有給你留話。
二十多年前,他說:我想給你說句話,我們結(jié)婚吧。我們就結(jié)婚了。十年前,他說,我想給你說句話,離婚吧。我們就離婚了。
李姐,對不起,你再打我?guī)装驼瓢伞?/p>
打你還有啥子用?
他說他去找你,想給你說句話,你還在恨他,不理他,他說他罪有應(yīng)得,心死了,人也死得更快了。
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你不懂。
他真的沒有專門給你留話,只是、只是給你留了一封信。
快給我。
對不起李姐,我心亂,痛得很,一生氣撕了。
你真好。三妹眼睛里冒著火。
他在車上落氣前給我的,說千萬要給你看。
我偷偷看了,覺得無臉給你看,就撕了,扔了。
三妹平靜了,說:扔在哪里了?
扔進(jìn)河里了。
我不信。
扔在路上了。
我還是不相信。那你告訴我內(nèi)容。
我不想說。
你必須說。
我說不出口。
說不出口也必須說。我有權(quán)力知道。
王珍的小女兒王小萌看見媽媽和一個陌生人吵架,心里害怕,但是嘴上卻利索,她仰頭對三妹說:不許欺負(fù)我媽媽,等我爸爸醒了,當(dāng)心他找你報仇。
王珍趕緊抱住小萌,說,快喊李嬢嬢,李嬢嬢沒有欺負(fù)我。
三妹說,小萌乖,是你媽媽欺負(fù)我喲。
小萌說:媽媽,你要是欺負(fù)李嬢嬢也不對哦。
三妹心一酸,突然喜歡起這個“仇人”的小女兒來。她溫柔地說:你媽媽也沒怎么欺負(fù)我,只是不告訴我一些她應(yīng)該告訴我的事情。
是爸爸給媽媽的那封信嗎?媽媽撕了。小萌說。
天吶。三妹絕望了。
小萌說:爸爸教我背下了信的內(nèi)容。爸爸說,如果媽媽不告訴那個李三妹的話,叫我長大點(diǎn)兒后一定告訴她。
王珍突然站了起來,說:李姐,我絕對不能讓我女兒說出那些沒皮沒臉的話來。
李三妹居然笑了:那你說嘛。
好,小萌去找哥哥妹妹耍,我們擺龍門陣。
小萌走了。王珍找來兩根板凳,說:李姐,你坐。首先,我要感謝您當(dāng)年對我的好,給我工資、給我找住處,讓我這個馬邊來的土妹子在城里有了立足之處。其次,我真的還要謝謝王哥,他其實(shí)很愛你們兩娘母,我看得出來。但是,事情已經(jīng)那樣了,大家都藏在心里,在行動上對你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斷過孝心。第三,李姐,自從你有了兒子,不想生第二胎,好多年都不讓王哥碰你的身子,上班的時候、下班以后,您對他經(jīng)常是吼來吼去,有時不顧及他一個男人的顏面,讓他很是惱火。我早先哪敢有非分之想,經(jīng)常聽他給我聊天,慢慢我就同情他了。第四,其實(shí),樂山十一個區(qū)市縣里,馬邊、峨邊都是條件最艱苦的地方,我們兩個縣的女人都有山里人的氣質(zhì),好強(qiáng)心重,眼里揉不得沙子,都想活出個有尊嚴(yán)的樣子。第五,你憤怒離婚,我和王哥肯定是有罪之人,但是,既然你們已經(jīng)分開了,我就必須對他好;只可惜我讀書不多,悟性不高,加上情緒起伏變化大,生下小萌之后就得了啥子產(chǎn)后抑郁癥,生下老二,抑郁癥就更明顯了。如果不是王哥百般呵護(hù),我們可能早就不行了。有時候極端了,加上我的媽老漢兒對我的不理解和辱罵,說我不是一個好女人。我也是要面子的人,我曾經(jīng)想過孩子都不要了,跑到誰也找不到我的地方去。第六,就這樣我和王哥有恩愛,但是,更多的是焦慮,對待顧客態(tài)度好不起來,手藝又差,整了很多年,也沒有找出您當(dāng)年說過的排骨面的秘方,生意不好,得過且過,混到現(xiàn)在。他是上個月去體檢的,以前喊他去,為了節(jié)約,他老是不去,只曉得喊痛,喊難受。說實(shí)話,我也沒有盡到做一個好妻子的責(zé)任,有時候靠梳妝打扮自己調(diào)整心情,心里也只是百分之百地關(guān)心孩子,給王哥的關(guān)心實(shí)在太少了,他好可憐啊,李姐。
三妹第一次聽王珍一口氣說這么多話,字字錐心,三妹覺得過去只把她當(dāng)仇人看,實(shí)在是太看扁了她。
很好,我同意你的說法?,F(xiàn)在,他躺下了,解脫了,但是,要他真正安心上路,你還是說出他留給我的原話來,好嗎?
我實(shí)在說不出口來,一輩子也不會說了。你放心,我會處理好一切事情,為了王哥對我的好,一定會打起精神來,帶大孩子,孝順老人。
三妹說:王珍,我今天就算是重新認(rèn)識你了,排骨不在了,我們還是要好好做生意,不然娃娃咋個辦?
見王珍不說話。三妹接著說:你不告訴我信的內(nèi)容,我想,我能猜到他寫了些啥。
你猜吧。我先進(jìn)去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從孩子嘴里掏實(shí)話,別讓妹子看不起你。
處理好一切,二人都回到了城里。
王珍立即到樂山市農(nóng)行附近的農(nóng)民街口人才交流市場請幫工。那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就已經(jīng)成熟的民間人才交流市場。當(dāng)年王排骨就是在攢動的人群中,請到了王珍。
一個沐川縣來的中年婦女被她看中了,工資2000元,包吃住,除了幫面館,還附帶照顧孩子,試用期一個月。大家滿意就正式簽約,試用期間照發(fā)工資。哪曉得那個服務(wù)員家務(wù)事多,三天兩頭請假回沐川,只好作罷。連續(xù)去請了幾個服務(wù)員,都不合適,搞得王珍焦頭爛額。
一天,陳老五突然來了,說,不用請人了,我先幫你,只給工資,不包吃住,李三妹說的。
王珍不明就里,猶豫著同意了。經(jīng)陳老五點(diǎn)撥,店面整潔,大為改觀,顧客開始多了起來,王小夢周末也經(jīng)常帶大學(xué)同學(xué)來吃面,帶兩個妹妹玩。
一個月以后,很快要過年了。陳老五說,三妹不放心我,開玩笑哈。我以后就回自己的鋪?zhàn)恿恕?/p>
第二天,李三妹來了,說,我來幫工哈。
也不等王珍同意,就開始拖地、洗碗、洗菜,整理佐料。
一會兒,李三妹約的廣告公司的人來了,三妹熱情接待,把一張寫有干臊面、雜醬面、雞雜面、大排骨面、火鍋魚香面、豇豆臊子面、肥腸面、蹄花面、雞絲面、豬肝面、牛肉面、羊肉面、酸菜面、味精素面、麻辣米粉、重慶小面、宜賓燃面、武漢熱干面、云南過橋米線、陜西褲帶面、刀削面、彝族苦蕎面、藏族青稞面、北方餛飩、馬邊抄手、醪糟湯圓以及咸鴨蛋、茶葉蛋、鵪鶉蛋、皮蛋、炒鵝蛋等各種口味的面食、配料的計量、單價的表單交給了廣告設(shè)計的小張。
小張說:李嬢嬢,耶,這和你李三妹面館的食譜一樣哦,你要開分店嗎?
是王老板請我來的,按照她的意思辦。先把店招“王排骨面館”幾個字清洗干凈,或者,干脆重新做一個。王老板,要得不?
王珍有點(diǎn)糊涂,但是,傻子也曉得李三妹的心意,就說:好吧。
一會兒,賣排骨的詹師傅來了。李三妹是他的老主顧,說:耶,三妹姐姐,開分店嗦!
莫說那么多,老規(guī)矩,我只要勒巴骨,不要脊梁骨,肉頭要好。
詹師傅說:全樂山的面館都不像你,不計成本,現(xiàn)在豬肉漲價啦,排骨30元一斤,只要勒巴骨價錢40元一斤哦。
行!三妹很果斷,王珍卻傻眼了,嘴里說著“不行不行”,卻不敢阻攔,只好付錢。
王珍,你來看我砍排骨,一斤勒巴骨只能砍成12塊,一兩面配一塊。骨頭最細(xì)的,兩寸長,骨頭粗、肉頭厚的一寸長。
王珍一看,急了,說:一兩排骨面才賣7元,排骨成本就將近4元,加上佐料、面條,幾乎賺不到錢了。
三妹說:你算錯了,還要加上雞蛋、豆粉、輔料成本,扣除人工、燃料費(fèi)用,每一兩排骨面可以凈賺一元錢,三兩賺三元錢。一天賣出一百碗排骨面,單項(xiàng)純收入就可以最高達(dá)到二三百元,其他口味的面食利潤要大一點(diǎn),你慢慢算。
李姐,為啥子還要雞蛋豆粉,我曉得紅燒排骨面、紅燒牛肉面,有很多面館的老板是偷偷將熬制好的罌粟殼汁水放進(jìn)佐料的。
那是犯法的哈。食品安全法明確規(guī)定了的。換個角度說,假如你的兩個娃娃去吃罌粟殼原料的面上了癮,你咋個辦?
我沒有那樣干過,王哥不允許。
這還對,賣飲食,就要賣良心飲食,每根面條都是一根鞭子。
你這個從來沒有教過我哈。
你那個時候“心術(shù)不正”嘛,我咋個教你,教了也白教。
李姐,謝謝你寬宏大量,不要老說以前的事嘛。你是從哪里學(xué)來的呢?
王排骨瓜兮兮的。其實(shí),是他的原老丈人我的親老漢兒教我的,他一心只依賴我,干體力活還可以,從來不用心體會生意經(jīng)。
你不是說有絕招嗎?
絕招就是每兩少賺點(diǎn),最后才能多賺點(diǎn)兒。
王珍似懂非懂。
李三妹開始將洗干凈的排骨放進(jìn)鍋里去掉血水,然后再撈起來清水燉煮。王珍抓起生姜就要放進(jìn)去,嘴里還說:生姜可以去掉排骨的腥味。
李三妹一把奪過來:瓜兮兮的,燉排骨不能放生姜,只能給點(diǎn)淡鹽,放極少的味精就去掉腥味了,這樣才能保住排骨的本味。
為啥子不放生姜呢?
俗話說,早吃生姜如吃人參,晚吃生姜如吃砒霜。你弄好的排骨一天早晚都在賣,顧客不曉得,咋個要得嘛。
還有,我李三妹面館,是樂山24小時營業(yè)的通宵面館,樂山人民醫(yī)院、婦幼保健院的孕產(chǎn)婦和其他病人是主要的客戶群體。你想,生姜燥火,破壞奶水、破壞藥性,你如果放了生姜,那些客戶不找你麻煩才怪。
天啦,這就是你的秘方嗎?
算是吧。真正的秘方是良心,良心是智慧,要研究你的客戶端,細(xì)分服務(wù)對象。比如你們慧園街,屬于樂山市中心的繁華地帶,附近社區(qū)醫(yī)院多、老人多、學(xué)校多、孩子多,你要學(xué)會觀察,手中握著捻面條的筷子,心中要對消費(fèi)人群的需求有數(shù)。
李姐,聽了你的話,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白癡。
白癡還能拐走我的男人。
你又來了,誰叫你自己不珍惜!不說這個了。為啥子還要豆粉、雞蛋呢?成本好高哦。
兩個多年的“仇人”,現(xiàn)在聊得比姐妹還親,都覺得好像是在夢中恍惚。但是,說開了,身上和心中都輕松了,就連天上的排骨哥都沒有缺點(diǎn)了。
王珍,我告訴你,雞蛋、豆粉是更大的絕招呢。燉排骨水開了,關(guān)火,撈起來,把雞蛋和豆粉加水?dāng)噭?,給每一塊排骨穿衣服,裹得勻凈一點(diǎn),不要太稀松,不要太干燥,稍微收點(diǎn)水分,再放進(jìn)鍋里小火慢燉,熟透為止。
這又是哪個教你的?
我老漢兒。
你老漢兒李叔叔,不是在農(nóng)村里嗎?
他是拿工資的農(nóng)民哦,退休了,不愿住城里。當(dāng)年我老漢兒從大西南剿匪回四川,被派到峨邊糧食局工作。你曉得重慶人吃東西講究得很,主要是國民黨政府的達(dá)官貴人講究,我老漢兒就是重慶人。老漢兒家境雖然不是很好,但是,爺爺奶奶也是講究之人,父親從小就喜歡美食。當(dāng)年我媽媽是個農(nóng)村女娃,有機(jī)會上了民族干部培訓(xùn)學(xué)校,父親去講課、作報告,互相看上了。但是,爺爺奶奶死活不同意,說是年齡相差十幾歲,咋個要得嘛。父親經(jīng)常借工作的機(jī)會,到家里顯示做飯菜的手藝,尤其是裹了豆粉、雞蛋清的排骨面,香得人舌頭都要一起吞下。
王珍聽得入神了。
三妹說得開心,繼續(xù)說:你曉得,我們峨邊、馬邊、沐川、金口河是小涼山地區(qū),解放后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進(jìn)入了社會主義。
這個我懂。
我們原來的飲食不僅匱乏,而且十分粗糙。所有的肉食幾乎都是煮好就吃,雖然也不錯,但是,經(jīng)常是嚼不斷、咬不爛,牙口腸胃都容易得病,病了還不曉得啥子原因。我老漢兒的清燉排骨面,雞蛋清和豆粉,使排骨上的瘦肉不至于老化,熟透化渣、入味均勻、入口舒適,香透了腸肝肚肺和腦門子,既征服了我的母親,更征服了外公外婆,兩人沖破世俗,終成眷屬,后來才有了我。當(dāng)然,我像所有樂山人一樣,也是好吃嘴。家常味,有特點(diǎn)的家常味,才是消費(fèi)者的最愛。
李姐,你好幸福哦。
啥子叫幸福?這十年來我一直覺得不幸福,老是覺得幸福被你這個妖精破壞了。但是,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事情,我現(xiàn)在似乎明白了一點(diǎn),為啥子我的生意那么好,除了我不傲嬌、態(tài)度好以外,我的排骨面里有天下人不易覺察的寶貝。
我懂了,李姐不要說出來,李三妹排骨面賣的是家的味道、愛情的味道。
但我更相信是父親的味道。與那些所謂祖母的廚房、奶奶的廚房、母親的味道相比,父親的味道更有一種強(qiáng)悍的霸氣,同時,還有可以融化人間一切磨難的細(xì)膩柔情。
李姐,我說不出口的,您今天都做到了。
不用說出來哈。老五在你這里一個月不是白來的。他是我男人,聽我的。
以后小萌兩姊妹都叫您李媽媽,好嗎?
你好生表現(xiàn),小夢兩兄弟可以叫你王媽媽。
三天以后,李三妹辭別王珍。兩個人站在王排骨面館前,像一雙整齊豎立的花哨筷子。
回家,路過老公園長廊,李三妹對著天空說:排骨,你想給我說的那一句話,我懂了。我也給你說一句話:謝謝你還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