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nèi)外有關(guān)道教文學之研究,歷年以來多有累積。盡管學界至今對何謂道教文學并未形 成共識,但已有成果除個別作家研究外,大多圍繞道教或神仙題材的文學作品(包括體裁及文體)而展開。就此現(xiàn)狀,所謂道教文學似乎首先是建立在對“文學作品”(或作家)甄選的基礎(chǔ)之上,那么,與排除在外的世俗或其他宗教題材的文學作品相比,除了道教這一點外,似乎沒有獨自成為一個領(lǐng)域的特殊性。而就道教研究立場出發(fā),對道教因素、實踐或邏輯的關(guān)注,才是首要的,其研究對象既可是為文學史所接受的文學作品(或作家),也可是一般不被視為文學研究對象的儀式文本、文章片段或應(yīng)用文體。從文學、道教兩個方面來看,道教文學研究的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無疑都存在著重視文學性或文學史意義,重視道教特質(zhì)或道教史意義這兩條或交叉或平行的路線。
一
吳真《孤本說唱詞話〈云門傳〉研究》系圍繞明刊本《云門傳》展開的專門研究?!对崎T傳》系講述李清入云門山洞府遇仙,還家后世異人非,行醫(yī)濟世,悟道成真的說唱詞話作品,本身既是道教題材,也具有道教說唱文體的特質(zhì)及說唱文學、白話小說等方面的文學史意義。
該書原藏北平圖書館,1933年《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列入子部道家類。吳真根據(jù)1930年《國立北平圖書館展覽會目錄》、倉石武四郎1928 至1930年間拍攝的《舊京書影》均未收入該書,推測在1930年至1933年間入藏。此外,她也對該書的流轉(zhuǎn)、復制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梳理,除了輾轉(zhuǎn)上海、美國、臺北,以膠片形式分身各地外,尤其提到馬廉曾藏有據(jù)該本抄錄的一個副本,但未及研究而去世,此后,該抄本雖經(jīng)馬彥祥遞藏,也未見發(fā)表研究,最終就靜默于首都圖書館的書庫之中。
在此補充一些細節(jié)。一般而言,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在抗戰(zhàn)中遷徙,經(jīng)上海裝箱遷往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移交臺北“中央”圖書館,后轉(zhuǎn)交臺北“故宮”代管。不過,《善本書目》子部道家類著錄的55 種,絕大多數(shù)留在了上海,隨后都歸藏北平,現(xiàn)在仍然保存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而隨軍艦飄揚過海的7 種,根據(jù)當時的裝箱清單及展覽書錄,除明嘉靖內(nèi)府抄本《金箓御典文集》、《御制金箓大齋章表》及明抄本《徐仙翰藻》零冊等3 種3 冊系1941年5月臨時選出裝填的預備展覽品外,明刊本《云門傳》、明嘉靖刊本《觀化集》、明抄本《緣遇編》以及明萬歷刊本《棲真志》等4 種系原裝于百箱中的寄存善本?!队^化集》是一種糅合了律、絕等詩體形式的丹道論述,《緣遇編》是外丹黃白之書,《棲真志》收錄老子以下至莫月鼎、鐵腳道人的傳記,《云門傳》則是就單一神仙故事敷衍而成的文藝作品,相互之間沒有關(guān)聯(lián)。4 種書形制都較窄小,篇幅也不長,尤其《緣遇編》是極小的巾箱本,《觀化集》僅有10 來葉;未入選的50 余種中,有開本極大者,如明嘉靖刊本《賜號太和先生圖像贊》。因此,不排除這4 種是為了填塞書箱空間而隨意揀選裝入。后來臨時選入的《金箓御典文集》、《御制金箓大齋章表》雖形制較為闊大,且配有木函,但也沒有就裝入新增的第101、102 箱中,而是隨30 余種其他書填入了原百箱中的第39、53 箱之中,很可能也是出于填實書箱空間的考慮。
王重民在美協(xié)助籌備展覽,撰作提要,將《云門傳》改列入集部曲類傳奇,并對其各方面的特點,尤其是文體、句法、與變文及寶卷關(guān)系等提出意見。就文獻目錄的分類而言,從子部道家類調(diào)整為集部曲類,既反映編目者的知識儲備與預流意識,也體現(xiàn)了不同的學術(shù)立場。對應(yīng)目錄分類的變化,學者對于明刊本《云門傳》的認識自然發(fā)生改變。以道教研究或者道教文獻調(diào)查為目的工作,很容易忽略《云門傳》。而有限的研究也全部集中于俗文學、說唱文學或者白話文學方面。由此呈現(xiàn)的路線,即在“文學作品”中發(fā)現(xiàn)神仙題材的《云門傳》,進而在文學史脈絡(luò)中定位“失蹤者”。
二
吳真指出,盡管李清故事早見于《太平廣記》保存的《李清》,但并不存在一個“唐宋以來相傳舊本”,不僅俗文學、詞話書目中完全見不到蹤影,在青州當?shù)厣鐣鱾鞫纫采跣?。而《云門傳》就其雕版字體來看可能是萬歷刊刻,書中出現(xiàn)的“銀絞絲調(diào)”則興起于嘉隆時期。為摸清《云門傳》在嘉萬時代“突然”問世的緣由,吳真觀察了元明時代青州地區(qū)特別是云門山的全真道廟情況,并特別注意到在地藩王衡府的崇道行為,指出在嘉靖時期,李清故事的發(fā)生地云門山已經(jīng)全面道教化了。盡管在地方碑刻文獻與田野考察中,吳真并未發(fā)現(xiàn)李清祠廟或李清信仰痕跡,但《云門傳》卻稱山上有“爛繩亭”,并稱當?shù)厝恕芭d祠立像”、“春秋祭賽”。她認為在道觀或道廟中與其他神仙一同供奉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倘若當?shù)卮_實存在李清信仰,這一想法是合理的。李清既然在嘉靖時代已被歷史化,要在云窟興建道廟或者宮觀,自應(yīng)尊重本地原來的主人。道廟或?qū)m觀確有尊重地主的傳統(tǒng),通常做法是為原地擁有者保留一間地主祠或地主龕。而在當?shù)丶蕾惥W(wǎng)絡(luò)中,也應(yīng)有牌位或者神像之類的象征物被供奉或流轉(zhuǎn),并且也很可能制造經(jīng)懺文本(《云門傳》本身,是否可以承擔經(jīng)懺或者朝山曲子的功能?)。當然,倘若立祠、祭賽只是興到之筆,以上推衍就只能是空談。吳真的田野工作告訴我們“李清信仰及其口頭傳說,已經(jīng)退出了青州的歷史記憶”,那么,《云門傳》的創(chuàng)作與地方信仰特別是當?shù)氐娜娼叹烤褂泻沃苯雨P(guān)系也就無法回答。
另就內(nèi)容及形式,吳真認為四句讖偈可能受到《水滸傳》影響;王世充登場可能受到說唐題材影響;尤其10 字句唱詞與成化說唱詞話及《大唐秦王詞話》在句式上完全一致,無疑是具有文學史意識的敏銳觀察。此外,她甄別出《云門傳》中一些“當代語料”。她指出李清取得的《活幼全書》其實是弘治八年初刻的明代常識;李清提到的《大觀本草》,11 種明刻有5 種刻于山東,且成為通行版本,確實“出在我山東”。
在此還想補充一點猜測。青州地區(qū)自唐代就已開掘煤礦,當?shù)氐V業(yè)巨鎮(zhèn)顏神鎮(zhèn)在明代隸屬益都,而益都正是李清故事發(fā)生地青州城的所在。與源文本比較可知,《云門傳》對李清自縋入云窟增加了許多細節(jié)描寫,讀來如臨其境。李清讓眾人準備繩索,四根懸住大竹籃,中間一根系鈴,以轆轤絞送,齊備后,親眷奉酒,有老者建議“先取一個狗來,放下去看”,被李清拒絕。李清放入洞后,“豈知穴底,黑洞洞的,已是不見一些高低,況地下似有水的一般,又滑又爛。還不曾走得一步,早跌上一交”,“元來這穴底,也不多大,只有一丈來闊,周圍都是石壁,別無甚奇異之處。況且腳下爛泥,又滑得緊,不能舉步”,“卻又去細細摸看,只見石壁擦底下,又有個小穴,高不上二尺”,“鉆進小穴里去,約莫的爬了六七里,覺得里面漸漸高了二尺來多,左右是立不直,只是爬著走”。初刊于崇禎十年的《天工開物》,記載開挖礦井,除用轆轤絞送竹筐外,也意識到井下煤層會散發(fā)“毒氣灼人”,有用長竹筒插入煤層向井外排氣的措施。老者取狗的建議,山頂守候的子孫猜想“這老人家被那股陰濕的臭氣相觸,多分不保了”,或許可看作是礦井毒氣經(jīng)驗的反映。而礦井必須加固坑壁,“其上支板以防壓崩”;泥濘也是坑道中的當然之事。如吳真所說,《云門傳》應(yīng)出自青州本地的創(chuàng)作,那么,這一描寫會否是面向在地礦民的定向?qū)懽鳎?/p>
吳真認為《云門傳》有意在表演時抖包袱。這雖是對有關(guān)文字的細密推究,同時也源于她對該書性質(zhì)的判斷。《云門傳》體式上韻、散并行講述同一個故事,雖然可用“復調(diào)”理論來挖掘韻、散異同與修辭功能,但直觀感受確實是拖沓重復而不堪讀。而這卻正是《云門傳》意義與價值所在。吳真指出《云門傳》不像明成化詞話等俗文學刊本那樣圖文結(jié)合,全書無圖,并且每葉都有難讀、正讀字注音,有的標注俗字,甚至標注音調(diào),“很顯然,如果它只是一本案頭讀物,則沒必要連聲調(diào)也標注出來,去聲的標注肯定是服務(wù)于唱誦的現(xiàn)實需求”,而標注俗字則表明“有意面向文化程度不高的讀者,方便他們誦讀甚至表演”。案頭與場上是明代劇作者間實際發(fā)生過的創(chuàng)作爭論。對于表演性的文本,學者除了閱讀文字,也應(yīng)該體會表演的需要。道教儀式研究也類似,儀式文本研究即需要注意實際運用問題。不僅儀式本身需要不同職能的人員參與行儀及念、誦、唱、贊,一些經(jīng)懺、禮文在形式上也具有韻、散并行復述的特征。有些儀式還設(shè)置角色,安排唱詞與念白,以戲劇或者“道壇戲”的形式來表現(xiàn)。吳真正是將視角從案頭轉(zhuǎn)移到場上,從而帶來實質(zhì)性的突破。她關(guān)于演唱、說唱并重、說主唱輔的體式演進;7 字句、9 字句、10 字句、11 字句這樣長短句變化造成口頭節(jié)奏的變化;28 段韻文每段一般40 個韻字全部按照《中原音韻》,且一段之內(nèi)重復兩次的韻字不超過五分之一表現(xiàn)出來的唱詞押韻技巧,以及全部壓平聲韻在演唱時音調(diào)鏗鏘與清代鼓詞接近、以兒字入韻的兒化韻、南北方音等方面的認識;尤其是對《云門傳》中出現(xiàn)的以攢十字道情與散、韻結(jié)合,通過三種形式反復表演李清家道淪落的故事,認為是“現(xiàn)場表演的重頭戲—聽眾最喜歡聽的一段”;對侉調(diào)[銀絞絲]頂針顛倒體式及表現(xiàn)“嘆五更”的哀傷曲風,流播江南后曲風大變的論述;結(jié)合《金瓶梅詞話》對道情表演的描述與蘇州評彈、揚州彈詞表演時的“雙檔”分工,指出“職業(yè)藝人上門演唱道情,表演形式為二人打著漁鼓同臺合演”,說白藝人敘事,演唱藝人抒情,“在口頭表演中,同義反復卻有它獨特的宣教功能”,不僅是對場上表演與語言運用的親切體會,同時就文學史而言也是看來雖細小卻極其重要的發(fā)現(xiàn),如她所說是可以填補缺位的研究。
三
吳真提到她箋注時側(cè)重抉發(fā)“宗教語言的本意與奧義”。她在注釋詞義的同時,提示同時代俗文學文本的共同用法,確實將單一文本充實延展,使得讀者能夠借助這一文本從而真切了解《云門傳》的時代性、地域性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定位。在此就隱藏敘事再作申發(fā)。
李清還鄉(xiāng)時“想我當初本向南門出,怎么指引歸途北郭遐”,之后轉(zhuǎn)城南,出南門,重上云門山,看見云窟穴口碑石題著“李清招魂處”,疑心自己已死。后文雖通過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打消了死亡疑慮,但為何指引向北郭卻并未得到解答。實際上,《李清》中神仙就依然送他回南門,北門實為《云門傳》特意的改寫。這正是隱含敘事的標志。
仙鄉(xiāng)淹留,表面上是講述遇仙,但遇仙就意味著不歸,對于鄉(xiāng)人或家人而言,入山者就是死亡。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劉、阮返鄉(xiāng)時,劉家正宴請賓客,做春賽“牛王社”?!芭M跎纭奔磁u?,是為祈愿耕牛不受時行疫癘損傷而舉辦的儀式活動,除醮獻牛犅大王外,最重要的儀式內(nèi)容是賑濟孤魂。劉、阮入山不歸,屬于意外死亡,一般是不被允許在家族祠堂/神案享有祭祀,也即不得擁有牌位的孤魂,只能在醮祭時接受賑濟。雜劇設(shè)定這一場合讓劉、阮返鄉(xiāng),之后又覺悟返山仙去,相當于是孤魂在舉行牛醮的壇場之上于寒林所/孤魂臺接受賑濟,經(jīng)祭煉而得以完形復體,超生仙界。
《云門傳》也有儀式性的類似考慮。李清入穴以前,家人就疑心他必死。他入穴之后,摔了一跤,昏死過去,“子孫輩只是向著穴口,放聲大哭”,“到得明日,子孫輩重來山頂,招魂回去。一般的設(shè)座停棺,少不得諸親眾眷都來祭奠。過了七七四十九日,造墳下葬”。而李清自己蘇醒后,發(fā)覺穴中空間甚小,僅一丈來闊,四周壁立,且滿地是青泥,及至從小穴穿行,終到神仙觀宇,“才有青衣童子啟門迎。豈知不用人通報,早已識破門前那姓名”。盡管將云窟看作墓穴看似牽強,但青泥、仙境、童子啟門等確能在墓穴環(huán)境與壁畫中發(fā)現(xiàn)(青泥也是《云門傳》所添加)。童子知他名姓,從顯敘述層面而言當然是神仙預知,從隱敘述層面則是標定墓主人。之后李清被神仙接納,從神仙故事的角度當然是留在仙鄉(xiāng),從墓葬或者死者的角度則是離開人世,居于幽壤,從此陰陽兩隔。
神仙給李清定下的禁忌是不得開北扉。蓋因打開北扉即看見青州城,便會生思歸之心。這當然是從《李清》沿襲而來,但在《云門傳》的改作語境中,應(yīng)可看作是針對李清魂靈的禁忌,即不得“望鄉(xiāng)”,思歸陽世。生死須異路,不得復相干,魂靈過了“望鄉(xiāng)臺”就不當再返回,這是元明時代道教幽科、佛教水陸儀及一般冥俗中的通常邏輯。李清思歸,即有掛礙,便成滯魄?!对崎T傳》將他返回青州的路線改為走北門,無疑符合其北陰中游魂的身份設(shè)定。
李清歸途中,除由青衣童子引導外,還有“神虎”的出場,“早把李清一嚇,嚇死了”、“單使指引歸途都忘卻”。跌倒醒來后忘卻來路,是唐宋以來入冥文學慣用的習套。而宋明時代道教幽科壇場上有神虎堂,安置神虎司夫人、玉女及將吏,行儀時即以神虎符命追攝魂靈。雖然神虎將吏并非《云門傳》的老虎之形(道壇畫確實有繪成騎虎武將形的),但后者既然名之以“神虎”,又與引路童子配合出現(xiàn),應(yīng)當說對道教幽科的做法還是有相當?shù)闹覍嵍取4送?,相?yīng)的韻文中甚至還出現(xiàn)了“消災(zāi)救苦我天尊”的表述。盡管這應(yīng)該是指洞府中授予臨行偈語的仙人,但既涉幽冥中事,對聽眾而言,只要稍有道教經(jīng)驗,便可聯(lián)想到太乙救苦天尊。
李清返回青州后四處游蕩,出南門,復上山,又轉(zhuǎn)東門,過祖墳,不僅看見碑,還看見墓,認定自己“死已多時了。今日來家的,一定是我魂靈,故此幽明間隔,眾親眷子孫都不得與我相見”。接下他便到東岳廟聽道情。如吳真所揭示,青州城東門內(nèi)確有東岳廟,這一細節(jié)應(yīng)是對在地景觀的真實反映。而從隱敘述的層面來看,李清魂靈四處游蕩,明白自己已死后,到東岳廟報廟,符合明清時代道教儀式思維。東岳廟前聽道情是全書轉(zhuǎn)折。這一部分用韻、散、道情三種方式反復講述李清家族敗落。就聽眾的立場而言,這當然是一曲“太上感應(yīng)篇”,對表演者來說也具有強烈的勸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