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真實生活情境中具有開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綜合性、系列性的探究話題為抓手,以結構化的學科知識為支撐和主線,以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核心,通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課上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是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的重要形式。設計好議題式教學的主問題,能夠使教學活動始終圍繞一定的教學任務展開,教學流程順暢;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王文軍老師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一課為例,分析主問題設計的實施。
社會熱點是思想政治課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時政熱點,設計三個主問題。
主問題一: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播放視頻?半條被子?介紹1934年11月,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她們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徐解秀老人感慨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蓖ㄟ^觀看視頻半條棉被的故事,帶給學生的不僅是內心震撼,更是精神上的洗禮?!鞍霔l棉被”的故事充分見證了共產黨人在生死攸關的長征路上的赤子之心。半條棉被溫暖的不僅是老百姓的心,更是軍民血濃于水、魚水情深的見證。正是在這種一心為民謀幸福,一心為國求解放的信仰的指引下,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戰(zhàn)勝了長征途中的千難萬險,帶領全國人民得解放。讓學生深刻地了解中國共產黨始終心系人民,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
主問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取得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播放視頻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當驚世界殊”的成就。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穩(wěn)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數(shù)字經濟等新興產業(yè)蓬勃發(fā)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區(qū)域發(fā)展協(xié)調性增強,共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成效顯著。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wěn)居世界前列。通過了解進入新時代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學生能更加深刻地感知到我們國家地建設發(fā)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前進、不斷奪取新勝利的核心力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國家現(xiàn)在的盛世。
主問題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播放視頻—習近平總書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和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以這一情境導入議題三的學習。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中,彰顯出了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是中國人民意志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充分彰顯,賡續(xù)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不斷取得進步的政治保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從課堂教學的總體設計看,很好地體現(xiàn)了“骨肉相連”的主問題設計理念,圍繞教學需要設計三個主問題,提綱挈領。主問題一的設計使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都以人民心為心,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謀利益。正是中國共產黨自身的這一特質,歷史和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主問題二的設計學生了解了我國進入新時代取得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能夠理解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主問題三的設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為情境,使學生了解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的偉大內涵,我國能夠取得脫貧攻堅偉大勝利,抗擊疫情偉大勝利是因為我國有堅強的領導組織,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每個主問題設計都集中一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既豐富全面,又寓意深刻。從主問題本身看,一個接著一個,涉及內容一個比一個深入,一氣呵成,組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學生認真閱讀材料、看書、討論、探究;教師耐心引導、及時點撥,進行多角度、多層次交流,課堂氣氛活躍,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作者簡介
王亞文(1990—),女,漢族,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人,研究生,單位:寶雞文理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