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涓
2021年3月的北京,溫和的陽光,鋪灑了滿城的春色,楊柳依依,桃花灼灼。我再次和著名作家老鬼在這兒相遇,接受他向汨羅市圖書館捐贈的母親楊沫藏書780余冊。已是古稀之年的老鬼精神矍鑠,談笑風生。我還清楚地記得15年前撥通老鬼電話時的忐忑,清楚地記得15年來彼此由陌生時的小心翼翼,到初識時的寒暄客套,再到忘年之交的恬淡從容。楊沫的《青春之歌》曾經滋潤哺育了一代代迷茫而無助的青年,讓他們有了奮斗的方向和抗爭的勇氣。楊沫先生或許不會想到,她這個從小由于缺少母愛而性格特別叛逆的幼子會因為這部經典的作品,與她早已遠離的故鄉(xiāng)結下不解之緣;楊沫先生或許更不會想到,在她的故鄉(xiāng)汨羅,會有那么一群人,為打造一片專屬于她的閱讀凈土、為豎起那一座仰望的豐碑,心心念念,雖艱辛而無悔!
如果不是這15年來的堅持,我就無法意識到榜樣會蘊藏著如此無窮的力量。她會在你迷茫時,給你指引的光,看似微弱卻永恒;她會在你激奮時,給你鞭策的力,看似輕巧卻綿長。
年幼時觀看電影《青春之歌》,我號啕大哭,林道靜被捕入獄、遭受敵人酷刑,是最觸動我的瞬間。年少時閱讀小說《青春之歌》,我如癡如醉,林道靜對革命的滿腔熱忱,讓我有了忠誠和奉獻的概念。重讀《青春之歌》,堅決不做男人的附庸、要努力實現自身價值的林道靜,讓我開始了對命運和價值的思索。我開始對楊沫產生濃厚的好奇,究竟是怎樣蘭心蕙質的女子,能如此細膩而傳神地描繪出我見猶憐卻時時給人力量和鼓舞的林道靜?
我開始有意識地尋找有關楊沫的所有資料,閱讀有關楊沫的所有文字。我知道了《青春之歌》里蘊含著楊沫的生活原型,她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青春的激情和火熱。同時更加驚喜地發(fā)現,楊沫竟然是汨羅古侖人,而且曾探訪故鄉(xiāng),寫下了《鄉(xiāng)思的朝和暮》《鄉(xiāng)情》等散文,“我凝神注視著車窗外那疾馳而過的每一條小河,每一簇樹叢,每一座山丘?!鼻逍码h永的文字中撲面而來的,滿滿都是對故鄉(xiāng)深沉的愛。
在老鬼《母親楊沫》一書的回憶中,一個愛美愛干凈、喜歡抹香水和養(yǎng)花,并渴望丈夫永遠像熱戀中的小青年一般愛她的才女呼之欲出。她或許曾經小資,或許曾經幼稚,但是,在目睹許多戰(zhàn)友倒下,面對著愈加險惡的環(huán)境和殘酷的斗爭,楊沫最終義無反顧地承接起戰(zhàn)友的遺志,視革命和工作為第一,兒女情長于她逐漸變得奢侈起來。
一個在圖書館中設立楊沫專柜的大膽想法開始在我腦中逐漸成形。楊沫是汨羅的驕傲,我要用我的努力打造一片專屬于楊沫作品的精神家園!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切合實際,也不知道這樣的決定能否獲得支撐和呼應,也許,她的后人能理解我的想法,也許……
我已經不大記得是什么時候開始閱讀老鬼的《血色黃昏》了,或者說,其實什么時候開始閱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讀過并且深深為之感動。“它算不上小說,比起那些纖麗典雅的文學藝術品,它只能算是荒郊野外的一塊石頭”,這是老鬼寫在《血色黃昏》扉頁上的文字。然而,正是這塊石頭,重重地砸進了我的心中,并保持著長久而清晰的疼痛。讀了《血色黃昏》,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一個剛毅、耿介、大義、良善的老鬼形象。
聽聞老鬼深居簡出,在北京西郊的一個小院里筆耕不輟,陪伴他的是兩只心愛的大狼狗,同看遠山微黛,共賞清泉明月。我想,或許老鬼能為我架起一座橋梁吧?
2006年11月23日那一天,我至今還記得那時的猶豫、掙扎和不安。當我終于囁嚅著把設立楊沫專柜的構想講出時,電話那頭傳來的那句純正北京口音“等你的信”卻是那么堅定。時至今日,我依然能感受到當時的如釋重負和欣喜若狂。
2007年10月,我應邀來到北京,接受老鬼和長姐徐然捐贈母親楊沫部分手稿及26冊遺作?;貋磴枇_后,我思潮久久無法平復,寫下描述兩代作家故鄉(xiāng)情的散文《悠悠鄉(xiāng)情系故園》。此后,我自覺充當起老鬼與他母親故鄉(xiāng)的聯絡人。2014年4月14日,作家老鬼首訪汨羅,并在微博寫下《首訪母親的故鄉(xiāng)》,我也撰文《遙聽慈母喚兒歸》相呼應。在歸鄉(xiāng)的日子,他細細看著母親故鄉(xiāng)的每一條小河、每一簇樹叢和每一座山丘,試圖在心內將母親的一生串連起來;他極為認真地傾聽著汨羅市委市政府、古侖鄉(xiāng)政府等陪同人員的每一句介紹,生怕錯過一個細節(jié);他時而微笑、時而沉默、時而詢問,我分明看見那笑眼中那一閃而過的晶瑩淚光,讀到那沉默背后那一份無法忘卻的思念。
15年來,老鬼偕夫人張麗娜三次來汨羅尋根祭祖,我也五次去北京探望他們。他們來汨羅的日子我會全程陪同;我去到北京,老鬼會親自開車帶我去柳蔭街的楊沫故居、去北京形形色色的胡同。不常見面的日子,我會寄粽子、茴粉等家鄉(xiāng)的土特產到北京,而寄托著深厚友情的北京烤鴨也時常飛抵汨羅。
我知道,相隔千里的北京和汨羅之間,早已被一根無形的紐帶所聯結,而這紐帶正是帶給我無數感動和指引的《青春之歌》,正是帶給老鬼無限酸楚和無限溫暖,且在晚年終于回歸親情的慈母楊沫。
責任編輯 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