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新中國的開拓者毛澤東曾言“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墨家亦是勞工階層最早的結社組織。追尋前輩的足跡,重溫與重新審視墨家理論與主張,發(fā)掘其穿越千年的時代價值,在大力踐行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和諧社會的今天,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殉道獻身、踐行“大禹之道”的墨者
1、“禮崩樂壞”、文化下移與平民學說的崛起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政治權力的重心不斷下移,所謂“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陪臣執(zhí)國命”即為當時的真實寫照。
文化領域亦是如此。動蕩年代,祖上顯赫的“文化官”們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身份,下降為士,與之同時,下層平民中,通曉“六藝”的佼佼者亦進入這一階層,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人流匯入,自然壯大了這個階層的實力。他們或者進入諸侯、大夫的機構做事,甚至成為叱咤風云的政治人物;或者不依附任何宗族勢力,而是開宗立派、大力宣揚挽救時弊的獨特思想,諸子理論因此誕生,作為平民學說的墨家亦在此列并盛極一時。
2、工匠出身、紀律嚴明、巨子領導的墨者團體
與孔孟一樣,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也廣招弟子、周游列國,不遺余力地從事上說下教、匡救時局的活動。不同之處在于,墨家門徒大多來自于社會下層,多數(shù)人從事過體力勞動,他們是源于工農(nóng)、代表工農(nóng)發(fā)聲的一群人。
與別家不同,墨家既是一個學術團體,以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十大主張獨立于思想世界,同時也是一個信念堅定、紀律嚴明的準軍事化組織。作為勞工階層最早的結社組織,墨者在政治上有了地位、權勢之后,若是不能推行、甚至背棄墨家的思想主張,就得自行辭退或者被組織斥退,他們有了工資俸祿,也必須劃出一部分收入供給墨者團體使用。團體內(nèi)部推行一套嚴格的組織紀律,稱作“墨者之法”,它要求墨家成員度身而衣、量腹而食,生活必須簡單樸素;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行動聽從巨子的指揮。
3、崇尚大禹,摩頂放踵以利天下
對于周代的宗法制度、禮儀、音樂等等,儒家持尊崇、理解態(tài)度,周監(jiān)于二代,“吾從周”,表達了孔子的鮮明立場。墨子則與之相反,不僅質(zhì)疑它們的合理性、實用性,唱反調(diào)地提出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等,而且越過商周與文王武王,更多地推崇向往夏禹。
墨家以大禹為偶像,顯然不在于好古、復古,而是要秉持、效法大禹形勞天下、自苦救世之精神。為了正在受難的黎民百姓,墨子及其弟子身體力行、踐行他們的學說主張,他們像禹那樣櫛疾風、沐驟雨,摩頂放踵,利天下即為之,流傳千古的止楚攻宋、孟勝殉城傳遞著墨家毫不利己、心系蒼生、勇于犧牲、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主旨精神,在為人民謀利益方面他們達到了當時時代的最高度,并贏得了工農(nóng)階層的贊譽、支持因而盛極一時。
“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基本權利
戰(zhàn)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為政者,一方面拼命搜刮民財,一方面又發(fā)動掠奪性的兼并戰(zhàn)爭,這些都給人民帶來了眾多的痛苦與災難,這是墨家親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在《非攻》篇中,墨子一連列舉了八個不可勝數(shù),揭露了兼并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并且指出政治家的當務之急,是消除“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消除人民遭遇的三大巨患,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利。
1、生存權
關于人民的生存權利,墨家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證。首先,墨家借“天志”“天意”來論證人民的生存權利不可侵犯。他們指出“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1](《墨子·法儀》(以下只注篇名))不論貴族階層的諸侯、大夫,還是庶民階層的農(nóng)人工匠,在天之下,一律平等,所以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然而爭戰(zhàn)、動亂卻使眾多的人喪失了最起碼的生存權利,因而他們強烈呼吁給人民以衣、食、息的生活條件,充分保障百姓的生命。
其次,墨家明確提出惟有勞動者才有生存的權利。墨子言,人與禽獸不同,禽獸因其羽毛以為衣裘,因其水草以為飲食,衣食之材取之自然而無須勞作,但是人類惟有做工、生產(chǎn)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發(fā)展,人類社會應當奉行“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非樂上》)農(nóng)夫種田、百工做工,這是筋力勞作,王公大人聽獄等等,則是腦力勞作,他們皆屬于“賴其力者”;反之,偷人桃李、搶人牛馬,則屬于貪于飲食、惰于作務之人,這類人不應有生存的權利。墨家的這一主張用現(xiàn)代語言來表述就是勞動者得食、不勞動者不得食。
2、財產(chǎn)權
墨家主張法律應當維護、保障“義”,懲罰、否定“不義”,之間的界限是看是否做到了自食其力。用這個標準衡量,小到偷竊、搶劫,“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入人欄廄,取人牛馬”,大到攻伐無罪之國,強占他人的土地、財產(chǎn),皆是不勞而獲、虧人自利的“不義”行為,理應成為法律打擊懲處的對象,至于不虧人、不損人、通過勞作而獲取利益,墨家不僅不反對,而且主張法律予以積極保護。
墨家是小生產(chǎn)者,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從這一立場出發(fā),他們一方面主張“殺人者死、傷人者刑”,“賞必當賢、罰必當暴”,要求一個安居樂業(yè)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秩序;另一方面,又極力強調(diào)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堅決反對虧人而自利、損人而利己的行為,堅決反對不與其勞而獲其實、非法占有他人的勞動果實,進而力主重懲盜賊,甚至提出“殺盜人非殺人”,即殺人之為盜者,不是殺一般的人。
3、參政權
站在庶民的立場,墨家提出國家之所以貧而不富、亂而不治,就在于任人唯親,因而力主尚賢,視尚賢是為政之本。首先,他們提出以“義”即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為標準選賢任能,所謂不義不富、不義不貴;其次,主張“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嬖顏色”(《尚賢中》),即不別親疏、不分貴賤選用賢能;第三,選賢不受出身和職業(yè)的限制,“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只要是賢者、能者,就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第四,官與民可以互易,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對于當政的不肖者,主張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墨家“法觀念”的時代價值
時至20世紀,梁啟超曾言欲救今日之中國惟有墨學,毛澤東則講“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2]墨家“法觀念”的時代價值在于:
1、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墨家之法面前人人平等之思想
先秦諸子中惟有墨家獨樹一幟,站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立場上,批判、否定西周以來的宗法傳統(tǒng)與等級壓迫,大力倡導平等。
首先,國家不分大小、皆是天的地域,因而一律平等。他們要求“處大國不攻小國,處大家不亂小家”(《天志上》),以相愛、互利、平等的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在今天,我們?nèi)匀粓詻Q反對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堅決反對霸權主義,主張以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對外關系的基本原則。
其二,人不分貧富、貴賤,都是天的臣民,亦皆平等。儒家曾言人有智、愚、賢、不肖之分,所以社會應該有分工和尊卑貴賤的等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義也。墨家對這種命定理論發(fā)起挑戰(zhàn),一方面大講在天之下,貴族與庶民一律平等,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農(nóng)與工肆階層的賢能之人亦可做官、參與國家之治理;另一方面則言,天下之治,湯武之力也,世間的一切貧富、安危、禍亂并非決定于命運,而是取決于人為即人為的奮斗、努力。墨家的眾生平等在20世紀的《世界人權宣言》中亦有體現(xiàn),它宣告: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chǎn)、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qū)別。
其三、“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墨家之法面前人人平等。墨家巨子在秦惠王體恤巨子年邁、赦免其子之后,毅然動用墨者之法,以父殺子,實踐墨家人人平等之主張,這與孔子主張的父子有過,應當父為子隠,子為父隠,孟子假設的瞽瞍殺人,作為孝子的舜應當竊負而逃相比,法律至上顯然是墨家的態(tài)度、選擇。
2、以利民為宗旨,堅決維護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基本權利
首先,墨家言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仁義與利民統(tǒng)一起來,作為對仁人的考核要求,同時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將它擴大至正長系統(tǒng),“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設國都立正長也,——將以為萬民興利除害”(《尚同中》),要求為官者利民當為,害民當禁。顯然,墨家為百姓、為萬民興利除害的執(zhí)政準則,作為我們黨執(zhí)政為民、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淵源之一,在21世紀的今天仍未過時、仍有價值,因為“中國共產(chǎn)黨從誕生那天起,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為根本宗旨。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標志”。[3]
其次,與規(guī)勸治國者民為貴,君為輕的儒家不同,墨家從庶民的立場出發(fā),一面極力譴責當時的王公大人無視百姓“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的三大巨患,無視人民的生存權利;一面開出自家的治病藥方,對外停止兼并侵略,使百姓免于生靈涂炭,對內(nèi)推行節(jié)用、節(jié)葬,在飲食、衣服、宮室、喪葬等方面制定節(jié)用之法,王公大人超過這個限度,即為奢侈浪費,這是暴奪他人衣食之材,侵犯百姓的生存權利。同時他們大聲疾呼“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呼吁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基本權利?,F(xiàn)如今,我們黨依然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fā)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提前十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減貧目標。
20世紀20年代,一個以鐮刀斧頭為標志的共產(chǎn)黨宣告成立,不言而喻,墨家的庶民的立場、為萬民興利除害的執(zhí)政原則,眾生平等、墨家之法面前人人平等,以百姓的生存為本、切實維護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基本權利等等,作為傳統(tǒng)文化基因,會形成新的傳承發(fā)展。
注釋
[1]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陳晉.毛澤東的文化性格[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157.
[3]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N].人民日報,2017-12-1.
作者簡介
王 霞 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從事法史學、法理學研究